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總結(精選17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回顧過去這段教學工作,我們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寫一份教學總結,好好地把它記錄下來吧。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教學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堂教學總結 篇1一、備課技能
備課是一個完整課堂的前提準備階段,對整個過程是否能夠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盡心備課,將課中的各個知識點進行詳細的了解、聯系,然后通過精心設計的環節或者過程講解給學生,會令教學效果比沒有充分備課的效果有明顯的不同。
在實習整個學期中,最先鍛煉的便是備課技能,在聽馮永慈老師的課時明顯可以感覺到她經常會將課本上的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實例緊密的聯系起來,將抽象甚至枯燥的課本知識通過生活實例實際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使掌握知識的過程變得簡單有趣。
作為在學校這個純白的校園中度過了大部分時間的的我來說,生活經驗十分的匱乏,其中能夠與生物聯系的知識更是少的可憐,這時生活經驗的匱乏就會令我在講課過程中與馮永慈老師有很大的差距,很難達到她那種輕松愉悅貼近生活的感覺。
例如在講解講解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時馮永慈老師便會聯系生活中的蔬菜的“塑料大棚技術”棉花的“地膜覆蓋”等。
通過分析這些生活中并且周邊環境有的例子可以引導性的依次分析水、光、溫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
在結合了周邊的這些例子后學生不僅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更濃,而且還可以在將來幫助學生更容易的記憶與復習。
作為實習生的,對周圍的環境并不很了解,因此很難舉出周邊的那些例子,而且同學們也不注意周邊這些例子無法讓學生舉出那些周邊的生動實例,導致課上只能按照課本來講或者直接搬照馮永慈老師的例子進行講解。
另外就是剛剛實習的我們,手中的資源很少難以同指導老師相比,這是備課時手機相關資源進行知識內容的擴充就是很必要的了,因為初中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好奇心很重,會提一些相關的但是有些冷門的問題,假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一個相關的但是很偏的問題會令作
為老師的我恰好不會會有少許的尷尬,而且增加一些課外的知識或者擴展的知識會極大的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令課堂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化石時,我會增加一些有關恐龍滅絕的相關信息然后再聯系恐龍的化石,這時候對于化石的學習學生就會在恐龍的基礎上增加愛學習興趣。
總之,備課這一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充分的備課會令老師感到講課很自如,對每個知識點都可以把握透徹并能夠應付學生的突然新奇的疑問,令整個教學過程都可以盡在教師的把握中,就好比成竹在心每件事都可以應付自如按照自己的安排大方向發展。
一節教師充分背了的課,它的合理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擴展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可以增強學習興趣并對教師慢慢產生一種佩服的感覺,能夠提高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的地位。
備課,教學中的首要環節,對整個教學的效果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導入技能。
課堂導入是一個完整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
良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能引起學生注意,幫助進入學習情境;為新知識的教學做好鋪墊,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
尤其是生物課,其課堂導入更需要掌握靈活多變的技巧。
初上講臺時,我就注意充分利用導入語,引導學生們投入到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當中去。
可是,畢竟缺乏經驗,課堂導入的一些細節做的并不完美。
如《變異》第七單元第二章第二節,在講課開始我和學生們分析課本上的“體色不同的豬寶寶”圖片,了解母豬可以生下體色不同的豬寶寶,然后再通過這種現象引伸出變異的概念。
同樣的內容,馮永慈老師讓學生做了一個游戲,通過游戲找出了那位學生與其他學生的相貌不同,然后分析為什么不同,怎么產生的不同,最后的出這是一種變異的結果。
一樣的內容,不一樣的導入方式,不同的效果,對學生來說做游戲更生動有趣而且知識更貼近自身更容易理解。
在開始實習之處,很快便發現了再導入方面同馮老師的差距,因此每次授課前都會鄭重的向馮老師請教她的導入方式,然后經過改編成為自己獨特導入。
再近三個月的授課的鍛煉中不斷的發覺新的導入方式,爭取給學生一個合適的新穎的導入。
在講授“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這一節時發現馮老師的導入基本省略了,然后我便苦思后發現這一節內容可以同日常生活中的諺語或者成語例如“一山不容二虎”“狼狽為奸”“三個和尚沒水喝”等這些內容聯系起來,因此上課時便通過這些
耳熟能詳的知識將本節課的新知識成功導入了進來。
在這實習期間我還通過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利用新聞、小視頻、經典故事等多種方式引入新課,這樣既給了學生許多上課的樂趣有充分鍛煉了我自身的導入技能,總之在這為期不算很長的實習期間我盡可能的利用多種導入技能,并將好的導入方式盡
可能同其他老師分享交流,在實習之初與實習結束我很明顯的感覺到了自身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導入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提問技能。
提問即是通過教師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行為。
提問能起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復習和鞏固舊知識、聯系新的知識、及時得到反饋信息。
在課堂上充分把握好提問技能,是課堂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堂課的開始,提問是經常采取的回憶手段,可以說有時候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的這個提問便是這個開始,所以說提問在整個教學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加入提問這個階段弄得好,這個時候老師的教學激情便會有很大的提高,令下面階段的授課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提問階段如果不理想的話,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會在心情上有一定打擊的,使下一個階段的授課中教師缺少激情學生缺乏活力。
如果是在授課中提問,這種提問的效果也會影響到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甚至打亂教師的預先安排。
在充分認識到提問的重要性后,在這半年的教學活動可以的鍛煉這方面的技能,由原來的毫無準備到注重各種技巧。
以下幾個方面的提問技巧是我體會比較深刻的。
1、所提的問題要難易適度。
問題太淺,引不起學生興趣,學生也不思考;問題太難,高不可攀,學生也不會動腦筋。
因此,提問的難易程度必須與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緊密相關。
2、提問要關照到每個水平層次的學生。
不同的學生學識、水平不盡相同,能夠回答的問題也不相同。
如果用同一個問題提問不同的學生,特別是用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提問差生時,則會挫傷他們的自信心。
因此,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提問難度較大的問題:成績較差的,則提問相對較容易的問題,以提升差生的自信心。
3、提問要根據難易程度給予相對應的時間。
如果是簡單易懂、大部分學生都能隨口回答的,則沒必要給予多少時間,但如果比較有難度,則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討再回答,或者讓學生在課后再進行思考,下一節課再進行回答。
當然了,提問的技巧還有更多的花樣,如選用新穎別致的問題,留下懸念的提問,結合生活體驗的提問等等。
一節甚至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運用多種提問方法,用以把課堂的氣氛調動起來,引導學生進行深思,從而達到培訓目的。
四、板書技能
板書是學生掌握材料的憑借,鞏固知識的依據。
因此,教師的板書設計應在十分準確地掌握了教材基本觀點的基礎上進行。
板書一般可分為系統性板書和輔助性板書兩種類型。
