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絕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絕句》教學設計 篇1一、教材分析:
1、[注釋]
鷺:一種水鳥名,鷺鷥。
西嶺:指岷山。
千秋雪:終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2、[簡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寫的,共寫絕句四首,本詩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寫了草堂門前浣花溪邊春景。
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首句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次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這首詩,每句一景,其中動景、靜景,近景、遠景交錯映現,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幽美平和的畫卷,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3、[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鞏縣(現鞏義市)。二十歲起,漫游吳越、齊趙。746年赴京應試,落第后旅居長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后,逃往風翔投奔肅宗拜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后因得罪肅宗,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經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寫詩兩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765年攜家經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滯留二年。出三峽后飄泊于荊、湘,以舟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歲。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戰亂的時局把他卷入顛沛流離的人群中,使他真實而深刻地接觸和認識了當時的種種社會景象。他憂國憂時,揮毫賦詩,直書情懷。留傳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后世譽為“詩史”。他是我國詩壇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集大成者,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圣”。
二、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寫作的時代背景、杜甫簡單生平以及他的幾篇著作。
2、初步讀懂詩歌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春的旋律》,導入新課:
1、在“春之聲圓舞曲”的伴奏下,學生匯報尋找春天的收獲。
2、導:今天,我們新學習一首古詩,看看古人是怎樣用詩的語言描繪春天的美景。
(二)、進入第一章《快快樂樂地學》,學習古詩:
1、讀古詩。
(1)師輕快地范讀古詩,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體會詩歌歡快的意境。
(2)誰知道杜甫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首詩的?請學生簡單介紹作者寫這首詩的歷史背景。(當時,安史之亂平定了,天下太平,詩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整體感受詩歌的意境,了解寫作背景,為以下的學習做鋪墊。
2、按古詩學習的要求,小組同學討論學習,理解詩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地方質疑釋疑。(教師可巡回指導,了解學習情況)
3、各小組提出不懂的或難理解的問題集體討論釋疑。(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重難點:“窗含西嶺千秋雪”。)以學生自學為主,獨立學習古詩,積累古詩學習的方法。
4、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咱們選一到二句來解釋一下,如何?
5、同學評析詩中寫得好的地方,師幫助歸納:“有聲有色,”有遠有近“。
6、朗讀、背誦詩歌。
7、學生自由朗誦絕句(遲日),思考詩句的含義。
8、學生質疑問難,討論解疑。
9、學習小組共同解釋詩句的意思。
10、讀、背、積累古詩。(第二首古詩的學習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
(三)、進入第二章《輕輕松松地聽》,欣賞詩歌:
導:同學們只花了分鐘時間就學會了兩首古詩,真是省時高效呀。老師猜想,現在咱們大腦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來輕松一下吧!
(四)、進入第三章《開開心心地唱》,學生唱詩:
1、反復聽《前出塞》的古詩演唱,背誦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
3、鏗鏘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認識詩人,了解詩作:
導: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么多優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
1、學生自由說說自己了解的有關杜甫的知識。
2、自由交流自己積累的杜甫的詩作。
3、看電腦老師的介紹,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識。(了解詩人的生平知識,認識“現實主義”詩人的典范)
4、出示詩歌《兵車行》,教師范背并解釋,幫助學生理解現實主義。
5、出示小紅旗,鼓勵學生課外積累。
六、設計意圖:
古詩具有語言凝煉含蓄,韻律和諧優美,意境深邃高遠等特點,是陶冶學生情感,增強語言文字修養,提高審美鑒賞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閱讀優秀的古詩,能使學生掌握中華語言的精華,為語文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進行“大量讀寫,雙軌運行“的實驗中,我改變傳統的古詩教學一節課學習一首古詩的習慣,盡可能地增加課堂學習密度,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注意課內外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接觸大量的古詩,讀背積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詩人優秀的詩作,帶領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這樣,同學們的眼界開闊了,誦讀古詩的興趣也增加了。此時,再鼓勵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就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絕句》教學設計 篇2一、開篇揭題
同學們從小學古詩,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吧,老師想考考大家。(電腦出示詩的意境和畫面)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請你選擇其中一幅畫,配上一首詩,并能有感情地吟誦。(指名學生看圖朗誦)
