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哲理美文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春節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范文
日期:2023-03-19 07:45:25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篇1  本學期,有四個課題要結題,分別是朱春燕《小學數學開放性問題設計的研究》,肖烈《小學高段學生日記競賽的實踐研究》,齊麗琴《
为你推荐:
  • 花很美的說說心情
  •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篇1

      本學期,有四個課題要結題,分別是朱春燕《小學數學開放性問題設計的研究》,肖烈《小學高段學生日記競賽的實踐研究》,齊麗琴《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培養的研究》,陸立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良好習慣的培養》。現將課題報告發到博客,望幾位教師抓緊撰寫,及時上交,爭取獲獎。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課外閱讀都作了明確的要求。如對3~4年級的要求有: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的要求有: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呂叔湘先生也曾說: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

      無論是《課程標準》這樣的法規性文件,還是語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訴我們,課外閱讀不是可有可無的滋補品,而是與課內閱讀同樣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也能看到,語文能力強的小學生,幾乎都從長期的課外閱讀中受過益。所以現在我們的語文老師總是十分重視并鼓勵學生多讀文學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讀物。

      但同時我們又發現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多數不愛課外閱讀,而且在有限的閱讀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諸多不良的習慣。這些現狀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有必要探尋農村小學生不愛閱讀及課外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的客觀因素和心理基礎,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矯正方法,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去,最終使農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二、研究目標

      探尋農村小學生不愛看課外書及課外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的客觀原因、心理基礎,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矯正方法,最終培養農村小學生具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研究對象:

      農村小學三~六年級的學生。

      四、研究內容

      1、對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在課題實施前對全校區三~六年級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包括:對閱讀意識的調查、對閱讀的材料的調查、對閱讀的目的的調查、對閱讀方法的調查。

      2、實施的策略:通過調查和分析,確定合理的實施策略,如激發閱讀動機、指導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五、研究方法

      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六、研究步驟及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9至20xx、1)

      制定課題方案,對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學習相關理論,并確定合理的實施策略。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3至20xx、6)

      1、根據課題方案,在理論指導下實踐。

      2、每個學期召開研討會,匯報信息,總結交流經驗,加強調控,不斷改進實施策略。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9至20xx、1)

      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課題組人員情況及分工

      姓名成員情況分工陸立軍小學高級教師。多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幾次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組長。負責課題的全面實施,課題方案及研究報告的執筆,并指導和參與課題的實踐。姚清波小學高級教師。多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曾分別在富陽市、浙江省、全國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負責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并參與課題的實踐。包利芬小學高級教師。擔任小學語文教學二十年。曾幾次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參與課題的實踐。華玉蘭小學高級教師。擔任小學語文教學二十余年。曾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參與課題的實踐。

      八、成果形式

      階段成果:在實施的同時,進行小結和調整,寫出階段性報告和有關論文。

      最終成果:結題報告,課題論文。

      九、機制保障

      1、學校重視。邀請課題研究專家和教學專家做課題顧問,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的課題研究組織。

      2、結合課題研究的需要,個人學習與集體學習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理論書籍,充實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有效指導教師的實踐研究。

      3、規范課題研究的過程。課題組每學期開展課題研究進展的研討會,匯報信息,總結交流經驗,對課題實施的達成情況定期進行評估,并加強調控,不斷改進實施策略。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篇2

      一、課題實施的背景

      當今聞名遐邇的意大利瑞吉歐教育體系,把個案記錄作為一種全新的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教育方法,在當今世界被公認為最優秀的教育方法。個案記錄不是純粹的活動記錄,它的使命是讓教師在對每個兒童進行關注時,能更好的遵循新《綱要》的精神,讓它更有利于針對每個兒童的教育和對特殊兒童的行為矯正,讓教師自主、深入的去尋求掌握觀察兒童的方法,提高觀察的敏銳力,真正把“因材施教”落到了實處。它體現的是被觀察對象的一系列發展進程,也體現了教師與幼兒互動、兒童與教師互動、家長與教師互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幾年前,上海兒童基金會普陀幼兒園,開始了有關“觀察、記錄、分析和評價幼兒和幼兒園教育”的課題研究。該課題研究從加登納和瑞吉歐的合作研究《讓兒童的學習看的見》中獲得靈感,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幼兒教育家喬治·富門的指導和幫助。國內外進行豐富的個案研究,如:“幼兒家園行為不一致”的個案研究、“幼兒交往能力”的個案研究、“幼兒多動行為”的個案研究這些研究讓老師看到了“記錄”的價值,教給老師記錄的方式,從真正意義上指導我們的研究。