系統性板書是對教學內容高度概括,如講課提綱、基本內容、重要結論等;輔助性板書是根據教學需要,將一些重要概念、名詞術語或重要時間、地點及其他需要強調的內容,簡要的寫在黑板一側。
關于板書,我在實習之初不經意間將系統性板書與輔助板書寫混,令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重點及脈絡時出現一定的混亂,后來參照教學指南明白了板書的重要性然后分清了關于系統性板書與輔助板書的位置,在后來的講課中可以分清兩者的位置盡量不弄混,
通過幾個月的實習后關于他們的位置的分開已經深深的印入了腦海成了一種無意識的行為,令我感覺這一點做的很成功。
課堂教學總結 篇2年輕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發展的未來與希望,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實現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本著“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能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宗旨,我校舉辦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
本次比賽在教務處的組織安排下,在各教研組和參賽教師的積極參與、大力支持下,順利結束了。參加本次講課比賽的教師共有20名,保證了每一個科目至少有1人參加。參賽的20名教師都能根據教務處的安排,自己選定講課內容,按照教改理念、教學目標打印好講課教案,為講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縱觀本次比賽,出現了許多的亮點,具體如下:
1、參賽教師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說課,思路明晰,表達準確,環節齊全。
2、教師素質好,教學基本功扎實。親切和藹的微笑,文雅得體的教態,使得知識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環節中,產生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應。從大環節的任務實際,到小環節的細致落實,巧妙過渡,動靜搭配的教學活動開展得錯落有致,得體到位,知識和能力在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中得到落實。
3、教學觀念新穎,設計構思精巧,靈活整合教材,熟練使用教學輔助手段。在教學中,老師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有序的導、生動活潑的啟發教學,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提問和回答積極。
4、教學過程安排合理,循序漸進、由簡到難,便于學生理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指導。新課的導入、課堂的過渡嚴謹、自然,注重對學生語言運用的培養和指導。課堂輕松、和諧、有序、自然。
5、多媒體輔助教學被廣泛應用,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
6、本次大賽的所有參賽教師,不僅向大家展現了自己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更讓我們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畫面精美、實用性強的精彩課件。老師們的演示文稿制作水平提高的非常快。
7、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活。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生活;把生活體驗和學到的知識緊密結合,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當然也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備課中需把細節做足;準備要更充分,課件、板書、教具等設計或任務更具體、明確些,更易于學生操練,輸出的內容更顯實在、有效。
2、在多功能教室授課時,由于過分依賴多媒體,黑板成了裝飾品,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由于此類活動開展的較少,講課教師授課內容是已上過的內容,因此對課型把握不準,有的甚至成了復習課。
總的來說,此次講課比賽還是收到了不錯效果。如果我們的每一節課,都能象這樣去上,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定會很快地更上一個新臺階。
本次比賽的評委由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還有特邀評委擔任。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課后及時組織評委集體評課,本著共同探討、共同提高、公正客觀的原則,給每一個參賽教師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然后,評委根據《榆次一職中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給每一位參賽教師打了分。
根據評委們的打分,按照平均分的高低,本次比賽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學校在向此次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表示祝賀的同時,也號召全體教師向他們學習,也希望他們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通過此次講課比賽,不僅檢驗了我們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臺,對青年教師的進一步成才必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另外,通過比賽也發現了我們在教學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學校進一步搞好教學教研工作提供了素材,積累了經驗,指明了方向,各教研組下去后要認真總結此次比賽的得失,成功的經驗一定要繼續發揚,并且大膽地推廣,失敗的教訓一定要想辦法克服。
課堂教學總結 篇3為了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鼓勵青年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教務室于12月中旬組織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力圖通過這次活動為廣大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同時也希望這次活動能為我校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平臺。本次活動一共有十九位教師參加。總的來說,廣大青年教師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策略等環節的設計與組合都有了較科學的把握,而且也能夠運用多種電教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教師的基本素質已經大大提高了。下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總結。
一、亮點賞析
1、激活了青年教師的潛能,涌現了一批教學新秀。這次競賽充分展現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一些有潛質有能力的教師也在這次競賽中嶄露頭角。教師教學觀點得到改變,教師由教學的“主體”變為“主導”,創設和諧氛圍的能力大大增強。如霍文憑老師語言簡練,教學流程清晰,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分組實驗,較好地激發了學生興趣并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的積極體驗,較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郭婧老師的教學由淺入深,親和力強,創設了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自始至終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李秀老師專業知識的內化程度較高,聯系生活實際設臵問題,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確了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要條件,教學效果明顯。祁慧老師演示實驗準備充分、現象明顯,用精練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以事實為依據,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科學品質,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教育。
2、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轉變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改變一種習慣,當務之急在于建立教學新理念,即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這一方面,各位參賽的老師都力求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體現這一理念。
