我的母親課文賞析
導語:歌頌母親這一主題,學生從小學就一直在學習了,主題雖是永恒的,情感雖是真摯的,但作者在敘述的過程中,沒有其它新意,要初中的學生去領會很難。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我的母親課文賞析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作者胡適是安徽績溪人,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作家,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首倡“新文化運動”,他是中國第一個用白話寫詩出集(《嘗試集》)的詩人。他學識淵博,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傳奇般的獲得過35個博士學位。胡適一生在哲學、文學、史學、古典文學考證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來之中國文學》、《胡適文存》、《白話文學史》、《中國章回小說考證》等。胡適一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史學、文學和哲學幾個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嘗試集》、《白話文學史》(上)和《胡適文存(四集)等。他在學術上影響最大的是提倡“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的治學方法。晚年潛心于《水經注》的考證,但未及寫出定稿。1962年在臺北病逝。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1873—1918),是安徽績溪縣中屯人。她16歲嫁給當時已48歲的胡適的父親胡傳做填房,三年后胡適出世。六年后,也就是在胡適母親23歲時,胡適的父親不幸去世。年紀輕輕就喪了夫,做了寡婦,這是一個中國婦女的最大的不幸!而當時胡傳前妻曹氏所養的兒女都比胡適的母親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諸子諸婦之間”,再加上家業中落,經濟困窘,誠如她的兒子所說,“困苦艱難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適的母親是一個特別家庭特殊時期的特別的母親,要撫養自己的兒子,又要支撐整個家庭,需要承受怎樣的苦痛和壓力,需要具備怎樣的智慧和品德?在閱讀本文時,我們必須要注意這個要素來把握文章。
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回憶作者從幼年到少年九年中的若干經歷,為寫母親做鋪墊。
這一部分主要交代了這樣幾件事:
(1)交代自己文縐縐性格的主要成因:一是“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野蠻孩子一塊兒玩;二是“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三是因有“先生”之名自己不能不裝出點“先生”的樣子。
(2)寫自己愛學習的習慣和兒時最活潑的游戲——組織戲劇班做戲。
(3)寫失去學習音樂和繪畫的機會。
在作了以上三點交代后,作者自然引出了自己的母親,“恩師”和“慈母”是作者對母親的最高評價,“做人”則是母親訓練“我”的主要課題。
有人也許要問,課文標題為“我的母親”,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親,其他內容似與“母親”無關,這是為什么呢?
這個問題要從這篇文章的原作談起,這篇課文節選自胡適先生四十歲時所寫的自傳體散文《四十自述》,傳主實際是作者本人,作者寫母親是把母親作為自己人生成長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師”來寫的,所以開頭就寫了較多的自己童年的經歷。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是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這不僅彌足珍貴,銘記永久,而且影響巨大。這樣看來,前三段實在不是閑筆,不僅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寫自己在母親影響下的進步相呼應。
第二部分:重點回憶母親對“我”的教育、關心以及對家庭成員的態度。
這一部分先寫母親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天剛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許“我”養成睡懶覺的習慣;醒來后看“我”清醒了,就幫“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誤的地方。胡適的母親不識字卻很識事,她也許不懂“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但她卻懂得及時幫助孩子總結得失的重要。母親把教育孩子的時間選擇在早晨是很見用心的,如果昨天犯了錯,當時就批評,孩子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待睡了一晚上了,事也過了,氣也消了,這時候,心平氣和地說幾句,孩子一般都能聽得進去。再說早晨剛起床就接受了媽媽的教誨,這一整天孩子說話做事就會特別小心。我們可以想見,在這每天的教育提醒中肯定貫穿著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那就是如何做人。當然母親更多的是督促“我”用功讀書,成為像“我”父親一樣的人。父親的早亡使母親在這樣一個家庭中的處境是很尷尬的,要想在這樣一個家庭能夠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有出息,將來才能夠有所依靠。盡管胡適的母親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她對丈夫的思想事業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誠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愛她的丈夫,可以說是一個丈夫至上主義者。兒子的將來應該是怎樣的呢?她不具體知道,只是希望兒子學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對兒子述說他父親的種種好處,叮嚀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在母親督促下,小時侯的胡適是同齡人中最用功的,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是小胡適第一個去開學堂的門。
母親管教胡適很嚴,但“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胡適一句或打胡適一下,保護了小孩子的自尊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母親對胡適的批評教育,方式也是多樣的。有時是事發當時用嚴厲的眼睛望一下,有時是第二天醒來后“教訓”,有時則是等到夜深人靜時“行罰”。總之是絕不放過孩子的任何一點錯誤。
這一部分作者還詳細回憶了一件因自己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遭母親責罰的事。事情的起因很簡單,“我”的姨母怕“我”受涼,“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可“我”不肯穿,還借用姨母話中的“涼”字的諧音引到“娘”字上,再引到“老子”上,說了句“老子都不老子”的話。本來胡適也就是開玩笑地說自己并不怕涼,但這段話前后連起來理解,實際上表達的意思就是,老子都不在了,還要娘干什么呢?這句話既傷害了母親,也傷害了父親。難怪母親聽了這話之后“氣得坐著發抖”,“我”自然被“重重的責罰了一頓”。
