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賞析
《我與地壇》乃史鐵生先生的代表之作。蘇教版必修一僅選取其中兩節,但已為之所打動。其含而不露的表現方式,品之有味,回味無窮。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我與地壇賞析 ,歡迎閱讀。
我與地壇賞析1對于一篇文章,要有一個好的切入點來進行清晰的分析。在講解《我與地壇》第一節時,我首先從標題入手。既然標題為“我與地壇”,那地壇是什么呀,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閱讀第一段,用文段詞語進行簡單的概括。此問題很簡單,學生極易得出結論:地壇是一座古園,它荒蕪、冷落(比喻),無人問及。接著,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第三段,地壇到底荒蕪成什么樣了。“四百多年里,它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此處的分析很重要,要細細梳理。在四百年前,地壇是什么樣的呢?明確對象:琉璃、門壁、墻、臺階、欄桿。琉璃是浮夸的,華美夸張;門壁是炫耀的朱紅之色,奪目耀眼;墻是高聳的;臺階是玉石般光滑,欄桿是精雕細刻的。而四百年后的今天呢,琉璃剝蝕(剝落侵蝕)了;門壁的朱紅淡褪(暗淡褪色)了;高墻坍圮(倒塌零碎)了;玉砌雕欄散落一地了。此處描寫一個很重要的手法就是運用了動詞“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暗含了對比,寫出了在四百年的時光流逝中,地壇前后的巨大變化。標題既為“我與地壇”,那我呢?“在20歲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20歲之前是“最狂妄的”,朝氣蓬勃,膽大包天,世界盡在腳下。而之后呢,“雙腿殘廢”,“失魂落魄”“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與地壇的命運是何其相似,于是作者才說跟地壇是“緣分”“有宿命的味道”,于是乎地壇成了作者“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作者在地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自己的同類,尋求慰藉,于是“最初幾年就一天到晚耗在園子里”。在那做什么呢?“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在思考命運何其殘酷,在思考為什么讓他來這個世上受這樣的磨難。此處,作者設置了問題,事關人之生的大問題,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借助地壇中的景物予以解答。“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乍一看,此處寫景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生動形象,觀察入微。其實,景語的背后恰恰是作者人生之悟的過程。“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起初,萬分不明白,為何比作“小霧”,思之頓悟,作者在如此年紀受如此打擊,對于為何而生剛開始自然是一頭霧水,“停在空中”,可見是作者之絕望悲觀,一動不動。“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漸漸地,作者似有所悟,而且“搖頭晃腦”,有了生機和活力,不似以前那般絕望。“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為何而生畢竟是大問題,不可能思之即得,作者在思考中自然也會有“不耐煩,累了”的時候。“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經過幾年的思索,作者終有所悟,似金蟬脫殼,作者已經擺脫了軀體對自己的束縛,漸漸擺脫了雙腳殘廢對自己的影響。“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經過不斷地思考,逐步積累力量,終于“摔開萬道金光”,作者終于頓悟,明白了為何而生的人生之大問題。而這一切,是從這從地壇中得到的感悟,“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我”雖然身殘了但志不殘,也要在“荒蕪”中煥發盎然的生機。而作者又借助地壇之景,含而不露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悟。
于是在第六段中,作者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生死明了,生不可選擇;死不必急于求成,而且,死是一個節日,如你起早熬夜準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并且慶幸并且感激這樣的安排?
