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20xx年11月9到14日,我非常榮幸的在徐州市銅山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安排下,參加了省市合作項目“提升‘閱讀教學品質’培訓班”。非常感謝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使我這樣一個“教學新人”走近名師,讓我聆聽名師的教誨,一睹名師的風彩。幾天的聽課觀摩下來,讓我收獲頗多。
聽了開幕式上領導的講話,我切身的體會到了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勤于思考,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發展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改進。
從魏本亞教授《小學閱讀教學新思考》的報告中,使我對語文教學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和思考。魏教授分析了目前閱讀范式存在的一些誤區,如以作者為中心的閱讀范式、以作品為中心的閱讀范式、以讀者為中心的閱讀范式。魏教授指出,閱讀應是“三位一體”,作者、作品、讀者三者應統一。同時魏教授向我們詮釋了語文課程的概念,它是一門應用語言文學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魏教授還告訴我們,教學應有“懷疑”精神,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一名語文教學的新人,我有很多迫切想解決的問題,什么是閱讀教學,怎樣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閱讀教學的落腳點又在何處,魏教授都為我們做了明確的解答。
滕衍平老師的講座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滕老師的語言深入淺出,緊密聯系實際,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夠使我比較好的去嘗試運用。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結合滕老師所講,把握好讀書的機會、積累更多實踐經驗,使自己能夠貼近滕老師的教學理論和觀點中去。
培訓第三天的觀摩課同樣使我有很大感觸。黃興安和程言峰兩位老師都用自己的實踐和學習積淀為我們展示了扎實的教學功底,使我深感佩服。很快,我也要講程言峰老師所講的《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課,聽完程老師的課,我便暗自想象,如果是我,會怎樣來上這節課,如果把程老師的教案原封不動的給我用,我能不能上得像程老師那樣生動、自如。
隨后兩天的分區實踐中,我又聽了六位老師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閱讀課。這些老師的課都很“家常”,但是這每一堂“家常課”都孕育了他們的諸多付出與努力。看著老師們自然的教學態度、嫻熟的教學技巧、深厚的教學功底、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我覺得自身需要學習補充的太多太多,距離成為一位“優秀教師”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幾天的培訓轉眼間就過去了,使我意猶未盡。我在想象若干年后,自己站在這樣的講臺上會是什么樣子,或許比現在有了比較扎實的教學功底,或許有了點自己的教學風格當然,這需要我不斷努力并且為之奮斗。
很感謝這些天為這次培訓付出的每一位老師。不知道下次學習的機會離今天有多遠,我會抓住更多的學習、交流機會,使自身不斷得到提高,真正實現一位優秀教師的價值所在!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2在這一次的繼續教育學校中,我認真的學習了《上好課——小學語文》的課程,作為一名,從事小學語文教育30年的教師,可以說從來都沒有真正的梳理一下語文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在結束了課程學習以后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結合自身的經驗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應該是以夯實基礎為目的——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成人化、繁瑣化、套路化,要以風趣的方式,授學生以“漁”而不應是“魚”。學習與生活相結合,教學生學會將生活中德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小學語文教學針對的一般都是12歲以下的學生,所以我們要寓繁于簡,寓教于樂,真正做到科學施教,育人為先。如果說要老師將所有的漢字的字、詞、音、意都教給學生是不可能做到的,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語境中就會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注意在課堂上的互動,注意我們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方法將事半功倍,比如說:我們在教學生學習生字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他們記住這個漢字的讀音,我們可以教會他們用形聲,會意將漢字分類以便記憶和理解。對于一些難以記住的漢字甚至可以用字謎的方式加深他們的印象舉例:“魯”我們可以出字謎為“頭在水中遨游,尾在天上發光,要問它為何字,去到孔子故鄉。”這樣學生就會很快記住它,并且增加了孔子為魯國人的課外知識。
當然,語文的教學也不應完全放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教會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知識和理解知識的能力,比如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不能強迫。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更能使他們對生活中一些常用的口頭語和書面語的轉化做到得心應手。強化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并鼓勵他們在寫日記是對自己不會的字要主動查字典,主動了解吸收。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粗淺的看法,還很不成熟,希望大家批評指正,我會認真聽取,改正錯誤的認識。給自己以后的教學帶來更好的效果。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3伴著振奮與迷惘、求索與飛躍,我們淋漓盡致地體會著基礎教育新課改給我們帶來的激動。從“走近新課程”到“走進新課程”,師生們付出了自己的辛勞與汗水,當我們手挽著手走過五年級課改的第一個學期時,回首來路,我們感慨著、微笑著、憧憬著……在此學期,我們又要對新教材進行學習和探索,在學習了新教材分析后,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應如何吃透教材。