3、注重雙邊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體現尊敬、熱愛、理解、幫助學生的理念。新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平等交往的教學行為,這有助于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廣大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訓練。李秀老師在教學中將書本復雜的實驗進行改進,便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教室中增高實驗桌,以便于實驗的演示充分展示給所有學生,將不易觀察的實驗現象以投影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很好的達到了預期效果。郭婧老師在教學中以“問題”為主線,以“細節”為關鍵,恰到好處的設計問題,指向明確,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全體學生感受到了遇到問題后的迷茫、解決問題過程的艱辛和解出問題的喜悅,通過這節課,絕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所學。
4、注重切合學生實際。
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
這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祁慧老師針對課本內容自行設計了很多急救小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并通過讓學生脫稿進行話題自由談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極大的活躍了課堂氛圍,效果明顯。郭婧老師通過精心設問,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個性,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為學生領悟錯位相減法的成因搭建了通道,成功突破了難點。李秀老師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立足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維,較好的落實了知識。
二、問題探討
在活動中,老師們的精彩表現何止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長處,不可能一一評述。本著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原則,把本次活動中的不足總結如下,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1、教師的角色還需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學生學習的伙伴、朋友的位臵。這樣,上課時,老師們和學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輕松愉快了很多,課堂氣氛也就隨之活躍了起來,學生也動起來了,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讓學生更愉快地學,更主動地學。
2、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深度。提問的目標指向不夠明確,致使學生回答漫無邊際。課堂討論也只是淺層次的。教師要善于捕捉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問題,隨機提問,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設計提問,更不要總是固定地提問幾個學生。這需要在平時的業務學習中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學情的研究。
3、板書缺少設計,隨意性太大,起不到提示和強化知識的作用。個別老師整節課都沒有板書,需要改變。
4、有些教師在多媒體和實物展臺等設備的操作水平和技巧方面還需提高,不能只停留在點擊鼠標的層次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適度,不是課件、媒體多多益善。運用現代化手段是方向,但要因需而用,適時適度,恰到好處。可用可不用則不用,要用在關鍵處、用在點子(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平面的東西立體化)上。老師們必須要明確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傳統教學手段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5、要改變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預設輕生成的現象。課堂上教師的著眼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不要急于將結論告知學生,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中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關注生成。
三、展望
教務室對青年教師提出以下幾點希望:
1、多聽課,多寫聽后反思性的小結。
聽課首先要抱有積極的、謙虛的態度,取人所長,有的課在教學設計上有特色,有的課導入很好,有的課問題串的設計獨具匠心,有的課語言風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等。
聽后反思是教學創新的動力,教師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寫“教學案例”、“教學后記”等就是反思教學的有效方法。
2、精心備好每一節課。
青年教師要以活動為契機,指導自己今后的教學,縮短公開課與平時教學的距離,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時不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終裝著學生,這樣才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多學習、多交流
一是向同行學。把學習交流的重點放在新課改的研究、教學案例的交流、典型問題的研討等方面。二是要向學生學。關心我們的教育對象,研究我們的教育對象,走到我們的學生中間去。
這次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學校今后會繼續組織相關的一系列的教學競賽活動。在以后的教學競賽活動中,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教師,更多的精彩課堂在這里展示、交流。也真誠地希望我校青年教師能夠以良好的進取心態,創新和開拓的品質,愛崗敬業,實踐教育創新,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勤奮工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快速成長,早日成為教壇新秀。
課堂教學總結 篇4一、繼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
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課堂教學管理相關規定,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堅持全面檢查與專項檢查相結合、集中檢查與分散檢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系列教學檢查巡視制度。抓好以教師開課準備和教學秩序為主的開學檢查、以課程大綱和教學進度的執行為主的期中檢查、以教學任務完成情況和教學效果為主的期末檢查的“三段式”教學常規檢查工作。繼續開展試卷、論文檢查,規范試卷、論文工作,確保質量。通過實施《青年教師助教制度》來加強青年教師教育和幫扶,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促進青年教師較快提升授課水平。鼓勵和支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搭建多媒體教學資源網絡平臺,促進教學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抓好運行管理,穩定教學秩序
抓好教學運行管理工作、穩定教學秩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本年度要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加強對排課、選課、調(停)課的監管力度。增強教學秩序日常檢查力度,做好日常教學秩序檢查通報、教學事故的認定與處理工作。加強學籍管理、考務管理、成績管理,力爭成做到“零失誤”。加大考試改革力度。鼓勵多種考試形式相結合,培養有真正知識與能力的人才。嚴格執行學校有關考試制度,形成良好的考試氛圍,培養嚴謹的應考風氣,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通過考試真正達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改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學風。創新考風考紀建設,提倡誠信考試,狠抓學風教風建設,將學風和教風建設工作納入各教學單位的年度考核內容。完善教材管理系統,抓好教材招標、選用、征訂和發放工作,使教材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特別是要嚴格審核教材供應商資質和教材供應實力。
