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中秋節的隨筆怎么寫 中秋節隨筆300字作文
日期:2023-03-17 11:24:2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中秋節的隨筆(精選1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
为你推荐:
  • 個性說說大全
  • 中秋節的隨筆(精選1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的隨筆(精選19篇)

      中秋節的隨筆 篇1

      我的家鄉在福建詔安的一個小山村,在我兒時的記憶里,中秋是個好節日,因為可以吃到可口的月餅和水果。那個年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家庭經濟相對拮據,大多數人都還在為果腹而奔波。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家里才會買些節日的物品祭拜用。記憶中的中秋似乎都是月朗星稀的,晚飯過后,媽媽會搬張桌子到曬臺上,放幾個月餅在桌上。那時候的月餅沒有餡,也沒有包裝,碗口大小,主要是用面粉做的,上面灑滿白芝麻,餅出爐后做餅師傅用毛筆在每個餅上寫一個紅色的“中”或“秋”或“月”或“圓”等字。這種月餅在我們當地叫“中秋餅”,當時物質相對匱乏,“中秋餅”要在中秋的前幾天餅鋪才有做,去買的時候都是剛出爐,還是熱乎乎的,吃起來格外的香。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月餅賞著月亮,聽媽媽講古老而久遠的吳剛伐桂神話故事。在我兒時生活過的那個小山村,人們還有個習慣——賞月吃月餅的時候,要拿著月餅邀請月亮娘娘下來一起吃。大人們還會特地交代小孩子不能用手指著月亮,不然睡覺的時候耳朵會被割掉。孩提時的我們竟信以為真了后來,社會發展了,經濟發達了,我們也搬離了小山村,住進了大城市。就這樣,我再也沒回過兒時的小山村過中秋賞月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節讓遠方游子思鄉之意更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節讓恩愛之人情更切!長大了喜歡中秋,喜歡中秋的祥和,因為從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變遷;喜歡中秋的歡聚,喜歡在這樣的節日里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的變化。又是一年中秋時,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祈禱我的親人更加健康、我的家鄉更加美麗,也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中秋節的隨筆 篇2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中秋節有很多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舞火龍……我還是最喜歡玩花燈。今年中秋因為玩花燈讓我有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我在奶奶家和奶奶一起吃了餃子和月餅。月餅各種各樣,有水果月餅,有冰皮月餅,還有雙黃月餅,甜甜的、滑滑的,我都喜歡吃。我還教爸爸玩了有緣份、打手剪刀布兩個游戲。

      晚上,我和爸爸、媽 媽去了廣地花園姥姥家,和姥姥一起玩花燈。在寬闊的文化廣場上,我看見圓圓、亮亮的月亮在空中,像一面小鏡子。廣場邊上的一圈樹上面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晃呀晃呀,好像無數小太陽。廣場里,燈火輝煌有很多人在放煙花。月亮靜靜地掛在深藍深藍的天空,上面依稀有些影子,是嫦娥姐姐和玉兔在上面看我們點燈吧。

      我們買了一個彈簧式的小貓燈籠,點上了蠟燭,在湖邊走了一圈,還唱著歌呢!爸爸還給我買了一束電火花,我拿著它轉呀轉,轉出了一個個光圈。我們大家在一起擺成奧運五環。把廣場變成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在商店里,我看見大大小小的燈籠,有小貓的,有紅福的,還有龍的。坐在草地上,看見煙花一朵朵升空,美麗極了!有水簾洞,有星光點,還有水花。……

      有了點蠟燭的燈籠和美麗的電火花煙花,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比往年更加快樂。

      中秋節的隨筆 篇3

      年中秋,歲歲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游子之心看圓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家家吃餅賞月,喜看中秋圓月。我陷入了沉思“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是啊,在此喜慶的日子里誰不想家?誰不想念自己的親人?家鄉,一個讓人聽了就感覺溫馨的詞匯。家鄉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鄉的水也格外的甜,家鄉的人也格外的親。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顆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個流浪的游子。我的故鄉在那?我的親人又在那?我這樣問星星,我這樣問月亮,可他們都沒回答我今夜,我很孤獨,這美麗的中秋月色,觸動了我思鄉、思親、思情、思友思思思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燈。”這是千百年來我們的先人總結出來的氣象經驗,從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約145天左右的時間,中秋這天的天氣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今后145天的天氣變化和規律,中秋若不能見到月亮,元宵節下雨的機率就很大,影響著春節后第一個重大節日的歡慶氣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是這樣的氣象規律,因此,人人都盼望著中秋圓月。“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亮的,當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古人,并從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偉大成就。四大發明、唐詩宋詞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著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看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民族的驕傲多少年以后;當我們也成為古人的時候,多少年以后;當我們的后人也在那時的月亮上看到我們時,我們也能讓我們的后人為我們去驕傲嗎?我們又為他們都做了些什么呢?

      中秋節的隨筆 篇4

      我并不是個喜歡應景的人,本來不打算寫有關中秋的東西,可是有些鏡頭這兩天經常在我眼前閃現,我不得不忠實地把它們記錄下來:

      小時候的節日,對孩子們來講就是可以大吃大喝改善生活的日子,所以對于重大節日,孩子們更是翹首期盼。每當中秋前幾天,奶奶就會買回用黃色包裝紙包裹好的兩斤月餅,然后踩在凳子上,將它放進那個懸掛在正房一角的手編小筐里。口中還念念有詞地說:放好了,不要讓老鼠吃掉,中秋才會有月餅吃。

      于是,我每天都會凝視那個手編小筐,它是爺爺親手用柳條變成,花紋那么精致,那么漂亮,讓人很難想象它竟是出自爺爺那么暴躁的一個人的粗糙之手。他平時不茍言笑,很少說話,每天除了干活,就是一個人吧嗒吧嗒地默默抽煙,沒人知道他心里到底藏了什么。

      月餅的香味通過柳條筐狹窄的縫隙彌漫在整個屋子里,怎么那么香,害得我忍不住流口水。流口水的不止我一個,還有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小叔和小姑,看一眼他們的眼神就知道,其實奶奶所謂的老鼠到底指的是什么。現在想想,奶奶真的是有智慧啊,那個柳條筐掛在正房里,每個人都能看到,“老鼠們”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不然可能早就不見蹤影了。

