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毅力格言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
日期:2023-03-15 15:16:59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院內感染是指患者、探視者或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并產生臨床癥狀的感染。隨著醫院現代化的發展和醫療措施上侵襲性診療手段、激素、化學方法、放射治療
为你推荐:
  • 讓人過目不忘的句子
  •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

    院內感染是指患者、探視者或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并產生臨床癥狀的感染。隨著醫院現代化的發展和醫療措施上侵襲性診療手段、激素、化學方法、放射治療及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國內外院內感染發生率均呈明顯上升。發生院內感染不但會給患者增添額外的痛苦,而且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護理工作負擔,常使患者所患疾病達不到預期的療效,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預防院內感染尤為重要,其發生率已列為我國醫院分級操作的指標之一,為此我院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

    1 加強醫院管理

    醫院環境內大量細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點決定了醫院場所的特殊性[1]。為了減少醫院內的各種感染,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1.1 完善接診、分診制度 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開設不同的門診,以預防病人在確診前與一般門診混和就診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種管理 根據不同科室的具體情況開設隔離病房、危急病房、溫馨病房等,以滿足不同病種患者的收治,減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區域化管理 嚴格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的管理,護理人員不僅要嚴格律已,還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屬。

    1.4 嚴格執行陪床探視制度 控制探視人員,減少陪床人員,切斷外源性細菌污染的途徑,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處理廢用垃圾 醫用垃圾、生活垃圾、銳器分類妥善處理,由專職人員收集后并進行處理。

    2 嚴格執行消毒

    2.1 加強病房空氣環境的管理 空氣中細菌含量與多種感染密切相關,護理人員應從多個環節減少高危區域的空氣微生物的含量。定時開窗,病房濕式清掃,每日完成床單更換,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聲霧化進行空氣消毒。對高危重點科室、高危人群實行保護性隔離,嚴格探視,且采取探視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視后對室內進行通風、消毒擦拭、噴霧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細菌培養,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養,以保證病房的清潔。

    2.2 加強物品消毒滅菌處理 消毒滅菌不嚴是造成醫院感染的原因,目前滅菌方法很多,但仍認為高溫、高壓效果較好。有研究報道,污染的氧氣濕化瓶、氧氣

    管、氧氣插管、呼吸機、霧化器、導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滌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傳播因素。所以,除了對必須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對易忽視的消毒器械物品應進行認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護理人員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后都要徹底洗手,因為被污染的手是醫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認真洗手與手的消毒是對患者和醫務人員雙向保護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時間不準戴戒指、手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墊一巾一帶,在治療室安裝感應水龍頭,并配備干手機避免或減少再次污染,每月對醫務人員的手進行采樣監測,保證手指帶菌數不超過15cfu/cm2。

    2.4 終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對床單位進行嚴格的擦拭并消毒,以達到徹底終末消毒的目的。

    3 減少侵襲性操作

    盡量減少各種侵襲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切實防止致病微生物擴散。有報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須導尿時,應選擇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膠氣囊導尿管,嚴格無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換引流袋,無菌尿管每周更換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應對患者做尿的細菌培養,如發生菌尿癥立即停止導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療。 4 減少開放式治療

    開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誘因。在泌尿系統疾病中,持續膀胱沖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鹽水沖洗,因重力緣故不需要排氣管及連通管,換袋工作由護士進行,仔細檢查每袋生理鹽水,避免有混濁及雜質的液體沖入膀胱。連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閉式,管頸粗,不易堵塞且可減少院內感染發生,妥善固定后沖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內感染。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據藥物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慎用廣譜抗生素,執行醫囑時護士必須掌握合理用藥常識,根據藥物的半衰期決定給藥時間,自覺按規定時間給藥,積極觀察療效,及時向醫生提供停藥和換藥的依據,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同時,注意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進,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靜注或靜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雖然藥液外觀無明顯變化,但由于藥液相互作用,可出現藥理上或化學結構上的改變,失去活性,喪失或降低抗菌作用。

