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3篇
學習是一個不斷求知、不斷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而興趣則是最好的老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希望對您有用。
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12013年6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中心校組織的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改革經驗交流會的活動,這次會議有三項內容:一是觀摩了上海虞怡玲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二是中心小學三年級二班的數學作業展覽,三是聽取了《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改革經驗交流》的報告。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現總結如下:
虞怡玲老師執教的“植樹問題”一課突出了數學思想方法這條主線,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原有知識基礎入手,通過學生實踐體驗、尋找規律、主動探究,歸納總結數量關系,拓展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過程中體驗、感悟了數學思想方法,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教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突破傳統,立意精準。
植樹問題走進課堂,作為數學拓展內容如果處理不好往往會走進傳統的解題訓練上,學生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體驗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棵數”與“段數”以及“總長、段數、段長”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棵數=段數+1”、“棵數=段數1”“棵數=段數”的結論,而不知其中緣由。這堂課虞老師避開了就題解題,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搭建探究的“腳手架”,在剪繩子過程中,“生成畫圖、找規律、推算的方法框架”,這樣設計的目的讓學生感悟到方法比單一解題更重要的思想,為學生的后繼學習起到橋梁作用。
2.引導得法,學得主動。
虞老師精確簡練的數學語言表現了一名優秀數學教師所必須具備的內在素質,表述準確、重點突出,引導得法,教學有序才能使學生學得有效。課一開始虞老師由游戲“剪繩子”、成語“一刀兩斷”引入,然后又巧妙地替換其中的一個字,變成了“一刀兩段”,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為學生自主解決植樹問題提供了探究問題的“腳手架”。接著,虞老師揭示不同的情境,提出了開放性的植樹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實踐中,通過“畫”、“找”、“推”的方法,發現其中各種不同植樹的規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虞老師注重逆向思維的訓練。教師合理應用教學資源,通過求天地廣場上6根盤龍柱之間的距離,在學生知道“總長÷段長=段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解決逆向思考“段長×段數=總長”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加以分析,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數學知識模型,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目的。
3.設計新穎,印象深刻。
一節課,給學生留下什么記憶往往是這節課成效的反映。虞老師的這節課設計新穎,利用“俗語”凸現主題,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使學生對“一刀兩斷”、“五指四空”來一“以小見大”推算一般的數學問題的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成功的課需要設計者圍繞三維教學目標、確立一個主題,貫穿一條主線
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才能使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改革經驗交流》的報告,數學評語字里行間讓每個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等美好的人類情感,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針對不同孩子的性格差異特點寫評語。
面對一個個各方面都存在差異的學生,老師除了對作業的數量和內容實行分層外,更注重對學生的作業實施分層評價。對作業的評改不是只停留在判斷正誤的基礎上,更注重對學生人格的尊重,體現了人文化的教育。對待性格外向的孩子,在批語上老師除了直接指出錯誤外,還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再讀評語的過程中認識自己的錯誤;對于性格內向,心理承受力差的學生,老師則區別對待,評語則委婉而且帶有鼓勵性的。老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用發展的眼光來評價每一位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成功欲望,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品嘗學習數學的樂趣。真正實現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展的教學理念。老師的做法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認識到數學評語的真正目的不是讓學生知道“我做得不錯,而是我會做得更好”。
二、針對不同孩子的學習特點寫評語
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不但留意學生解題正誤同時,更注意發現學生思維的盲點。針對不同的錯誤、習慣給予適時的精妙之語,給學生以點撥。在教師的溫馨的評語提示中,學生學會了反思自己的習題,學會客觀分析錯題的得失,也學會了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一天天
交流學習心得體會(2) 走上了發展的正軌。對作業正確率高的學生批語,老師的批語除了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于由于粗心而引起的錯誤,老師首先要肯定其長處,增強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改正缺點;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老師就借助評語不斷地給學生以暗示、引導,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作業首先是正確,其次才是速度”,“一個人的書寫如同一個人的臉面,一定要注意整潔”。這樣短短的幾句話,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曹老師的評語帶給學生的,是一份溫馨、冷靜、思索和激勵。
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
老師針對學習習慣、方法、能力、成績不同的學生,發揮評語的作用,引導學生回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迸發出知識的火花,使學生體驗和享受學習的成功。有學生解題時因注意力也不集中出現的錯誤,老師就寫上“想一想,驗證一下,查一下題目計算順序正確嗎”等批語,讓學生找出錯誤原因,并訂正錯誤。對上課時經常開小差,而影響學習的學生,老師是這樣寫道:“老師知道你的聰慧和心靈手巧,所以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把數學學好。不懂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我們共同努力吧,好嗎!”老師能將作業的批改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相結合,帶有指導性的評語,使學生感到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從而讓他們都愉悅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2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蘇州中學七年級五班的任——同學,這里我向大家談談我的學習方法。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多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說,我們應該多寫多練,哪怕是通俗易懂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或者是一個簡單的算式,一道解答題,還是一個字母,一個單詞,一個句式……。我們都應該不厭其煩,翻來覆去的寫。“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這樣我們就可以輕松的學習,輕松的結識一些朋友——字,并且對他們都了如指掌。
其次就是用心、眼、口。朱熹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到就是說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態度,一種全心全意的態度;眼到就是說我們應該眼睛活躍看得見,觀察的到;口到就是說口齒伶俐,口語表達能力好。我相信只要將心、眼、口齊動員,我們就會學得有趣。
學習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能持之以恒,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明日復明日,這樣就會學成一種壞習慣——怠慢,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恒,絕不能明日復明日。
在學習語文和政治時,我們要廣泛地讀一些書籍,以助我們對內容的.加深理解。在學歷史時,我們應該勤奮,多念多背。只要你們做到了,成績就會卓越,歷史中沒有聰笨之分。在學習英語和數學時,主要還是多練多算,多寫多念,不要錯過每一個細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嘛!只要遇到問題就問為什么,以至搞懂為止。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復習它們,有句諺語說:“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練手生。”的確,所以復習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千萬不可小看它哦!