      二、課題實施的現實意義

      1.當前,我們在研討有效教學時發現,教學中普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學目標不具體,沒有把握教學難點、采取有效教學策略解決難點;二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及時反映,靈活駕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師備課時備幼兒不充分,對幼兒的知識經驗不夠了解,活動的組織形式沒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對幼兒的學習情況估計不足。要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幼兒,個案觀察記錄就是觀察了解、分析幼兒的有效途徑。通過個案記錄的實踐研究促進幼兒園的有效教學,這是我們開展此課題研究的現實需要。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學前教育應當尊重每個幼兒的自身發展的特色,應當因人而異,在觀察、了解每個幼兒的基礎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如何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里能面對所有的孩子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無疑,開展個案研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個案教育研究能促使教師圍繞案例中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反思教育教學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我們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的體現。

      3.我們幼兒園的辦學思想——順天應人、以智啟智,這就意味著要貫徹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思想,要遵循以孩子為中心的原則,要有對幼兒快樂學習生活的追求,要讓幼兒園成為幼兒幸福生活的樂園。對我們教師而言,要求我們心系幼兒,真心關心幼兒,關注并了解幼兒的行為表現,從孩子的角度設計和開展活動,要有用智慧啟發幼兒智慧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教學技巧。個案研究是貫徹辦學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個案研究能加快辦學思想建設的步伐,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三、課題實施的理性思考

      1.課題概念的詮釋

      ⑴“幼兒”指3—6歲的兒童。(本研究對象指本園在讀幼兒)

      ⑵“幼兒個案記錄”指各研究者根據本班實際,確定研究對象,對個別或少許幾名幼兒的生活、學習過程或現象進行細致和整體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是案例的記錄,也可以是連續跟蹤的觀察記錄,記錄的方式可以是筆錄,也可以是量表統計,還可以攝像、攝影等。

      ⑶“幼兒個案記錄的實踐與研究”指對觀察記錄的幼兒個案進行分析、研究,采取積極有效的教育策略,進行因材施教,以此促進幼兒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2.相關理論支撐

      ⑴“兒童中心論”—杜威教育理論,瑞吉歐人繼承和發展了杜威的這一思想,反對教育在教學中對兒童進行知識的單向灌輸,針對傳統教育中重心在教師、教材,唯獨不在兒童的“無兒童”的現象,提出了“兒童中心”的論點。

      ⑵瑞吉歐教育體系幼兒教育最獨特的貢獻,就是把“記錄”作為教育實踐的基本組成部分。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家琳蓮·凱茨認為,瑞吉歐的“記錄”為幼兒教育提供的是基本的、同等重要的革新。第一,記錄幫助幼兒從活動中獲得廣泛而深入的學習;第二,記錄是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學校中所獲得的經驗;第三,記錄是教師研究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使教師了解幼兒以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第四,記錄提供幼兒學習和發展的信息。瑞吉歐教育體系使業內和業外的人士都感到震撼,并為之折服,在很大程度上與瑞吉歐教育體系所建立的豐富“文檔”是有關聯的。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觀點和可能創新之處

      1、主要觀點:

      (1)以兒童發展為本的觀點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堅持以尊重、理解、信任兒童為前提,確保個案記錄研究的真實性。

      (2)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獲得滿足和成功。教師在觀察時,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帶個人感情色彩,都應把自己當做局外人,把自己的、幼兒的行為、語言都如實記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實、生動、具體的資料。

      不干擾幼兒。記錄自然狀態下的表現,特別在“點點滴滴”中避免因記錄而干擾幼兒的活動,否則記錄只會流于形式;不喧賓奪主。觀察記錄只是為教育服務,不為了記錄而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不為了記錄而放棄了對幼兒的指導,美其名曰:“為了記錄”這本身就違背了記錄的初衷。

      2.可能創新之處

      (1)對尋常幼兒的個案記錄更全面、細致、豐富、具體。

      (2)個案記錄的開式多樣化(文字、圖片、照片或錄像),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提高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的觀察更敏銳,教學策略更有效,更能體現教師的智慧。

      四、課題研究的操作思路

      1.研究目標

      總目標:

      通過幼兒個案記錄,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

      具體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掌握觀察記錄的方法,真實記錄整理、準確分析個案,學會從個體到整體的個案研究方法,積累課題研究的經驗。

