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學習心得
千多年前的古書至今如寶收藏,但實際上,以《黃帝內經》為首的四大經典,還包括《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和“溫病學”歷來被奉為經典,能夠被稱為經典必經是經得起考驗,大部分歷代著名的醫家,均能有效地幫助掌握中醫理論。下面就讓小編為各位整理了中醫經典學習心得的相關信息,歡迎各位查閱。
中醫經典學習心得(一)中醫古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總有讓人不知從何看起的感覺,但是在這么多年的醫書中,也有我們必須學習的,那就是中醫經典著作,可是現在很多人不重視經典的學習,認為經典學習已經過時,里面的文字意深難懂,千多年前的古書至今如寶收藏,但實際上,以《黃帝內經》為首的四大經典,還包括《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和“溫病學”歷來被奉為經典,能夠被稱為經典必經是經得起考驗,大部分歷代著名的醫家,均能有效地幫助掌握中醫理論。因此,中醫本科課程中開始學習,使我重新認識了中醫,中醫古籍經典是一個中醫生必讀之作。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奠基之作,其豐富的理論至今還沒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同時也是治未病等關于生命的百科全書,其中針灸理論知識在今世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它是一部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奇書,內容豐富,不僅涉及醫學,而且涵蓋了天文學、地理學、哲學、人文學、社會科學等。當時先進的各項科學成就。因此,要讀懂《黃帝內經》要追溯秦漢歷史背景。《傷寒雜病論》是奠定中醫辯證論治體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藥,繼承了《黃帝內經》等古代醫籍的基本理論,以六經傷寒,以臟腑論疾病,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辯證和治療的示范,它一直指導著后世醫家的臨床實踐,其中劉河間依據《內經》有關“火”于“熱”的病機條文,結合《傷寒》,首創“火熱論”,世稱“寒涼派”李東垣發揮《內經》“胃氣”結合《難經》、《金匱》,提出“脾胃論”世稱“補土派”,張子和發揮經文治責創立了“汗、吐、下”三法,世稱“攻下派”金元時的學術,特色鮮明各自不同角度闡釋經典,對明清及今后醫家產生發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的一門獨立學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大致可分為萌芽時期,成長時期,成熟時期,具有代表的是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夢英四大溫病學家的著作及學術成就,提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預防思想和“三焦”辯證的獨特思想。
通過四大經典的朗讀,老師的講解,給我的認知是:一,樹立中醫學習的信心,眾所周知,中醫教育其實并未能培養中醫人才,由于各種因素如課程培養目標過于廣闊,培養模式過于單一,未能培養扎實的辯證論治思維,不注重中醫經典的學習,欠缺方法及中西醫比較課程,學習混淆中西醫概念等,經過老師在課堂上深入淺出的講解,很多都是老師經驗介驗,特別是感受到了老師對中醫經典的熱愛和絕對的支持,使自己受到感染,樹立堅定的信心。二,培養自身辯證論治思維是理論核心所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已奠定了中醫的辯證論治體系及發展出各種中醫的辯證方法,現在學習經典就是要學好這些理論,培養這種思維,而真正的中醫理論部分就是四大經典,因此,背誦原文理解是學習經典的前提。三,熟讀誦讀經典更要在實踐中運用經典,在課堂上,老師很多次不厭其煩的要求我們背誦條文,可是我們都沒有注重,總是對經典的學習以理解為主,看著老師隨口而出的經典條文,所述的醫案病例,兩者結合如一,真的感覺慚愧,想在臨床看病時候就想經典。可是頭腦一片空白,不知從何下手,看不出個所以然,條文的熟記更重要是在實踐中去運用才會有所獲,也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
至今,課程已經結束了,收獲不少不多,還希望繼續開設這門課程,可是已經不現實,其中自身思考因素更重,問題和疑問全是,我只有自立熟讀經典找答案,也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學習理解經典體會并加以解決。
中醫經典學習心得(二)“中醫經典選讀”是我們這學期開設的一門課程,學校開設這門課程是為了加深我們對中國悠久的中醫歷史和重要的中醫經典著作的了解。
用過該門課程的學習,它讓我了解到了:目前國內中醫高等教育教材將《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作為四大名著,它們在中醫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內容最完整,實踐痕跡最清晰,對后世中醫和現代臨床醫療技術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巨著;是將來醫學探索與發展的根本內容;是喜愛中醫人士必讀的專書;是中醫藥高等院校的必修課程。該課程的學習對我們學醫生涯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典著,是中醫理論和中醫防治技術的理論淵源。《內經》所闡述的中醫理論是分析人體生理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內經》開藏象學說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臟腑辨證的雛形。千百年來《內經》一直成為中醫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論基礎,被歷代醫家尊之為“醫家之宗“,為中華民族身體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內經》包括《素問》81篇和《靈樞》81篇,各9卷。它分別從陰陽五行、天人相應、五運六氣、臟腑經絡、病機、診法、治則、針灸等方面,結合當時哲學和自然科學的成就,作出了比較系統的理論概括和認識。
《內經》把人的形體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認為人的形體病變可以影響精神,精神的狀況又可以影響形體的病變,同時人體又是與外界環境(自然、社會)緊密相連的;人體必須與外界環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變化來調節飲食起居和精神活動,前者為“形神合一”觀,后者則為“天人相應”觀,二者充分反映了《內經》中的“整體恒動觀”,是其所主張的兩個基本觀點。
“形神合一”觀,形神問題即身心關系問題。《內經》一方面認為形為神之本。“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須依附于形體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體健康時才能正常發揮,這是符合唯物主義思想的。另一方面認為神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時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說明“神”可以直接影響“形”,決定“形”的存亡。正因為神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療、防病、養生方面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內經》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動,是“心”的功能,主宰著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由此精神對形體的反作用是明顯的。