    6 縮短住院時間

    積極治療原發病,加強支持療法,在提高醫療質量前提下,縮短住院時間。對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穩定后,應囑其盡快出院繼續治療并定期門診隨訪。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總之,做好預防醫院內感染的管理工作,全體醫護人員是關鍵。只要嚴格遵循以上規則,院內感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另外,應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組織。從這幾年的各項監測指標可以看出,以上預防措施大大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 [篇2]

    一、預防隔離技術

    隔離的技術和措施比較復雜,一般是針對病原體的播散而設置,稱為屏障護理。在實施時應根據每種病原體的傳播途徑選擇

    1、隔離區域劃分

    為了保證消毒隔離能順利進行,符合質量管理要求,在隔離區域應劃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各區的物品必須嚴格分開,未經消毒處理者,不得混用。人們在此區域內活動應遵循一定規則。

    2、隔離室

    設置隔離室的目的是將感染源和易感者從空間上分開,減少病原體經任何途徑的傳播機會,也提醒醫務人員注意執行隔離常規。有單人隔離室和同室隔離兩種。

    隔離室要有衛生設施,室外要有緩沖區,有必需的隔離用物。

    3、探視者的管理

    探視者進入隔離的病人房間之前要報告護士站,醫務人員要指導其正確使用口罩、手套及隔離衣,并督促執行其他預防隔離措施。

    4、口罩、帽子、面罩和護目鏡的使用

    各種類型的口罩、帽子、面罩和護目鏡可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以提供屏蔽保護。戴口罩可以防護口、鼻吸入氣溶膠。口罩、面罩和護目鏡可阻止感染性血液和體液濺到醫護人員眼睛、口腔及鼻腔黏膜。口罩應蓋住口鼻部,用過的口罩應及時處理,脫口罩后應立即洗手。不可將口罩存放在口袋內或掛在頸上、胸前反復使用。

    5、衛生洗手

    洗手是重要的預防感染的技術之一。為保護病人、保護自己,必須認真堅持洗手。洗手分為衛生洗手和外科洗手,

    洗手目的 去除手上污垢和暫居微生物

    洗手指征 (1)接觸病人前后,尤其是在接觸有破損的排放、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2)接觸血液、體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3)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之前。(4)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母嬰室、新生兒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點部門戴口罩和穿脫隔離衣前后。(5)在同一病人身上,當從污染操作轉為清潔操作之間。(6)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洗手程序 (1)雙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與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蓋于另一手的手背,雙手手指、手指兩側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時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換;(4)雙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換;(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狀的另一手掌中轉動搓擦,然后交換;(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換;(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繞另一手的腕部轉動搓擦,然后交換。

    6、手的'消毒

    目的 去除暫居微生物及破壞或抑制部分常居微生物。

    指征 (1)進入和離開隔離病房穿脫隔離衣前后。(2)診查、護理、治療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3)接觸每例傳染病人和多重耐藥菌株定植或感染者之后。(4)接觸感染的傷口和血液、體液之后。(5)接觸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品之后。(6)雙手需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程序 首先進行衛生洗手,然后用消毒劑泡手2分鐘或速效型手消毒劑雙手揉搓10-15秒,待自然干燥。

    7、穿、脫隔離衣:

    凡進入隔離單位,接觸隔離病人時,或有可能被血液、體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工作服時,需穿特定規格式樣的外衣,即隔離衣。隔離衣有大中小之分,長應過膝,遮住工作服,領高3~4cm,質稍硬以便吊掛,前身正中的腰帶長約150cm。提倡使用一次性隔離衣或橡膠圍裙。

    8、避污紙的使用:避污紙即為備用的清潔紙片。病室門口備避污紙,病室內備污物桶。

    (1)、目的:用避污紙墊著拿取物品或作簡單操作,保持雙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手續,如用清潔的手拿取污染物品(病人用過的體溫計、藥杯等)或用污染的手拿清潔物品(開、關水龍頭,開電燈等),均可用避污紙。

