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哲理美文
中國畫色彩的語言分析論文怎么寫 論中國畫的色彩觀
日期:2023-03-07 18:40:53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中國畫色彩的語言分析論文  一、中國色彩的演變  遠在陶器時期,色彩就應經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等早就已經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隨著人們情感的表達、審美的需要
为你推荐:
  • 很憤怒的說說
  • 中國畫色彩的語言分析論文

      一、中國色彩的演變

    中國畫色彩的語言分析論文

      遠在陶器時期,色彩就應經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帛畫等早就已經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中。隨著人們情感的表達、審美的需要,色彩的表現更加的自由,思想空間越來越大,情感越來越豐富,色彩也成為了人們溝通、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國畫中的色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代時期的色彩最為豐富、富貴。色彩總能夠把作品表達得完整,受著社會的影響,色彩的語言在不管的變化更新。中國畫的水墨獨特的變化可以表現色彩的變化,元代時期文人畫是為主流,并影響到了元明清時期的藝術畫壇。現代中國畫的色彩仍然是西方繪畫達不到的韻味。在遠古時期的繪畫叫做“丹青”,從字面意義上來看中國繪畫是非常重視色彩的。明代的文征明說過:“余聞上古之畫,全尚設色,墨法次之,故多青綠;中古始變為淺絳,水墨雜出。”

      這些話也反映出了中國畫色彩的演變。在漢代以前到漢代,五種顏色是以青、赤、白、黑、黃為主的。“五色”說也是中國文化中的“五行”說的一部分。到了春秋時期已經完全鐘情于這些顏色,殷墟的甲骨文中還有記載。在魏晉時期,社會的動蕩藝術思想的活躍,中國畫史上第一批畫家,繪畫理論也在這一時期問世,從傳世作品中可以看出色彩艷麗厚重、清秀細膩。隨著謝赫六法的“隨類賦彩”,總炳的“澄懷觀道”的提倡色彩也在“以色貌色”。在佛教美術上與西域色彩觀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漢代時期的以紅黑色彩的局面,多以石青、石綠、藍、綠等為主調,色調明亮具有韻律感。隋唐時期的繪畫被礦物質的顏料廣泛使用,無論是卷軸畫還是壁畫,唐代的繪畫色彩都達到了全新的高度。從歷代名作中看出繪畫用色大多都是用石綠、赭石、朱砂等純色,畫面端莊穩重、色彩鮮明。元明清時期的文人畫重水墨,以書寫抒發內心的情感。

      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西方藝術的進入,中國畫色彩發展了巨大的轉變,以徐悲鴻、林風眠為主要的畫家例子,他們的繪畫中融入了西方的繪畫技法在筆墨中。形成了新特色的中國畫,展現了中國的新面貌。“徐悲鴻在《中國畫改良論》中說:‘中國畫學之頹敗,至今日已極矣……夫何故而使畫學如此其頹壞耶,曰惟守舊.日惟失其學術獨立之地位。占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他的繪畫融入了西方的繪畫,也肯定了“師造化”的傳統理論,反對古板、守舊、沒有創新的藝術,他的繪畫藝術對中國畫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中國畫的色彩觀

      “‘畫績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脯,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繡。上以黃,其象方……五色之變以章謂之巧。凡畫績之事,后素功”——林木《筆旦論》3“《考工記》云:“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也。”“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脯,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繡。”是為色之配比華飾。此二者,亦為吾國繪畫用色之要旨,非止于“隨類賦彩”之說也。”

      “《周禮 考工記》定東、南、西、北、天、地之色為青、赤、白、黑、玄、黃,這是史料記載最早的色彩分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陰陽五行學說漿萬物的起源、構成歸納為五類元素構成的模式,五行、五色、五德、五味、五聲、五臟、五則、無神的說法,到春秋時期已經流傳開來,萬物盡納其中,由此及彼,無所不包,自圓其說。之后《呂氏春秋》又把五色羽五行相對應排列,涂色尚黃、木色上青、金色尚白、火色尚赤、水色尚黑。”5原始的色彩觀從具象脫離出來,色彩就有了象征性與概括性。

