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11篇
小組合作學習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參考!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1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在教學步驟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課前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小結、鞏固練習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僅就特殊性方面談幾點看法:
1.分配學習任務。
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小組的任務完成的怎么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么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在本學期我在講《納稅》一課時,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自己去查詢、收集有關納稅的知識。在上課時,我叫學生匯報自己收集的稅務知識,結果學生個個拿出一本打印了厚厚的稅務知識來匯報。可想而知,結果只能是學生不能盡興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學任務也肯定不能完成。這就是老師在課前沒有預先估計到的結果,因而,沒有對學習任務進行合理分配。
2.合作探究。
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后,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此外,老師還應該充分信任學生,相信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完成,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和空間進行合作探究。在以往聽過一些老師的課,課堂上有這一環節,但往往是一個過場,短短一、兩分鐘就結束了,根本沒有一點實效。這是老師在課堂上的“霸權主義”,因而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環節中,更需要老師的“合作”。
3.全班交流。
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了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全班交流需要老師預先設計好問題要有交流的焦點,交流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最好是要有一定的可爭議性。交流的問題,如果沒有深度,則議論不開;如果沒有爭議性,則議論時也無法有效地展開。另外,交流的目的之一也就是通過交流使得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得到澄清,使得一些對此問題不理解的學生得到理解。其實這就是教學的難點,因此我要說交流的是難點問題,是最有價值的問題。
學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人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后才能談到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并運用于實踐,杜威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征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并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怎樣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
在數學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于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可見小組合作通常采用異質分組是有著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下,盡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
每小組由一般由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2名、中等生2名、和學困生2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匯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并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后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圓錐的體積如何求?""它和圓柱體積可能有什么關系?""如何得出它的體積公式?"然后,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后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怎樣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因為并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復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說,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數學素養形成和發展關系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概念的理解,對解題方法的把握以及運用數學的規律等。如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當學習了例1、后,我讓生自學例2",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會遷移,最具有創造性。同學們經過合作討論,得出了結論:“第一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第二它們都是一種量擴大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一種量縮小另一種量也隨著縮小;第三它們的比值一定。”合作性學習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于激勵學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采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但是,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2學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態度和經驗,他們就越是能積極主動、持之以恒地追求明確的學習目標,越是相信學業成敗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為優秀的學生和獲得優異的成績,越是認為學習新知識是有重要意義的……與只有班集體競爭學習或個體學習經驗的學生相比,有合作學習經驗的學生更加下自己的教師,更容易把教師當作激勵者而接納教師,無論從學習上還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一、小組合作學習具體功用的探索及成果:
1、讓每個學生抓住學習的機會
《標準》的第一條基本理念說道: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要保證讓課堂面向每一個學生。
作為一個中學數學教師,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充分體會到:面對著眼前四十多人一個班的學生們,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享受課堂帶來的知識,課堂中游戲的快樂體驗和課堂給他們帶來的成就感是很難困難的。很多情況下出現的結果往往是只有少數積極分子參與了課堂的的各項內容,大多數的學生只是旁觀者的局面。過去一年中,我通過到外校聽課觀摩以及與其他教師的交流,發現這是一個中學數學教師普遍面臨的問題。
對以上的問題,我認真的進行了思考,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實踐。起初,我試用同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在練習中同桌進行操練。但不久我發現以兩人為一組全班仍然有三十組左右的學生,而且雖然同桌學習比單人學習好,但是成對學習的對象始終是同一人,形式單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我最后試用了以四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組織合作學習。這樣一來,全班變成了四人為一組。無形中,一個原本看起來規模很大的班級,演變成為了有十五個小學習小組組成的小班級了。四人小組中,每個學生在都有機會接觸較多的同學,也有了向同學展示自己,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在四人一組的小集體中,同學們積極思考,操練所學的知識技能,充分展示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然后,在小組間討論,進行活動時,每個成員輪流在班級中展示自己。這樣一來,從數學角度來說,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發表自己的概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彌補了大班上課的缺點,同時使完成《標準》提出的讓每一個學生走進課堂有了實現的可能。
2、讓每一個學生發揚自己的個性,并得到合理發展
