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關于儒釋道的作文 有關儒釋道論文
日期:2023-03-19 03:45:5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儒釋道話題作文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中國的道教、泊來的佛教(后演化成中國式佛教)為基礎的、反映民族特征與風貌的文化。經千年比較與融合形成獨特之文
为你推荐:
  • 說說而已
  • 儒釋道話題作文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中國的道教、泊來的佛教(后演化成中國式佛教)為基礎的、反映民族特征與風貌的文化。經千年比較與融合形成獨特之文化。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儒釋道話題作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儒釋道話題作文

      儒釋道話題作文篇一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中國的道教、泊來的佛教(后演化成中國式佛教)為基礎的、反映民族特征與風貌的文化。經千年比較與融合形成獨特之文化。

      適值今日,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深入考察時,絕不可忽視在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起過作用的各種思想、學派之間的對立、滲透、排斥、融合。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可囊括整部中華文明史。

      儒道兩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從兩家形成之初即矛盾斗爭又相互融合。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發展至莊周等人時,始蔚大觀,從而成為先秦時期鼎足而立的三大學派之一。這時,一方面是各學派內部的大分化,如《韓非子?顯學篇))中說的:“孔墨之后,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莊子?天下篇》談到當時的道家,也有“彭蒙、田駢、慎到”,“關尹、老聃”,“莊周”三家之別。

      此外,法家有齊法家和三晉法家之分,名家有惠施和公孫龍等等。然而與此同時,也形成了一股各學派(主要是儒道法三家)相互滲透、融合的發展趨勢。在今傳《管子》一書中,

      我 們可以找到戰國中后期各學派相互融合的各類代表作。其中既有以儒為主,儒道、儒法融合的作品;也有以道為主,道儒、道法融合的作品:以及以法為主,法儒、法道融合的作品。在荀子的思想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以儒為主,融合法、道、兼采名、墨的傾向。在韓非的思想中,以法為主,融合道家的特點也是明顯的。

      佛教自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后,至東晉南北朝時開始在社會上,特別在思想文化方面,發生了廣泛的影響。在后秦的首都長安(今西安),以鳩摩羅什為首的譯經場,形成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翻譯佛教經典的高潮。此時南北高僧居士輩出,終于使佛教成為足以與儒道相鼎立的一種理論勢力,且透露出壓倒儒道的趨勢。

      自東漢末至三國時期,雖說也已翻譯了一些佛教經典,但大多是依傍道家思想和比附中國傳統的固有名詞概念,即使用所謂“格義”的方法,這也還不能使人們真正了解佛教的理論精神之所在。因此,不少人主張譯經當“以不閑方言,求識辭趣”為上,又在玄學方法論的影響下,竭力提倡對佛經精神的了解,也必須以“得意”為宗旨。如道生說:“自經典東流,譯人重阻,多守滯文,鮮見圓義。若忘筌取魚,始可與言道矣。”鳩摩羅什及其弟子所翻譯的佛典,大致達到了這樣的要求,因此對于佛教的廣泛傳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六朝時期儒佛的沖突,開始主要集中于入世與出世的不同人生目的,以及佛教教規與傳統倫常關系的矛盾上,以后則又有神學理論上的爭論。這一時期佛教與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大致可歸納為三方面問題:①僧人棄父母而出家,是否與傳統的孝道抵觸;②出家僧人是否應當禮拜王者;③神滅還是神不滅。在相互尖銳的斗爭中,隨之也出現了一股調和、融合儒佛的思潮。如東晉著名文學家孫綽,在其《喻道論》中即倡言所謂“周孔救極蔽,佛教明基本”,又如著名憎人慧遠也說:“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潛相影響:出入誠異,終期則同。慧遠的《沙門不敬 王者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他聲稱,出家僧人雖“外闕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所以凡是“悅釋迦之風者,輒先奉親敬君。”又說:“變俗投簪者(指出家當和尚),必待命而順動”,“若君親有疑,則退求其志,以俟同悟。慧遠的說法是實際上的服從王者,換得形式上“形屈之禮”。在中國,王權始終是高于教權的。在以上兩方面問題上,基本上都是以佛教的妥協或迎合傳統而告終的。這也正是佛教能在中國站住腳,并得以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佛教發展到唐代,達到了成熟的階段,這經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矛盾沖突,以及理論上的自我調整后,逐漸產生了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淪,或言:外來之佛教文化已經完全滲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因此,要了解六朝以后,特別是唐以后的中國歷史、文化,是離不開佛教的