“天人相應”觀 ,是說一個人的生存與天地二氣的自然界是密切相關聯的,人能順應天地陰陽的變化,不違四時的規律,了解十二經脈的道理,就能明達事理,不會被疾病現象所迷惑。《內經》將人的身體視為自然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強調人的生理現象的變化與自然界變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這說明無論是治病還是養生,都離不開人體內外環境統一的“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形神合一”觀與“天人相應”觀所體現出來的是整體觀,把人與自然、社會、生理、心理等置于整體聯系之中,并將其貫穿于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養生各個環節,對今天的醫學臨床實踐仍有啟發意義。 《內經》對養生學有突出的貢獻,他強調整體觀及從“防未病”思想出發,指出應“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的統一,強調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養生。“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對外在的`“虛邪賊風”,應及時回避,對內應保持氣血陰陽的平衡,做到“恬淡虛無”,正氣充足則疾病不會發生,從而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少私寡欲 《內經》認為欲望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指出欲望無窮,最終會影響健康,所以養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即要意志安閑,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沒有恐懼,現代身心醫學證明,適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達到平衡,則會有利于身體健康。
《皇帝內經》是一部經典、深奧的中醫藥學著作,它不同于西醫書籍那樣將人體進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學科性細化,而是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合一理論構建了完整的中醫藥學體系。它除了是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外,同時是一部經典的哲學典籍,它幫助我們認知日常事物中的深奧智慧,論證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系,具有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是表現在中國古代醫學中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當然,其在醫學、哲學方面的極大貢獻和成就絕非三言兩語所能概述清楚的,此文僅是個人在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應加強對古典醫學的學習來提高我的認識,以便更好的運用于臨床實踐中。
中醫經典學習心得(三)《黃帝內經》是我國第一部中醫學著作,分為《素問》和《靈樞》,共18卷,162篇,是先秦至西漢醫學經驗和理論總結。
這學期能開設《中醫經典選讀》課程,我非常高興,因為學習中醫離不開經典,經典是學習中醫的理論基礎,而《內經》是學習中醫的的必讀之作。《內經》可稱為源泉,各個時代,各個社會中,中醫的《內經》是產生各種思想的來源,每個人讀經典,讀出不同學派,不同心得。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此闡述了養生之道,在于調和人體陰陽,遵循養生的方法和技術,有合理的飲食起居習慣,勞逸適度,才會形神俱調,盡享自然壽命。我們要與大自然親近,遵循自然規律,時時想到天人合一。我們作為現代人,要注重自我養生及養生知識的推廣。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于上,面皆焦,發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人的精氣的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伴隨著人的一生。五七時陽明脈衰,此時女性的胃氣并不衰敗,為到五七時女性的氣血減少,不能濡養顏面,故面始焦。現代的美容養顏不可違背規律。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寒極生熱,是謂真寒假熱;熱極生寒,是謂真熱假寒。寒氣生濁,本在下,卻上逆上焦,阻滯氣機,致氣機不通,故(月真)脹。熱氣生清,本在上,卻下陷下焦,下焦氣機失常,故飧泄。故上焦之病不可忽視下焦,下焦之病莫忘上焦。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治病必求于本,本為陰陽,陰陽的變化貫穿于疾病的始終。清代醫家黃元御很重視陰陽,它認為一切皆在陰陽中。 冬傷于寒,春必溫病;春傷于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于濕,冬生咳嗽。
冬為陰也,“重陰必陽”,故 春必溫病;風為陽也,“重陽必陰”,夏生飧泄;暑為陽也,“重陽必陰”,故秋必痎瘧;濕為陰也,“重陰必陽”,故冬生咳嗽。此為圓運動的伏邪變化。
《傷寒論》
《傷寒論》最重要的是六經辯證理論體系,是臨床上辯證的重要工具。在學習中,認識到了許多,如桂枝湯中的甘草,黃連阿膠湯中的雞子黃等,學習傷寒更重要的是認識六經辯證的本證及傳變、兼證、變證。
“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外感疾病多為脈浮,太陽經循行于頭項,故項強,惡寒則為衛氣較弱,不能溫煦機體。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中風,由于汗孔而入肌膚腠理如矢之中靶,名曰中風,人體發熱由于正邪斗爭劇烈,惡風則因為風邪入里與正氣相爭,風邪盛于正氣故惡風,屬于陽,屬于陰者,其性和緩;屬于陰,屬于冷者,其性緊急。風者陽邪也,其性溫,故脈緩。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實表陽,調榮衛也,榮氣偏郁,運動不圓,中氣必虛。故用炙草以補中氣,生姜大棗助胃氣,補胃液,以調榮衛也。
芍藥斂榮氣之疏泄者,降膽經也。桂枝湯中用生姜、大棗、甘草補中調氣,重視中焦脾胃的功能。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恢復是驅邪的重要武器。
我選擇了《內經》、《傷寒》作了一些注釋,寫了一點看法,還有許多,但因時間的關系,到此為止。
【中醫經典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1.中醫學習心得
2.中醫針灸學習心得
3.中醫經典學習心得體會
4.中醫經典格言
5.中醫必記經典語錄
6.中醫養生經典格言大全閱讀
7.中醫診脈經典語錄
8.中醫推薦春季經典祛濕湯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溫馨提示廁紙放到簍里 衛生間用紙提示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