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文學家梁啟超的代表作是什么作品 文學家梁啟超的代表作是什么
日期:2023-03-17 02:12:24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文學家梁啟超的代表作是什么  梁啟超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梁啟超的代表作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为你推荐:
  • 每天好心情的說說
  • 文學家梁啟超的代表作是什么

      梁啟超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梁啟超的代表作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

      梁啟超的代表作

      梁啟超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不僅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同時,他還是一位文學泰斗,留下了多部作品,以勉勵后世之人努力學習。梁啟超除了在有生之年留下諸多著作,還曾經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由于其號為飲冰子,因此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是當時發表于《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此文主要歌頌了中國少年的朝氣蓬勃,同時寄托了了自身熱切希望在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能夠出現“少年中國”,肩負起建設中國的重任,激勵振奮人民的精神;希望以此來改變國人當時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變法通議》是梁啟超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近代很系統的宣揚維新變法主張,在文中他論證了中國社會必須要改良變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是當時維新變法時期宣傳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幟。《變法通議》這一著作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受到了很多愛國人士的追捧,也大大增強了梁啟超的名望。

      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是梁啟超以及其著作對當代還是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他的故居和飲冰書齋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清末時期政治思想的重要載體。作為一代名流,梁啟超的諸多建樹、才能光彩紛呈,他無疑是中國近代最優秀的思想家、宣傳家。

      梁啟超年譜的內容

      梁啟超是我國晚清時期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不僅僅是一名學者他還是我國最早的維新主義者,同時他還是我國光緒年間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史學家,所以梁啟超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所以在我國文學界和歷史界都有很多崇拜他敬仰梁啟超的人。

      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梁啟超年譜長編》,這本書的作者是丁文江和趙奉田,這本書出版于2009年4月1日。

      《梁啟超年譜長編》是近代人物年譜中的一部巨作,在這部書中有很多的歷史資料可以供現代學術思想研究者了解和參讀,這本書中摘錄了梁啟超和他的師友往來的700多封書信,所以這本書是一本史料價值極高的年譜書。《梁啟超年譜長編》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資料,而且還有編者配上的說明性和評論性的文字,這本書主要記錄了梁啟超一生中一些重要事件的詳細時間和他一生中的一些重要活動。這本書一直從1873年梁啟超1歲的時候寫到了1911年梁啟超39歲,所以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年譜書,同時它還是一部詳細的人物傳記。

      如果你很敬仰這位晚清時期的政治名人梁啟超,同時也很感興趣他的人生經歷,你可以去閱讀一下這部《梁啟超年譜長編》,我相信這部書可以在你對梁啟超的研究方面提供很大的幫助。

      梁啟超兒子的簡介

      梁啟超是我國清末民初時期的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以及教育家,在我國的歷史上,梁啟超可以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對近代中國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不僅僅是梁啟超個人對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梁啟超的兒子們同樣也是中國發展的棟梁之才,為中國的發展壯大付出了很多努力。

      梁啟超一生之中一共擁有兩個老婆,一個是李蕙仙,另一個是王桂荃。李蕙仙一生共養育了三個子女,而王桂荃一生共養育了六個子女。因此,梁啟超一共擁有九個子女。

      梁啟超的大兒子叫梁思成,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于1915年到清華學堂進行學習。到了1923年,與我國著名才女林徽因一同趕往美國學習,并且兩人結為了夫妻。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梁思成曾經用流利的英文,詳細的講解了《中國建筑史圖》這一本著作,將中國的建筑推向了世界,為中國建筑走向世界開拓了道路。

      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是我國現代著名的考古學家,是田野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并且在1948年,當選了我國首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的院士。

      梁啟超的第五個兒子梁思禮是火箭系統控制專家,在我國的航天航空領域,以及軍事領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而且梁思禮是1946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枚地對地導彈的主要研究者以及主要領導人之一。梁啟超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中國的發展與進步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內容拓展:

      梁啟超推薦陳寅恪

      清華國學院剛成立時,梁啟超向清華校長曹云祥力薦陳寅恪。曹問:“陳寅恪是哪國博士?”梁答:“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曹又問:“他有沒有著作?”梁答:“也沒有。”曹搖頭道:“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這就難了!”梁說:“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就這樣,當時既無名望、又無著作、也無學位的“三無’學者陳寅恪,被聘任清華大學國學院教授。陳寅恪非常博學,他學貫中西,連清華的教授們也常來聽課,被稱為“教授的教授”,成為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

      立學立心無問西東

      張潮在《幽夢影》中打過一個饒有意趣的比方: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這句話固然可以為讀書所得作喻,又何妨用以形容一個人讀書的目的和姿態呢?一則民國時期的故事,讓我不免遐思,梁先生唯才是舉的博大胸懷和曹校長不拘一格納人才的開拓精神固然讓人印象深刻,但是陳寅恪先生淡淡的一句話將其一生重真知、輕浮名,立學立心、無問西東的治學態度展露無遺,如果說大部分的人還處在隙中窺月和庭中望月階段,那陳先生顯然已經是在臺上玩月了。

      名望、著作與學位是否能夠成為一個人學識的見證,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這些外在的憑證是否應該成為衡量學識的唯一標準,答案又顯然是否定的。一個人讀書究竟是為了捧起金鑰匙、拿到敲門磚,獲得通往高階世界的通行證,還是為了追求真知本身?我想前者無可非議,但后者更讓人肅然起敬。更何況,陳寅恪先生用親身經歷證明了,一位純粹的學者掙脫外在的桎梏,以本心治學,方才海納百川,厚積薄發。而這樣的“三無”學者卻依然可以依靠自己本身的學識讓同行折服,讓用人者認可,讓世人敬服。但很顯然,這種臺上玩月的瀟灑,需要淡泊名利的灑脫、專注自我的底氣和靜水流深的智慧。

      這讓我想起了民國時期的才女楊絳先生,她修身立言,一生淡泊名利,與陳寅恪先生如出一轍。反觀現在,社會上時有“大師”曇花一現,或一朝成名就醉心名利、鮮有佳作,或言行失德、為眾詬病,無不因為名所累、為利所惑。他們不僅辜負了自身天賦和學問,而且毀己清白,終為人所棄。這與“讀書養德、立身立學”的治學真諦不是背道而馳嗎?

      一個人獲得怎樣的學歷、從事怎樣的職業、成就怎樣的事業,只是讀書學習的小目標,而在博覽群書、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過程中,以理想之志、愛國之志、奮進之志,實現“求真、悟道、益世”,成為能完善自我的人,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的人,才應該是讀書學習的大志向。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來追求,持之以恒,鍥而不舍!

      敬業與樂業(梁啟超)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里頭“敬業樂群”和老子里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的。我所說的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么人不可教誨,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圣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務,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地不肯吃飯。

      我征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么為先?萬惡什么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于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于自己現有的職業應采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圣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后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里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圣。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于各種職業,沒有什么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于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佝僂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里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褻瀆職業之神圣;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絕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于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里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么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樂。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胡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惱。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又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文學家梁啟超的代表作是什么】相關文章:

    著名文學家劉義慶的代表作品介紹01-27

    文學家文天祥的代表作品介紹10-24

    著名文學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介紹01-26

    鄭振鐸的文學代表作是什么01-25

    梁啟超的名言07-01

    梁啟超的名言精選08-28

    梁啟超作文01-13

    梁啟超的名言警句12-16

    關于梁啟超語錄06-0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后悔了的傷感說說心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