      中國畫色彩的理論早在六朝時期就有了爭論,顧愷之和總炳等人,南齊的謝赫在論畫中就提出了“六法”。隨類賦彩,短短幾個字就涵蓋了很多內容。隨類就是跟隨不同的物象,賦彩是施與顏色。

      魏晉時期的繪畫有了文人的參與,到了北宋時期蘇軾提出了“士人畫”。逸就是元代文人畫的特點,也反映出了文人的悲涼苦悶等精神狀態,元代文人畫以山水為主,在這一時期山水畫的發展飛快,色彩主要以水墨為主。王世貞所說“山水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癡、黃鶴又一變也。”6元代時期也有從事色彩設色為主要創作的畫家,但是占不了主導地位,所以那一時期的文人畫以“以色為俗”,色彩逐漸淡出。明清時期也繼承了元代的文化畫傳統,文人畫之所以中水墨“以墨為雅”,是因為文人畫重書寫、重尚意。書寫把心靈、人生都傳達出來。

      20世紀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國畫融入了西方的文化、繪畫技法,繪畫也不再是文人雅士、上層階級人士的把玩物品,成為了服務于大眾的藝術,但是文人畫的筆墨韻味很難與融入與大眾文化,所以中國畫尋求創新改變了新的語言和形式,也是色彩的重要的追求內容,文人畫在這一時期推出了歷史的舞臺。色彩在改革開放的形式下融入了西方的印象派、抽象派等,也加入了西方色彩對光影、物象的寫實、立體的追求。到了20世紀后期,中國畫的`發展進入了平穩時期,新的一輪爭議出現,以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為主要代表的人物展開了“筆墨當新時代”的爭論,成為了新的焦點。“新文人畫”就出現了。在技法上借助了西方的藝術觀念,為中國畫的色彩探索作出了貢獻。

      中國畫的色彩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追求和創造,都豐富了中國畫色彩的內容,依然是西方繪畫達不到的色彩筆墨韻味,具有中國民族特有的藝術。

      三、中國畫色彩的藝術價值

      色彩雖然具有裝飾性豐富畫面的效果讓畫面更充實、具有情趣,但是它還具有內心世界的表達,精神與情感的體現。在中國畫工筆畫中,色彩的運用是可以掩蓋筆墨與線條的不足,讓畫面更加豐富有畫面感,在表達畫家的色彩情感時也能體現出畫家的德藝雙馨的修養。一幅優秀的作品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我們的內心,讓人的思想隨著畫面展開聯想、幻想、暢想,傳達的意境滿足于人們的欣賞心理。

      色彩的藝術價值還表現假如一幅畫色彩的不同運用,就會給欣賞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這就是畫家的色彩情感傳達。色彩的抽象性通過對色彩的加工組織來表現畫家的生活感受、情感狀態,所以色彩就不簡簡單單只是色彩。畫家通過色彩的搭配表達其內心的情感,比如紅色調有熱烈的效果,藍色的調子有淡雅的安靜,所以說色彩是最具有表現人內心和情緒有力的語言。

      色彩的表現有寫實性的色彩與表現性的色彩,寫實性的色彩是真實的表現物象,客觀的描繪物象的色彩關系,表現性的色彩就是畫家的情感抒發,康定斯基曾說:“藝術屬于精神領域,色彩可以通過視覺作用于觀眾的心理。”由于不同時代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感受也不同。古典時代認為不和諧的配色在現代卻被認為是新穎的美的配色。

    【中國畫色彩的語言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從唐代色彩畫看中國畫獨特的色彩語言論文08-07

    中國畫色彩特質解析論文07-10

    佛教美術的對中國畫色彩的影響論文08-06

    淺議筆墨是中國畫的語言論文08-07

    中國畫的傳統色彩美學和現代色彩意識04-06

    探析中國畫色彩的當代審美特征與應用思考的論文08-11

    平面設計美學對新中國畫的影響分析論文08-11

    論中國畫中程式化語言的弊端論文08-07

    中國畫的時代特質論文07-10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唯美小清新句子_很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