      和奶奶相比,媽媽的做法真的好大膽,她把月餅就放在家里木柜上的托盤里,這個位置,只要想拿就順手可得。她告訴我們姐妹仨,這是中秋節才能吃的,一共四塊,我們姐妹仨每人一塊,她和爸爸分一塊,如果誰提前吃了,中秋那天就沒得吃了。正是她的這句話起了震懾作用,雖然都饞得流口水,但每一個人都不敢動。

      終于到了中秋節之夜,水果擺滿了餐桌,媽媽給每個人分一塊月餅,那場面頗具儀式感。分月餅時,每次都會讓我先選,因為她知道我喜歡月餅上漂亮的圖案,而每塊月餅上的圖案都是不同的。我于是選了自己喜歡的圖案心滿意足地在一旁慢慢欣賞,并不舍得吃。拿著月餅,聞著它的香,望著天上的圓圓的月亮,那如水的月光至今還印在我腦海里,令我難忘。

      不知什么時候,二妹走過來,指著我手中的月餅說:“姐,原來你不愛吃月餅啊,那你能不能分給我半塊啊?”我問她:不是每人一塊嗎,你的呢?“我的已經吃完了,你分給我半塊行嗎?”我本來并不情愿,但看著她那祈求的眼神,只能心疼地分給她一半。就著月光,我一點點品嘗著香甜的月餅,感覺中秋之夜是那么美好。

      那時的日子是苦的,可現在回想起來卻都是甜。

      如今,每到中秋,家里都有吃不完的月餅,可當年舍不得吃月餅的爺爺奶奶和媽媽卻都去了天堂,而每到中秋就惦記著分走我半塊月餅的妹妹們也和我遠隔千里。其實,這個中秋,我多想有人能和我再分半塊月餅啊!

      中秋節的隨筆 篇5

      近年中秋的月兒,似乎比小時顯大些,不知是軌道運行原因,還是個人的主觀感覺。

      某一年特意看看,白且大,直楞楞現于東方天際,如唐代仕女滿敷米粉的大餅臉,呆呆的,全無平素的靈性。不見淡淡云霞裊裊相依,唯有璀璨煙花,暗夜中騰空而起,妝點出盛世的一派繁榮。

      國人說到節日,總離不開吃。屈原行吟江畔,“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感國憂民,想不開投了江,于是有了端午節,大家吃起粽子,賽起龍舟。

      中秋的圓圓月餅,不知為誰而設,為哄董永與七仙女的孩子么?為岳家軍做的軍民同心餅么?“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蘇軾是多情的,吃著月餅,想起兄弟子由,又寫出“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詞句。

      中秋還早,月餅已大量上市。近年提倡簡包裝,反腐倡廉,月餅似乎已轉回只用于吃的功能。我最愛的,是街頭小鋪現烤的栗子餅,其次為五仁,覺得美味且放心,不會用陳年舊餡。

      某年中秋傍晚,看著單位發的那些月餅,不知怎么,忽然不喜歡。街上去尋栗子餅,人家早已收工過節,遺憾了好幾天。中秋一過,月餅們的使命完成,沒賣完的,有返廠變身為其他點心的,也有直接拿去粉碎做豬飼料的,據說,豬還不愛吃那玩藝兒。

      曾幫忙做過月餅,先用白砂糖熬糖稀,用葡萄干、花生、芝麻、白糖、紅綠山楂條和蒸過的面粉調餡,將油、面粉和糖稀按份量稱好,和好,包入餡料,模具定型,表面抹上糖水,入烤箱里烤。做出的私房月餅,全無半點添加劑,吃著放心。

      千里月明,桂花香里,思念的不僅是那種味道,更多是,是附著其上的思念與回憶。

      那一年,借助母親的力量,從家庭主婦的角色里解放,回歸為流浪的職場小白領。女兒當時剛會走路,每每打電話問起,總說,“孩子聽話著類,家里有八月十五做月餅沒用完的葡萄干,山楂條,自己抓一把就出去玩了。”

      月移花影,秋風送爽,又是一年中秋。思鄉情切,寫著寫著,忍不住掉下淚來,該回家看看母親了,也不知她在做什么。

      中秋節的隨筆 篇6

      今天是中秋節,學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今天可以好好玩玩,還可以吃好吃的東西,想到這里,我心里樂開了花。

      下午,姨父、阿姨他們來我們家做客,媽媽準備了許多好菜,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雞大腿等等,葷啊、素啊樣樣齊全。望著一桌子香氣逼人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雞大腿狼吞虎咽地啃起來,惹得客人們一個個地哈哈大笑起來。

      今年的中秋夜晚,月亮漂亮極了,又亮又圓,圓得像一個大月餅,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聽爸爸給我們講述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希望天下人都能團團圓圓,開開心心地過中秋節。

      我喜歡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中秋佳節,常說是團圓日。團圓代表和美、和諧,希望全社會促進和諧,共建和諧社會,共創美好明天。

      中秋節的隨筆 篇7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年年中秋各不同。如今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中秋之前超市里各式各樣的月餅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中秋之夜家家戶戶大團聚,一家人盡情品嘗著香酥可口的月餅,觀賞著精彩的文藝節目,其樂融融,幸福滿滿。

      每到中秋節,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饑荒歲月里的那個中秋節……

      我生長在關中平原武功縣一個叫薛祥村的小村莊里,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一年四季幾乎看不到細糧。我家人多勞力少,生產隊分配的糧食勉強夠維持半年,父親和哥哥只好背著棉布徒步一百多里到北山換回一點雜糧勉強糊口。吃完了就以挖野菜、剝樹皮維持生計,后來野菜挖光了、樹葉子被捋光了、榆樹皮被剝光了。三月初,隴海鐵路沿線洋槐樹剛剛綻開了花骨朵,人們就迫不及待地采來食用,吃得多了,渾身就浮腫,但也顧不上那么多了。餓得實在受不了,就以玉米芯做成的淀粉充饑,甚至挖“斑斑土”來填肚皮。