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盡管大部分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始終處于積極主動參與而使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小部分學生,疑問基礎較差或者個性內向的關系導致的自卑心理使得他們不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是等到老師注意到他們,點到他們的名字時才愿意開口。給他們的數學學習帶來了消極的作用。通過實踐,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對著儀現象是有幫助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那些平時不敢在全班級面前發言的學生愿意在小組里面與其他同伴交流,會在小組中得到同學的贊賞或者得到同學的幫助意見。通過交流,基礎差的學生得到了較優秀學生的幫助從而得到了提高,原本心理內向的學生也漸漸對自己和自己的想法樹立了自信。最終學生們都敢于大膽地展示自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類誰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人的發展中沒有一種發展是與別人無關的。從小培養學生與人共處,相互合作能力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小組合作學習是開發人工智能的有效方式。組內成員都有責任保證組內成員都掌握教學內容,只有組內每一位成員都掌握了,教學任務才算完成了。因此,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學生間互幫互助,互相合作。學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時,團體合作精神得到了培養。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
1、分好小組。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及學習小組的優勢,在組建小組時盡量使成員在性格、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6人組成,每人在組內有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等。而且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2、明確任務。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先要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用很短的時間,協調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虛心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積極實踐、動手操作的習慣等。
3、進行活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要讓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優生與學困生的關系,非但達不到目的,相反會加劇兩極分化,優生更優,差生更差。活動中,每人要各司其職。既是學習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組織者,使每個學生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4、合理評價,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評價應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系統調查探究教學過程中各個動態因素間的關系,促使學生盡一切可能努力達到共同學習目標。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于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主要目的。通過多種鼓勵性語言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積極性。如在小組展示結束時,其他各組通過舉手討論評價,然后老師點評,分析其優點和不足之處。被點評的小組記錄員要做好情況記錄工作。根據各組記錄情況,教師參考小組互評的結果評出:最佳默契小組、最佳潛力小組、最佳表演小組等等。努力做到各組都有獎,保持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使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們班在做紀錄時,采用星星累積法,到一定數量可以升級,采用節節課累積,周周統計法,還采用“小組連坐制”(即一人犯錯連累全組),并把衛生、紀律工作加進去,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增強了小組的凝聚力。
三、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1.學生合作不積極
在開展小組活動的課堂有時會出現“冷場”。小組成員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不商量、不討論。氣氛沉悶,不配合,不主動。要么自己埋頭單干,要么若無其事地做與之無關的事,并沒有真正參與到討論與合作中來,小組合作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使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由于學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體驗,有時程度好的學生能積極參與,很好活動;而部分學生不能很好的與別人交流,膽怯,羞澀或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使學習合作流于形式,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學生合作學習參與度不均衡
雖然小組合作增加了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但是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發言的機會多,外向的學生積極踴躍,基礎好的學生舉手多。另外一些學生卻習慣于當聽眾,很少甚至從不發表個人意見,漸漸地他們對于一切語言活動都漠不關心。學習參與度不均衡長期下去會造成沉默不語者學習失去信心,上課走神,教學的裂痕。
3.學生合作學習不夠深入
學生對于所討論的話題了解不夠深入,在討論時無話可說。或者小組成員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缺乏思想交流,致使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不能深入開展,失去了小組合作的初衷。
四、針對小組合作學習所產生的低效現象現給予一定應對策略:
1.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構成對合作學習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構合理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小組成員的構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臨時性,教師對成員組成缺乏統籌考慮,應在小組內再分組,根據學生基礎差異給與不同難度活動內容。考慮小組成員的水平差異,使小組間形成橫向比較的公正性。
2.制定有效的合作學習規則
小組活動應該是各成員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完成任務和分享討論成果。但在實際情況中卻容易出現了多數學生沒有參與的情況。因此,建立有效的、科學的合作學習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
首先教師要闡明小組的特殊意義,讓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內的職責——為整個小組的成功貢獻力量;讓他們明晰如果小組內有一人掉隊,將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設置合作學習小組長和異質分組是為了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在角色分配中,每個小組可以民主推選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可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定為每組的副組長,以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3在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常常發現,很多活動的組織流于形式,小組活動停留在膚淺的你說我說的層面上,沒有實現學習伙伴之間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溝通、互動、碰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我有如下體會:
一、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師要通過適時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意識到,一個小組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群體,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分子,小組的健康成長,要每個成員自身的努力,也須要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的幫助、提攜、合作、促進。小組的點滴進步,意味著小組成員每個人的努力,也意味著大家共同的榮譽。
實踐中我們發現,當教師的引導語經常關注到群體的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會慢慢產生;當教育評價也經常關注到小組的發展時,學生的團隊精神就會逐漸得到培養。如:
“第三小組的成員討論時都在積極地發言,認真地傾聽,他們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好嗎?”(提示學生匯報反饋的結果是代表小組群體的意見,其他小組成員也可以補充)
“老師發現,第五小組的張瑜同學在把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四邊形時遇到了困難,小組的其他同學都來幫她,使他們小組的全體同學都順利完成任務,我們讓第五小組的紅旗向前攀登一步!”
