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1今年的清明節,我帶著幾分不愿意跟爸爸去掃墓了。天氣確是“雨紛紛”的,可“路上行人”大多都并不“欲斷魂”。你聽,已到達目的的人高興地放著鞭炮,大聲的喧嘩中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再看還走在路上的人們:有的露出與大自然親近的喜悅神情,有的在講著各種笑話,爆發陣陣哄笑,有的也像我一樣因為道路的泥濘難走而皺著眉頭,只有那些較為年長的長輩露出幾分莊嚴肅穆的神情。我爸爸就是其中一個。
在泥濘而坎坷的山路上跋涉了兩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爺爺的墓地。爸爸用鐮刀為爺爺整理蓬亂的“家”,動作迅速敏捷,不一會兒,一座凸起的墳堆就棱角分明的呈現在我的眼前。但我還嫌慢,覺得應該快些再快些,然后我能回家與電視為伴。接著,爸爸給爺爺上香、燒紙錢、跪在墳頭閉眼作揖?我對此視而不見,滿不在乎,一堆黃土罷了,有必要這樣嗎?心里在嘲笑的同時扭頭欣賞風景去了。
可就在我扭過頭去的瞬間,從側面瞥見了爸爸虔誠而凄然的神情,讓我的心猛然一顫:故去的親人成了一堆黃土,健在的親人卻成了一棵朽木,一如我不知懷念,不知孝敬,不知感恩。爺爺走了,先輩們走了,可是,他們勞作了一生所獲得的財富卻留給了我們。當我們在盡情享用的同時,是否有想過我們的祖先為之奮斗的艱辛?當我再回過頭來仔細端詳爸爸時,我的內心一陣酸楚。爸爸什么時候變得這樣蒼老了呢?滿頭的青絲何時添了白發?光亮的額角何時添了皺紋?高大挺拔的身軀何時變得有些佝僂了?俊美光滑的臉龐何時變得那樣黑瘦了?
就在此刻,我驀然明白了,生命不能永恒,我們的親人都會在時間的河流里化成一堆堆黃土,但親情卻可以永駐。于是,爸爸為爺爺所做的一切我不再不屑一顧,默默地我也跪在墳頭?雖然陰陽兩隔,但我誠摯的心意九泉之下的爺爺一定能感覺到。
可我轉念又一想,如今我們懷念親人,只能是祭奠罷了。我的父母雙親,總有一天也要回歸到這座寧靜的城堡中去,難道我也要等到此刻才來虔誠的跪拜嗎?為什么不能現在就孝敬父母呢?對,孝敬父母,就從現在開始,從最平凡的生活開始,別應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古訓。
回家的路上,我不再有欣賞春光的愜意,亦不再埋怨山路的泥濘。我仿佛覺得自己突然長大了許多,深沉了許多。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2回家——出生地
20xx年4月4日,清明節。早上一起來便知道今天的使命!毫無疑問,拜祖墳,掃祖墓。也罷,餐畢便隨著爺爺風塵仆仆地趕回故鄉——我出生的地方。順便看望慈祥的奶奶。
路上,我真觸動了!一路都有賣所謂“金元寶”“銀元寶”“紙錢”……之類的。森白的陽光照射其上,反而映襯出另類的光華~來往的路人皆是提著這類祭祖之物,大多也是向城外奔去,奔向那深山藏翠,那瓦房納魂。
祭祖
到家之后,與奶奶聊了幾句,稍作整頓便出發向那祖墳。路上的寒風,呼呼作響,刺骨的冰冷卻也不覺得什么。到了之后,站在那顛簸的田路上,望著墨翠的大山,我頓時心生曠達……那在學校的苦悶霎時化解了去。不過在我往前走了幾步后,我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從墳山飄來的濃煙令人作嘔,那都是燒紙制品的味道……
不過沒辦法,這樣的事被父親稱作“習俗”。我硬著頭皮沖進人群中時,徹徹底底的無語了:漫天飛舞的紙燼,彌漫不散的濃煙,撲面而來的熱浪,纏繞耳邊的聒噪……這些對我來說真是一種折磨,痛苦!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便跑了出來,在人群外邊,手提著時刻陪伴著我的水瓶四處晃悠,欣賞這大山。至于那祭祖大軍,饒了我吧!那樣的環境我會當場暈掉的……
感
祭祖回家后,我唯一的感覺便是,暈。這樣的活動也叫做緬懷先祖?燒燒紙錢,拜拜墳?祭祖的祭字含義恐怕不僅僅如此簡單,或許不必要弄得這樣煙塵抖亂,又污染空氣,又浪費資源,還耽誤時間。其實,祭,應該是懷著敬畏的心態,去掃墓,回想先祖曾經的輝煌對后人有何影響?也許,墳座落在那,對我們后人的要求并不是燒紙錢,而是深記曾經有這么一個人在這片大地上,只不過現在累了,想要長久地休息一下。一束花,一顆尊敬的心,足矣……實在不必如此大費周章!面對著祖墳,閉上眼睛,讓心靈在這兒洗滌!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每到清明節時,天空都會飄起蒙蒙細雨。今天也不例外,一大早起來,就看見地上濕漉漉的,天空中烏云密布,感覺像天要塌下來一樣。
也許由于今天是清明節的緣故吧!一大早街上就出現了許多手捧菊花、行色匆匆的人。我想:他們也是趕著去拜祭親人的吧!