      那一年,我只有十二歲,在長寧公社孔雀寨完小五年級上學。孔雀寨距離我村有五六里地,學校實行的是“三大晌”,我們每天要跑三個來回。先一晚吃的是野菜玉米糝子或面糊糊,到了早上放學時早就餓得前胸貼后背了。放學的鐘聲剛一敲響,我就急急忙忙跑出校門,勒緊褲帶趕回家吃早飯。

      回到家里,吃的是稀的能看到人影的玉米稀糝子,外加一個玉米面饃饃。午飯一般都吃玉米面攪團,就著野菜。那野菜吃得我口泛酸水,吐個不停,但餓的沒辦法,吐完后只能硬著頭皮接著吃。

      不知不覺中,這一年的中秋節到了。

      艱澀的年代,寡淡的生活,每天連肚皮也填不飽,就盼望著過中秋節能吃塊月餅!這一天放學后,我躲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看書,當我正在書海里遨游之際,忽然,窗外傳來了嫂子興沖沖的聲音:“娃,快來院子里宴月了!”懵懵懂懂中被嫂子一聲呼喚,我這才如大夢初醒,拍了一下腦門,哎呀,今天是中秋節,要宴月了,能吃上月餅啦!我喜出望外,立即收拾好書本,吹滅了煤油燈,高高興興地跑出了房門。

      只見銀光灑滿了院子,舉頭望去,那圓圓的月亮就像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墻頭的天空中。月光下父親本來很瘦弱的身體更顯得瘦弱了,他正目不轉睛望著月亮發呆,好像正在思慮著數不完的生活難題。30多歲的四哥默默地站在父親身旁,面色凝重,一語不發。這時,母親端著剛剛烙好的幾個月餅,在六哥、嫂子和小妹的簇擁下走出了廚房,興沖沖地來到了院中。這月餅不是細面做的,只是加了一點調料多滴了幾滴菜油的玉米面燒餅。

      一聞到這月餅的香味,我忍不住就口水長流了,從盤中抓起一個就要往嘴里塞,還是嫂子一把擋住了我,母親輕聲說道:“娃,不要急,等祭完了月亮婆婆,我們再來吃!”我慢慢地把月餅放到了盤中,回頭一看,父親眼含淚花仰著頭,把目光投向了那一望無際的天空。

      母親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對于民間的各類講究和祭月的一套儀式十分嫻熟。她把手中的木盤放在祭桌上,然后一本正經地開始祭月。按照父親的吩咐,我們依次跪在地上。母親把盤中的月餅和幾顆紅棗重新擺放整齊,虔誠地點起三支香和一根紅燭,依次插在香爐里,然后端著酒盅,從小酒壺里倒了三杯酒。母親依次灑在祭桌前的地上以示敬意,然后面對著月亮婆婆慢慢地磕了三個頭,口中念念有詞,說了一些祈福平安吉祥、祈盼多打糧食、早日度過饑荒的話。

      看著盤中焦黃的月餅,聞著那香甜的味道,我的肚子里就好像有幾個饞蟲不停地在蠕動,盼望著這祭月儀式趕緊結束,快快吃上月餅。祭月儀式一結束,母親把三個月餅留在了盤中,繼續敬奉月亮婆婆,然后把大棗分給姊妹們每人一枚,把月餅分給我和妹妹每人一個。我把大棗悄悄地揣在口袋里,手捧著略帶余溫的月餅,我和妹妹都舍不得吃,拿在手中聞來聞去,生怕吃一口就沒了。母親把她的那一塊遞給了8歲的小妹,小妹趕緊把自己的月餅裝到了口袋內,接過母親遞給的那一塊掰了一半,美美地吃了一口,把另一半又遞給了母親。這時,母親眼噙熱淚只嘗了一點點,又遞到了小妹手中,憐愛地說:“娃,快吃吧,等將來日子緩回了,媽給你做麥面月餅吃,里邊加上糖,甜甜的,酥酥的,一定叫你吃個夠!”

      看著圓月中的陰影,我便好奇地問父親:“月亮里有大山嗎?”

      父親咳嗽了一聲,說:“那是一個人,正在月亮上受罪呢!”

      六哥來了興趣,問道:“那是誰在天上受罪?”

      父親就此打開了話匣子:“傳說有一個《吳剛伐桂》的故事,以前有個叫吳剛的人修道時犯了法,仙人就把他貶到廣寒宮砍桂花樹以此懲罰他,這棵桂花樹高幾百丈,他每次砍下去后,樹馬上就愈合了。千百年來,他就一直砍啊砍啊,這棵桂樹啊,永遠也砍不完……”

      六哥又問:“不是說月亮上還有個嫦娥嗎?”

      父親說:“是的,傳說月宮里住著美麗的嫦娥姐姐,她的身邊有一只可愛的玉兔,那只玉兔時刻陪伴在嫦娥的周圍,陪伴著嫦娥每一個寂寞的夜晚。你看,月中的嫦娥正抱著玉兔正看著我們呢……”

      我抬頭仔細地觀察,月亮中好像真有一位仙女抱著一只兔子在向人間張望著。這時候,我想起了讀過的書上說的一句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父親和六哥慢慢悠悠地嘮叨著吳剛和嫦娥的故事,我癡癡地望著月亮,聽得入了神,思緒不由地飄飛到月宮上去了……

      “娃,別只顧著看月亮,快吃口月餅!”母親的一句提醒,我這才想起了手中的月餅。看著母親親手烙的月餅,焦黃焦黃的,我輕輕地咬了一小口,細嚼慢咽,外焦里軟,香甜可口。那是一塊普通得再不也能普通的月餅,卻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香最甜的一塊月餅。那里有母愛的味道,獨一無二的味道……

      時光如梭,幾十年過去了,每當中秋節來臨的時候,我就不由地想起了那個晚上一家人賞月吃月餅的溫馨情景。

      難忘饑荒年代的那個中秋節,難忘母親烙的玉米面月餅!