一位教育家說過“為了上好一節課,你是一輩子都在備課。”這說明教師要“吃透教材”必須要日積月累的學習和提高。反之,教師在“吃透教材”的過程中也一定能使自己的教學理論、實踐經驗、個人素養得到不同程度提升,達到雙贏的效果。我個人認為教師要“吃透教材”必須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1、教師讀通課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讀課文。
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讀者的身份去讀,理解它的內容,理解它的結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文章所含蘊的哲理和所表現的情感,理解作者認識事物的觀點方法,理解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其次從學生的身份去讀課文;了解學生對文章所傳遞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積累水平生活體驗與課文有哪些相同或差異之處,以便確立今后的備課路向。
2、鉆研教材,選準好切入點。 抓好切入點,選準切入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誘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切入點的選擇主要根據教學重點難點的需要,以及學生學習、閱讀的規律而確定。
二、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有人說:“語文是燦爛的先秦繁星,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古箏,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如今新課程更是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追求空間,課堂教學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加大,課堂轉變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場所,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的自由度也隨之擴展。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呢?本人認為:要抓住三個關鍵環節:一是準確、深入地解讀文本,二是精心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準確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要從普通讀者欣賞性的閱讀、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這三個角度,一步一步地潛心研讀文本,把握其語言特點及人文內涵。第一步,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語言美……第二步,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以學什么、不學什么,學習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爭議點;第三步,從教師教學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體現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感。進行教學設計,首要的是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兩個因素必須考慮:一個是課標的要求,特別是課標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即一堂課,讓學生學到什么知識,培養學生什么能力,讓學生得到怎樣的思想教育,這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我們應當牢記奧斯貝爾的這句話: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了什么。課前了解學生,知道學生已知、已會了哪些,找準最近發展區,十分重要。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在已知的基礎上探求未知。學起于思,沒有學生的思維參與的課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動的課堂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了生命力。靈活機動地實施教學體現在上課環節上,要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互動情況。我們教師一定要摒棄那種“我講我的,學生做自己的,老師很累,學生沒有收獲”的現象,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創造民主和諧氛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火花,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三維目標的合理達成。在課后反饋環節上,課后也要通過檢查作業、反饋練習、談話聊天、互動反思等多種手段關注學生的收獲程度,疑難問題的解決程度,從而做到追蹤記錄,及時總結。我們只有眼中有學生,整個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才能在“發現問題——診斷問題的病因——反饋
三、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
閱讀教學要有基本式,如,葉圣陶先生提出的預習──報告和討論──練習的模式;如,自學──指導──練習的“學、導、練”教學模式;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深入領悟──品讀賞讀,揣摩寫法──積累語言,嘗試運用的“整、分、整”教學模式。
閱讀教學更要有因文而異、因需而異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針對景美、境遠、情深的課文,可以采用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的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學生零距離,心貼心,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潛心感悟。
對于童話、寓言,可以采用“初讀,知順序──熟讀,記語言──再讀,演一演”的教學模式。
對于有值得探究的問題的課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問題為導向,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
對于寫法有特點,且學生學得來、用得上的課文(如,簡單的說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內容,領悟寫法,嘗試運用”的教學模式。