“誰愿意代表自己的小組來表演一下?”
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學生在小組的成長中逐步感受到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的愉悅,會客觀地看待個體與集體的關系,產生集體的榮譽感。
二、要對合作學習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導
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安排了很多合作學習的形式,但學生除了在小組中很無序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外,并沒有產生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師在對學生合作方法的指導中,要轉變角色,蹲下身子與學生交往,可以把自己當作小組長或小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示范,給學生切實的感悟和體驗。
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小組的合作學習需要得力的組織,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把握合作學習的內容,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選擇合作學習的策略,會對小組成員合理分工,組織大家有序活動,鼓勵全體成員積極參與,能對合作學習的成果作簡要的總結和評價。教師還要通過示范、引導,使小組成員逐步體會到,在參與小組活動時,除了主動發言、積極協作之外,認真傾聽、仔細觀察、深入思考也是參與的重要形式。使學生意識到,在別人的啟發下,自己思維的靈感得以暴發,在原有的基礎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這樣的合作意義才大。
我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讀一讀題目,想一想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問題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組長的組織安排下,在小組內談自己學到了什么,并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要注意傾聽和思考別人的意見。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4《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標理念下的一項重要教學組織形式。我們學校也進行著如火如荼的課堂改革。而且數學教學更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對本校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整體答卷情況來看學生比較喜歡數學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其中也有許多問題,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有自己的困惑。根據學生的問卷調查情況以及平常的數學教學我來談談自己的困惑與感受。
困惑之一:我們如何來設置問題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也許老師在備課時認為這個問題不錯,但在課堂中學生覺得太難或太簡單,以至于合作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比如:點M到點F(4,0)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x+6=0的距離小2。求點M滿足的方程。這道題在理科班學生提出平移點的方法,學生討論的很激烈。但在文科班學生不甚理解,效果很差。“你認為每次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的問題價值怎樣?”49%的學生認為有,43%的學生認為有時有。教師應站在“導”的地位上不失時機、巧妙地以變式題組呈現,注重開放性和發散性創設階梯式的“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產生“有梯可上、步步提高”的成功感。所以在選題與設置問題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課堂合作學習進行預測來設置問題。
困惑之二:如何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進行評價。
我們的誤區是小組合作教學只注重對小組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在課堂上往往采取量化積分的方法對學生所在的小組回答問題及做題情況進行評價加分。剛開始學生可能覺得很新鮮,表現活躍。但時間長了,就有問題。學生對這種評價方法感到厭倦,流露出不太配合的態度。而且對于“你做的很好”“做的真棒!”諸如此類的表揚已經不感冒。老師也慢慢減弱了評價。所以在“你們班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表現情況有評價嗎?”57%的學生選有時有。可見我們的評價制度不健全,對學生個體的好表現沒有強化。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應更注重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與傳統教學相比,小組合作教學不僅要評價教學效果,更注重對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不僅要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對合作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人文精神進行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行為,更注重對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評價。使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才能讓小組合作教學走向成功。
困惑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是學習最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如何調動組內每一位學生積極發言。
在“在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你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嗎?”29%的學生選擇經常,63%的學生選擇偶爾。也就是說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積極,這些學生在他們那個組表現突出,經常回答問題。而三分之二的學生在小組內不積極,不經常回答問題。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只調動了三分之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許他們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那么這樣就會出現兩極分化,學的好的越來越好,學的差的越來越差,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發現組內學習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次數少,表現也不積極。優差搭配,互幫互助就會促進學習?是否我們在分組時一定要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呢?這也是我思考的問題。
