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生胎教的由來簡介
導讀:媽媽們平時有沒有在空閑的時候了解過優生胎教的由來,很多人一直以為胎教是西方的舶來品,后來翻閱資料才知道,原來胎教在我國由來已久,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優生胎教的由來!
1、你知道胎教的歷史起源?
胎教的發源地是中國。許多古籍中均有記載。例如:早在二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關于“胎病”的論述。
到了漢代,各種書籍中出現了大量有關胎教內容的記載和論述,初步形成了胎教學說。這要比希臘學者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胎教觀點早一千多年。胎教起源于中國,也得到了外國學者的承認。早在1987年,日本幼兒開發理事會的井深大先生和千葉大學多湖輝教授等人組成的訪問團,來我國訪問期間,在北京的報告會上,談到胎教在中國漢代已流傳起來,并講到在朱子的文章中就有胎教方面的東西。而且,井深大先生的一本論述胎教的專著《零歲——教育的最佳時期》一書中也是這樣肯定的。
到了宋代,名醫陳自明在《婦人大一良方》中就立有“胎教論”,對胎教進行了專篇論述。而到明代,胎教學說更進一步完善起來,成為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學說,并且對清代也產生了較大影響。例如,清代的陳夢雷等人的編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時,就把歷代關于胎教學說的內容匯集在一起,立為“小兒未生胎養門”,列入兒科分卷之首來給以強調。就連清代末期著名思想家康有為的著作——《大同書》中,也有建立胎教院,以培養聰明后代,提高人口質量的主張。
我國古代,除了一些統治者重視胎教之外,一些思想家、教育家、醫學家也都很重視胎教。
例如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一位偉大思想家,他的母親說過這樣一段話:“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即:“我在懷孩子時,席子不正都不坐,肉切不方正也不吃,就是要對孩子實行胎教。”又如三國的魏文帝曹丕,也對胎教的重要作用有其獨到之論述。他舉例把周成王和漢昭帝在位執政時的政業功績、個人壽命的長短、作為的大小幾個方面進行了比較,強調“胎教”對于培養合格、理想君王的重要作用。
古代教育家重視胎教的記載更多,例如南北朝時的著名教育家顏之推,《顏氏家訓》一書的教子第二篇中,就列有“胎教之法”。南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教育專著《小學》中,就以“胎孕之教”為首論,認為人受教育應從胎內開始,“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過人矣。”
意思是:對孕婦在飲食、睡眠、坐立、所看所聽的內容,都有一定的要求,應連晚上都要請那些誦《詩經》講歷史的人來對孕婦實行教育,這樣生下的.孩子形貌端正,才能過人。這些實質上是對孕婦進行孕期保健、增強營養和提供良好的外界環境,使孕婦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對胎兒的發育產生積極影響的具體要求,是屬于現在優生學中的臨床優生學和環境優生學的內容。
另外,中國古代著名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也對胎教有過分析論述。他通過對母親心理狀態好坪對胎兒的影響,以及母親的道德修養、性格愛好對胎兒有哪些遺傳作用等,提出了對胎兒實行教育的具體方法。
至于古代醫學家、重視胎教的就更多了。例如隋代著名醫生巢元方,唐代“醫圣”孔思邈、徐之才,明代的虞博、郭子章、萬全等人都在自己的著作中說明了胎教的內容與方法。宋代名醫陳自明在他著作的《婦人大全良方》一書中,就強調指出:“胎教產圖之書,不可謂之迂而不加信。
2、從計算年齡能想到什么?
人在母體內的這一段時期是很重要的。“哇”的一聲,從離開母體時則為誕生。人們常常認為這是一生的開始,但并非如此。我們的生活是在母體內時就已開始。因此,我們寄宿于母體的一剎那才是真正的誕生。所以,準確地說來,人的年齡應把母體內280天計算在內,這樣,寶寶一出生已經是10個月了。這10個月是在母腹內度過的。
按照佛教的概念,受胎之時就是誕生之日。因為從人的形態逐漸形成的胎兒起,已經承認他是一個人。實際上;承認不承認胎兒是一個人,是研究零歲教育時的一個關鍵。
目前,人們了解到嬰兒在母體內就具有一些能力,已經能夠基于這種知識進行細心的觀察和研究了。
3、“胎教”從何而來?“胎教”的目的是什么?