早上7點鐘,我和爸媽踏上了開往鄉下老家的客車。一進車站,我就朝著最后面一個靠窗戶的位子跑去。打開窗戶,猛的吸了一口氣。悶熱的天氣早已壓得我喘不過氣了。靠在座椅上,風呼呼的吹進來,打在我的臉上。雖然現在已經是春季,可是,我卻覺得柔和的春風吹得我的臉生疼,正如我心里的疼一樣。此時,雨越下越大了,一滴、兩滴、三滴……像眼淚一樣不斷的往下掉,掉在路上的水坑里,消失不見了。這雨水也許是思念親人的淚水凝聚而成的吧!不然,為什么它們打在我臉上,熱熱的;流進我的嘴里,咸咸的。
客車飛速地行駛著,經過兩個小時的'折騰后,我們終于到達了家鄉的車站,這兒距離我們家的祖墳還有一段路程。于是,我和爸媽又踏上了一條泥濘的鄉間小路。那是一條滿是溝壑的小路。由于正在下雨,小路愈加難行。這條路,奶奶曾經帶著我走過,那也是在清明節的時候……
如今,我又走在了這條小路上,可是,曾經帶我走過這條路的人已經長眠于那頭的地下了。
我手里捧著奶奶最愛的黃菊花,小心翼翼地走在這條小路上,生怕一不小心跌倒了,讓污泥玷污這美麗的花。可是……“嘩”的一聲,我還是摔倒了。不過幸運的是奶奶的花還完好無損,它被我牢牢的捧在懷里。我艱難的爬起來,剛走兩步,腳就不聽使喚的軟了下去,一陣鉆心的疼痛油然而生。爸爸見我痛苦的樣子,就勸我:“你別去了,留在這里等我們吧!你奶奶不會怪你的……她那么愛你……”說著爸爸伸手去拿我懷里的菊花。我含著淚死死的抱著菊花不放,說:“不行,我一定要去,從小到大,奶奶都那么疼我,那么愛我,那么……我一定要親手把花送到她的墓前,一定要,一定要……”我的態度是那樣的堅定,令爸爸也無可奈何。于是,我強忍著疼痛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終于,我們來到了祖墳前,只見爸媽神情肅然地朝著墓碑拜了三拜后,一根一根的拔起墓前的雜草。最后,把隨身帶來的水果和菜,一一擺在墓前的石板上。做完這一切后,他們都筆直的站在墓前,莊重而又哀傷的望著墓碑,好像這樣躺在里面的人就能活過來一樣。
陪著爸媽拜祭完祖墳,我們特地來到了奶奶墓前,我小心翼翼的把花放在了奶奶的墓前,鮮艷的黃色在空曠的原野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宛如奶奶的音容笑貌。回想著兒時與奶奶相處的種種情景,頃刻間,我的淚水像決了堤的河水一樣涌了出來,夾雜著雨水,一滴滴滴進了奶奶墓前的土地里。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4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x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x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也是一x個緬懷先烈的日子。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x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5上下五千年,悠悠吳文化。
清明節即將來臨,一年一度的吳文化節就要開幕了,讓我們又想起吳地先祖——泰伯的豐功偉績。遙想當年泰伯為了順從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從而再把王位傳給孫子姬昌的旨意,三讓天下的故事被人們傳為美談。當年泰伯出亡后,與弟弟仲雍結伴到了陜西西部,建立起了吳文化的雛形——句吳。泰伯出亡后不久,其父病逝,他為盡孝道,回國奔喪。這時季歷提出要讓位予泰伯。泰伯堅決不受,季歷不依。泰伯多次避讓不成,只好又回到荊蠻吳部落中,為了表示義無反顧之心,他帶著族人遠走高飛,來到了我的家鄉——無錫,興修水利,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給江南這片蠻夷之地帶來了文明的種子。后來,季歷又派人讓泰伯回北方當王,泰伯用對犯人的刑罰對自己施了一遍,笑著對來人說:“一個犯人怎能當王呢?”
泰伯如此三讓天下,連被稱為圣人的孔子讀到泰伯的故事也拍案驚呼。在他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幾乎不可逾越的境界。想想泰伯三讓天下的美德,再想想我們現在連排隊買飯都要插隊;公交車上,有人連個座位都不肯讓給身邊的老婆婆……現在,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
想想泰伯當時可不是讓早吃一頓飯、一個座位……是天下啊!你們這樣做,想想泰伯當時的行為,你們心安理得嗎?想想泰伯當年為了江南水鄉的建設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才換來了后來幾千年的繁榮昌盛啊!吳文化是祖先們自古傳承下來的,作為吳文化的接班人,我們應該刻苦學習,把吳文化發揚光大!
又是清明,我們循著歷代鴻山人的足跡,來到泰伯目前,緬懷先賢的圣德,作為新一代鴻山人,進一步堅定了認真學習的決心。我們將把這悠悠吳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初中生描寫家鄉的清明節隨筆】相關文章:
初中生清明節隨筆01-25
初中生描寫春節的隨筆范文01-24
描寫清明節話題的隨筆01-13
關于清明節踏青初中生隨筆01-25
描寫清明節掃墓隨筆范文01-19
描寫家鄉中秋節隨筆精選范文01-15
隨筆:家鄉的端午01-21
「隨筆」家鄉的溫情10-06
小學生描寫清明節隨筆模板01-1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清明隨筆初一400字左右 清明隨筆初一400字怎么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