      唐宋以來的知識分子,不管是崇信佛老的還是反對佛老的,無一不出入于佛老。且以文學史上著名的所謂唐宋八大家而言,柳宗元、王安石之喜佛,蘇洵、蘇軾、蘇轍以佛老為皈依是人所共知的。韓愈、歐陽修都以辟佛老著名,曾鞏在《梁書序》中痛陳佛教之患失與誤國,也是一篇斥佛的名著。然而,韓愈在《與大顛書》中有“久聞道德,切思見顏”,“所示廣大深迥,非造次可諭”等語。歐陽修對當時名僧契嵩的《輔教編》甚為激賞,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可見其也未嘗不留意于佛理。曾鞏則亦有“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學者又善植如此。至于世儒,習圣人之道,反不及佛之學者遠矣”之嘆

      從哲學思想方面看,儒佛道三家沖突、滲透、融合始終明顯。各佛教宗派,不同程度吸收和融合了儒家思想。從而形成中國式佛教。禪宗它舍棄佛教理論中的大量繁瑣論證,而以佛教中一些最基本精神,來討論和解決儒家最關心的心性問題。華嚴宗大師澄觀,博習儒典,在其著作中,以儒釋佛,隨處可見。至其弟子宗密,融通儒佛的工作更為深入。他所著的《華嚴原人論》,把儒家、道家、佛教合為一起辨別其優劣高下。而尤為重要的是,他在此書中考察了歷來儒佛諸家論心性的理論,并加以會通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其學說對宋明理學有重要的影響。又如,天臺宗大師湛然,出家前即有深厚的儒學根底。他提出的“無情有性”說,可說是綜合儒佛思想的創見。而反過來,又分別給予佛教的“佛性”論和宋明理學家“天地萬物一體”的理論以極大的影響。此外,宋代名僧契嵩(著有輔教編等)、智圓(自號“中庸子”,著有《閑居編》)、明代高憎德清(著有《大學中庸直指》、《觀老莊影響論》等)、智旭(著有《四書藕益解》、《周易禪解》),在提倡融合儒釋道三教思想方面,都有較大影響。

      宋明理學的萌發,可推求于唐代的韓愈、李翱。韓愈雖嚴厲辟佛,然他那推尊儒家,標舉道統,實有契于佛教判教之法。而李翱則暗引佛教之“性”義,著《復性書》三篇,以詮釋孔孟之性論,從而開啟了宋明理學的天理性命之學。同樣,宋明理學家雖然也竭力排斥佛老,而思想無不滲透著佛老之說。

      在文化、思想、學術領域中,各派之間互相影響、滲透、取長補短,應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并有不少理學家和思想家是不可否認對佛老的吸收的,有的還提倡對佛老進行研究。明清兩代諸多學人、大儒,一面傳授儒、道,一面研究佛學,此風氣直至清末。

      勿庸置疑:如今儒、釋、道三家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此結果是在幾千年文化磨合中,經相互滲透、矛盾斗爭、融合,殊途而同歸于中華文化。并得到豐富與提高。

      儒釋道話題作文篇二

      在仔細閱讀了由張松輝寫的人生儒釋道后,發現自己對中國幾千年來的古代人文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這些炎黃子孫該慶幸我們的先輩給我們留下了這些不朽的永恒的思想,讓我們在生活中進退自如,游刃有余。在不同的環境中我們采用不同的思想,靈活運用,調節自己的心態,做到讓自己更加平和地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

      《人生儒釋道》這本書的緒論闡述了儒釋道三家各自的基本人生觀。儒家的基本觀點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佛家是磨磚成鏡;道家是逍遙適意。綜合起來看,可以發現中國古代的文人都會有一種共同的心理。