      中秋節的隨筆 篇8

      農歷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關于中秋,我記得小時候最喜歡聽奶奶講有關于七夕的神話故事了,當時聽了牛郎織女的故事,覺得好悲慘,奶奶也向我介紹了天空中的牽牛星與織女星,他們好像真的在中秋節那天晚上依偎在一起了。中秋因處于秋天的中間,故得名。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也叫團圓節。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著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艷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云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云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鉆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發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于云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中秋節夜晚,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著,悄悄的等著,一輪明月的升起,終于,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著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呵呵,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著她,像看著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

      這是,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開來吃,每個人都笑瞇瞇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里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著那優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中秋節的夜晚啊!

      中秋節的隨筆 篇9

      今天是中秋節,十三那天,天空晴朗,明月高掛,當然不圓,十四就是昨天,天空有許多云彩,更增添了月亮豐富而多變的背景,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不太圓,心想,等到明天吧!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高懸天空,在瀕臨水邊空地上,點上一架云香,擺上一桌供品,準備幾個果盤,燙上一壺好酒,掰開幾塊月餅,播放幾段輕音樂,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品酒賞月,共度良宵,拍幾張照片。

      誰知今天黃昏時分,天空飄落幾滴細雨,天色陰沉沉的,月亮更是不見蹤影,一切準備都泡湯了。

      我淡淡地笑了,因為我知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小虎子可就不高興了,他問我:“爺爺,月餅怎么辦?酸奶還喝不喝?”

      我說:“月餅你喜歡你就吃,酸奶你想喝你就喝。”

      小虎子說:“沒有月亮怎么過中秋節?”

      我說:“有沒有月亮中秋節照過,你不會留在中秋節這邊,明天中秋節過完了你就得參加軍訓。”

      小虎子突發奇想他說:“爺爺,你不是跟我講過《茅山道士》的故事的嗎?要不你也學茅山道士給我變一個月亮,掛在墻上,請嫦娥仙子給我們跳舞助興,你喝酒我喝酸奶,共度良宵。”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說:“小腦袋整天胡思亂想,爺爺又不是神仙,如何能變出月亮,更不可能請嫦娥跳舞,今年的中秋節就這么過了,你吃月餅喝酸奶吧!”

      小虎子奶奶對我說:“你呀,把孫子教壞了,讓你變月亮你變不出來吧?坐蠟了吧?就你這么個教育法,總有一天你吃不了兜著走,哼!”

      我想,文化具有滋養作用,小孩子從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將來文化素養高一點,怎么就錯了呢?但是,我不敢跟老婆辯駁,昨天,她給我煮了一碗面條,估計是一忙,糊涂了,既沒有放辣椒油,也沒有加藤椒油,我感覺味道不對,隨便問了一句:“你今天少放佐料了吧?”

      老婆大人立刻就翻臉了說:“伺候你幾十年,總是左不是右不是,從明天起你自己做飯自己吃。”

      我想起老同事刁鳴,七十多歲了,直腸癌晚期,被老婆掃地出門一個人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即使今天有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高掛天空,他能過一個什么樣的中秋節呢?所以,我忍住了,千萬不要在團圓節的時候節外生枝。

      無論天上有沒有明月,一家人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比什么都重要。

      只要有小虎子最愛吃的咸鴨蛋蛋黃月餅,有酸奶,他早把沒有月亮的事情忘記了,打開酸奶喝了一口,突然高興了起來對我說:“爺爺,我喝的酸奶中獎了,蓋子上寫著再來一瓶。”

      我和小虎子奶奶都笑了,我們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隨筆 篇10

      微涼暗淡的風雨剛剛結束了這個短暫的我們所期待的中秋,現在大家有開始忙碌的投入工作中。雖然這個中秋有許多同事們沒有回家與家人團聚。但是在我們這個芯片大家庭里,我們已然過了團圓中秋,現在依然如此。

      剛剛結束的中秋博餅聚餐,讓我們整個芯片大家庭在一起共歡暢飲。其中的博餅活動更是讓大家期待。看著大家滿載各式各樣的禮品回來,看著大家滿懷喜悅的笑臉,我也是由衷的歡喜。還有目前正在進行的微信博餅活動,大家也是滿懷期待。夜里出去吃飯,出去休息時都能看到同事們在搖著手機博餅。呵呵,我當然也不例外了。

      去年中秋,我沒有回家,在公司上班。今年,我特地回了家,與家人們過中秋。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雨,可是這并不能影響我喜悅的心情。看著回家的馬路兩旁的柏樹在風雨中搖擺,似乎是在歡迎我回家呢!我也感覺到家里的空氣是格外的清新舒爽。雖然在家的兩天里幾乎是在雨中度,但是我沒有感覺什么不好,看著家里庭院中盛長的花花草草,其中有一部分還是我上學離家前栽種的,看著那四面垂吊的吊蘭,清脆挺拔的寶石蘭,肥碩飽滿的蘆薈……我的心情也就不是那么沉悶了。在家里,和爸媽一起吃個家常飯,飯后聊聊家常。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溫馨。

      短暫的中秋結束了,我又返回到我們這個芯片大家庭里來。上班期間看到大家,和大家一起工作、聊天、吃飯。看著大家的笑臉,我又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雖然,這兩天雨天沒有看到美麗的圓月,可是在家里和家人們相聚,在公司和同事們相融。我能感受到那美麗的圓月一直就在我們的心中。

      中秋節的隨筆 篇11

      關于中秋節起源說法較多,一種是說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拜月亮,這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古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一種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地里的農作物和各類果實恰逢這個季節成熟,又恰逢秋天的一半,農民為了表達這種喜悅的心情就以農歷八月十五這天作為“秋報”來予以慶祝,并將這一活動方式一直延續下來。還有的一種說法是隋末唐軍于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這天,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發明了現在我們所吃的食物“月餅”,以此作為軍餉解決了大量反隋義軍的糧餉問題,為了紀念這一天一直延續到現在。不管是哪種說法吧,都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表達方式。古人們在這天的活動各式各樣,有觀潮、燃燈、猜謎、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等,各民族之間所表現出來的慶祝方式也不盡相同,蒙古族,他們喜歡做追月的游戲,熱情奔放的蒙古族人們跨上駿馬,在月色皎潔的星空下奔馳在草原上,圓圓的月亮自東而升,自西而下,騎手們就這樣執著的追逐著。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之夜各寨的人們相繼而出,手執蘆笙與各寨寨民賽哥賽舞,徹夜長歡。朝鮮族到了這一天也有他們的方式,中秋節對朝鮮族來說也叫“秋夕節”,在這天他們會祭拜祖先、給祖墳除草掃墓,還會進行其他一些活動,穿上漂亮的朝鮮族服裝,戴著象帽,挎著長鼓,盡情的展示本民族的歌舞。