母親雖然兼任“嚴父”,但她畢竟還是“慈母”。當“我”因用手擦眼淚擦進了細菌而害了一年多眼翳病之后,母親“心里又悔又急”,“悔”的是不該對孩子管教那樣嚴厲,“急”的是孩子的眼病不知何時能好。聽說用舌頭舔可以將眼翳舔去,母親就“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里的一個“真”字表現了“我”的出乎意外和感激,一個“舔”字把一個慈母的拳拳愛子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層作者用“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作了總結,“嚴師”、“慈母”是胡適對母親的最為準確的評價。
這一部分的第二層次主要是寫母親與家人的相處,母親是16歲嫁到胡家來的,胡適父親胡傳的前妻曹氏所生的子女大都比胡適的母親大幾歲,父親在世時有父親撐著,胡適的哥哥嫂嫂們還不敢造次。現在父親不幸逝世了,母親在家的地位就很尷尬。按輩分,她是后母,是長輩;按年齡,她還沒有叫她母親的兒女們(除胡適)大;按職責,她要負擔起管家的重任。如果大家都明理,都懂事,都理解做后母的難處,那胡適母親的日子還好過些,偏偏這一家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大哥從小便是敗家子,吸煙,賭博”,“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能干而氣量很窄小的人”。面對這么一些人,這個當家的后母的日子還能好過嗎?難怪胡適說:“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
母親解決家庭問題有三大法寶:
一是“請”,就是家里遇到靠權威才能解決的問題,母親就請本家長輩來助陣。大哥亂花錢,母親就“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除夕夜討債的來了,母親“央一位鄰舍本家到我家來,每一家債戶開發一點錢”;五叔冤枉了母親,母親就“請了幾位本家來”質問他。
二是“忍”,除夕夜,母親打發了討債的之后,大哥回來了,母親“從不罵他一句”,“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大嫂二嫂鬧矛盾時,母親“只裝做聽不見”,有時實在忍不住了,就到左鄰右舍去“閑談”,“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中國傳統美德中的寬容隱忍在胡適母親這兒被發揮到了極致。
三是“哭”,一個人的忍耐總是有限度的,母親也有“實在不能再忍的一天”,先是輕聲哭,漸漸才哭出聲來。母親的哭完全是一種內心的發泄,“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親的哭也是有神奇效果的,她能哭來鬧氣的嫂嫂送茶勸哭,她還能哭來家中“一兩個月的太平清凈日子”。透過母親的哭,我們分明感受到母親內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委屈。
母親不僅有寬容隱忍的一面,也有剛性的一面。關于有礙人格尊嚴的事,母親是絕不寬容的。五叔的一句誣言氣得母親大哭,母親請了幾位本家來當面質問五叔,一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才肯罷休。這表明母親做人是有原則的,這使得母親的形象更加真實,更加豐滿。
這一層次作者用較多的筆墨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這看似游離“母親是我的恩師”的主旨,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地體現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嚴師”,寫她以身示范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傳”,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第三部分:寫母親對自己的深遠影響。
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呢?這正如作者自白道:學得了好脾氣,學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氣,能寬恕人,體諒人以及在學習上勤奮、守時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親讓作者養成了寬容、善待、體諒的品性。作者寫此文時,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學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說“混”了二十多年,用詞極為謙遜,講究分寸。而且在說到自己的“美德”時,還用了“如果”、“學得”、“一絲一毫”、“一點點”等限制詞,這些都體現了胡適先生的謙謙君子風度。文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做人的態度、風格,而胡適先生的文風正是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的結果。
天下寫母親的文字何其多也,但胡適的《我的母親》為什么常常被不同選本的編者所看中呢?它有著怎樣的獨具的魅力呢?
首先,作者將人物放置在特殊的環境中進行刻畫。
胡適的母親23歲便成了寡婦,母親一方面要把胡適撫養成人,同時,作為后母后婆,她還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與自己年紀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兒子兒媳,這就使得“母親”的處境十分艱難和尷尬。母親卻能用她的智慧,用她的溫柔,用她的寬容,用她的堅毅平息了家中的一次次風波,贏得了家人的尊重。
其次,作者在看似平實的敘述中對人物作了飽含深情的描寫。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當然不是憑借什么宏偉的結構和華麗的文字。而是仗憑它的平實。平實的語言,樸素明凈,把母親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學”。在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舊中國,女性的地位極低。更何況胡適之母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主婦,她身為寡婦又兼后母,除了巴望親生兒子“踏上”他“老子”的腳步外,還企盼什么?所以“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對于非己所生的兒子、媳婦,母親則“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實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門去”,或者“輕輕地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親忍辱負重的痛苦形象.只通過這平淡的敘述,便躍然紙上,并在讀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響。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對母之愛倒顯得深沉而質樸。文章在平淡的語言下,多了一份感情。這份寬廣、持久的母子之愛,通過淡似白描的勾勒,顯示出那樣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
【我的母親課文賞析】相關文章:
1.我的母親課文好句賞析
2.我的母親老舍課文賞析
3.《心聲》課文賞析
4.課文賞析:《心聲》
5.遠和近課文賞析
6.白楊課文的賞析
7.心聲課文賞析
8.棗兒課文賞析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采購員工作總結六篇怎么寫 采購員工作總結六篇范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