在探索的道路上疑惑是難免的,但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還是有很大推動作用。畢竟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了。讓我們繼續努力實踐與探索,不斷吸取當代先進教學理論,不斷充實自我,以期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5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盡管在實施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走了許多的彎路,但通過我和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學生發生較大變化,我收獲頗多。現將自開學以來的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階段性成果
1、學生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參與面較實驗前更廣。原來的課堂,是班內“優秀生”的舞臺,很多中下游學生缺乏自信心,面對優秀生的強勢,他們不敢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出來,時間一長,他們與優秀生的差距越來越大。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由于強調小組中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每個成員都帶有極大的熱情,學習任務由大家共同分擔,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人都盡其所能,這樣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每個學生都有了發言的機會,很多學困生也鼓起學習的自信心。
2、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在組織討論時,小組長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小組成員發言,充分考慮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水平,對于不積極參與的同學還要進行引導教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妥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伙伴關系。
4、學生的膽量增大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很多原來內向的孩子得到了鍛煉的機會,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自信心增強,敢于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見解,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強。
二、具體的做法
1、學生課上展風采。通過向其他老師取經,我走了許多彎路,實驗一段時間后,針對有些同學準備不充分,我對組長提出了要求,要求組長在本組展示前對小組成員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證能順利完成展示。同時,對各組的展示情況由同學們打分,通過此活動,同學們的自信心增強。
2、抓好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學生的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場所,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自我的舞臺。在教學中,我們組織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
如:同桌互學、四人小組交流、朋友間互教互評、全班集體討論、師生間的討論等。在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更愿意向同學請教,也有當“小老師”的欲望。在這種合作中,學生能更輕松地掌握知識。在學生匯報發言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指導他們如何匯報,如何傾聽別人發言,如何補充。小組合作學習由于人員少、距離近,學生讀書的機會更多,思考問題發表見解的機會更多、接受伙伴評價的機會也更多。這時,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就會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三、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困惑
1、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核心任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參與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他們的反思力,引導他們學會學習。評價以鼓勵為主,但很多孩子的評價語及評價面還過于單一,還需教師通過不斷學習來教會孩子如何評價。
2、小組合作討論時,學生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而且有時偏離主題。有個別小組的個別同學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談論其他話題,這方面還需進一步監督好,制定相應的措施制約他們。
3、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并且綜合素質存在差異,導致課堂參與程度參差不齊。班內總有十幾位同學特別活躍,展示自己的欲望特別強烈,給其他同學帶來壓力。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機會更多,扮演著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展示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現象多。
4、由于時間較緊,教育教學任務繁重,有些問題的研究還不夠細致。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6小組合作學習是開放教育中的教學組織形式。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一定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效率,達到優勢互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學生交際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問題:當我布置好本堂課的教學任務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時,學生的反映不能令我滿意。有的“你爭我奪”誰也不聽誰的,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學生甚至天南海北地東拉西扯,高談闊論,說了許多偏離了教學內容之外的話;有的學生在討論時不能以理服人而與同學發生爭執;還有的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言……表面上看學生們簇擁在一起七嘴八舌、熱鬧非凡、氣氛高漲,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似乎成了課堂的主人。
可實際上那些性格內向的和學困生,他們缺乏參與討論的勇氣,他們害怕提出的問題會引起同學的嘲笑,以至選擇沉默。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怎能達到共同進步的目標?