    (2)、取避污紙法:從頁面抓取,不可接觸下面紙片或掀頁撕取(圖12-14),以保持清潔。避污紙用后棄在污物桶內,定時焚燒。

    9、戴手套

    手套在感染控制中也起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手皮膚表面上的暫居菌可以通過洗手而去除,所以只要洗手保潔,可不必戴手套。應用一次性清潔或無菌手套為好,用過后放入污物袋。戴手套并不能替代洗手。

    10、血壓計和聽診器

    如果裝置污染或可能污染有傳染性物質,應用適當方法消毒,如消毒劑擦拭和清洗。否則不要求特殊預防處理。傳染病病人使用過的,可置于甲醛熏蒸箱消毒。

    11、體溫計

    體溫計以專人專用為原則,用后須高水平消毒。被隔離的病人使用過的體溫計,需低溫高效滅菌后才能用于下一個病人。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12、敷料

    盡量少接觸污染的敷料,也不要攪動,以免污染空氣和環境。應放入污物袋內,標記,送出病房。洗消之前不要清點分類。廢棄的敷料,送焚燒爐焚燒。

    13、被服

    用后的被服可以有致病的微生物污染,在轉運和傳遞過程應避免微生物在病人、醫務人員、環境中傳播。因此,用后的被服應裝入污物袋內,做好標記,運出病房,并在消毒前不要清點。

    14、污物袋

    必須正確使用污物袋收集廢棄物或需經消毒滅菌后重復使用的物品。建立嚴格的污染物入袋制度,不同類別的污染物分別用不同顏色或標記的污物袋分開收集。污物袋應結實、不透水。不再回收的廢棄物應分類處理,以焚燒為主。

    15、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轉送

    感染毒力強或重要流行病學意義病原體的病人,只在必要時才離開住室,病人及運送人員要有一定的防護,以防其病原體播散。事先將病人到達時間及預防隔離要求通知接收者做好安排、以免傳播給其他病人和污染環境。

    16、隨時與終末消毒

    隔離室內的清潔工具應專用,每天需進行日常清潔整理工作,隨時對污染物清洗消毒,及時送走廢棄物。在病人出院后,應進行終末消毒,以防止病人留下的污染物品成為新的感染媒介。

    二、合理使用消毒劑

    1、選擇消毒劑的原則

    消毒劑在使用中應堅持必要、合理、少用的原則 。

    (1)殺菌力強。

    (2)使用有效濃度低。

    (3)對物品腐蝕性小,無色、無味、無臭、消毒后易除去殘留毒性,對環境與人體安全無害的消毒劑。

    (4)消毒劑配制、使用均方便,穩定性好,價格低廉。

    (5)不易受有機物、pH值及其它物理、化學因素影響。

    2、根據物品的危險性選擇消毒的方法

    消毒劑產品的種類很多,用途和用法不甚相同,殺菌能力也不同,對物品的損害也不同。應根據消毒物品選擇消毒劑。醫院的醫療用品按污染后的危害程度分為高度危險性物品、中度危險性物品、低度危險性物品。

    (1)高度危險性物品 穿過皮膚或粘膜而進入無菌組織的或器官內部的器材;或與皮膚組織、皮膚、粘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和用品。如手術器械和用品、穿刺針、注射的藥物和液體、導尿管等要達到滅菌。消毒手段:應用滅菌劑或滅菌方法。

    (2)中度危險性物品 僅和破損皮膚、粘膜接觸,而不進入無菌的組織內。如呼吸器管道、軟內鏡、喉鏡、胃腸道內鏡、避孕環、壓舌板、避-孕-套、體溫表等要達到滅菌或高效消毒。消毒手段:應用滅菌劑或高效消毒劑。

    (3)低度危險性物品 接觸完整皮膚。包括衛生用品以及病人、醫護人員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的物品。如毛巾、地面、餐具、桌面、聽診器、血壓計袖帶等。消毒手段:清潔或低水平消毒,特殊時消毒。

    3、消毒劑的濃度、時間、方法應科學

    (1)濃度要準確 使用原液時應嚴格按要求配制,配制和使用時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計算,認真閱讀說明書。主要表現為濃度過高或過低,配置時不用量具;隨意性很大。

