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知識點
想要在成人高考藝術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還得復習好相應的知識點。那么關于成人高考藝術概論知識點有哪些呢?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藝術概論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成人高考藝術概論知識點藝術活動是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統一
形象,即審美形象,在廣義上包括審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藝術活動特有的方式,是主體對于客體瞬間領悟式的審美創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離開理性,理性在分析時代氛圍、讀選素材和題材、構思主題和情節、選擇表現形式等方面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藝術活動是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一
藝術中的情感即審美情感,是一種無功利的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藝術活動動機的生成、創造與接受過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時情感又是藝術創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藝術活動也包含認知因素,認知在藝術活動中意味著客觀的、理智的反映。在審美情感的深層往往隱含著理性的認知。
藝術活動是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藝術的審美特性是區別于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意識形態活動的根本標志,但同時藝術又具有意識形態特性。藝術的審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義的,它規范著藝術活動的基本傾向,其意識形態特性則是隱藏在審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了更為廣闊和深透的內涵。
藝術活動的基本性質
藝術活動是以特有的藝術語言體系為媒介、以創造形象或意境為旨歸的人類的精神文化活動,它凝結為審美的意識形態。
藝術活動的功能
(1)審美認知功能
(2)審美教育功能
(3)審美娛樂功能
攝影
(1)攝影是指采用攝影手段塑造可視的畫面來反映生活、表現主體審美情感的藝術。攝影特別注重紀實性,畫面構圖、光線和影調是它的獨特的造型手段。
攝影藝術包括新聞攝影、人像攝影、建筑攝影、風光攝影、靜物攝影、生活攝影、舞臺攝影等。
(2)攝影藝術的基本特征
①高度的紀實性;
②主題的創造性;
③光與影的結合。
書法
(1)書法是以線條組合、變化來表現文字之美的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用筆、用墨、結構章法、線條組合等方式進行造型和表現主體的審美情操。書法主要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
(2)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征
①線條與組合;
②具象與抽象;
③情感與象征。
成考藝考復習筆記( 1 )藝術起源于“模仿”。這是最古老的一種說法。主要代表人是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他們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種樣式和種類的藝術。中國古代認為音樂也是由模仿現實生活中的自然音響而來。魯迅認為,“畫在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遺跡,許多藝術史家說,這正是‘為藝術而藝術’,原始人畫著玩玩的。但這解釋未免過于‘摩登’,因為原始人沒有19世紀的文藝家那么有閑,他的畫一只牛,是有緣故的,為是關于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藝術起源于“游戲”。這種學說的代表人是 18 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 19 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稱為“席勒一斯賓塞理論”。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游戲”。
需要注意的是,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說法,僅僅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仍然未能揭示出藝術產生的最終原因。尤其是這種說法把“游戲”看作人和動物共有的本能,更是錯誤的論斷,因為藝術活動與審美活動僅僅屬于人類社會所專有。事實上,動物的“游戲”可以歸結為過剩精力的發泄,而人的“游戲”則是為了精神需要的滿足,二者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別。人的“游戲”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質生活活動為基礎,并且具有了超越動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會內容,成為一種具有符號性的文化活動。正是由于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人和動物界真正區分開來。而藝術起源于“游戲”的說法脫離了人類的社會實踐,所以仍然不能揭開藝術誕生的真正奧秘。
( 3 )藝術起源于“表現”。19世紀后期以來,藝術起源于“表現”的說法,在西方文藝界具有較大的影響,流行于現代西方各種美學思潮。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強調藝術應當“表現自我”,顯示出這種說法的巨大影響力。
系統地以理論方式提出這種說法的應當首推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其美學思想核心是“直覺即表現”說。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對克羅齊的表現說作了進一步的詳盡發揮,認為藝術不是再現和模仿,更不是單純的游戲,只有表現情感的藝術才是所謂“真正的藝術”,藝術就是藝術家的主觀想象和情感的表現。而把藝術的起源歸結為“表現”,脫離開人類的社會實踐,脫離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的實際情況,仍然是把現象當作本質,把結果當作原因,同樣不能科學地闡明藝術的起源問題。
( 4 )藝術起源于“巫術”。此種學說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最早提出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主張。他認為,原始人思維的方式同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對原始人來說,周圍的世界異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維的最主要特點是萬物有靈。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在原始人看來都是有靈的,并且都可以與人交感。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弗雷澤認為原始部落的一切風俗、儀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術,人類最早是想用巫術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顯然是辦不到的,于是,人類又創立了宗教來求得神的恩惠。當宗教在現實中也被證明是無效時,人類才逐漸創立了各門科學,以此來揭示自然界的奧秘。