發現問題后,我一直在想:怎樣讓學生既能動得了也能動的好?我認真地思索著,并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問題的關鍵還是取決于教師的引導。高效課堂要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即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中“亂”而有序。課堂教學要的不是熱鬧場面,而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是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小小的調整:
1.教師在小組合作分配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到成員搭配問題,對于學案中的A、B、C、D不同等級的問題,要細化到個人,好、中、學困生都有。從而避免了以往出現的完成任務只是少數學生的個人表現的現象,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避免了組內沖突問題,更好地加強了團結合作精神。
2.對于課堂上合作、交流、展示環節時,我先不分配任務,而是讓他們對每個問題都參與討論。等給予一定的討論時間后再以抽簽的形式分配任務。這樣就避免了有的小組只討論本組的問題而不過問其他組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有的學生不勞而獲的“搭車”行為。
3.教會學生小組合作的技能。在小組討論時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情緒,隨機應變地想出調節課堂氣氛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積極認真的思考問題。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在各小組間巡回指導,引導學生采用正確、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時給予點撥、鼓勵和幫助。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教給學生要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善于傾聽對方的意見;有不同意見,也要等對方說完,自己再補充或提出反對意見;碰到分歧或困難,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建設性的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的質疑,要組織學生在班內討論。對于學生發言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給予矯正。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4.在課堂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及時客觀的評價。評價對于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尤為必要。沒有必要的評價,就無法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有效的監控,勢必造成課堂的放任自流。我采用了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相結合,重點側重于學生間的互評。六個小組,兩兩小組互相打分,在課堂上小組間與小組間競爭,學生個人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次數和質量同時也能影響本組的分數。這樣以來,小組與小組之間競爭激烈,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中重要的課堂組織形式,但要使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仍有賴于教師對課堂合作學習活動作更深一層的探討、嘗試和研究,以減少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低效現象,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7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出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新課程在學習方式上有別于傳統教學觀的最明顯的特征之一。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缺乏理性的認識,從而導致操作上流于形式,實效性不強。
1、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心向和傾向性,學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樣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當問題出現時,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對方,信任對方,并進行清晰正確地交流;當產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很好地解決矛盾沖突。
2、教師為了體現整堂課的合作性,不管出示什么問題,都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讓學生合作討論,才能解決問題。而每一次的合作討論都是急急開場,又匆匆收場,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更何談進行合作討論了。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于合作學習之真諦。
3、學優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成了一言堂,在反饋時聽到最多的是:我認為……我的意見是……而不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而一些學困生因為基礎薄弱,思維的敏捷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后優等生半步,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
4、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發言七嘴八舌。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調控等組織技能。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些問題進行辨別、分析并對學生們進行幫助。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我們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恰到好處地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呢?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巧設情境,誘發學生合作學習的欲望
合作學習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時,需要教師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結論確定不了是否準確,急需和別人交流,聽取別人意見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學生恰到好處地進入合作學習的情境,使合作學習達到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統計的初步知識》這一課時,我一開始先讓學生自己看著電視屏幕統計在5分鐘內通過學校門口的車輛,學生興趣較高,個個想做一個小統計員,在說開始后,同學們是一會兒看,一會兒記,弄得手忙腳亂。5分鐘后,學生匯報出來的數據是各不相同,抓住這個機會,我就立即問學生:“為什么會也現這種情況呢?”同學們一下子議論開了,有的說我看了這輛,就忘了那輛;有的說,邊看邊記我忙不過來了……抓住這個契機,我就及時提問:“那你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這時在學生的心中有了一個強烈的愿望:最好有同學跟我合作該多好呀!經過同學們的討論,最后達成一致意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每人統計一種車輛。針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教師立即加以采用。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了統計,學生的興趣高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造條件,提供學生合作學習的氛圍
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方式,教學中教師要提供讓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時機,給學生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各展所長,協作互補。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時,我出示了三個形狀各異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問學生:“同學們,老師說這些三角形的面積都是相等的,你們同意嗎?”學生有的說:“不同意。”有的說:“同意。”
我又問:“為什么?”學生紛紛舉手闡明理由,有一個學生說:“三角形的形狀大小不一,面積肯定不相等。”又有一個學生說:“我用數格子的方法數了數,面積是相等的。”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發表著自己的見解。接著我又問:“那你們能不能猜想一下,這些三角形的面積與它們各自的底和高到底會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能用什么方法去證明一下呢?請同學們幾人一組互相討論,然后用你們自己的辦法去證明。”