      (2)聯系個案記錄研究,更有效的開展備課、上課、評課。

      2.研究內容

      (1)個案記錄的內容包括個案記錄研究對象的確立、如何觀察并記錄幼兒一日生活、記錄的方法、怎樣分析記錄的內容以及怎樣評析記錄的過程。

      (2)通過幼兒個案記錄的實踐與研究,促使教師全方位的備幼兒,了解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特點,從幼兒角度設計、組織評價教學活動,更好的促進幼兒的發展。

      (3)個案記錄促進有效教學。備課時教師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把握重點,

      掌握突破難點的策略;在課堂中教師及時反映、靈活駕馭;課后教師及時記錄分析評價課堂的有價值的研究現象,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主要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查詢相關資料,學習古今中外有關個案記錄的理論知識以及個案記錄的研究方法,為此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行動研究法:堅持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探索個案記錄的操作策略。

      (3)個案研究法:老師們將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發生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片段或過程真實的記錄下來,加上情境分析和反思、感悟,進一步提升形成本課題研究的相關理論觀點。這就是個案研究法。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4)經驗總結法:在各個不同的研究階段,運用經驗總結法,對本課題的實踐操作進行整理和歸納、提煉和總結,形成具有一定結構體系的經驗和研究成果。

      4.研究重點

      (1)建立幼兒成長檔案,探索影響個別教育的相關因素,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

      (2)積累豐富的個案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素養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3)找出家園合作存在問題,以及針對問題采取的措施、方法。 5.研究思路設計

      (1)組建一支具有一定實踐和研究水平、具有創新精神的以中青年骨干教師為主的課題研究團隊。聘請市、縣教科研的專家為課題顧問,對課題的理論支撐、研究方向、總結提升等方面做指導。

      (2)對幼兒個案進行及時的分析、整理,有效的調整教師的教育策略,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

      6.研究步驟構想

      (1)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完成選題,選好子課題,確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制定研究計劃。包括:劃分工作階段的程序,確立工作內容,安排工作時間,規定組織形式和表現形式。

      (2)實施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課題開題。研究者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研究工作。按月、按學期進行個案跟蹤觀察、記錄、分析,定期總結交流。

      (3)總結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作價值判斷,形成研究報告,并整理相關的論文集。

      五、預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2、保障措施

      (1)本課題組核心人員均為本科學歷,從事幼教工作平均為12年,多次與省市級課題研究,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均取得過研究成績。

      (2)本課師組為學習型團體,成員們勤于學習,樂于研究,團結協作,業務能力很強。

      (3)本課題組圍繞課題已開展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與本課題有關的資料,做了充分的、務實的調研工作。

      (4)本課題能自籌研究經費,保障研究時間。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篇3

      一、 研究背景

      區域活動是幼兒學習、探索、不斷自我完善的活動,有相對輕松的活動氣氛,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能充分滿足孩子們的發展要求,深受他們的喜愛。但是在孩子們參與區域活動的過程當中,務必會發生種種狀況,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地介入、采用合理的指導方法,以保證探索活動繼續下去。本學期以行動研究法、案例法為研究的主要方法,結合實際,開展了以主題活動背景下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教師的觀察指導以及區角活動的評價形式為專題的研究,把這些作為進一步深化主題背景下的區角活動目標,使區域活動在主題背景下建構和開展,更好地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以下是我們課題組在這個學期中開展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的一點做法。

      二、研究策略

      針對幼兒個性化特征指導的策略。

      首先,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對較特殊的幼兒進行跟蹤指導。對興趣單一的幼兒進行個別交談。

      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層次性,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在同一活動區里教師提供的材料千萬不能“一刀切”,不但應考慮到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還應考慮區域設置的教育目標,做到材料提供的層層遞進。

      再次,根據小中大班的年齡特征,適當的安排游戲內容和教學內

      容。

      通過小課題研究,教師能夠對幼兒進行合理的觀察與指導,使幼兒區域活動教育效果的達到最優。

      三、本學期研究重點

      1、繼續進一步完善區域活動環境,包括活動空間和活動材料的選擇投放。

      2、在活動中教師的觀察與指導策略以及如何把握教師介入指導的時機。

      3、關注材料投放的層次性。

      4、重視活動的交流評價。

      四、研究步驟與措施

      1.強化理論學習,刷新教育理念。本學期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區域活動觀察與指導》、《幼兒園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游戲中教師的觀察與有效指導》,采取個人研讀、組內討論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繼續進一步領悟其中精神。