      吃月餅是節日里必不可少的一道環節,到了如今更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一個形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賞著天上的明月,品著一壺香茗,吃著手里圓圓的月餅,它象征著一家人的美滿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后就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楊光輔寫到“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如此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代的十分相近了。中秋佳節云稀霧少,月明星稀,可對于遠在他鄉的朋友們來說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又到佳節時,在此借助蘇大詞人的一首千古佳作來表達一下遠在他鄉他國的朋友們的一種思念。

      中秋節的隨筆 篇12

      中秋佳節的一大早將睡眼惺忪的我從溫暖的棉被中挖起來,全家整裝出發,前往老家祭拜祖先。

      一到老家,發覺奶奶、大伯和二伯早已到達,而且供桌上已經擺滿拜拜的佳肴,有蒸魚、燙青菜、海參湯……等等,讓我看得垂言三尺,食指大動,恨不得馬上飽餐一頓。

      傍晚時分,陣陣烤肉香彌漫在空氣中,好香哦!好想吃哦!后來,奶奶說:“我們也來烤肉吧!”我興奮的搭起烤肉架,放木炭,一切準備就緒,準備要烤肉了,但火卻一直燃不起來,大家都弄得灰頭土臉的,本想放棄的時候,卻被我發現了火種,打火機一點,終于燒的火勢熊熊,當二伯放上豬肉片,淋上烤肉醬,不一會兒就散發出陣陣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起來直接送入口中,哇!好吃的滋味真是墨筆難以形容,其它還有海鮮、牛肉、羊肉、皎白筍……等等,食材各式各樣非常豐富,大家就這樣一邊烤肉一邊聊天,還一邊唱歌呢!在喝上幾杯飲料,真是一個熱鬧又好玩的中秋節。

      中秋節不只是一個假日,也是闔家團聚、互相談心及聯絡感情的好日子。

      中秋節的隨筆 篇13

      首先,是在建國六十三周年喜慶的氣氛之后來臨的,天地同慶。

      其次,本次中秋節的月亮是雖然很小,但是很高,讓賞月的人,仰起頭來看,就讓月亮更加高高在上。月圓如鏡,在月光下,我們也許正在庭院中觀賞者皎潔的月亮;也許正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大圓桌上吃團圓飯;也許你正在電視機前,與家人吃著月餅,但這一切現代人的方式,與古人大不相同。

      古代詩人在中秋之夜,仰望著天空,時不時感嘆幾句。古人想象力非常豐富,他們給予了月亮許多美麗的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這些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月亮、讓廣寒宮更加生機勃勃。花好月圓,其中有一個“月”字,它不僅代表著月亮,還代表著大家最喜歡吃的月餅。月餅古人要做成蓮花狀,而且還必須得吃時令水果,比如西瓜、蘋果、李子……而且西瓜還得切成蓮花狀。說明,古人對月亮也是寄托著一種團團圓圓,對月亮的傾訴……

      中秋節還代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不從別的說起,就從中秋節餐桌上少不了的酒說起吧!中國有句古話“無酒不成筵席”。以前小時候,我清楚地記得,老爸在除了重大節日上,買的都是二鍋頭白酒,現在各種各樣的國宴酒也紛紛端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上。中國三十年欣欣向榮的發展,讓老百姓的家庭在各種佳節上,也能過得非常的舒適。

      不僅是中國人在自己的中秋佳節上吃上月餅,連外國友人也紛紛效仿中國的月餅。現在的月餅價格不等,有十多元高至幾百元不等。原來,老外也喜歡吃月餅。頭上廣寒宮中的嫦娥可能在桂林中翩翩起舞,地上的人們正在桂花盛開的中秋里,吃著月餅。但是,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親人應是同歡聚。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我們身邊。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的來歷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之夜是個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備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忙于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都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想到這里,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中秋節的隨筆 篇14

      和章志中秋月圓,闔家團圓歡聚的節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流動著文化藝術的遺傳基因。文人雅士們甘愿墨筆,用古詩詞詞賦撰寫過過多相關中秋節與月亮的優秀作品名言。每到中秋節,大家競相對月當歌,神情達意,舒發離人的想思之情。古時候交通出行隔絕,行走不便,人生旅途,用時甚多,有時間作詩弄月,詞賦山水風景,情寄于當然界之宏偉群山河流。

      山水游記璨若星空,以《永州八記》、《醉翁亭記》,也有《徐霞客游記》,名作優秀作品,寶貴的記憶財產,美麗的回憶。東坡先生曾寫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詩句,將中秋節的想思情感表達,亦是恰切,無以言表。文人墨客的比較敏感、才能的爆發,一泄而就,變成了文學類上的高峰期。

      孩童階段,影片《閃閃的紅星》,有組畫面記憶力深入:革命斗爭時代的中秋節,老紅軍給一群小孩子做月餅,邊做邊唱八月十五月兒圓,祖父為我做月餅呀,月餅圓溜溜甜又香哪。中央紅軍的初衷是讓貧苦大家的日子甜又香哪。納西族人有一個風俗習慣,年青人談戀愛,情感發展趨勢到籌備婚禮,男性老人購置月餅禮物,伴著中秋節上門服務女性家里,追討良辰美景吉日,一樁婚緣妙事從此明確。

      納西族人文化藝術將中秋節明確為訂婚日,既是文化藝術也是日常生活。趕到房外,喜見上空懸一輪明月,雖有一些黯淡,但激動不已,仰頭凝視著。好景不常,云彩涌來,將月亮包囊嚴緊,空天復又暗淡。正為月亮勞神之時,耳朵里面邊傳出唧吱,唧吱的蟲類鳴叫,他們好像要召喚月亮亮相。