對于適合習得某些學法的課文,可以采用“方法滲透,方法領悟,方法小結,方法運用”的教學模式。對于略讀課文、選讀課文,可以采用“一讀讀通課文,二讀粗知大意,三讀交流感受”的教學模式,體現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精神。
對于“綜合性學習”,應體現體驗、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設計方案,分組活動,輔導交流,展示成果,小結收獲”幾個環節……
總之,通過這次的教材分析學習,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課前一定要吃透教材,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文本的過程,既要平等互動,又要充分調動學生對文本探究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心靈產生碰撞,達成情感上的共鳴,收到預期的成效。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4這學期,我成為縣級小學語文低年級課改中心組成員,參加了課改中心組的學習和活動,通過學習和活動,我到對新一輪課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通過聽課、學習、參加網絡讀書活動等中心組的活動,我漸漸感覺自己的課堂教學遠遠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對這僅僅是字面上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往往不能真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應該是什么一個方式,什么一個概念,一直處于一個朦朧狀態,通過在中心組的幾次聽課、評課,對學生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有了感觀的認識,這真正明白,教師的主導地位。
讀書是進步的階梯,一直都在讀書,但沒有認真地讀好書,閱讀的時候總是感覺別人的好,但不知道別人的好在哪里,為什么是好的!通過圈子里的讀書沙龍活動,我了解了別人怎么讀書,從別人的讀書體會中受到了啟發,讓自己的閱讀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通過閱讀好書,我體會到了閱讀就會有收獲!大量的信息讓我的教學有了更多的參考!
在鄉級的課改活動中,縣級中心組活動中學習到的東西是指導我們活動的重要依據,重要理論支持,在新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組織了三次教研活動和一次培訓活動,讓我對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有了重新認識,原來總以為農村的學生比不上城里的學生,什么交流、討論、合作、探索,對我們的學生而言,也許做不到!在我們的活動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學生都有學習的興趣,都有交流的欲望,探索的渴求!農村孩子也一樣,只要我們引導得當,同樣在課堂上讓學生得以交流、合作,同樣可以給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課應該上成什么課,佛學的“三境界”讓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語文,就是語言文字,語文課就是一課語言與文字的訓練課,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的語言得到訓練,讓學生的語言得到發展;在課堂要讓學生學會認字,學會寫字。這也許就是語文的本色,也是語言課的本色。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交流,我相信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學習新的理論、不斷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好,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表現出教師的主導地位,把學習的主動交給學生,讓學生切實體念作為學習主人的樂趣。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5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市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質、能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骨干教師隊伍,12月4日,20xx年茂名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班在茂名市福華小學開班了。
兩天的安排異常精彩,其中,廣州市黃埔區小學語文教研員馮迪鴻老師給我們上了兩節示范課《天窗》,同一篇課文,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法,馮老師就是想告訴我們,語文課到底該怎么教。馮老師特別注意讓學生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跳出文本,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體現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上完兩節課,馮老師又給我們作了專題講座《我們到底該怎樣教課文》。潘毅教師工作室的主持人潘毅校長給我們上的示范課《老人與海》意味深遠,她先教會孩子們怎樣讀小說,然后再回到文本,在學生原有理解的基礎上,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待重難點解決后,學生也就明白了:勇氣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題,《老人與海》寫的是一個老人,展現的卻是一個世界。聽完邱運來校長的詩歌課例《葉子》和他的講座,我明白了詩教者的角色是:讓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潤起來。他的課沒有華麗的PPT,沒有花俏的環節,就這樣循循善誘,小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成為一個小小詩人,也這樣撼動著老師們的心,兒童詩教學原來能這樣水到渠成,真正引導學生做到“隨心而做”,讓讓“心隨詩動”,能激起對生活的希冀。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水,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習作和生活是相融的,而老師的指導就是架起了相通的橋梁。王建國老師用“鬼”作話題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別出心裁。在孩子們的回答和描述中也善于引導,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寫作文,又怎會寫不了好作文呢?
