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觀察小結3篇
課堂觀察小結1我們語文組教師有通過觀察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良好愿望,都有強烈責任感,加之學校教學處、教學科研工作的要求,我們在4月13是組織進行了一次以課堂觀察診斷為主題的主題教研活動。九年級備課組四位教師開設了四堂復習教學研討課。現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活動過程回顧:
活動前的準備:設計(選擇)觀察記錄的工具。我們準備了“教師的移動位置”、“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各種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四份觀察工具。對參與觀察的教師進行明確的分工和簡單的培訓。確定兩位教師劃“教師的移動位置”圖;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各種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計表”,沒有再作具體分工。
進入課堂進行觀察:依照事先選定的記錄方式,我們對觀察對象進行了觀察并及時作了記錄。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特定的觀察任務,所以所有老師觀察活動都十分認真、專注。
觀察后的匯報:在觀察后的第二天,我們對觀察的記錄作了匯報,交流了進行課堂觀察的感受。因為是觀察匯報,所以我們較多的對課堂場景進行描述,對有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對圖表進行呈現,沒有過多的發表觀察者對這堂課教學設計或者教學效果的評價。從交流的內容中我感受到老師們大多覺得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但同時又覺得還有很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
二、對課堂觀察開展點滴的思考。
由于對課堂觀察研究還處在嘗試階段,在交流時老師們就覺得還有許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我對我們開展的課堂觀察活動進行了反思,現將點滴反思匯報如下:
觀察的焦點不夠集中,結果是觀察有效性不夠高。
我們在觀察前確定了四個方面的內容(目的):“教師的移動位置”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觀察、“學生參與度及成效”觀察、“各種提問行為”觀察,但在實踐過程發現,一次課堂觀察根本觀察不了那么多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在一次觀察活動中窮盡課堂現象的方方面面,只有根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的中心,根據觀察中心收集觀察資料,記錄并統計有關數據,這樣的觀察才更為有效。因此,今后再進行課堂觀察一定要確定一個焦點,而且最好有被觀察者提出。比如:如果我對我課堂表揚的技能不夠自信,那么我們就可以確定以對“課堂表揚技能(有效性)”為觀察焦點的課堂觀察,達到提高表揚技能,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觀察前培訓倉促,觀察工具選擇欠佳,影響了觀察信度和效度。
在確定觀察的中心和觀察的工具之后,我們雖然也依照記錄方式的要求及準則對觀察老師進行了最簡單的培訓,但由于僅僅是利用課間的十分鐘時間,加之對觀察工具的不夠熟悉,因此最后發現觀察誤差比較大。(有的觀察者對觀察工具使用不夠熟悉,觀察在上課一段時間后才開始;有的是兩位觀察者觀察相同的對象,但記錄的內容差別較大。)其實,如果需要多個觀察者進行觀察,就需要較細致培訓,這樣才能達到較高的一致性。如果所選擇的是定量的觀察表,那么就需要對觀察者進行(操作觀察表所要求的)具體規則和技巧的培訓,以提高觀察的信度。
我們所選擇的觀察工具感覺有些不很恰當。比如“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表,觀察方法的要求是:每2分鐘一次。我們的實際情況是一個觀察者需要觀察兩個大組(約15名)學生,很明顯操作較為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是減少觀察的對象(樣本),或者增加觀察的間隔時間。同樣是“學生的學習狀態記錄”表,它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的界定是:a投入狀態(獨立說),b投入狀態(與他人說),c投入狀態(看他人說)、d非投入狀態(做無關的事情),e非投入狀態(離開座位)。可實際上我們語文課的投入狀態絕非僅僅是說,要是按這樣的界定進行記錄,那么觀察者的主觀判斷的成分太多,勢必會影響觀察的信度,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學科特點增加“投入狀態”的界定內容:感情朗讀、參與討論、深入思考、獨立閱讀、書面表達等等。同時為了提高不同觀察者觀察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對“做無關的事情”列舉一些通常情況:閑聊、打瞌睡、做別的功課作業……
課堂觀察可以提高學校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教師在參與課堂觀察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漸漸提高工作的責任感、成就感,滿足感。教師會養成合作意識,教師間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會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充滿活力的,具有實效的教研氛圍,最終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發展。
課堂觀察小結2一、觀察點說明 幼兒體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健康的身體是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幼兒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對于未成熟的器官是一種很好的促進。我希望重點觀察高老師的教學行為。希望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與感受教師的教學行為,以改進自己在體育教學中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模式。
二、本次活動優點
1、教師的教態自然、活潑、生動,能運用生動、投入的語言講述各個環節事項和要求,在活動中對幼兒采用鼓勵、贊同的語氣和方式,
2、采用游戲的方式組織幼兒練習,把枯燥的動作和身體素質練習變成有趣的模仿活動或有情節的游戲活動,使幼兒輕松愉快地參與活動,達到增強體質、促進全面發展的目的。
3、采用自由探索活動、分散活動、集體活動三種組織形式,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幼兒積極探索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愿望,活動中幼兒處于寬松、自由的氛圍中,師幼互動效果較好,符合幼兒發展實際,科學調節了運動的強度和密度。