    (2)使用時間 常常消毒的時間低于規定的消毒時間達不到消毒效果。

    (3)使用方法 ①浸泡消毒時,消毒液連續使用過程中有效成分不斷消耗,因此要注意有效成分濃度變化,應及時添加或更換。同時注意消毒液有無被污染的問題,從而避免疫源性感染。②噴霧消毒時,使用普通噴霧器,噴出大液滴的消毒液,大液滴的消毒液很快沉降到地面,不能達到殺滅空氣中病毒、細菌的效果,只能殺滅地面的病毒和細菌。不正確的方法不但起不到消毒空氣的作用,反而會使人們認為已經消毒過而產生麻痹大意的思想。

    4、使用消毒劑的注意事項

    (1)選擇合格的消毒劑 要選擇合格的消毒劑把好進貨質量,杜絕不符合要求的產品進入醫院。

    (2)定期測定消毒液在使用過程中是否達到殺菌、消毒效果的濃度。

    (3)加強對使用工作人員的培訓 使他們掌握消毒劑的使用方法、性能、作用和個人防護。防止藥液濺到皮膚和眼睛上,萬一濺入應及時用清水充分沖洗。

    (4)注意妥善保管消毒液,特別是用飲料瓶裝消毒液時,一定要貼上標志,放置在陰涼處,防止由于放置不當而被誤服。

    (5)不要隨便把兩種消毒劑混合使用。

    3

    (6)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應經常深入臨床,對消毒滅菌工作必須加強管制,對消毒劑的有效濃度,使用的情況進行定期監測指導。加強消毒技術知識的學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7)消毒劑標簽上均標有其有效期,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有些消毒劑原液比較穩定,但稀釋成使用液后便不穩定,如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應現用現配。

    (8)消毒劑應在陰涼處避光保存,并在小孩不易拿到的地方,也不能存放于冰箱中,以免腐蝕冰箱。部分消毒劑易燃易爆,保存時應遠離火源,如環氧乙烷、醇類消毒劑、含量15~20%的過氧乙酸和過氧化氫原液(含量35~40%)等。

    (9)配制的容器要清潔 消毒劑本身殺菌作用是有限的,如盛裝消毒劑的容器不清潔,未經充分洗滌消毒,本身帶菌,會嚴重削弱消毒效果。

    (10)定時更換消毒液 消毒液在使用過程中要有規定的期限,如不及時更換,許多藥物長時間被細菌污染而成為污染源,因此必須定時進行更換并對新液進行殺菌效果檢測。

    三、護理工作控制措施

    (一)加強護理管理,減少醫院感染

    1、加強組織領導和健全監督檢查

    2、加強教育培訓和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3、嚴格病人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

    4、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5、消毒隔離措施的貫徹與落實

    (二)、常見醫院感染在護理方面的預防

    下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和基礎護理

    1、堅持通風換氣,濕式清掃,不在室內及走廊內抖動被單等。

    2、護理病人前后均應洗手。

    3、鼓勵、指導并協助術后病人勤咳、深咳、深呼吸、采取體位引流及扣背手法助病人排痰;控制影響病人術后咳嗽、深呼吸引起的疼痛。

    4、接觸黏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時必須戴手套。

    5、每接觸兩個病人之間;在處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觸另一個病人、物品和周圍環境表面前;在接觸人體污染和清潔部位之間,應更換手套和洗手。

    6、原則上吸痰管只能提拉一次。

    7、直接接觸下呼吸道黏膜的物品必須滅菌或用高效消毒法處理。

    8、霧化器中使用無菌溶劑。在同一個病人每次霧化后,須對霧化器消毒并用無菌水沖洗,或空氣干燥。不同病人使用同一霧化器前,須對霧化器進行滅菌或高效消毒法處理。

    9、使用中的氧氣濕化瓶每天消毒,內盛無菌液體每天更換。備用的氧氣濕化瓶干燥保存,每周消毒一次。

    10、使用中的呼吸機管路應定期更換。管路上濕化及霧化用水必須使用無菌液體。正確調整冷凝水收集瓶的位置,防止冷凝水流入氣道。

    11、盡可能早地拔除氣管內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氣囊前,須將氣囊以上的氣管分泌物清除干凈。