大師們的課讓我收益頗多,每一節課都是一種學習,一種享受,一種陶醉。感謝每一次的學習都讓我得到成長。在互動評課環節,除了專家的精彩點評,學員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提出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疑惑,我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竟然獲得最佳發言獎,獲得了老師們帶來的獎品。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6八月三號,我縣舉辦了20xx年暑假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培訓期間,聆聽了幾位教研員精彩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鄒曉琳老師對《中高年級精讀課例教學基本策略》的解讀,使我受益匪淺。
學習過程中,鄒老師從以下四個方面作了精辟的講解:
一,精讀課例教學的基本意義和目標;
二,精讀課例教材編排的基本特點;
三,精讀課例教學的基本程序;
四,精讀課例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我深刻地了解了精讀課文的意義和目標,知道了精讀課文是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一種基本課型。它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學習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發展個性特長,豐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養。
作為一名教師,怎樣才能備好一節課,上好一節課呢?特別是精讀課文呢,學習中我有幾點體會:
一、了解教學特點,把準教學目標。
首先了解編排精讀教材的基本特點,特點中告訴我們隨著年級的增高,精讀題目呈遞減的趨勢,并不是說并不是說不重要,相反更說明精讀是略讀的基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的提高,閱讀能力也循序漸進的提高,自主閱讀越來越強。教師就必須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把準目標,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導讀,在讀中了解課文內容,品味詞句含義,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對閱讀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把握情節,了解人物特點。否則事半功倍。
二、精選教學內容,簡練設置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深入課文內容,瞄準課文的重難點,結合課文特點和思考練習等,確定教學內容,解決困惑,引發研究學習知識,增強提問的針對性和思考含量,設置的問題要簡,要抓重點,改變一問到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思考。這樣不但教學重點明確,而且養成學生動腦的習慣。
三、教法靈活,訓練扎實。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精讀課文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如: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不展開想象等。這些方法應遵循閱讀的一般規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直接與文本對話,教師及時啟發、誘導、點撥、講解,使學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不會閱讀到逐漸學會。但是教學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因人而導,因文而異,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靈活的教法,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學生學起來如順水推舟,輕松自如。要想把所學的知識掌握牢固,就要鞏固訓練。精讀課例教學基本程序除了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感悟外,就是鞏固延伸。這強調鞏固訓練的重要性,給學生充分時間把所學知識落實到實處,保證實效,真正學以致用。
總之,在短短的培訓過程中,我收獲了許多,感想頗深。在今后教學過程中,多請教有經驗的教師,注重自身素質的修養,提高教學水平做好本職工作。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7Part1
通過加強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20xx年11月30日上午在**學校舉辦**縣中小學教研(送課到校)活動,我有幸代表**小學參加此次活動。通過參觀校園文化,進入教室實地聽課等活動,使我對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無不感到震撼。
聽課的教室是在**學校勵志樓一樓,勵志樓:寓意說明,勵志:奮發志氣,把精力集中在某方面。
**學校。活動通知要求的是8點30之前到達,我們一行人8點鐘就已經到達了
Part2
正式上課之前,**縣教研室教研員**老師對同學們發放了導學單。邀請學生自主朗讀導學單上的課文,同學們朗讀后,彭老師通過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了解了課文《陌上桑》(節選)的背景資料,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順課文。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以及課文內容的含義,再由各學生小組討論文章所描寫的內容可分為幾層涵義,并邀請各組展示自己的討論結果。通過提問學生:從哪些地方讀出羅敷之美?引導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最后彭老師通過出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圖片這一拓展延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文言文教學,根據語言文字去想象。彭老師通過導學案教學,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間時,在教官的帶領下,學生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做課間操。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中小學生來說是一生的“財富”。