      周邊的楸樹樹靜靜的矗立在山坡上,更提高了月色的濃厚。

      在記憶中,中秋節的月亮時目前無,但內心的月亮卻越來越光亮。人一但到中年,生活不如意,職位的崗位職責,均是當擔原因。家人的離去,想念與日俱增,甚或明顯,期冀多守候她們,但工作更須要大家將月亮放進心里,默默地向前,抵達遠處。

      中秋節的隨筆 篇15

      前幾天,有位朋友給我推銷月餅,他是某知名月餅品牌代理商,他說,中秋節快到了,你要些吧,中秋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走親串友還是離不了它。我說,月餅前景不是很好,現在三高病人這么多,月餅能量這么大,還有誰吃它呢?他笑說,現在市場的確萎縮不少,但月餅時下花色豐富,品種繁多,有低糖的、無糖的,低脂的,幾十個單品,總有一款適合你的口味,如果團購,價格還可以優惠。我給你推薦的這種月餅,你有時間品嘗一下,絕對是一流的品質,老百姓的價格。

      我也莞爾一笑,說,你推銷的這種月餅,我三十年前就嘗過,那時它風靡我省,味道頂呱呱。問題是,我現在啥零食啥月餅都不吃,為了減肥,我平時只吃饃和蔬菜,吃饃能量少,上膘慢。

      朋友露出一臉無奈,聳聳肩,說,現在吃月餅的就是不多,生意太難做了。我們這代人總算都知道“食谷者生”的道理,不勸你買了,你還是吃你的五谷雜糧吧。

      其實,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零食少,每天飲食清湯寡水嘞,能有月餅吃,那真是一種莫大的享受。記得兒時,家里徒然四壁,連糖果、紅糖都很難吃上,嘴里整天淡而無味,我百無聊賴時,曾拿廚房鹽罐子里豆子大的鹽粒子放在口中悠然服用。那種粗鹽粒子四四方方,晶瑩剔透,可玩可食,一粒在掌,愛不釋手,褻玩之后,意猶未盡,索性就丟在嘴里在舌頭上反復攪拌,細細品味。鹽粒與牙齒不時相碰,發出清脆悅耳的撞擊聲,宛如服著甜絲絲的糖果一般。只是這東西吃多了嘴里齁咸,所幸家里新打了手壓井可解決后顧之憂。

      八十年代后期,全國經濟條件好轉,我喜食的原來可望不可及各種月餅:五仁餡、豆沙餡、棗泥餡,大肉餡,統統被我一一征服攻陷。那時,每到八月十五前后,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爺三大叔,一輪輪親戚朋友走下來,家里總會囤積下一大堆風味各異的月餅,那年代激情歲月青春年少過得逍遙自在,任意率性,也沒有健康飲食意識,家人嫌油膩難咽的月餅,基本上都叫我一個人慢慢一個個耗盡,我如同寄生于糧倉里的碩鼠,小日子過得甜甜美美,結果,夯實了肥碩的身材。

      那時,中秋節那晚,爸爸會親自下廚,做上滿滿一桌子豐盛的菜肴。

      爸爸解放前是一位民兵連長,曾為保衛陜甘寧邊區打游擊,每日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直到新中國全面奪取政權。后來,他復員到農業部,1959年又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人民大會堂聆聽敬愛的周總理殷切囑托后,他義無反顧拋下首都繁華錦繡之地,隨中直機關萬名下放支援地方干部,從原單位農業部抽調來虞城縣貫徹中央人民公社60條精神,從此在虞城落地生根。

      算起來,爸爸也是虞城縣紀委的一位元老級干部,縣紀委剛成立時,包括爸爸在內僅有四位工作人員,記得那時正趕上撥亂反正,因為爸爸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又德高望重,組織上交給爸爸一項重要且繁瑣的`工作任務,為全縣冤假錯案平反。前后五六年,爸爸沒日沒夜,走基層,寫材料,在單位甚至在家接待申述人聲淚俱下、涕泗橫流的冤情陳述,而爸爸卻從不要哪怕是人家隨手遞上來的一根煙。

      爸爸先后為一千多名飽受摧殘、虐待的老干部平反昭雪,卻不曾因此索賄受賄,中飽私囊,他為人處事一向光明磊落,坦坦蕩蕩,靠自己菲薄的薪水安然養家度日,多次受到了上級組織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爸爸也常常教育我們子女,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做人一定要為國盡忠,為人盡孝。

      在廚房里忙碌了一大晌的爸爸,下廚之后,往往滿臉是汗,這時節,月上柳梢頭,溫柔明亮的月光從深邃的夜空中肆無忌憚地傾瀉下來,灑滿熱熱鬧鬧的小院,爸爸在臉盆邊彎腰呼呼啦啦大把撈水匆匆抹洗一下頭臉,然后,端坐在院子中早已被我們擺好的桌子上首,爸爸一聲喝令,我們五個姊妹筷子金雞點頭般凌空齊下。

      月光無痕,綠窗朱門年年繞,那最后一道菜肴——拼在盤子里,被爸爸祭月用的、切成八掰的月餅,如今在中秋節的家宴上再也不見了。現在,爸爸老到不能自理,可是,每到中秋的那天晚上,他仍然要求我攙扶他出來,自己一個人安詳地端坐于走廊下的藤椅上,靜靜地仰望那一輪皎潔的圓月,不知他能否看到他衷心愛戴的毛主席詩詞里的“吳剛捧來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的美好畫面,也不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豁達情懷是否能慰籍他為了翻身鬧革命而少小離家,一生漂泊異鄉的惆悵、孤寂,而我和我的孩子們嘗遍了家鄉的美味美食,也都不再吃油膩濃肥的月餅。

      中秋節的隨筆 篇16

      小時候,所有的節日在我看來,似乎都只是日子而已,激不起異樣的感覺,也許有壓歲錢、有新衣服、能放鞭炮、還能看搭臺唱戲的春節除外。為什么?可能是因為所有的日子都簡單地重復,沒有遠游,沒有離愁,更沒有那一場場生死相隔的鏡頭,不斷地浮現,重演。不知為什么,現在再過節,別樣的滋味總是會偷偷地、慢慢地涌上心頭。