學生互相討論動手操作,通過剪、拼、量等方法,各自有了結論,交流匯報,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在這種學習氛圍中,真正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教學要求。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8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的主體最重要的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只有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進。因此,評價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分"而是促進"轉變性發展"
在傳統教學中,評價基本用于區別勝利者和失敗者,而不是作為一種轉變性的協調發展過程。為了區分,人們自然依賴于一種具體的劃一標準,而這種整齊劃一的標準無法應因個體多樣化的發展。學習的目的不單純是理解前人發現的知識,而是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因此,對于學習者來說,學習是探索未知領域的活動。面對不同的問題情境與學習個體,不存在簡單劃一的評價標準。學習者面對未知的領域,目標是方向性的,但沒有已知的答案。
因此,學習者需要的更應是一種新起點下的"挑戰性"驅動,而不是面對已知標準的受"欠缺"驅動。評價不是區分,而是為了調節學習者的行為。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仍可以采用"區分",但這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從本質上講,這種"區分"仍應成為研究性學習中轉變性發展過程。
二、評價主要通過學習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終實現
在學習中,評價的主體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學習者、導師、學習伙伴等都可以成為評價的主體,主動的探索者本身是最重要的評價者。當然,教師可以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他是一個促進有效評價的積極參與者和組織者。另外,合作小組中的互評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需要重視的是,在學習中,親身體驗貫穿探索的始終,評價致力于促進經驗的轉變,但任何人的評價都必須建立在學習者自我反思的基礎上,最終才能實現自我意義的建構。
三、有效性的評價的主體
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的主體最重要的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的自我評價。只有學習者的自我評價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進。因此學生必須是評價的中心對象、主要的評價者。協作者或者同學、教師等重要參與者也應當在評價的主要實施者。評價中的首先應當是考慮的是自我評價;然后是協作者或者同學的評價;最后是教師或者家長、社會對學習者的評價。
因此,使用量表對學習的評價將應當是以學生自身為評價的重要主體,以學習過程為評價的主要內容。根據每項研究活動的不同實施情況,在評價中還會出現對研究計劃的評價、對研究過程實施的評價、對研究成果的評價、對協作者的評價等等不同專項評價量規表。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9“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通過進一步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正確認識小組合作
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說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于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1、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說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組,在學習中老師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問題進行探究,這樣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2、做好合作交流的設計工作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教師參與小組合作
對于中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中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4、小組合作必須以自主學習為前提。
小組合作學習中,往往會出現當老師布置完學習任務后,學生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討或對問題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從何下手,沉默不語,這主要是因為在合作之前學生缺乏對問題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獨立見解。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才有話可說,避免從眾心理。同時,也給那些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5、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要進行反思。
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反思的內容包括課堂小組活動的觀察;課后跟蹤調查,找學生了解談話;收集小組合作學習的反饋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是否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選擇有交流價值的內容、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還要反思自己是否關注學生的傾聽、交流、合作,對小組合作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個人是否給予及時的肯定。反思小組合作學習中是不既面向全體,又要照顧到少數;小組合作學習分如何提高學習的興趣,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反思小組合作學習,在只注重形式忽視實質,沒有實效性時要怎么辦。
教師通過多種方式的收集信息,對小組合作學習成果與不足,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寫有關的教后筆記,從而有針對性的對每個合作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教師在對小組活動進行評價時使每個小組都在教師的反思中得到進步,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最終達到學生學會的目的。
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隨著我們認識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白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10在全國轟轟烈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浪潮下,我們學校也在五、七年級強力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經過一年的嘗試,課改年級老師、領導一個個身心疲憊,結果課改年級的教學成績卻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嚴重拖學校的后腿。難道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網上、新聞某些人炒作鼓吹的,是根本沒有推廣價值的;還是我們自己沒有正確開展好這種模式。在我們教師之中出現了許多否定課改的言論、聲音。是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勇敢地探索下去,還是走老路?大家很迷茫、困惑,不知所措?
我在上一學年有幸到XX縣XX中學去觀摩了他們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給我的印象是:震撼!很有成效。我也在網上收看了一些小組合作模式視頻,和書籍、博客。使我拋棄了以往的看法,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值得推廣地。但要想有成效必須師生統一思想、步調一致、共同努力,絕非一朝一夕能夠成功。
我覺得我們學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各班參差不齊,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應該制定一套成熟的、可操作性強的各學科小組合作模式,一套對班級學生的管理、考核、獎勵方案。而非各老師自行摸索,各班、各科步調不一。
2、學校是否可以單獨對課改年級老師進行單獨考核和政策傾斜。如可否對課改年級同學科
老師進行捆綁考核,以縮小差距。避免某些老師“留一手”,真正達到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目的。像上期大家按小組合作模式非常努力地工作,結果大家考核分比較低,經濟受損。今又再堅持,何來動力?