第二堂數學課是由**縣第四小學**老師主講,孫老師能以例貫穿課堂教學,引發學生思維、討論,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并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融入當時的情境,為學習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實施恰當,教學效果較好。
End
最后,由**縣教體局**局長對參與教研活動的全體老師,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局長的談話結束后,每位老師通過聽課開闊了眼界,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更加明確了今后教育教學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任重而道遠,應不斷學習、提高以完善自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8我教了多年語文課,總感覺上口語交際課無從下手,有時簡直就是走走過場,沒有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要求,工作中一直感到很困惑。這次有機會看看別的優秀教師的上課,我受益匪淺。我聽了幾節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節二年級的課《感謝,要大聲地說出來》。下面我就這節課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懂得感恩,同時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謝,然后大聲地說出來,應該說些什么,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謝的心情。教育學生說話時態度要自然大方,語言親切、有禮貌,聽人說話時要認真耐心。簡單說就是有禮貌、說清楚、聽明白。教學難點是在買文具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靈活應對。我覺得本節課老師做得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注重教給學生交際方法
反思自己以前的口語交際教學,總是覺得孩子們怎么那么不愛說,每次都是幾個較為活躍的孩子說的多,而大部分學生就是動不起來。我想之所以不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把口語交際課和說話課,表演課混為一團,沒有注重教給學生交際方法,而想當然的認為他們肯定會說,一味鼓勵他們說或上臺表演,這種教學方式實際上違背了口語交際的初衷,造成學生不會說而不敢說。在《感謝,要大聲地說出來》一課中,老師在設計時特別注意把環節進行了細化,比如:說話要有禮貌,怎么說才是有禮貌?說清楚為什么感謝?感謝誰?又要從哪些方面來說?怎么學會認真傾聽?那就要對別人說的內容做出反饋。把表達的步驟用簡單的語言總結一下,讓比較差的孩子也能有本可依,有話可說。在這節課上,孩子都能勇敢舉手站起來,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2、促進了口語交際中的良好互動
這節課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非常成功。《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在課堂中,老師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口語交際情境來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營造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孩子都敢于表達;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交流起來不感到困難;提供示范,使他們從中學到甚至悟出一些交際語言、方式和態度;加強交際過程中的調控,通過援助、誘導、參與、激勵、評價反饋等手段促進了有效互動。
3、注重了創新學習
在學會了最基本的表達方法后,老師又創設了說話的情景,其目的是增加口語交際機會,設置對話障礙,加大口語交際的難度,進一步培養學生會多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口語交際的靈活性。
通過這次觀摩課活動,我收獲很多,我發現了口語交際實際上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課型,能讓他們學到很多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在今后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要抓住“交際”二字,告訴孩子們如何與人交流,交往,爭取讓孩子們都變得能說會道,我想,這也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在生活中的一種運用吧!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9靜下心來,又一次認真的閱讀了新課程標準,感受頗深。
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
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合轉變,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一個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0我參加“國培計劃——初中語文”的培訓,辛苦、興奮而又期待。
指導老師班為我們介紹了一位位有著各種優秀頭銜的專家時,我認識到自己有幸加入了一個專業、規范、有著先進理念的培訓隊伍。這十天的的培訓必將改變我語文教育的專業化成長之路!