提高教材選用質量,保證教材按時到位。進一步完善教材經費管理辦法,做好教材費用的結算工作。繼續做好教材建設立項資助工作,加強對自編教材的編寫中期檢查和對資助自編教材出版資金的管理,做到專項經費使用合理、科學。
三、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扎實推進課程大綱的實施本科人才方案繼續根據“培養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愿意為基層服務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按照學校“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精神來制定,努力探索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深化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
為保障課程大綱在我校的有效實施,將通過制訂課程課程大綱編寫指導意見、廣泛的宣傳發動、系統的培訓、課程大綱撰寫的試點及評估等工作,使課程大綱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課堂教學總結 篇5《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文章創作于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章文質兼美,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以讀為主線,以《長歌行》導入新課,以讀激情:時間匆匆而逝的無奈之情,沒有把握好時間的惋惜之情、自責之情;以讀導練,“燕子去了,又再來的時候;??”,“洗手的時候,日子從臉盆中過去;??”,練習說話,創新運用,以表達學生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做得較好的是:
1.整體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調,在讀中使讀者與作者、文本對話。
2.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現美。使閱讀中領悟到的語言表現形成遷移到了寫作。
不足之處:
有些相關背景知識沒有引導學生去掌握。因此,語言的感悟還不是很到位。教學過程設計部分對學生自讀、自悟的學習過程設計還不夠充分。設計注意教師的引導,重視了學生讀后談理解和感受過程,而學生自讀會產生什么問題,自悟會有什么困難,怎樣適時機地指導、幫助他們考慮不多。對學生讀書過程和讀后發言,表達之間的輕重關系還需進一步認識。
課堂教學總結 篇6《伙伴》是人教版課標本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們在春游中發生的故事:瑪莎的背包丟了,當小伙伴們吃午餐時,她獨自站在一旁,維加、安娜和安東三位小伙伴前來安慰,維加和安娜只是用語言給予關心,而安東小朋友卻用“遞面包”的實際行動解決了瑪莎眼前的困難,告訴我們真誠關心別人的重要性。高新美老師憑借她高超的教學藝術、新穎獨到的教學設計,引領學生遨游于語文天空,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獲得美的享受和心靈上的啟迪,真可謂“高”、“新”、“美”。現取其義“低”、“常”、“實”三字為例,將課堂教學觀后感總結如下:
一、學習與借鑒
1、“低”字入手,以激發興趣、培養習慣為切入點,搭建學生語文學習的亮麗彩虹。
所謂“低”,一是指所處年級、所讀文本、學生年齡和學習層次等方面,都屬于“低”的范疇,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定位。
二是教師針對教學對象和文本內容的特點,巧妙研讀教材,分析教學實際,適時把自己位置放低,融入到學生中間,教師溫和的笑容、親切的話語、娓娓的談話,消除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空間里營造出一種民主、平等與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是教師能充分認識到低年級學生基本的學習和成長規律,把激發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習習慣作為整堂課的基本要求和關注目標,并滲透在每個教學指導細節中。從課前提醒學習用品的準備,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到識字環節的小游戲和“愛心小天使”獎牌的發放,以及生字書寫的指導和課堂評價,無不體現出教師的人文關懷和耐心呵護,令每一個孩子充分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長的愉悅。
2、“常”字當頭,以品讀領悟、角色體驗為訓練點,培植學生語文學習的生命之樹。
教師們平素常認為公開課與日常課的距離感很強,可本節公開課,卻讓我們感覺到了常態課的自然、妥帖和可借鑒性,正可謂“常”。這得益于教師樸素的教學風格和有效的教學引領。在本節課中,高老師遵循語文常態課堂的教學規律,始終堅持以讀為本、邊讀邊悟、讀悟結合的基本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角色體驗、揣摩想象中切實體會到小伙伴之間真誠關愛的重要。
本節課的“三讀”也值得細細回味。一讀整體感知,初步了解大意,明確事情起因;二讀把握事情經過,揣摩人物心理,感受角色差異;三讀回顧總結,訓練角色體驗,升華情感認識。正是一讀二研三悟,層次清晰,框架合理,樸素自然,可學可鑒。
3、“實”字貫通,以想象練習、情境創設為突破口,營造學生關愛互助的精神家園。
高老師為我們呈現的是一節真實、樸實、扎實的課,契合了“實”字,這一切都得益于教師合理恰切的教學藝術。
課堂的“真實”體現在生活場景的真實、角色體驗的真實和師生交流的真實,課堂無任何表演成分,高老師巧妙引領孩子通過情境創設、合理想象設身處地感受到人物彼情彼境下的心理和體驗,從而自然生發對不同人物的體察與理解。
教學的“樸實”在于摒棄了各種嘈雜的音樂、花哨的課件和眼花繚亂的教學形式,讀悟說演相結合,水到渠成,自然引出孩子對主題內容的理解。
環節的“扎實”在讀的充分、學的充分、悟的充分,從識字到閱讀,各環節步步為營,清晰連貫,使關愛互助的主題在扎實的教學鋪墊中自然提煉出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
二、思考與建議
1、我的思考
從高老師的課堂,我們可以梳理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四個著力點:必須把激發閱讀興趣、培養學習習慣、夯實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能力作為低年級乃至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貫穿始終的目標和追求。
2、我的建議
一是識字教學環節技巧性強,忽視了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和環節的扎實有效。
本節課的識字環節,老師設計了非常巧妙的生字游戲,要求學生用規范句式如“午,我是午,我的朋友在哪里?”“餐,我是餐,你的朋友在這里!”來完成生字找朋友練習,但是基于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和游戲的復雜性,所以游戲效果不夠理想。建議教師在識字教學設計時,兼顧趣味性和扎實性,以保證識字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是品讀領悟環節密度過大,忽視了品讀分析的層次性和關鍵語句的凸顯。
本節課的品讀領悟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對文中瑪莎、維加、安娜、安東每個小朋友的言行舉動進行了逐一揣摩讀悟,但由于學生的注意力的差異性,感覺內容滿、問題多,未能把關鍵人物凸顯出來。建議老師整合問題,簡化過程,加強對重點句段的品讀,以保證課堂教學的張弛有度,疏密相間。
以上僅為個人粗陋之見,不當之處,敬請高老師和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課堂教學總結 篇73月22日,我有幸與縣里的12名教師一同去泰安參加了“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中學英語教學觀摩活動”。本次活動全面圍繞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根據教師隊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為中心,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研究總結教育教學經驗、探討有效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為重點,采取名師現場教學真實觀摩、真實案例、名師分析等來進一步提升教師能力和素質,進一步實現自己的教育夢。
這次觀摩活動是一次豐盛的教育盛宴,與我而言也是豐碩的收獲趕走了外出的疲憊。各位大師們除了給我們帶來了他們的課堂實錄,先進的教學理念也再一次震撼了我靈魂,不要說這種感受只能維持“二分鐘”的熱度,如此的反差怎么能夠不讓我對照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然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改變呢?