      要有一種虔誠的信仰,隨遇而安,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正如書中作者所說虔誠的信仰會使他們的精神生活變得十分的充實和自信,比欲望四溢的世俗人少卻了多少煩惱和痛苦。我很同意作者部分觀點,一個人有了信仰,才有了堅定不移的心,才能朝自己的目標奮進。

      隨遇而安,是一種豁達,風輕云淡,是我們可遇不可求的.。但是,過分的禁欲卻是我不能認同的。有欲望才能有追求,如果一個人真無欲無求了,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禁欲在我的理解里其實是一種逃避,是不敢直視自己的表現。

      作者在書中寫到,命運是先天條件、后天努力和客觀機遇的結合品。我很同意這個觀點,都說種的什么花就結什么果,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天才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賦構成的,結合我們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大學生涯里你不去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那么你想找一個好工作也只是紙上談兵。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投機取巧注定失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們的未來都是自己決定的,也許幸運之神不會總是眷顧你,但你要時刻做好準備。當機遇降臨你卻沒有能力抓住時,再懊悔就為時已晚了。

      書中比較難理解的地方就是佛家提出的煩惱即菩提了。關于這個觀點的內容解釋就連佛家內部也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佛法的智慧就是智慧,然而,世俗的愚昧就只是愚昧,將愚昧和智慧區分的特別明確,小乘佛教的人都抱有這種觀點。

      但是,大乘佛教的觀點卻恰恰相反,在他們的眼里,萬物都是沒有區別的,渾然一體。因此,智慧和愚昧也應該是一樣的。這就達到了莊子所說的萬物一齊的境界。實際上,他們超越了是非的界線,當沒有了是非,善惡的糾纏后,就達到了物我皆忘的狀態,即使深陷于煩惱的泥潭中也不會感覺到煩惱。

      這就充分證明你得到了佛家的智慧,本身就沒有煩惱了。書中說另一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先后做過神秀、惠能弟子的神會。在我看來,他的意思就是,雖然事物的形狀,顏色,狀態會發生改變,但其本質是不會變的。不管天空是黑暗的還是明亮的,天空就在那里,還是那片天空不會有絲毫改變。

      同理,人性有愚昧的也有聰明的,但人性還是那個人性。當一個人呱呱墜地時,是沒有思想的一張白紙,要想擺脫愚昧,就要接受后天的學習,是非善惡的區分也要通過價值觀的灌輸來明了。是非善惡是有界線的,同時又是無界線的。

      沒有了是非善惡,怎么能區別好人和壞人,這個社會的倫理道德也會被扭曲;不能懷疑的是是非善惡都是人的本性體現,屬于同一性質。人的本性放在那,是非善惡,愚昧與否只是他的一種外化的形式。物我皆忘的境界正是看透了煩惱即菩提的本質,運用佛家的智慧使自己處于煩惱之外,脫離煩惱就會有更加和諧的人生了。

      作者說:我未生之前,天地萬物確實存在,但對我來說存在等于不存在;我死之后,天地萬物也確實存在,但對我來說,存在同樣等于不存在。只有我的生命存在時,天地才開闊,萬物才鮮活,一切才賦予了和價值。這個觀點不難理解,其實就是以自己作為主體,是萬物的主宰,當你認為他在,他就在:你認為他已滅亡,他就不復存在。萬物只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你的內心控制了一切,心外無物。

      其實,書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細細琢磨研究的,當我們去讀這些古代文人留下的思想時,會有很多體會的。有的會啟發我們,有的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變得落后愚昧,我們需要有一顆明辨是非曲折的心,從實際出發,從書中得到更多人生哲理。

    【儒釋道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儒釋道經典語錄05-21

    高中作文溫儒小城03-15

    三國中李儒是怎么死的?李儒簡介09-18

    賈代儒是誰?紅樓夢賈代儒簡介10-03

    我的同學楊欣儒作文05-30

    嘲魯儒原文及賞析07-22

    《嘲魯儒》原文及賞析10-17

    茶文化與儒、釋、道的關系07-11

    朱敦儒詞作賞析07-0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適合發朋友圈的走心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