      因為前幾天的勞累,假期里最大的愿望,就是睡個徹頭徹尾的自然覺,好一掃連日來積累在身體每個細胞中的疲憊感。可能是生物鐘作祟,這個所謂的懶覺,也在8點之前主動地自我結束。起床、洗漱、安排丫頭的早餐、整理家務……,一切看似就跟普通的休息日一樣,沒有什么區別。

      最近丫頭對自己的專屬領地很著迷,為了滿足她的愿望,我們就在客廳辟出窄窄的一小塊地方,讓她隨便拾掇自己的東西。丫頭每天花費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的小空間里搭樂園,畫畫,看書,擺弄小貼畫,還給自己的領地造了門,必須用所謂的鑰匙才能打開。上午,她在自己的領地里自娛自樂,我在忙碌地收拾家務,偶爾會看看她的杰作,時間就這么點滴地走著。不知為什么,耳邊突然就回響起了小學的時候聽過就念念不忘的幾首老歌。于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聲,唱著唱著,淚水開始在眼圈打轉,忍不住哭了出來。“人生是一粒種,落地就會生根,風吹年華的夢,落葉總要歸根……”。這么滄桑的歌,居然那么早地扎根到了自己的內心,汲取著情感營養,慢慢枝繁葉茂地生長。

      丫頭的呼喚把我從這別樣的思緒中拉了回來,原來突發奇想的她又用自己的跳繩把客廳圈了起來,繩子上還拴著圣誕節沒用完的鈴鐺。丫頭自豪地宣布,“媽媽,我的地方太小,以后,繩子里面的都屬于我了,進來可是要用鑰匙的哦。”她所謂的鑰匙,就是一只粉色的水彩筆,要用它把鈴鐺敲一遍,然后從繩子下鉆進去才行。有兩次我沒按照要求,直接從上面跨了過去,還惹得小家伙滿臉的不高興,于是,狡猾的媽媽后來就學會了兩手準備。

      因為晚上要全家聚餐,按照慣例,也一定會陪公婆打麻將到挺晚的時間,于是,午飯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哄丫頭睡覺,要不然,晚上疲倦起來小妮子情緒肯定不好。打扮床頭,講故事,喝水……,不愿意老老實實午休的小丫頭總是一堆理由,把大人折騰一番后才不情愿地睡著。丫頭爸爸早早地去公婆家幫忙張羅晚飯,我跟丫頭繼續賴在家里,她在自己的領地里搗鼓東西,我則欣賞著單位群里同事們中秋的手機簡易畫創作,直到那邊電話催過來,“姐姐們都等著急了,妞還在干嘛呢?”聽到姐姐們都在等著自己,丫頭迫不及待地催促我趕緊收拾好,慌慌張張地帶著滑板車出發。

      逢年過節聚餐是公婆家的傳統,公公是山東人,老家離孔子故里很近,不僅做得一手好菜,而且非常熱情好客。因為離得近,工作又忙,丫頭出生到現在,兩位老人也沒少操心,丫頭這個調皮搗蛋的小孫女,自然也給他們帶去了不少歡笑。我們剛走到廚房的陽臺下,就聽到屋里有人喊:“萌萌、朵朵,妹妹來了,出去玩吧。”要是讀研的大丫頭也能回來,接下來應該是李家四姐妹的幸福時光了。雖然年齡跨度很大,可是大丫頭一直對小家伙呵護有加,小丫頭也一直對姐姐惦記得很,也許,這就是血濃于水,姐妹情深吧。

      院子里孩子們還玩得正興,遠遠地就聽見家里有人喊要開飯了。祖孫三代十幾口人圍著大桌子熱熱鬧鬧地邊吃邊聊,遠在外地的大丫頭也以微信視頻的方式,跟家里每一個成員都打了招呼。看著她,忽然就想到了自己,是呀,從第一個不能在家度過的節日開始,以后這樣的情景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成長、人生必須要面對的。我猜,戀家的她,關掉視頻后應該會偷偷地哭鼻子,淚水,很多時候是挺好的宣泄。

      公婆挺喜歡打麻將,尤其是公公,但是他從來不在外面玩,只是平時的我們都太過忙碌。所以,周五晚上如果沒有特別事情,陪他們打麻將就是我和丫頭爸爸固定的安排,過節更要如此。兩位老人總是輸多贏少,可他們依舊非常開心,似乎年齡越大,越在乎各種形式的陪伴,他們的要求,就這么簡單。不過,這一晚,兩位老人運氣挺好,輸了錢的我,還被要求在家人群里發了個大大的紅包,不過,我樂意,只要他們開心。

      這個中秋,就這么瑣碎平常的度過了,陪丫頭,陪老人,我想,中秋的意義也就這么簡單了吧。

      中秋節的隨筆 篇17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圓月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農歷八月十五又稱“團圓節”。

      不知不覺到了農歷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時,小區里的停車位都不夠用了,家家戶戶鍋碗瓢盆煎炒烹炸,不時飄來誘人的菜飯香;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里,大人們暢所欲言、小孩們嬉戲玩耍,好一派團圓熱鬧的景象。我們一大家子也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有說有笑;吃月餅、聽故事,有滋有味。

      晚上,我們仰望星空,十五的月亮高掛天際,就像一輪玉盤鑲嵌在天幕中,皎潔的月光穿過樹梢,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影子。月亮周圍群星閃爍,眾星拱月,“真美啊!……”,正當感嘆時,我突然發現有一顆離群星很遠的孤星,一閃一閃的,不知怎的,我有了別樣的思緒。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思念之情。看著這顆孤星,我突然想到了丑小鴨、想到了離群的孤雁、更聯想到了一年到頭很少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為了祖國建設而不能休假的建筑工人、為了保衛祖國邊疆而長年不能回家的邊防戰士,他們的共同點就是為了工作、為了祖國很少與家人團聚。在這中秋佳節,我們更應該祝愿他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我坐在爸爸媽媽身邊,吃著香甜的月餅,覺得自己很幸福,更覺得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祝我們所有的人節日快樂!

      中秋節的隨筆 篇18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了,正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刻,我捧著手里的月餅,呆呆的發愣,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在這團圓的時候,母親,你在天國可好?