副校長張春良來自于浙江省金華市外國語學校,他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堂精彩的話題式閱讀課,用他的話來說其內容涵蓋了聽說讀寫,首先是跟學生融洽的熱身環節,然后以一首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歌曲導入新課。這首歌曲不僅僅是簡單的欣賞,他讓學生聽第二遍的時候填寫部分歌詞,而這些所填內容正是這一節課的重點之一。其后的閱讀內容包含了詩詞的賞析以及文章閱讀的引領,學生在老師創設的詩情畫意中愉悅而感動著這節課的主體“愛”。教師高深的專業素養和輕松駕馭的課堂的高超技術讓所有的學習者無比感嘆。我另外也關注了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以及評價的生成環節,以及教師提供給學生的無比豐富的詞匯,他真正做到了“不唯教材而教”,也充分貫徹了語言在用中學的理念。課堂是沒有模式的,學生喜歡用英語來表達這就是硬道理,有如此的老師,豈不是學生的福氣呢,當讓能夠聆聽張老師的講座也是我們的福氣了。
來自于北京十一中的張恒梅老師給我們帶來了閱讀課的一些教學技巧和她們學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她的講座給我的震撼首先是她們給學生的閱讀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除了教材,她們讓學生背誦《新概念英語》(共94課),她們的學生背誦了92課;英語原著《典范英語》64本她們也基本學完。相比較我們的學生,除了教材還有什么?再有就是她們學校開展的豐富的課外活動,無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有如此的環境,學生怎么會沒有高能力呢?我們處在農村,環境無法跟她們相比,但是以后面臨的'高考平臺,機遇又能垂青誰呢?所以我們的學生面臨的競爭對手在能力上目前強過我們不知多少倍,縮小這種差距的任務無疑落到了身為人師的我們身上。
最后是程中一老師的課,首先他給我們展示了他的教學成果,這讓我們非常羨慕,從他的講座中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他的成績來自于他對工作的熱愛和無悔的付出。程老師的“十六字“教學法獲得了北京市科研成果獎,這是他工作三十幾年的教育經驗積累,很是值得我們學習。程老師也是一位善于分享的老師,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均在他的博客上,以后值得我們去用心體會和學習。
三位老師的講座中都在強調以后是閱讀天下,而我們在這一點很不占優勢,所以除了課堂上的閱讀課我們認真處理,我也在思考幫助學生篩選一些稍微簡單的一些原著閱讀,并如何指導他們去應用。
每一位老師在教學理念中無不滲透著“愛”的教育,而這種愛體現在教師的神態,語言以及從內心深處的散發也能讓學生感受得到,我非常認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思考如何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愛。讓學生愛老師也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張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標準“尊重賞識、鼓勵呵護、幽默風趣、民主親和”。有如此標準的老師,學生又怎么會不喜歡呢?思考自己與這些標準還是有些差距,只有學習才能提高,跟自己說以后學習的路還很漫長。
最后用張老師的一句話來明確以后的學習目標“用激情點燃學生的欲望,用智慧啟迪學生的心靈”。
課堂教學總結 篇8在上一學年,我所教的課程課程是藥用植物育種學和種子學綜合實驗,這次開課,學生的教學評價很不錯,這讓我感到很欣慰。當然,我知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上課還很缺乏經驗,知識面也需要不斷的擴展,還有許多需要提高的方面。為了更好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同時也是以此為契機更好地干好下一學期的工作,現在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學方法
1.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認真備課,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
2.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以及接受新知識可能會出現的困難,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3.考慮教法,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內容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內容。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5.每一節課進行小結,明確告訴學生必須掌握哪些內容。
二、教學中的不足
1.教學經驗缺乏,對中草藥方面的知識了解的較少。
2.教學不能很好的結合實際。
三、改進的措施
1.查看中藥材方面的書籍,補充知識。
2.多參與科研項目,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擴展知識面,提高專業技能。
課堂教學總結 篇9生態課堂我理解為就是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生態課堂至少具有全體性、個體性、有效性、自然性、生成性、社會性和發展性等,在實施過程中我具體做法如下講授:教師要緊扣課標(大綱),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把握,讓學生對內容整體感知;引發疑問,突破重難點。這樣,發揮了教師在課堂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強調學生在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平等的參與其中。學生對學習內容可以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在遇到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時,通過小組討論,互相啟發,達到優勢互補,共同解疑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提出或生成問題;圍繞問題提出和形成假設;收集證據,形成解釋;學生進行成果展示。體現了學生的主題地位,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練習:課堂練習應體現系統性、趣味性和針對性,布置時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絡網,在鞏固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同時也可以設計些發展練習,主要是發展學生智力。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全面發展。
即學生自主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學習小組合作交流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課堂上生成的問題在學生未講之前教師不講。教師要走下講臺、和學生平等對話,用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語氣、眼神來期待、激勵和調動學生,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引導、點撥、激勵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反饋、訓練提高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習慣。
突出學生課堂自主學習。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地,更是學生展示的舞臺,因此我們要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堂展示活動,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演講、質疑、演板、講解、辯論等課堂展示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上進的精神品質。
搞好反饋檢測:一是當堂反饋:在學生課堂學習展示的基礎上,教師點撥、歸納小結、學生當堂完成作業,力爭“堂堂過關”;二是章節過關測試:教師在完成一個獨立的教學單元后,用隨堂測試的方法進行過關測試。,讓學生通過反饋測試,分析原因,明確得失,揚長補短,改進提高。突出了教師學生的課堂定位——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人。
除了傳統的講授法外,要更多的運用發現法、誘導法、討論法、激勵法、多種符合課改理念的'方法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生態課堂教學提倡“課堂教學生活化”、“課堂教學民主化”、“課堂教學個性化”。
總之,生態課堂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愿學、樂學。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課堂教學總結 篇10《倒數》這一課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容易接受,是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下章節分數除法教學打好基礎。我在備課時考慮到我的學生情況,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讓學生經歷提問、驗證、爭論、交流等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自探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理解倒數的意義自主總結出求倒數的方法。為了讓學生獲得充分的經歷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首先讓學生求算式的積,讓學生在自我感知活動過程中,初步認識倒數的特點,再寫出類似的算式。充分展開小組討論,觀察算式,發現規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與同伴說一說倒數的特點。在學生自我發現的基礎上,引出“倒數”的概念。
再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探索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在小組交流中很多孩子提出了0和1的倒數是多少? 并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爭執”。有人認為:“0有倒數。”有人認為:“0沒有倒數。”我引導孩子們在全班交流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達成了一致的認識:0沒有倒數。學生在深入思考中得出了成果,這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果。