既然生死既明,那接下來就是“如何活的問題”。作者也說“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于是,十五年間,作者總去地壇“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間,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人的軀體會被命運之手不斷摧殘,但依然有一些東西無法改變。“落日在寂靜中將坎坷映照得燦爛”“雨燕在最寂寞的時間放聲高歌”“古柏、冬雪、夏雨、秋葉”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軌跡生活著,“散發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于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這種味道,就是人生的味道。唯有親身經歷,切身體會,才能得其真味。這個過程誰也無法替代。“如何活”,在人生的過程中自己體味,而地壇之景也隱約給出了答案。
第二節可以粗略講解,讓學生找出直接刻畫母親的語句:“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讓學生把握母親的形象,體味母愛的偉大即可。從全文看,更是通過母親,解答“如何活”的問題。“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母親已經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了作者答案。
我與地壇賞析2史鐵生是一位作家,正當生命最燦爛的季節,命運卻給了他最沉重的打擊──雙腿殘廢。他一時“被命運擊昏了頭”,覺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于是,家附近的地壇,這個荒蕪冷落的古園,便成了“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
史鐵生在這個古園里泡了15年,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這里的一草一木,沒有人比他對園子的感受更豐富,《我與地壇》就是他在這里浸泡、在這里思考后的結晶。節選的課文一共包括兩部分,寫自己,寫母親,寫自己又為寫母親作了鋪墊,表達了作者痛苦、復雜、深沉的感情。
一、深愛地壇,感悟生命
第一部分寫地壇,從自己與古園的緣分寫到古園本身,寫到自己在這里的思考以及從思考中得到的對生命的感悟。
作者講述在殘廢之初,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然后偶然走進了那個與自己同樣荒蕪冷落的園子。這座古園映照了作者的生活,能夠感受作者內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從中受到生命的啟示。石門中的落日,寂靜卻安詳;高歌的雨燕,蒼涼卻張揚著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似乎講述著青春的童話。還有那些小昆蟲,那滿園子的草木,雖然生長在這落寞的園子中,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正是這不衰敗的園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發他對生命的長久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么?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應該怎樣生活?對前兩個問題,在這靜靜的古園中,作者“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幾年”,最后終于想明白了,于是對生與死的問題也就釋然了。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怎樣活下去,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在這個問題上,園子里的生命給了他啟示,他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促使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這部分描摹細致,感受深刻,寫得深沉而令人心碎,執著而引發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二、深愛母親,感受親情
第二部分寫母親。他愛地壇,更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尤其是在體會到母親的痛苦與無盡的關愛以后。
開始,作者是不理解母親的,只是時時刻刻在想著自己不幸的命運;等到他真正讀懂母親,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以后,母親卻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于是就有了作者對母親的重新審視,以及對母愛的更細心的體察。
作者表達的對母親的愛是深重而沉痛的。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為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的兒子,盡管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可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于是她只好默默地承受,用無私的母愛包容著兒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兒子走出陰影。但是她終于沒能等到。兒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母親能和他一起分享,母親能感受他的快樂呀!兒子第一次這樣為母親想,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于是,他又搖著輪椅來到這古園,他反復地想,為什么母親不能再等兩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復想著同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就像他當初反復思考生命與死亡一樣。這時候,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他心中“滲透得深徹”,而母親那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從而使他對無私的母愛有了更深的體會,對生活、對未來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與地壇賞析3在生命最燦爛的季節,他雙腿殘廢;當輝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時刻,他至愛的母親卻永遠地 合上了疲憊的雙眼。作家史鐵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難經史鐵生咀嚼,竟煥發出神 奇、瑰麗的光彩,痛苦讓它如此美麗;第一次讀《我與地壇》,我不禁驚異于它的美麗。