3、對各老師小組合作模式培訓(無論是理論上的還是實際操作模式方面)都有待加強,我有時都覺得小組合作模式必須呈現的規定動作,我腦海里是模糊的。以致上課模式,隨心所欲、前后不一,到最后就是雜亂無章。
4、對各班學生小組合作模式的培訓有待加強。特別是各小組長的培訓。沒有經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這樣的學習肯定是失敗的,最起碼對大多數學生是沒有效果的。合作學習決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懈的訓練。每一個人都需要在無數次反復演練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或者說去適應某個角色如討論的形式、集體展示的要求、移動的要求、小組發言的要求等,各班不統一。最起碼各班的各學科要統一。合作學習,不教給學生方法,小組學習就會在一張張嘰嘰喳喳小嘴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學習行為和方式并沒有得到實質的轉變,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秀學生在發言,而其他學生并沒有參與體驗學習的過程。
5、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老師們要統一思想,落實行動,把小組合作模式理念真正貫徹到每節課堂中。平時要認真的編寫好學案,用好學案。要全面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備討論問題。
6、學生課前預習普遍不到位,家長督促不到位;也可能是學科作業較多,等其他原因。
7、某些課沒必要用小組模式,某些問題根本沒有討論的價值。如果課課都合作、都討論,那樣會使小組合作模式流于形式,反而適得其反。
我個人覺得自己應做好這幾點:
1、我無法阻擋教育浪潮,就只有主動接受而非被動。無法改變家長教育觀念,就改進管理措施。多學習、多觀摩、多交流互相促進,從思想上、行動上統一起來。
2、每一天課前多構思一下上課環節、思路。課后多反思一下上課的得失。以更好指導下一節課。
3、多走進學生傾聽他們的聲音,以更好推進分組模式;關愛每一位學生,以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合作關系。
4、上課的小組合作教學與下課的個別輔導相結合,這樣教學效果可能會好些。
以上言論、觀點僅代表我個人的粗淺看法,如有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耽擱大家的時間,感謝大家的聆聽!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11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學生學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水平。只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老師在教學中提到的每一個問題,都先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和討論,這樣才可以使學生不斷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對于一些比較困難的問題,老師在做出關鍵的指導后,可以先讓小組成員在一起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派出代表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之后,對表現優秀的組提出表揚,并對表現一般的組提出鼓勵。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也可以使小組成員在每次討論之后得到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從而培養學生形成多角度、多元化的解題思路,不僅使學生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一)、課堂氛圍濃厚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課堂的氛圍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每次講新課之前,可以想讓學生自己完成導學案。這樣不僅能使成績優秀的學生感受到更多的挑戰,也可以使成績中等的學生受激勵,竭盡全力去思考,以便可以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當然,這種學習模式也可以使成績困難的學生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學習與思考上。
在小組討論時,他們如果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信心和成就感。課堂是一個絕對公平的地方,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每個學生提供公平的機會去展示自己思考與鉆研的成果。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比如,老師在上習題課之前可以把習題先分發到每個學生的手中,讓小組在一起進行討論,研究出各種問題不同的解題辦法。在上課的時候,教師需給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能夠站在講臺上向所有同學展示自己組的研究成果。
這時,有的平常不怎么與人交流或成績很一般的學生都可以勇敢地站起來代表自己的小組上臺發言。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在上臺發言與討論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好地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通過老師課堂和課后各環節的帶動,通過小組不斷地交流、討論以及最后展示討論成果的環節,很容易地向老師暴露了自己的困惑,從而,給老師講課的重點提供了方向。面對學生的困惑,老師應該適當地對其進行點撥,努力地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當然,教師也應該定期給小組布置合理的任務,以便于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師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應該合理地布置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學習任務,也可以使學習更具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辨別任務和分析任務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害羞或者情感敏感的時期,對很多問題他們多怯于表達,以至于老師在上課時無法弄清哪里是學生會的,哪里是學生不會的,課堂沒有了針對性的重點,也無法達到預想的效率與效果。如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使學生學習更加輕松快樂,課堂氛圍更加積極活躍,從而很好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綜上所述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活躍課堂的氛圍,也能夠很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每個學生不論成績好壞,聰明與否,都可以參與到激烈地小組討論中,都可以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找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另一方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可以給原本枯燥的數學學習帶來很多的趣味,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掌握教學中的各種知識點。同時,也可以增進學生的情感,增強班里的凝聚力,對促進我國教育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11篇】相關文章:
小組合作個人學習心得體會12-15
“小組合作學習”學習心得12-18
數學課小組合作學習心得12-31
個人聽課學習心得12-10
護士個人學習心得12-25
教師個人培訓學習心得12-05
個人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2-16
個人安全教育學習心得11-16
個人業務學習心得(11篇)11-09
個人業務學習心得11篇11-09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銷售工作個人感悟心得 銷售工作的心得體會怎么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