      2.加強主題前審議活動。本學期我們加強了主題前審議的管理。注重審議過程,做好相應的記錄。主題前審議時,我們主要圍繞主題目標、主要活動安排、環境與資源、區域活動設置、區域活動材料準備等方面對主題進行全面審議,對不夠合理的地方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不斷優化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3、開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體備課研討。本學期初我們課題組通過觀摩發現了部分主題的區角內容的材料還存在目標過于單一,缺

      乏與主題階段目標吻合和缺乏層次性,我們課題組決定開展“一案三步”互助式集體備課研討,第一步,研討主題性區域設置及材料提供,第二步,根據幼兒的實際水平進行實施;第三步,觀摩區域活動開展過程;選擇案例分析。希望通過這三步走的實施,把主題背景下區域活動開展做得更扎實。為此我們以個主題目標、階段目標、主題內容為藍本,對各區角活動的預設進行了集體備課活動。首先我們在認真學習、把握主題目標和各年齡段幼兒發展目標的基礎上,課題組教師進行自備,其次以匯報的形式交流(主要是圍繞區角材料的設計、區角活動材料各階段的投放與活動的重難點展開),再次根據研討的結果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的修改。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區角活動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做到心中藏有目標并認真組織實施。最后加強教學溝通,課題組教師相互觀摩區角活動的開展,探討開展過程中的問題,從而逐漸更新教育觀念,拓展教育思路,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4.開展觀摩活動,促進專業成長。如果說,學習理論、剖析案例是教師廣泛吸納各種新信息,初步整合、建構自己的“有關區域活動教育理念”的過程的話,那么,觀摩研討則是教師形成新的區域教學能力的過程,是在學習借鑒他人經驗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的過程。為此,我們理論聯系實際圍繞區角活動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有效指導和評價進行了觀摩研討活動,在交流活動中,大家暢所欲言,中肯地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使執教者獲得了更多的啟發和新的靈感,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教師們在教研活動中收獲

      頗多,對提升自己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幫助。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改變了教師們的傳統思維方式,還用新的理念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體驗到了大膽嘗試、研究的成功感;培養了教師的實踐反思能力。同時,我們做好每次研討活動資料的梳理與整理工作,做到有內容,有記錄。

      5、以優秀“案例”為載體,開展研討活動。 課題組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每位老師總結自己在實踐中介入指導和交流評價的優秀案例,并展開研討——研活動的價值點;有效的指導方法和策略的運用;怎樣把握介入的時機;師幼互動等。并結合案例談自己的想法:如果是你在這活動中該怎么處理?教師們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思路和策略,在分享交流的同時促進了專業成長。

      五、研究的成效

      對教師而言:

      1.強化了教師的角色意識。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關系由原來的教與學的關系轉變成合作伙伴關系,在教育過程中開始學會觀察兒童、了解兒童,對自身的教育行為進行理性的思考。活動中,教師尊重幼兒的各種做法和想法,把指導的重點放在了觀察和把握孩子的發展上,并在此基礎上有依據地進行指導。同時,通過師生“對話”,逐漸形成兩者之間的理解、溝通、互信、尊重、融洽的良好氛圍,繼而達到師生共同成長的目的。

      2、學會有目的地組織評價活動。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教師們開始重視區角活動的交流和評價。她們根據每個區角活動目標

      的制定能靈活的、有目的地去選擇相應的評價方法,在評價活動中課題組的老師們常常會使用以下一些方法:

      (1)激發孩子對多種活動內容的興趣。通常孩子在選擇區域時,很容易受材料本身的吸引,比如事物的外形、顏色、聲音等,這很容易使孩子在一個地方或固定區域中,興趣單一。所以老師要像做“廣告”一樣,充分利用交流評價來把區域內容“推銷”出去,使幼兒關注未涉及的活動區域,進一步誘發孩子的內部動機。比如在主題活動“我喜歡的昆蟲”中,老師在交流評價時展示了一名幼兒的噴畫作品,幼兒從畫的效果中對作畫的方式感到新奇,這樣,交流就激發了孩子對未涉及的活動內容的興趣。

      (2)介紹多樣的學習方法,激發探索欲望,鼓勵創新。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體差異,而區域活動是通過材料與孩子相互作用去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每個孩子會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老師組織的交流評價,向孩子展示各種成功的方法,為幼兒的“學會學習”提供良好的交流機會。如:在“我居住的地方”主題活動中,一個孩子用和老師不一樣的方法成功設計了“未來的小區”時,老師關注了這樣的個案,在交流評價中請他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方法,并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事實證明,只要你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發揮,他們的表現肯定讓你意想不到!