希望大家可以學習這種方法,或不妨試一試這種方法,我相信聰明的大家是可以的。讓我們互相促進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吧!讓我們為了美好的明天一起奮斗吧!讓我們為了我們的錦繡前程一起努力吧!謝謝大家!
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3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學習方法:
一、學語文最重要的是積累
因為語文的知識點較為零碎,所以我們需要注重積累。平時多讀課外書籍,積累字詞,善于想到就做,讀文章的時候,有不知道或不懂的字詞,要馬上查字典,然后把查到的東西標注在旁邊。上課認真聽講,要記好筆記。字詞很重要,不要認為占有的分數不多就不重視。
二、愛學習是學好習的基礎。我不喜歡"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樣會讓人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學習好像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這就說明了學習興趣對學習的重大推動作用。我們初中階段雖然科目較多,但是我覺得在學習中還是很有興趣可言的:數學課上當你開動腦筋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那份喜悅是發自內心的;語文課上當你賞析那篇篇佳作的時候,那份文字的曼妙是沁入心扉的;英語課上當你流暢朗讀的時候,那些聽說讀寫的樂趣是融入過程之中的;地理課讓我們懂得遼闊,生物課讓我們了解自然,歷史課讓我們明白過去,思品課讓我們學會做人,音樂、美術、體育、勞技、微機等等學科讓我們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所以,每個學科都是很有意思的,都是很有價值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度就能使我們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我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三、會學習是學好習的保障。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我們從小學升到初中,不但學習環境變了,更主要是學習內容變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難度亦增大了。中學重視理解、運用,形成技能,把知識系統化。因此要做一個好的初中學生,必須掌握好適宜初中的學習方法。我認為它主要包括“制訂學習計劃--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
課外作業--過程考試”六個部分。
(一)學習計劃。從我個人來說,一般有三類計劃:學期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學期計劃一般是在家長的引導下利用假期對新學期知識概括的了解;周計劃主要是過程中對每周學習知識的梳理;日計劃就是每天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必做作業的基礎上穿插完成自主作業。
(二)課前預習。它是課堂學習的基礎,有利于課堂的學習。課前預習有利于提高聽課水平,由于預習掃除了新課中的障礙,聽課時就感到輕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問題上。預習,不僅僅是簡單的看書,對于文科,應該畫一些重點字詞、概念和一些重要的知識點;看完書以后,可以試著做做課后的練習題。這可以幫助你知道你是否基本了解了這些新知識。
(三)課堂學習。課堂學習是我們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的過程。在上課的時候,我覺得就要既當好觀眾的角色,認真聽老師講課,又要當好演員的角色,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四)課后復習。不少同學抱怨:我課堂上明明聽懂了,但往往作業不會做!這是因為同學們放學回家,就忙于做作業,由于當天上課的內容還沒有復習,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還不懂;哪些內容記住了,哪些內容還沒有記住,對老師講過的新課仍是模模糊糊。在這種情況之下做作業,只能是一邊翻書,一邊做作業。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在腦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刻,作業的質量一定不高。這種做法不可取。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做作業,而是先復習。重溫當天老師上課的內容,方法是:一邊看書,把新學的課文仔細地看一遍,難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一邊看筆記,一邊回憶老師講課的情景,搞清楚課堂上尚不明白的問題。然后把書合起來,看能否把內容記住?至于復習,人長得越大,記憶力就越是遞減。因此,常常復習很重要。但是,不必天天復習。你可以學的當天復習一次,然后隔一周,再隔兩周,再一個月。如果一個月后你記住了這些新知識,那么,以后,只要你有空的時候再看看,就一定可以牢牢記住了。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系統之中,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新知識就成為自已知識寶庫的部分。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可以著手做作業。
(五)課外作業。課外作業切忌掩耳盜鈴,它是訓練自己獨立思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做作業時一定要堅持做到:“看書時不做作業,做作業時不看書”。這種做作業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考試了。習慣了這種要求的同學,到真正考試時,你一點都不會緊張,一定會得到好成績。做作業時,要象考試那樣,字斟句酌地審清題目,看清楚題目的要求,然后作出全盤考慮,理清頭緒。下筆前要考慮好先寫什么,后寫什么。遇到較難的題目,還必須反復思考,在草稿紙上列出解答的步驟,最后有把握了,才下筆做在作業本上。這樣做出的作業才有條理性,質量才高。對發回來的作業本,要認真閱讀,對那些錯誤的地方一定要改正。并要好好保存,以備以后復習用。
(六)過程考試。首先,要合理安排好復習。注意抓好三點,即重點、生疏點和遺漏點。而對熟悉的內容則“一帶而過”。這樣分清主次,在知識準備方面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了。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用正確的心態檢測自己的學習過程。最后,要認真做好考后分析,對于自己沒掌握好的問題,出差錯的問題,考后必須打好殲滅戰,堅決不能讓一個敵人存在,否則他會影響你后續的學習。
以上是我自己學來的加上自己總結出來的一點體會,希望能給同學們一些借鑒價值,最后預祝各位同學學習快樂,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和更大的進步。謝謝大家!
【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3篇】相關文章:
1.學習經驗交流心得總結
2.培訓學習經驗交流心得
3.高中生學習經驗交流心得
4.學習經驗交流心得范文
5.學習經驗交流心得范文3篇
6.學習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7.學習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8.學習經驗交流心得體會范文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學生會學習部工作計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