最后我提出了帶分數的倒數怎么找?我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紛紛議論起來。我讓他們各抒已見,在爭論中迸發思維的火花。后來又有孩子想到了小數。學生經歷了探索的過程,解決了學生的困惑,更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只要給孩子搭建一個自主探索交流學習的平臺,學生會走的很遠。會讓我們的課堂上迸現出一個一個的亮點,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無限的。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學生體味了挫折和成功的快樂,學生有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帶給我了滿足感和成就感,也非常的愉悅,正所謂教學相長吧。
在這堂課上孩子們說的多、合作的多,研究的多,探索的多,我說的少。激勵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去學,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中發現問題,產生交流的愿望,課堂上研究氣氛濃郁。
在教學倒數時,學習倒數,直接的作用是為學習下面分數除法打基礎,所以在后面我加了一些鞏固練習,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分為模仿練習、判斷練習和提高練習(開放題),既達到了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又兼顧了學有困難的學生和學有余力的學生的情感需要,使數學教育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課堂教學總結 篇11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嘗試讓學生走進深深的父愛,學會感恩身邊給予我們關愛的每一個人:
(一)抓住背影、朗讀圈劃
文章的標題是“背影”,父親給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現,可以視作貫穿文章的主線。“背影的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對象的內在精神”,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所以,我通過反復朗讀、圈劃,欣賞歌曲,引導學生體會了父親無微不至的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課外拓展、體會寫法
“細微之處見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細節,多次展開描寫”,這是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并用它來組織材料呢?然后抓住細節描寫能達到藝術視角的創新,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并且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愛。隨后,我發了一片課外閱讀《父親的巴掌》,此文與《背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抓住“父親巴掌”這一細節來體現父親對我的愛。在課堂中,我緊緊抓住細節描寫這一主線,貫串整個教學,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內學習、課外拓展,學習的容量增加了,所學的知識也及時得到了鞏固。
(三)連接生活、暢談心聲
不同的父親,愛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后一環節,我讓學生暢談心聲,說說在自己的經歷中,父親的哪些細節令人難忘。通過小組討論,推選1-2人上臺演講,全班交流,預期使全課達到高潮。但可惜,下課的鈴聲已響起,只能把這一精彩的環節放在第二節課,繼續討論。最后,我告訴大家:
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請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
學會理解,學會感恩,是現在的學生所缺乏的。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我認為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就在于此。
課堂教學總結 篇12上學期,我參加了全鄉、學校高效課堂教學聽課活動,在區教學視導我校時參加了聽課,通過這些活動,自己受益匪淺,現在將自己參加這些活動的收獲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中的優點
1、引入新課能做到簡潔,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張可發老師講《香菱學詩》用紅樓夢歌曲引入,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入了學習情境中。
2、重視字詞的教學及詞語的辨析,自己在上課中對于字詞僅僅做到了讀或寫這兩個層次,很少有對詞義或辨析的訓練。語文的真諦應該就是字詞句段篇,哪一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字斟句酌,細心品味這才是語文學習的要義。
3、在教學環節設計中,對學生要求明確,注重方法指導。4、重視朗讀,以讀代析。講課老師在課堂上對讀都非常重視,不再是一節課僅在上課之初讀課文一遍,然后就是整節整節的課文分析。另外對學生朗讀前的要求到位,不是簡單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等等一句話后就安排學生開始讀書。而是根據學生不同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
二、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1、一節課中教學任務安排得太多,教學環節比較復雜,,面面俱到,每一個環節都是蜻蜓點水,講解不深不透,不能深入貫徹教研室提出的:小容量、慢節奏、深挖掘的方針,今后教學中要以這九字方針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每節課安排學習內容要少“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立足于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力求在一些重點內容上深入挖掘,給學生以深刻的記憶。積少成多,在一個一個量的積累上以不斷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2、朗讀方法的指導不到位。究竟應該怎樣朗讀,是朗讀的技巧在先還是文本內容的選擇在先,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很關注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但卻在實際操作時感到力不從心。要么只是簡單地提出幾種朗讀需要關注的技巧,例如語速、語調、節奏、情感等,要么則只關注學生朗讀聲音的大小強弱等,缺乏有效的方法與要求。今后教學中要多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改進教學中的缺點,不斷提高對課堂的駑奴能力。
3、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急需改進。“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促進師生對話的質量,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促進課堂生成,推動課堂向縱深發展。教師和學生對其他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質量越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也就越好。這一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調控者,他的評價不僅直接推動著課堂教學的節奏變化,激發著學生的學習動機,也為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做著示范。
4、語文教學要關注單元說明、課文導語、研討與練習。因為這三點都是無數專家、教師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便于準確把握教材,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安排有效的教學活動,在平時教學中對這三者重視程度不夠。除了這三點之外也要經常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另外作為語文教師要把整個初中語文教材讀熟,只在站在理更高的高度上來看自己的教學才能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小組合作效果不好。現在的小組合作學習經常是好學生一言堂,好學生灌差學生,差生根本不動腦筋,總是等著好學生把自己的答案教給他們,另外發言時也是一部分好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很多差生不參與。教學中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教學中應該更多的關注差生,讓他們也能參與一些簡單的問題,并適時鼓勵,讓他們品嘗成功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才會在以后的學習中由一個觀眾變為一個演員。
課堂教學總結 篇13《動物聚會》一課中,目的是
1、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并以此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勤于動腦,認真計算的好習慣。
2.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乘法的簡單應用;難點是加深學生對于“幾個幾”和乘法意義的理解。在一節四十分鐘的活動里,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較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的反思有如下:
我以動物愛吃的食物引入,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這樣對于后面的學習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我讓學生觀察畫面,發現圖畫中的信息,提出問題。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畫面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達到了重點中的其中一部分。學生提完問題后,我從學生的問題中抽出了例題“一共有幾只小鳥?”