聽了老師的專題講座,使我認識到要讓學生有創新精神,那么教師首先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和能力。怎樣才能有做到這些呢?我想到的是:厚基礎,廣才學,薄名利,遠物欲,樂在其中。
睿智的老師,讓我們見識到了來自中國頂級中學(清大附中)語文教師的風采:在質疑中辯詞義,在思索中排語序,在快樂中練鋪敘,在分析中寫題記!在這堂示范課中,我們初步認識了教育的理念:真實、自由、個性;學習了老師新語文教育的方法:舉三反一、“咬文嚼字”,美讀吟誦,化意為字,真實自由,重文寫白。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細膩又深刻,美好又真實,新穎又嚴謹的,是充滿人文主義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是啟迪學生智慧,引領學生理想的。是啊,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理念和精神,更需要腳踏實地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應拋開形式主義和功利主義的誘惑,積極吸取先進的課改成果,投身新課改的浪潮,努力學習,讓自己的語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設,在實踐中成長。盡管前面的路是曲折的,甚至是泥濘的,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從頭做起,有自信,能堅持,我們的語文課堂就一定會煥發出生命活力,我們的語文教育一定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當然,還要感謝老師,你們真的辛苦了,想余下的幾天學習會更加的精彩!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1今天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2自今年以來,我校正式啟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主題學習以教材編寫的主題單元為憑借,圍繞主題進行課內大量閱讀;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用大約三分之一的課堂教學時間學完教材,其余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材料的大量閱讀,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主題學習讓廣大語文教師教學輕松,得心應手;讓每一個學生喜愛語文,喜歡語文課,愛讀書,語文能力不斷提高。達到了北馬路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追求的目標。現將我的一些認識總結如下:
一、主題學習,實現大量閱讀
九月份,我有幸赴青島市參加了全國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大賽現場決賽,原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們以前有過不少教改,也有很多閱讀材料和閱讀系列的書籍,但大都強調課外閱讀,把讀書放到課外,強調課外閱讀的根本原因在于教材的學習占用了太多的時間。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不要精雕細刻,不要把每一句話都挖地三尺,把每一個詞語都挖得冒出火星。他認為,通過學習例題,舉一反三是理科的學習方式。語文學習不同于理科學習,應該是反三歸一,通過大量閱讀,最后感悟點什么,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讀得多了,慢慢感受就深刻了,積累就豐富了,認識就加深了。但是,有效的課外閱讀很難實現,應該在課堂上實現大量閱讀。在大量閱讀中,學生得以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素養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將學生的學落到實處是前提。
主題學習可以說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學學會,會學。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我們看到,主題學習課堂有鮮明的特色。在教與學的關系上,體現了依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思想。學情學生已經學會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程度,是課堂規劃的重要依據。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學生的學習活動占支配地位。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主體,教師則是引導者。規劃課堂教學流程,為學生設計學習方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等,教師的引導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保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習得能力,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得不到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難以實現的。新課程普及了許多新的理念,如,提倡合作學習,提倡探究性學習,提倡學科溝通,提倡利用教學媒體,這都是好的理念,好的方法;但是,不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保障學生的學上,僅著眼于技術層面的更新,我們看到,新理念的實現方式常常與其初衷背道而馳。比如,為了體現合作學習,安排無明確目的地所謂小組討論為了體現探究性學習,無探究價值的問題也討論個沒完;書還沒有讀好,卻一會兒唱,一會兒演,一會兒畫,擠占了有效學習時間;媒體演示替代了通過文字感受等。
(二)閱讀教學的提速,增容是關鍵。
大幅度增加課堂教學容量使主題學習課堂,在教學模式上、結構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材內容的學習要實現提速,教學必須由繁瑣走向簡單;大量的閱讀內容引進課堂,學生的自主閱讀得到了有效保障。例如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沒有對小興安嶺的四季進行詳細的分析,而是抓住有代表性的夏季進行感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接著總結了課文的寫作特點。目的就是騰出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拓展閱讀。課上我拓展了兩篇文章《煙臺的海》和《碧水丹山話武夷》,然后進行了練筆訓練。使學生增加了閱讀量,培養了語文能力。
從閱讀教學的量入手來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可能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新課標提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并分年段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量給出了明確的規定。 主題學習打破了教材的局限,將大量閱讀引入課堂,通過閱讀教學的提速(教材學習)、增容(加大課內閱讀量)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一方面,課堂閱讀量的增加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探索出了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一條途徑。