我們認為,藝術的產生最初確實是與巫術有密切聯系的,但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又并不準確,因為原始時代的巫術活動是直接和當時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原始的藝術活動雖然具有明顯的巫術動機或巫術目的,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尤其是物質生產活動。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和人類早期認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把握自身,更無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術,使得巫術與原始社會的日常生活與生產勞動都有了密切的聯系。因此,無論是藝術的起源,乃至于巫術的起源,最終還是應當歸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 5 )藝術起源于“勞動”。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是認為藝術起源于生產勞動。19世紀末葉以來,在歐洲大陸許多民族學家與藝術史家中,就廣為流傳藝術起源于“勞動”的理論。希爾恩在《藝術的起源》中就曾經列出專章來論述藝術與勞動的關系;俄國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位的信》中,通過對原始音樂、原始歌舞、原始繪畫的分析,以大量人種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文獻證明,系統地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并且得出了藝術發生于勞動的觀點。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成考藝考復習知識點1.審美認知作用。主要是指人們通過藝術鑒賞活動,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認識人生。
首先,藝術對于社會、歷史、人生具有審美認識功能。由于藝術活動具有反映與創造統一、再現與表現統一、主體與客體統一等特點,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歷史、人生的真締和內涵,具有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的特長,并且常常是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給人們帶來難以忘卻的社會生活的豐富知識。
其次,對于大至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藝術可以幫助人們增長多方面的科學知識。
2.審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們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啟迪,實踐上找到榜樣,認識上得到提高,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發生深刻的變化,引導人們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生活,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藝術的審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藝術作品,使讀者、觀眾和聽眾感受與領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第一個特點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之間最鮮明的區別。藝術作品總是灌注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描繪,作用于欣賞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藝術的教育作用決不是干巴巴的道德說教,更不是板著面孔的道德訓誡,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動人,通過藝術強烈的感染性,使欣賞者自覺自愿地受到教育。1876年,當俄國大作家列夫· 托爾斯泰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為他舉辦的專場音樂會上,聽了柴科夫斯基的 D 大調弦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即《如歌的行板》后,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托爾斯泰說在這首樂曲中,“我已經接觸到忍受苦難人民的靈魂深處”。
藝術審美教育作用的第二個特點是“潛移默化”。藝術作品對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無強制的情況下,使欣賞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覺地受到感染,在這種漸漸地長期作用下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愛國主義詩詞為例,從屈原《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北朝民歌《木蘭詩》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從唐代詩人高適《燕歌行》中“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到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從南宋詩人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到文天祥《正氣歌》“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強烈的感染力和沖擊力,確實是其它社會意識形態所達不到的。應當說,在藝術作品這種長期潛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具有更強的穩固性和延續性,常常成為人生觀、世界觀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3.審美娛樂作用。藝術的審美娛樂作用,主要是指通過藝術欣賞活動,使人們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愉心悅目、暢神益智,通過閱讀作品或觀賞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物質產品是為了滿足人們生存的需要,精神產品則是為了滿足人們心靈的需要。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產品,正是因為它能給人們帶來審美的愉悅和心理的快感。古羅馬美學家賀拉斯提出藝術應當寓教于樂,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才能符合眾望。中國先秦時期的藝術理論著作《樂記》中,也有類似的思想,提出了“樂者樂也”的主張,認為藝術 ( 包括音樂) 應當使人們得到快樂。《樂記》總結了秦以前的音樂美學思想。
藝術審美娛樂功能的另一個作用,是使人們通過藝術欣賞得到積極的休息,從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20世紀 50 年代以來,音樂療法逐漸引起各國醫學界和音樂工作者的興趣和重視,美、英等國先后創辦了各種音樂醫療的刊物,運用音樂手段來治療某些病癥,并在這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國某些高等院校還專門設立了藝術療法的學位。西方現當代心理學的許多流派,都十分重視藝術對欣賞者深層心理的渲泄作用或凈化作用,認為藝術可以使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受到壓抑或無法實現的情緒、愿望、期待、理想,通過藝術創造的想象世界或夢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滿足。
【成人高考藝術概論知識點】相關文章:
成人高考藝術概論重點08-24
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考點:藝術思維08-24
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考點:藝術創造的心理要素08-24
2017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07-14
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復習筆記07-31
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考點復習07-31
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作品賞析07-15
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專升本講義07-21
2017成人高考藝術概論復習講義07-2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師范類實習自我評價 師范類實習自我評價怎么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