      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少年時節的事情,那是我們弟兄多,家里經濟收入也低,父母二人靠地里的收成維持著全家的生計,母親一邊忙著操持家務,一邊忙著地里的收成。特別是秋季,等來了收獲的時候,更是忙得要命,不分早晚的忙碌著,我們有時也跟著干點力所能及的活,因此現在我們回家也能干些體力活。農村的活很多,要割谷子、掰玉米、收豆子,還要摘蘋果、摘花椒、打核桃等等,一項一項都很累的體力活,每一項都不能落下,否則會丟失的。干一天下來渾身酸痛,就想坐下來好好休息。可是母親忙完了地里的活,回家還要做飯,還要喂豬、喂雞等,從來沒有喊過累,叫過苦,在她身上體現的勤勞、堅韌的性格。秋天是全家高興的時候,父母會賣些花椒、核桃等農產品,給我交學費,買些新衣服等。當然中秋節會給我們買上月餅,讓我們高高興興的過中秋節。為此,我們提前就盼望著中秋節的來臨,好吃到月餅,那種急切的心情現在的孩子是感受不到的。中秋節的晚上,母親會分給我們一人一個月餅,我們也讓她吃,她說不喜歡吃,當時我們也傻傻的相信了。看著我們吃的那種饞相,母親的笑容已浮現在臉上,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而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月餅也出現在市場上,買的月餅也多了,可母親已看不到,也吃不到,令人遺憾。

      那時候,我們吃的主食就是母親親手攤的煎餅。攤煎餅是一項程序復雜的體力活。那是吃的最多的是玉米煎餅,首先將玉米粒挑選干凈后,用石碾壓成玉米糝子,然后將糝子用水泡好,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等糝子泡好后,就要用石磨磨成糊狀。家中有一盤石磨,母親常常是利用晚上的時間推磨,磨好的糊狀液體在圓石磨的四周流下來,這是攤煎餅的原料了。母親是纏腳之后又放開的腳,嚴重變形的腳,但是就是靠著雙腳為家里的生計勞碌著。推碾、推磨都是體力活,并且圍著圓圈轉了一遭又一遭,不光流汗還有時伴著發暈、嘔吐,母親干了很多,卻從來不說累,腳疼更不用說了。我們在家的時候,也幫著推幾次,可是干不了多久就暈了、累了,偷懶的玩去了。母親自己一推就是一兩個小時,要保證全家的供應。推完之后,將磨好的糊狀液體放到盆子里,然后在鏊子上攤呈圓形,熟了之后再疊成方形的。那時全部用柴草燒的火,煙很大火很熱,煙熏火燎的,渾身都是汗,母親就坐在那里一干就是半天。這種堅強的性格一直在熏陶著我。我最愛吃的就是剛剛攤熟的煎餅,熱熱的,還帶著一股清香味,我一次就可以吃七八個。可惜現在再也吃不到母親攤的熱煎餅了。

      母親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自己在吃穿上,留給自己的很少,好吃的、好穿的留給了孩子,靠自己單薄的身體支撐著一個家庭;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的罪,但從來就沒有喊苦叫累,即使她有病住院期間,人瘦了很多,但是還是樂觀堅強著,不讓孩子擔心。

      如今,我捧著月餅,思念著母親,心情難以平復。擺上月餅,對著月亮,遙祭遠在天堂的母親,有來生的話我還做你的兒子,絕不讓你再受苦。

      中秋節的隨筆 篇19

      轉眼已過20載,迎來了第一個月圓之夜,與同學同度中秋的快樂,那歡快的場面早已沖淡了我心中幾絲潛藏在心中的憂愁、瀟灑地抬頭、揮手,告別花季將思父母之苦,踩在腳下義無反顧地,去跋涉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在同學們齊心協力的努力下,我們早早把屬于自己的地方裝扮得如同自己的小屋,一般漂亮,早已沉浸在快樂中的我,猛然抬頭看見一輪圓如玉盤的月兒,早已淡淡地掛在薄如輕紗的天空中。這恰到好處的修飾有種像可遠觀而不可褒玩的美景。

      在井然有序的安排下活動激烈,而精彩地展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跳棋然后是象棋、圍棋在智力與能力的挑戰中同學們都十分的開心帶著萬分的敬意與謝意,在晚會開幕之際我還代表班級向班主任,獻上最崇高的敬意——鮮花。這會兒,連班主任也與同學們玩起了智力考驗的游戲,題好歡悅的場景。在淡淡的音樂進行曲中一切都那么恰似完美。突然有種成就感,充斥著我的胸膛是啊,邁開第一步才能更快樂地走向成功。相信自己就能更快地爬上成長的階梯。

      我們從沒像今夜這樣,特別地關注這天,邊的月兒人們喜歡在月下期,盼美好、聚餐賞景、飲,酒作詩做著團圓美夢而我喜歡在月下寄物托思在這種氣氛中無限遐思……

      “坐望盈月東南起回想主思浩瀚游子心系慕大福慈父預晏在佳時。”讓我們在月兒、人兒、景兒的影響下去打撈成功的花兒吧!

      “人有悲歡離月有陰晴缺”愿人人都能美夢成真學子都能滿載知識而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月下的團聚里天倫之樂回蕩滿堂月在哪兒?在水里在天上在畫里在心上去盡情地打撈屬于自己的那輪吧!

      月是期盼月是掛牽月是幻想月,是浪漫,月是思念,月更是圓滿。今夜月如圓盤看不見殘缺的遺憾,今夜月光如水清澈著我們彼此的友誼,今夜月華如歌唱響我們心中的激昂。有你我們高唱,希望將快樂共享,所有夢都在生長,真心祈禱每刻都歡暢明明、暗暗、圓圓、缺缺的月亮告訴我們:人生有遺憾,耐住寂寞,堅持執著,去迎接新一輪較量奔向更遠的地方。

    【中秋節的隨筆】相關文章:

    中秋節隨筆09-06

    隨筆小學中秋節03-21

    中秋節的隨筆初中03-21

    暢想中秋節隨筆08-21

    美文欣賞:中秋節隨筆05-02

    中秋節團圓初中隨筆12-23

    中秋節隨筆600字01-22

    有趣的中秋節隨筆作文04-06

    什么中秋節了散文隨筆08-1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2022最走心的經典句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