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我們并不是沒有認識到。但是我們現在的閱讀教學處在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認識到了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但把大量閱讀放在課外;一方面是在現有教學模式上,著眼于技術層面的改革,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索。事實是,課外閱讀難以落實,現有教學模式只在技術層面進行變革,也難以提高教學效率。主題學習從抓學生的閱讀開始,通過課堂教學擴大學生閱讀量,增加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收效比較明顯。學生不僅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與之相關,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也相當明顯。例如,在王海英老師的名師示范課上,學生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讓來聽課的教師驚詫,我想,這就是大量閱讀給學生帶來的比較強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人說,教育的全部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閱讀的問題,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我們還需要繼續重視閱讀教學改革,繼續加強對閱讀教學的研究。
(三) 簡簡單單教語文很重要。
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常常過于繁瑣,因此許多語文教育專家呼吁簡簡單單教語文。但是,這種狀況一直沒有大的改觀,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現象屢見不鮮。
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立足于學生的學,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簡簡單單教語文是主題學習實驗在教這一方面的特點。簡單并不代表沒有,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狠抓落實,體現在引導、點撥上,新課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方式進入了課堂。講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學生學到的多;教師講得少了,占用的時間少了,只要引導有方,學生的學習更有保證。
(四)要重視自學與合作學習的結合。
主題學習實驗中,學生個體的自學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結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重視語文的實踐性,要做到教師精講,給學生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教師講得少,學生才能有實踐的機會、自學的時間。重視學生的實踐、重視自學,合作學習成為需要;合作學習開展得好,使自學的效果更有保證。這不僅體現在同學間的互幫互助上,還體現在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上。我們看到的合作學習為什么常常是無效勞動?大多是因為教學設計還沒有做到從學生的學出發,不是帶著需要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時候合作,使之流于形式。
主題學習是一線教師開始實驗的,可以說具有比較強的生命力。首先,它不破壞現有的教材體系,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進行大量閱讀,便于逐步推廣。其次,教學方法不復雜,單元整組設計、前置性作業引領這樣的方式,適合全年級教師共同備課,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案、前置性作業設計出來后,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要求并不高,有廣泛的適用性。其最大困難可能在于讀物的配備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征求了每一位家長的意見,取得了家長的一致贊同,幫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這一做法是其他班級借鑒的。
二、主題學習給我們的啟發
實施新課程和推進素質教育以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影響著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觀、育人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改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回顧自己走過的實驗之路,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我深入探討。比如,自己的語文課堂還存在費時多、教學過于繁瑣的問題。還需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以真正實現高效率的語文教學。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3教學如同做人,都是一門藝術,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斷地學習。時代在飛速發展,作為一名教師,教育理念也應與時俱進。通過學習新出臺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感覺當今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作為一個人的個性發展和語文的熏陶作用,而非一味強調語文知識結構的完成性和系統性,這對于發展學生各方面能力來講,無疑是一件好事。通過學習《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讓我體會頗深。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新課程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教師的態度是否和藹、親切、有鼓動性,對學生是否民主、尊重、有親和力,對教學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同時才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所以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學生心貼著心,聽聽他們心中的疑惑,了解他們的喜怒好惡,幫助解決他們想努力解決的問題。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以往的我總是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大百尺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沖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里一起學習。這個過程不再是應該使學生處于一種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