      (3)通過評價交流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質。在活動中,課題組的老師們能夠注重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良好個性品質,如:遵守活動常規、與同伴愉快合作、不怕困難耐心堅持、反復實踐等一些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 篇4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我校學生主要來源于縣城學校及其周邊農村的學校,城區學生與鄉下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多方面都有明顯區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使每一位學生樂學、善學、會學,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體驗學習的成功與歡樂。防止出現優生吃不飽,學困生難消化,厭學甚至輟學的現象。我們想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兼顧學生個體差異,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分別到達其思維最近發展區,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探索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的途徑和方法,幫助教師掌握專業發展策略。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目標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對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進行現狀調查、成因分析和優化分層教學策略研究。

      (2)探求初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數學與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之間的差異互補來促進合作學習數學的有效開展。

      2、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研究本課題旨在引導教師注重學生差異、合理利用差異,探尋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創造出更為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將此實踐經驗推廣到學校

      其它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和學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課題研究的思路與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1、研究的準備階段。

      時間安排:20xx、420xx、8

      (1)設計課題方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查閱大量文獻,掌握國內外關于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習數學影響的研究概況,確定研究課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設計了課題研究方案,修訂、論證研究方案,集中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使課題研究具有明確的目標。

      (2)進行課題組建設,使課題研究處于科學、規范的組織管理之中。把課題組成員分為三個小組。明確課題組成員的職責和分工。制定課題組階段性計劃。完善課題研究制度和組織紀律,包括理論學習制度、培訓制度、研究制度和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3)進行預備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修改、完善調查問卷,進一步明確研究的思路和目標。

      2、研究的實施階段。

      時間安排:20xx、920xx、6

      (1)設計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能力的調查問卷。三個小組分頭在實驗班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掌握大量真實的第一手資料。(2)組織課題組成員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認真統計,著眼差異,進行現狀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詳細的分析報告。依據分析報告,確定實驗班學生的分組情況。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群體,每組6人,每類學生兩名。分組都是相對的,并非一成不變。(3)采用行動研究法,一方面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自己研究的具體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撰寫專題論文、積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過公開課、研討課、教學經驗交流、開展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競賽與觀摩等活動,發現問題,調整實驗計劃。

      3、成果形成階段。

      時間安排:20xx、720xx

      (1)整理實驗數據和資料,對實驗效果進行評價。

      (2)整理優秀教學設計、課例、案例系列,做好實驗的教科研論文成果匯編。

      (3)完成實驗研究報告。

      (4)召開課題展示會,展示匯報實驗成果。

      (5)完成課題研究報告,為課題鑒定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課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整體取樣的方法,選取七年級11、12、13、14、15、16班,八年級9、10、13班、14班,九年級5、6班,作為研究對象,同年級其它班為對照班。

      2、研究方法:

      (1)研究準備階段:主要采用觀察、調查、查閱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通過觀察、問卷調查進一步確定研究對象。結合查閱文獻資料,確定研究的內容,為課題研究提供事實依據。

      (2)研究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即把我組數學教師的每一節課堂教學,都作為我們課題研究的一個環節,在實際行動中摸索經驗。對每個階段,各個個案數據進行收集,將差異情況和解決策略按不同的標準分類、比較,形成檔案式資料。使教學的過程同時成為

      研究的過程。并通過多個代表性個案的不斷探討、總結,形成一定的理論。

      (3)研究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成員積極對自己的研究活動過程加以回顧、反省、總結。

      五、課題預期研究成果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課題組經過認真調研、統計和分析,撰寫《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的現狀與分析》、《探求初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與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形式》、《分層教學與學生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等調查報告和論文,幫助數學教師和教育管理部門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的現狀,以作為教師教學和教育管理的參考。

      2、通過本課題研究,課題組通過個案跟蹤和個別指導等方式拉近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不同類型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差異、合理利用差異,探尋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加速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社會實踐課題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鼠標市場調研報告08-05

    社會工作者實習調研報告11-15

    英語寫作議論課題10-11

    大學寒假社會實踐報告總結10-02

    報關、報檢員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0-10

    銷售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201708-06

    國學智慧爾雅通識課題庫答案04-02

    2017最受員工歡迎的福利調研分析11-02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范文11-04

    大二寒假社會實踐報告3000字10-2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五一早安問候語圖片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