板書,然后再引導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列出乘法算式,在這里,學生能說出乘法算式并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體會到了乘法的簡單應用,也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這就輕而易舉地達到了本課的重點并突破了。新課標中要求學生不但要會解決問題還要會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這一點在課堂活動中體現了,效果還是可以的。
在整個課堂中,學生不但動了腦,還動了手,手眼腦協調,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掌握的知識也掌握的比較到位。
課堂教學總結 篇14孩子的世界充滿了自由和快樂,如何讓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體會“玩”的樂趣,使音樂這一抽象的藝術與他們的生活密切聯系,這是我在教學設計中著重思考的。
一、貼近學生的生活
1、教師的提問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新課時學生聽歌曲《1234567》律動進教室,師生共跳《邀請舞》創設了一個愉快、輕松、和諧的氛圍。教師提問:“你喜歡做游戲嗎?”“平時喜歡做哪些游戲?”“這些游戲和我們剛才做的游戲有什么不同?”讓學生發現今天做的游戲是在音樂中進行的,從而將課引入到音樂與游戲中。教師的提問貼近學生生活,學生便能很快地進入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
2、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
躲貓貓是小朋友平時最喜愛的游戲之一,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歌曲《躲貓貓》,欣賞樂曲《捉迷藏》,很自然地會聯想起生活中做這些游戲的情景。在學唱歌曲及欣賞樂曲時,教師就能利用這些生活中的經驗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關注音樂的同時,隨音樂的節奏做游戲的動作,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表達自己幸福歡樂的情緒。通過音樂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音樂”無處不在。此時,學生和老師同是情境的創設者和感染者,師生共同沉浸在音樂游戲的歡樂中,共同分享著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情感世界。
二、在游戲中感受和表現音樂。
喜歡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音樂教學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又能讓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這是我在設計游戲時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只圖表面熱鬧、重視教學形式的變化而忽視音樂性的現象。為此,在感受歌曲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配樂玩游戲的教學環節。在《躲貓貓》音樂的背景下,學生通過三個游戲環節,逐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自始至終提醒學生合上音樂的節拍,并以此作為評價的標準,給學生以獎勵。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歌曲學會后老師請學生自己設計歌曲表演、游戲的方法。通過討論,學生提出了兩種邊唱邊游戲的方法。
課堂教學總結 篇15《蜜蜂》是三年級第五冊的一課。課文中講到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實驗:將20只蜜蜂背上做好記號,裝進紙袋里,帶到兩里多外的陌生地方進行放飛,看看它們能否回到蜂窩。通過實驗,得到蜜蜂有一個識路的本能。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了完成實驗有哪些必要條件后,又創設了一個讓學生個性化解讀的機會。法布爾來到陌生地方放飛時,看見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爾看到這個情景,你會想些什么?會有怎樣地推測?學生紛紛舉手,有的說:“假如我是法布爾,我會想,蜜蜂肯定回不了家。”有的說:“我覺得蜜蜂很聰明,它飛得怎么低,是為了減少空氣阻力,以便更快地飛回蜂窩。”有的說:“我覺得蜜蜂很笨,飛得高才能看得遠,才容易發現蜂窩。它飛得那么低,怎么能看見兩離多外的蜂窩呢?”這時依然有小手高舉著,他自信地發表了自己的推測:“我猜,蜜蜂飛這么低是因為,空氣太潮濕,空氣中的小水珠粘在了蜜蜂的翅膀上,蜜蜂身體變重了,所以飛不高,它要飛回蜂窩一定很困難。”……一個開放型問題,居然引發了學生那么多的獨特思考,這讓我既意外又欣喜。在這堂課上,我真實感受到了:只有放飛學生的個性,才能使課堂靈動起來。
當學生了解了實驗的結果后,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有學生說:“蜜蜂了不起,它逆風而飛,而且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居然能飛回蜂窩,真讓人佩服。”可是有學生卻說:“老師,這個實驗是真實的嗎?”我不容質疑地說:“那當然”……課總算結束了,可是留給我很深刻。
課堂教學總結 篇16在這節課中,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理解和把握教材不夠,沒有用好教材。
教材設計的是讓學生從8包糖果中找出質量不足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找次品的過程,體驗“要使稱的次數最少,應該把物體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要相差1”這個規律,它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而我覺得不管是8、9、10…個次品,都離不開3、4、5…個次品的學習,只要學生弄會了如何從3、4、5…個物品中找出次品,其他數字大的物品找次品都會迎刃而解。因而我沒有按教材的編排教學,而是首先和孩子們一起體會3個物品中找1個次品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到次品?接著學習4、5、6…個,這個想法挺好,可實際教學中效果并不好。因為找次品的規律只有在數字達到8以上,優越性才能體現出來,我和學生一起從3個物品找次品,太占用時間了,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討論從4、5、6個物品中找次品,直到快下課才討論到8個物品,學生已經注意力不集中了,對教學內容也失去了興趣。
2、在關鍵處點撥不到位。
這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得出要使稱的次數最少,應該把物體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多的一份與少的一份要相差1。受前面教學影響,我沒有做好點撥,只是讓學生瀏覽了課本,畫出來,學生沒有深刻的體驗到這個規律的優越性。
反思自己的課堂,還太不成熟,今后應對教學內容學會精心取舍,再做一些必要的增減批注,形成自己的個案,讓教案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需要。
課堂教學總結 篇17經過半個學期的實習,自己無論從教學技能還是課堂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課堂教學方面收獲的心得和經驗:
1、教學語言方面
每節課的語言,重在講,應用口語和學生溝通。有的教師上課像宣讀論文,充滿學究氣。有的教師上課追求時尚,生搬流行歌詞,硬套網絡語言,本想幽默,反致低俗。課堂是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的場所,口語的對話平易、自然、隨性、靈動,能給學生以親切感。講課的語速太快,學生會聽不清,反應跟不上。提醒學生思考時,語速可以慢一些,個別詞句甚至需要拖得長一些。語調不能平,要隨情感起伏。平淡單調的聲音,令人發困,催人入睡,平易親切、緩急有秩,跌宕起伏的聲音,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我本身說話的語速較快,剛開始學生們不太適應,還好下課后有學生向我及時反映了情況,所以我在每次講課時都注意控制語速,盡量講慢一些,由于自己教的是數學,所以必須給學生講解的清晰,所以后期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效果反映良好,一方面我適應了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學生也適應了我的節奏。
2、課程導入方面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了一半。"導入技能是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所采用的一種教學技能。恰當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教學狀態,因此我特別注意每節課的導入。導入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導入要把新舊知識銜接起來;導入要有直觀性,突出一個"形"字;要有啟發性,突出一個"奇"字;導入要有趣味性、藝術性,突出一個"巧"字;導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個"精"字。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有故事法、新聞法、設疑法、開門見山法等等。需要根據不同的課題來選擇。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講解《勾股定理》的時候,我從大家最為熟悉和自豪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說起,進而引到"數學界的奧運會--國際數學家大會"因為2002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也是在我們國家的北京召開的,而且會徽使用的是"趙爽弦圖",而"趙爽弦圖"正視我國古代數學家為研究勾股定理設計的,這樣的導入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勾股定理有一個初步認識,一方面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這樣的一個導入設計使得本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因此整節課上的也比較成功,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