1、給學生機會。比如在教學《七顆鉆石》一課時,讓學生也以小姑娘的身份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考查了學生收集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而且變老師枯燥的講解為學生自主地我想說,我能演。再通過讀書,進一步體會關愛的主題。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使師生、生生、生文對話達到融合,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學習。再如:教學《果園機器人》一課時,發散學生思維。想想說說如果是你會設計什么樣的機器人?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把自己想說的,能說的都說出來,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
2、虛心請教。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給學生以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平等對話。老師參與學生的合作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話。學會合作,增強自信。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于參與。
三、探究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精髓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以"學生發展為本"已經在廣大教師中形成共識擺脫"填鴨式"的滿堂灌,取而代之的是讓學生從樂學到會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認為,應抓住“小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四、展示成果是課堂教學的升華
評價探究結果,具有共享學習成果,激勵后繼學習的意義。由于學生在探究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小組成員之間對探究的成果也進行了小范圍交流討論,對探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質疑,對來自各方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對探究的問題有了較全面、深刻、獨特的見解,他們內心有著想展示思維成果的渴望與沖動,他們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現自我。因此,教師要設置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來匯報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從探究閱讀中獲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學,可將文中的精彩片斷改編成小品,舉行書中人物化妝扮演會;心思細膩,不善言辭的同學可寫探究報告,心得體會;善于辭令的同學可進行辯論,以展示思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學無止境,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對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反思自我,并找出差距,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4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原來的《語文教學大綱》在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語文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今天聽了韋小艷的報告劉小莉的匯報課后,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研究和收集。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15今年有幸參加了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初中語文的培訓,本次培訓周期長,資源豐富,教授專家眾多,內容切合實際,示范性強,簡直是雪中送炭,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讓我深受感動,啟發頗多,下面就我一月的培訓心得加以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國培計劃
本次國培計劃中學語文期間,國培辦黃佑生主任給我們講解了《守望道德的星空》,讓我們明白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產生、發展歷程,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教師專業的發展問題和過程,教師職業的角色和形象等一系列長期困惑不得其解的難題,讓我們擺正了教師的心態,改變了傳統教法的老觀念,為以后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湖南理工學院院長余三定教授給我們講授了《教育公平與西部農村教育發展》,在課堂上,李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農村教育現狀,突現了農村教育的不公平,農村教師隊伍現狀,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列舉了學生眼中的好老師的幾條標準,讓我們感到自我實現是教師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斷實現理想,老師的地位才會不斷升值、提高。
當然還有吳彥文博士的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為有幸的是杭州師大教授語文大師江平教授給我們講述了《義務教育語文教學規律探索》,他給我們講述了“規律”的概念,參與式培訓采用了“頭腦風暴”式的互動探索,讓我們受益匪淺,還作了“語文”的功能,與文化的關系,與思維訓練的關系,語文中的語感,這些都是我們所見未聞的,見所未見的鮮為人知的常識;還有謝文武教授、郭昭弟教授、王德軍艦手偶、李聰亮教授、西北師大的靳健大師的講解等,他們的講解各具形態,令我目不暇接,心中為之大受感動,對我啟發很大。
二、學員積極參與國培計劃初中語文培訓
在本次培訓中,我們初中語文班共四十個學員,來自定西市隴西縣和臨洮縣的四十個學員都積極參與了每一堂培訓課的互動探索活動,在課堂上,大家分成六個小組,分組討論,各抒己見,表現出熱烈而活躍的熱鬧場面,令授課的老師專家感動不已,把我們這次的語文培訓搞的扎實有力,嚴肅而不乏活潑;學員們互相認識,互相學習,熱情洋溢,充滿了美好的設想,深刻地表達了這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上大家積極記錄筆記,認真聽取專家們的講解重點,并
利用課余休息時與專家討論不懂的問題,下載專家們的講義,課后及時地寫下當天的學習筆記。
總而言之,本次培訓雖然剛開始不久,但讓我們不收獲甚豐,感受頗多,啟發很大。我相信,在以后的培訓學習中,我們會更加有力、準確、全面地投入到培訓研修中去的。
【語文的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語文的心得體會01-05
語文學習心得體會01-12
小學語文的學習技巧06-10
語文學習的方法12-12
學習語文的小技巧12-12
學習語文的幾點技巧11-30
基于語文學習的技巧10-28
高效學習語文的技巧10-26
語文寫作學習的方法05-27
高效學習語文的方法01-07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2020語文培訓心得體會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范文大全1000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