胎教為我國首創,是世界教育史和醫學史上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發現。
相傳周文王的母親太任王后之所以能生育出“形容端正,才德過人”的周文王,在于她在懷胎時注意生活起居,修身養性,還堅持晚上請音樂師來唱詩。西漢戴德在所撰《大戴禮記·保傅》中,追述了殷周時代就強調對太子的教育要從胎兒時期開始,并命名為“胎教”。至于什么是胎教呢?
《辭源》中“胎教”辭條,給胎教下了一個定義,謂“舊時說婦女懷孕后,其思想、視聽、言行,必須謹守禮儀,予胎兒以良好影響,名為胎教。”可見,胎教就是通過人為措施,使胎兒身心得到更好發展,使后代在生命伊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以期日后成為既健康而又聰明的優秀人才。由于胎教的含義十分廣泛及人們進行胎教的自覺程度不同,胎教又常分為廣義胎教與狹義胎教,以及有意胎教和無意胎教等。
據漢朝韓嬰記載,孟子的母親曾說:“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太伍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這些都是有關胎教的最早記錄。
后來歷代醫家關于胎教的論述,日趨豐富,例如宋朝陳自明的名著《婦人良方大全》中專有“胎教”一門。古人強調婦女妊娠時應平靜形體和心態,不出惡言、不聽淫聲、不視邪色,聽誦詩書諷詠之聲,避免七情等刺激,以保胎兒先天稟賦之充實,以利胎兒身心健康之發展。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醫學進一步把胎教的內涵,擴展為通過優化父母的自身條件,調節孕期母體的內外環境,不斷向胎兒傳遞各種優良信息,免除不良因素和刺激對胚胎和胎兒的影響,從而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
胎教是一種微妙的教育方法,可分為直接胎教或稱狹義胎教,包括音樂胎教、語言胎教、觸碰胎教、運動胎教、光照胎教等,以及間接胎教或稱廣義胎教,包括孕育準備、營養胎教、環境胎教、情緒胎教等。
胎教的目的在于為胎兒創造一個優美的環境,提供良好的刺激以促進胎兒的發育,為兒童智力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胎兒在母體內是有感覺的小生命,對外界刺激和變化均有反應。有實驗證明,環境中的各種聲音均可透過母體進入子宮,作用于胎兒。
研究表明,在受孕的第4周,受精卵即形成一根頭大尾細的神經管,能對直接的或是接的刺激作出反應;到了第8周,胎兒大腦皮層能粗略分層,腦細胞發育迅速,對母體傳來的信息比較敏感;妊娠23周時,胎兒大腦皮層結構已經形成,溝回增多;至出生前腦細胞分裂已基本完成,腦組織的發育基本定型,此為接受“胎教”的物質基礎。
基于這些研究,上世紀80年代后,胎教逐步盛行起來,美國、日本等國紛紛設立了胎教指導站或胎兒大學,通過語言、音樂和動作等方法使母、胎溝通,進行胎教。大多數學者認為自胎兒5個月-6個月開始即可進行系統教育,也有自28周胎齡(7個月大的胎兒)開始給予規律的教育程序,直至分娩。
總而言之,胎教已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同。而無憂奶爸網相信,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肯定能夠更清晰的了解和認識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從而找到更多、更好的胎教方法,并最終實現優生目的,幫助每一個家庭都能擁有更健康、更聰明的寶寶!
【優生胎教的由來簡介】相關文章:
優生與胎教的區別07-30
胎教的五種選擇簡介07-24
端午節的由來胎教故事02-08
百家姓的由來胎教故事02-08
胎教的好處及胎教攻略07-23
胎教:好的心情是良好的胎教08-01
胎教的培訓之營養胎教法08-09
怎樣的胎教才算是好胎教?08-07
無意胎教與有意胎教的區別08-02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職場正能量語錄大全 職場正能量短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