3、提問技能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是一項設疑、激趣、引思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它是聯系教師、學生和教材的紐帶;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信息輸出與反饋的橋梁;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和產生情感共鳴的紐帶,引導學生一步步步入知識的殿堂。只有對提問進行藝術設計,巧妙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產生積極作用,達到良好的效果。
在提問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提問時機要恰當,不宜繁而多(2)提問內容,要目的明確,緊扣學生實際(3)提問問題簡明扼要(4)課堂提問要難易適中(5)課堂提問對象要面向全體學生(6)采用靈活多變的提問方法(7)課堂提問要積極評價
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教師對學生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這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體會最深的一點,因為作為一名老師不能只局限于少數優秀生,要使好、中、差的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如只限于提問少數學生而冷落大多數,讓他們覺得老師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教學關系。有人害怕課堂提問出現冷場,耽誤課堂時間,總是單向地向少部分優生發問,希望課堂提問順利進行。豈不知,這樣做,熱了少數,冷了多數。長此以往,多數學生發現了奧妙,知道提問與己無關,積極性受挫,主動性淡漠,人為地造成兩極分化。所以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會將不同難度的問題與學生"對號入座"。對于引路性提問,我一般多問優等生;對于鍛煉性提問,我會照顧中等生;對于鼓勵性提問,穿插點問后進生。一段時間以后,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了,因為他們知道每個人都可能被問到,而且知道老師在關注著他們,所以上課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總的來說,課堂提問要讓每個同學都有啟迪,要使人人主動進取,使課堂變成學生施展才華、相互競爭的場所。
4、演示技能方面
多媒體教學有著它的優勢,如生動形象的講解,更為直觀立體的展示,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但是它也存在著自己的不足,比如在進行習題講解時,沒有老師一步步的書面板演,學生就無法很好的跟上老師的思路,同時印象也不夠深刻。同時,在黑板上出現的有用東西可以一直出現,而多媒體中往往一閃而過。如何把他們結合起來就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東西。
所以我在上數學多媒體課時就比較注意多媒體課件與實際講解的聯系,并用板書的形式為學生呈現部分教學內容,比如:分式方程這一節我是在多媒體教室講的公開課,給1班上的時候我有些過分依賴于課件所呈現的內容,將解方程的題目的解題過程直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可是我發現這時候學生就少了思維的過程和計算的過程,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聽課的老師也為我提出了相同的意見,因此我在帶2班去上多媒體課時就換了種方式,將解方程的過程領著學生們一起思考,并在黑板上將具體過程呈現出來,再進行總結分析,這一次發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了明顯提高。所以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把所講內容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并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5、課堂管理方面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要陣地,因此能否把握住課堂是一節課能否順利講好的關鍵,尤其像許多鄉鎮中學,學生都不是很好管理,因此我們需要想的不是一節課設計的有多豐富,而是如何將一節課順利的上下來,以下是我在課堂管理方面的一些體會:
(1)互致問候,不宜省略的課前儀式
上課之前,我會要求我的學生起立,互致問候,其實,"同學們好"、"老師好"的課前互致問候,不僅是師生之間互表尊重的行為,它還向學生發出了一條信息:開始上課了。學生在禮畢歸座之后,就會在腦海里形成了教學活動已經正式開始的意識。這樣,就不會顯得忙亂、倉促。
(2)暫時停頓,"此時無聲勝有聲"
我覺得在一節課開始之時,往往由于學生的準備工作還在進行之中,因而教室顯得很亂,教學進行之中,也可能會因為學生情急之中,自發的討論起來,因而課堂顯得很吵。此時,如果勉強的繼續進行教學則會使部分學生不能參與。此時我會暫時停止教學活動。一方面等待學生重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一方面無言的表達了對課堂現狀的不滿,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奇效。
(3)對"開小差"的學生即時提醒
教學過程中,我發現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后進生是難于整堂課四十五分鐘都集中注意力于課堂的。教學活動進行之中,我發現有的學生不自覺地把頭望向了窗外,有的學生眼皮開始"打架",有的可能是在桌子下面做小動作或看故事書,此時,我會及時地提醒學生:或邊講課邊走到他(她)的身邊,或一個眼神,或講課聲音的"休止",就會讓"開小差"的學生重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6、課堂反思方面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節課即使準備的很充分,也會有不令人滿意的地方,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遺憾,以寫促思,以思促教。我簡單的談一下我的教學反思。
我幾乎每節課后都會想一下這節課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比如:這節課的課時安排和時間把握是否合理,是否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教學目標,學生對所學知識是否能夠掌握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生是否對所講內容感興趣,通過對比思考這些問題就能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如:在給學生講平行四邊形判定時,就講的過于枯燥,學生不愛聽,我覺得應該加一些實際應用的問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后面將矩形和菱形的判定是我就加以注意。
經常進行課后反思,有助于我們完善自己的課程,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7.、其他方面
(1)不要踞守講臺
教師應根據教學情景隨時走到學生中去。學生自讀文本或分組討論時教師要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巡視,及時了解學情,解答疑問,以便組織下一步教學。課堂討論,后排的學生、聲音比較低的學生發言,教師要走近他們,只有走近他們,聽清發言內容,才能準確判斷學生的立場、觀點、態度,才能有針對性的組織下一步教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我覺得這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這樣不僅縮短了與學生的空間距離,也拉近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眼中要有每個學生
有的教師上課,像對著空氣說話根本不看學生,也不注意學生的反應,只想著達成教學目標。有一次聽課,看見一個學生一節課連續三次舉手,要求表達的欲望非常強烈,幾乎要站起來了,遺憾的是教師一直沒有看見,最終這只手失望的放下了,直到下課這只放下的手再也沒有舉起過。這個學生的積極性已經受到挫傷。所以教師要時時掃視教室,觀察學生的表情,判斷他們對教師、同學的觀點,是贊同還是反對,是有疑問還是想要補充,以便靈活的采用相應的策略。
(3)更多關注"學困生"
對于學困生作為老師的我們應當對他們鼓勵,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他們往往是自尊心與自卑感并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教育活動中,凡是有利于鼓勵他們自尊心,自信心的都應當做,反之棄絕,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另外,我們可以經常在他們身邊巡回,用微笑,點頭和親切的目光給予鼓勵。我剛教3班數學的時候,發現這個班有個學生他在學習,但一直學的不是很好,所以有些自卑,而且平時老師關注他也比較少,因此我經常鼓勵他,并單獨輔導過幾次,后來我發現他在一點點的進步,而且自信心也增強了。
現代課堂是民主的,是以人為本的,是動態生成的。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參與是主動的,思維是發散的。作為教師更應該能夠把握課堂,處理好課堂的各個方面,從而促進教學
【課堂教學總結(精選17篇)】相關文章:
關于課堂教學總結(精選7篇)11-05
小學課堂教學總結(精選6篇)10-12
高效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10-11
有關課堂教學總結范文(精選5篇)11-06
小學課堂教學總結范文(精選9篇)10-23
初中課堂教學總結范文(精選5篇)10-14
音樂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10-10
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10-09
教育課堂教學總結(精選5篇)10-09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