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于簡譜樂理的基礎知識,內容如下:
相關知識:
簡譜應該說是一種比較簡單易學的音樂記譜法。它的最大好處是僅用7個阿拉伯數字----1234567,就能將萬千變化的音+樂曲子記錄并表示出來,并能使人很快記住而終身不忘;同時涉及其他的音樂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確顯示。簡譜雖然不是出現在中國,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國得到非常廣泛的傳播。
一般來說,所有音樂的構成有四個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間的音組成的,從鋼琴上直觀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鍵盤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鍵盤音越高。
2 音的長短:除了音的高低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長短。音的高低和長短的標住決定了該首曲子有別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為構成音樂的最重要的基礎元素。
3 音的力度:音樂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強度。一首音樂作品總會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強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變化是音樂作品中表達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質:也可以稱音色。也就是發出音樂的樂器或人聲。同樣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聲唱就不一樣的音色;小提琴和鋼琴的音色就不一樣。
簡譜起源: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于16世紀的歐洲,那時有一個天主教的修道士名為蘇埃蒂;他用1、2、3、4、5、6、7來代表七個音來寫譜教歌,爾后寫了一本小冊子名為《學習素歌和音樂的新方法》,那時西方人極注重發明創造和版權等個人成績,才被記載入史冊。
18世紀時法國人,名盧梭;1742年在法國巴黎向科學院宣讀了一篇論文《音樂新符號建議書》再提這“數字簡譜”。18世紀中葉此后,又有一批法國的音樂家、醫生、數學家等把“數字簡譜”加以整理,完善。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興起“新式學堂”,其中的“學堂樂歌”課直接效法日本的音樂教育,也沿襲了日本使用簡譜的做法。在許多中小學里開設唱歌課。當時的'唱歌教材,以我國音樂教師填詞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線譜,也有簡譜。簡譜大概就是這個時候由日本傳入我國的。
1903年,留學于日本東京音樂學校的曾志忞在留日江蘇同鄉會于東京編輯出版的中文雜志《江蘇》第六、七期上發表《樂理大意》一文介紹西洋樂理知識,并以簡譜與五線譜對照的形式刊登了《練兵》、《春游》等六首歌曲,這被是認為是目前所見中國人使用簡譜的最早記錄。近代音樂教育家沈心工也是簡譜的最早傳播者之一,他編輯的《學校唱歌集》于1904年出版,成為中國出版并流行的第一部簡譜歌集,從此后簡譜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由于它的簡明易學和排印方便,在年代興起的中國抗日救亡群眾歌詠運動中,簡譜對于歌曲的傳播發揮了極大作用。同時,簡譜本身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普及。
簡譜得以在中國廣泛普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簡譜的記譜法與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工尺譜相當接近。如工尺譜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幾個字和附在字左邊的不同的偏旁來表示音的高低的,而簡譜則是用七個阿拉伯數字和附在數上面或下面的圓點,來表示音的高低。工尺譜是用附在字右邊的板眼符號來表示音的長短,而簡譜則是用附在阿拉伯數右面或下面的短橫線,來表示音的長短。簡譜與工尺譜如此相近,簡譜記錄音的高低長短的方法又比工尺譜更簡便、更精確,因此中國人十分容易接受簡譜。
就世界范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又將其發揚光大的國家。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簡譜得到如此普及。
簡譜有著較簡單易學、便于記寫等多種優點,這使它在中國有著比五線譜更為眾多的使用者,對于推動和普及群眾性的音樂文化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的許多音樂家在創作樂曲時,記錄最初的創作樂思,多習慣使用書寫方便的簡譜。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時,他們的初稿也都是用簡譜來記寫的。
【簡譜樂理基礎知識】相關文章:
1.樂理基礎知識簡譜
2.簡譜樂理基礎知識內容
3.簡譜樂理基礎知識的內容
4.口琴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5.樂理簡譜基礎知識入門
6.嗩吶簡譜樂理基礎知識
7.基礎簡譜樂理知識
8.簡譜基礎樂理知識入門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愛不愛我吉他譜及歌詞簡譜 愛不愛我吉他譜及歌詞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