4、體育活動中重視道德品質的培養
在體育活動中注重發揮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讓幼兒在游戲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去培養自己的堅強意志。例如:幼兒專心致志地走過獨木橋后獲得的成功感和愉快感。在體育活動中,規則是具有一定的品德教育的內在因素,要求每個幼兒在游戲中遵守一
定的規則,不“各行其事”,游戲才能順利進行。規則對幼兒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自己遵守規則,求得和同伴間的協調一致;二是注意觀察別人是否有違反規則的行為。如:活動中幼兒過橋時不推不擠,幼兒都能遵守規則,相互關系促進了幼兒道德品質以及意志性格的培養。
5、培養幼兒探索意識
改變不同的過橋方式,鼓勵幼兒邊思考邊探索體驗。例如,鼓勵幼兒用不同方式過河,幼兒想出了雙膝著地爬、手腳著地爬、雙膝向前推進爬等,幼兒的玩法各式各樣,不同的玩法豐富了游戲的內容,同時促進了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也使幼兒不斷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幼兒思維活躍,真正成為游戲活動的主體。 4、培養幼兒克服困難,不畏艱險的優秀品質。
增設了不同高度的小橋,鼓勵幼兒通過小橋,克服體力上的困難和害怕、畏難等心理障礙,每名幼兒都通過了高橋和低橋,培養了幼兒堅強的意志力。
三、本次活動的建議
1、在幼兒練習的環節,對全體幼兒關注不夠,示范爬過小橋時,教師沒有兼顧到身后的'孩子,而是自己向前爬,可以請想出這個動作的孩子示范,幼兒集體練習。另外在每個環節最好向孩子提出明確要求的語言,體現教師親嚴有度,從而更好維護活動的秩序。
2、胸飾在活動中影響幼兒活動,可以嘗試改進便于幼兒活動。
3、在活動中教師采用簡單劃一的形式,對幼兒提出同一要求,沒有兼顧帶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例如:小橋的高度是統一的,教師要求孩子全部過河,個別幼兒感到困難。教師要及時發現幼兒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4、活動最好采用游戲化的情節貫穿始終,用一條主線將整個活動貫穿起來,增加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例如:本次活動中,小烏龜從家里爬出來做早操——過橋——過高橋——曬太陽,活動中呈現出來的游戲化是支離破碎的,而不是系統的,有故事化情節的。
教師的教學行為課堂觀察記錄表
活動內容:體育——爬爬樂
執教教師:高 萌
觀察記錄人: 詹瑞玲 謝艷艷
課堂觀察小結3這次課堂觀察我們組觀察的老師是方潔老師,方老師上的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幸福的收藏》,我的觀察點是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雖說這節是語文實踐活動課,但其中也蘊含了口語交際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5—6年級的學生口語交際的要求其中一條是:學生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
根據課堂上我的觀察統計,這節課聽課學生共有29人,參與人次是34人,參與人數20人,占69%;主動參與20人,占69%,被動參與9人,占31%。其中程度好的12人,參與8人,占67%;表現一般的13人,參與9人,占70%;學困生4人,參與2人,占5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一、課堂上學生的發言面較寬。方老師上的是六年級的課,我們都知道,一般學生到了五六年級,都是越來越不愿意發言,發言權總是掌握在個別學生的手中。在這節課上,我們看到,學生的發言面還是挺廣的,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見,這與方老師平時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
二、老師能夠廣泛地利用好語文學習的資源,珍視體驗,使學生能全身心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比如導入部分從一組童年的照片入手,勾起學生童年的回憶;接著又用一個心理測試小游戲,使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幸福、品幸福;第二部分老師又利用了一個催人淚下的公益廣告,找到幸福不僅是享受的過程,更是給予;最后,又以游戲和一組照片結束課程。
三、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是否自在,關鍵是自己是否被關注,整節課方老師不僅珍視優秀生的體驗,還珍視表現一般和學困生,提高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
建議:
1、語文老師要在具有教學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的基礎上,塑造自己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學色彩的教學形象,但本節課課堂氣氛過于低沉,建議老師用自己的優勢吸引學生,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度。
2、參與的基礎不是服從,而是平等。這節課上,小組討論時,學生七嘴八舌發言,但是,老師對他們正討論的內提了一個問題,結果課堂馬上變得安靜,與先前判若兩人。原因在于老師在確定提什么問題時,沒有考慮學生會提什么問題,學生對什么問題感興趣。學生的參與不是他們自發的要求,而是對教師的服從。
華東師大的葉瀾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當然,在實踐教學中,由于存在著個體、文本內容、教學環境、教師心理差異因素,很難在每一堂課讓學生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學習,可能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準參與度。”但教學是充滿希望的藝術,只有憧憬,才有更高的追求。
【課堂觀察小結3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課堂小結11-18
翻轉課堂培訓小結(通用5篇)11-10
課堂教學自我小結(精選5篇)12-08
體育課課堂常規小結(精選6篇)11-27
學生自主識字的課堂觀察活動06-25
骨科出科小結_骨科實習小結01-27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小學數學卷》讀后感07-17
“家訪”小結01-27
軍訓個人小結_教師個人小結01-27
愛耳日活動小結02-22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課堂觀察的心得體會 《課堂觀察》讀后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