一、渾融的結構與深邃的主題 文章以相對獨立的兩部分結構,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殘疾陰影的心路歷程。
第一部分 寫“我”與地壇,以景物描寫為主,表達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寫“我”與母親,采用追憶 回想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兩部分內容看似不相關,其實貫穿著明暗兩條線索
明線———“我”與地壇的緣分;暗線———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 壇是為了逃避現實;“我”思考了三個問題:①關于死。②為什么出生。③怎樣活。在第二部 分中“我”去地壇則是為了感受親情,追念母親,因為這里處處都有關于母親的回憶。在這里 “我”也思考了兩個問題:①母親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兩年。②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 底是什么。最終作者找到了答案,兩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層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對照地壇荒 蕪而不衰敗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殘疾但不能頹廢”,應該像地壇那樣,讓生命張揚出活力; 而對照母親苦難堅強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應該像母親那樣,勇敢堅強地面對人生的不幸, 讓“坎坷”燦爛。不僅如此,作者在結尾處還用這樣的語句將文章兩部分結構融成一體:“這 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因而這篇文章盡 ” 管篇幅長、容量大,行文奔放灑脫,卻不失嚴謹,充分顯示了作者結構行文的功力。
二、細節化的景物與傳神的虛寫 文中的景物描寫動靜結合,生動、新奇、細膩。
作者或捕捉靜態的景物寫“古殿檐頭剝 蝕的琉璃” “門壁上淡褪的朱紅”,用以表現地壇滄桑的歷史;或描摹動態的景物,寫“螞蟻搖 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來表現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奮斗的快 樂;寫“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暫平凡的 小生命也能創造出生命的輝煌。作者筆下的景物完全細節化了,它們富有穿透力地體現著作 者賦予它們的哲理或是情感。
再如作者調動多種感官寫秋天經霜的落葉 “或飄搖歌舞或坦然 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著微苦的味道”,將秋葉的凋零寫得那樣快樂自在、祥和安逸,表現了 作者熱愛眷戀生命、頑強樂觀的生存意志。有時作者還在自己細節化的景物描寫中穿插虛寫來傳神。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 如寫 加入了這樣的聯想、想象:“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 借助這種虛寫,作者把生命痕跡中蘊含的活力、情趣傳神地表達出來。又如“譬如那些蒼黑 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 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此中的虛寫突出了 生命的成熟凝重、從容剛毅、堅強不屈、執著忠誠。 其實,文章第二部分表現母親對作者毫不張揚的愛,就運用了設想的方式(設身處地地想 象母親當時的心理) ,這本身就是一種虛寫。這些虛寫很好地突出了母親的苦難與堅強以及兒 子的懊悔與痛苦。
三、哲理性的語言和真摯動人的情感 文章語言極富哲理性。
如“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它 告訴人們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人應該樂觀面對,而對當時還未走出殘疾 的陰影的作者來講,死亡的來臨無疑也是痛苦的解脫,就像節日。又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 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常人眼中衰敗的落日、泥濘的 溝坎,被作者描繪得如此壯麗,其中寄寓著這樣的哲理:生命充滿劫難,而苦難的人生也能夠輝 煌和燦爛。
作者對古園景色的描繪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和激情。如“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 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 片刻不息” ,又如 , 作者用擬人、用聲響、用敏感的心在捕捉著生 命的律動,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激情的東西,作者熱愛生命、 熱愛生活的情懷真摯 動人。
作者對母親的思念、眷戀之情更是感人肺腑。母親已逝,依舊在老柏樹旁,在草地上、頹 墻邊,思念母親的兒子,從霧罩的清晨,一直呆呆地坐到鳥兒歸巢的傍晚,直至古祭壇上落滿黑 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幻想著母親還會像從前那樣再來這園中找自己,此中景色描寫成功 地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滄桑感,把兒子思念母親的痛苦寫得如此深沉悲哀。
真摯動人的還有母親對兒子的愛,母親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而這事無法替代, “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這樣一 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她愛得小心翼翼,回避著諸如“踩” “踏”一類的字眼,要照 顧兒子男子漢的自尊,她走遍整個園子惶急地尋找兒子,看到兒子后,卻悄悄走開。她用頑強堅 韌的意志承受著兒子的不幸帶給她的痛苦與打擊,她用天使般的笑容想重新喚起兒子對生命 的信心,這是多么崇高偉大的母愛!
【我與地壇賞析】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賞析02-28
《我與地壇》賞析范文06-18
我與地壇課文賞析06-20
我與地壇課文段落賞析12-14
有關我與地壇好句賞析11-27
讀我與地壇有感07-14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09-17
《我與地壇》教學教案12-03
我與地壇教學反思10-29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簡短 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六年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