    12、進行胃腸內營養的患者,抬高床頭30°-45°;確保胃腸營養管放置正確。

    13、有呼吸道感染的醫護人員不應直接護理高危病人。

    14、對于氣管切開的病人,切開部位及其周圍應保持清潔干燥;在氣切部位的一切操作均應采用無菌技術;覆蓋切開部位的雙層無菌紗布應保持干燥。

    15、樹立“待氣管如血管”的觀念。

    尿路感染的預防和基礎護理

    1、導尿操作前后要洗手。

    2、插管導尿采用無菌技術。

    3、留置導尿最好用氣囊導尿管,采用密閉式集尿系統,保持通暢的動力引流,集尿袋應低于膀胱水平。

    4、無泌尿系感染的病人,留置的導尿管每周更換一次,集尿袋更換頻率目前無統一標準。

    5、用含有抗菌藥物的藥液沖洗膀胱不應列入預防感染的常規,只限于各種原因造成堵塞的情況使用。

    6、做中段培養時,不能打開導尿管與集尿袋的接頭取標本,而應在導尿管的末端經消毒后用無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尿液送檢。

    7、做好尿道口及會陰-部的消毒及皮膚護理,保持床單干燥整潔。

    四、醫院中心供應室滅菌質量的保證措施

    中心供應室是醫院中為各臨床科室提供各種無菌器械、敷料及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醫療護理質量和病人安危。

    (一)中心供應室的建筑要求 供應室接近臨床科室,周圍環境應清潔、無污染源。應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便于組織內部工作流水線,避免外部干擾。通風采光要良好。墻壁及天花板應無裂隙、不落塵、便于清洗和消毒。地面光滑,有排水道。

    (二)中心供應室內部區域的劃分

    從微生物觀點出發,按清潔度的不同將中心供應室劃分為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

    (三)滅菌質量的保證

    1、對于待滅菌物品的要求

    (1)應盡量將同一類物品同一批滅菌,并避免將器械包直接接觸棉織品包。

    (2)物品包體積不得超過30cm×30cm×50cm。

    (3)物品包捆扎不宜過緊,外用化學指示膠帶貼封,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劑∕卡。

    2、對滅菌后物品的要求

    (1)檢查包裝的完整性,若有破損不可作為無菌包使用。

    (2)滅菌后的無菌包應干燥。

    (3)應于開包前和開包后分別檢查包外化學指示膠帶和包內化學指示劑是否已達到滅菌的狀態。

    (4)每批滅菌處理完成后應進行登記,并將記錄紙歸檔備查。

    3、滅菌質量的監測

    做好記錄,資料保存。

    五、醫院空氣凈化及污物、污水的處理措施

    (一)醫院空氣凈化

    5

    1、自然通風換氣

    對流通風,每天兩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可顯著減少空氣中微生物的含量,是最簡便有效的空氣凈化手段。

    2、空氣過濾

    (1)層流凈化

    (2)空調凈化

    3、空氣消毒

    (1)循環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

    (2)靜電吸附式空氣消毒器

    (3)熏蒸或噴霧消毒

    (二)污物、污水的處理

    1、污物的處理

    醫院污物處理的基本原則是:醫療垃圾必須經過消毒毀形后方可運出醫院(直接送焚燒者除外,條件是儲存及運送容器必須可防滲漏并耐刺)。

    2、污水處理

    醫院污水必須經過消毒后方能排放。醫院污水消毒常用氯化消毒法或臭氧消毒法。

    六、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管理

    門診的醫院感染管理

    門診醫院感染管理應達到以下要求:

    一、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

    二、各診室要有流動水洗手設備,或各有手消毒設施。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院內感染預防措施02-03

    院內感染的預防措施有哪些03-15

    感染控制預防措施03-22

    醫療感染的預防措施02-17

    口腔門診感染的預防措施03-10

    尿路感染的預防措施02-16

    常見醫院感染的預防措施05-04

    尿路感染預防措施04-18

    泌尿系感染的預防措施02-0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喜歡女朋友的說說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