二、教學詩句
(一)讀
1、請你試著把這首詩讀一讀,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利。
2、檢查:兩個同學試讀,糾正字音。
3、再來細細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哪些字,詞,句子。
(二)交流
1、鳴:叫。
2、翠柳:碧綠的柳枝。
3、黃鸝:也叫黃鶯,叫的聲音很好聽。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黃鸝在碧綠的柳枝上鳴叫。
4、白鷺:也叫鷺鷥,能涉水捕食魚蝦。
5、上青天:飛上藍天。一行白鷺上青天:一行白鷺飛上藍天。
(三)質疑
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師(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詩人是從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樣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萬里船"就是東吳與成都相隔十分遙遠,從東吳行船到成都經過了千萬里路。
4、整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
三、根據詩的意境,想象作畫,鞏固理解
過渡:的確,這短短的一首絕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要是能用彩筆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啊!請你邊讀詩邊畫畫,把詩中描繪的情景展現出來。
1、學生作畫。
2、指名學生談談為什么這么創作。(展示學生的畫,請他對照著畫面說出對詩的理解)
3、其他同學的畫課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來。
4、看圖背誦古詩。
(配樂)過渡:正如這位同學所畫的那樣,詩人從草堂向外遠眺,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藍天。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山頂上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客船。詩人把這動,靜,遠,近的景物描繪的錯落有致,有聲有色,勾畫出一幅美好的風景圖,一首千古傳誦的絕句。
師生共同配樂背誦《絕句》。
四、了解作者及寫詩的背景
1、關于這首詩你還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發問:作者是誰為什么以"絕句"為題等等。
3、教師講解。
五、小結
希望同學們對唐詩的研究,不只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更要通過課外的閱讀,豐富知識。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國是詩的國度,讓我們一起來繼承這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唐詩。
《絕句》教學設計 篇3【設計理念】
《絕句》的教學,依據想象入境、讀為主線的古詩詞教學的基本規律,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想、說、讀、悟、畫”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借助想象、貼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四季風光視頻、課文插圖、文字資料)
學生:畫紙、水彩筆、收集春天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借圖說畫
(配樂播放四季風光視頻)
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春天來了,草長鶯飛、百花爭艷,到處一片生機盎然,就像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水粉畫。你想到哪些與春天相關的四字詞語呢?(鳥語花香、鶯歌燕舞……)
3、同學們看到美景,以詞描繪,古代詩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你們學過哪些描繪春天的詩句。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4、唐代詩人杜甫居住的成都草堂處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被眼前美景所感染,不禁吟出“兩個黃鸝鳴翠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很美的寫景詩《絕句》。(板書:絕句)
[設計意圖:絢麗多彩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詞繪畫、以詩繪畫,引出本課主題,導入自然,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課件出示古詩)同學自讀古詩三遍,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第二遍讀通、讀順,第三遍注意詩的節奏。
2、檢查生字,詩中有個多音字,你們找到了嗎?
3、(小組賽讀),讀出詩的節奏美。
[設計意圖:反復朗讀古詩體會古詩的音韻美、節奏美、語言美。]
三、讀詩想畫,畫中悟情
(一)、聽著你們有滋有味地誦讀,讓我仿佛也隨著詩人來到了他的草堂前。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請你邊讀邊找,你能從詩中讀出那些景物,劃出。
(二)、生交流、匯報
(三)、深入引導,想象畫面
1、兩個黃鸝鳴翠柳
(1)、晚年的杜甫就住在這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的草堂里。這一天,他閑坐草堂,向門前的院子里看去,他看見了什么?
(2)、此時正是春天,詩人看到的是一顆怎樣的柳樹?
(3)、看到這翠柳,你又想起了咱們曾學過的那首詩?(出示《詠柳》)
(4)、引導想象
讀著讀著,我們不僅看到了翠生生的柳樹,仔細聽,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呢?
①、理解“鳴”,左邊口,右邊鳥,它的意思就是鳥叫。
②、春天來了,小黃鸝,小黃鸝,你在說什么呢?小黃鸝們,讓我們一起把對春光的贊美融入到你們婉轉的鳥鳴聲中吧。(齊讀)
2、一行白鷺上青天
(1)、詩人向天空望去,他又看到了什么?
(2)、出示(白鷺)讀詞。
(3)、補充:春天到了,白鷺從南方飛回了自己的家鄉,它們排成一行飛上了()的天空呢?
詩中有個詞就是碧藍,瓦藍的意思,它就是(青)
(4)、(學生學白鷺飛)咱們就是這一行小白鷺,小白鷺們讓我們一起飛到瓦藍的天空去欣賞美麗的春景吧。
(5)、小白鷺,你們結伴去欣賞春景,高興嗎?你邊飛邊看,你看到了什么?齊讀
(6)體會一、二句的色彩美
有人說,杜甫的這兩句詩是一副色彩明麗的畫,你從這兩句詩中找到了哪些色彩?
(7)黃鸝與翠柳,黃鸝相間;白鷺與青天,白青互襯,真是色彩艷麗,有聲有色。這幅畫告訴詩人——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吧!
3、窗含西嶺千秋雪
(1)看到如此美的雪景,詩人的心情十分愉快。他透過窗戶向遠處看去,他看見了什么?
(2)(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詩中的西嶺山,山頂覆蓋著千年不化的皚皚白雪,晶瑩閃耀。你感覺?你想說?讀
(3)一年里有幾個秋天?那千秋指的就是?一年過去了,這兒的雪沒有融化,十年過去了?百年過去了?千年過去了,這兒的雪仍然?這就叫做(千秋雪)
(4)齊讀
(5)理解“含”(課件)如此美的雪景,杜甫每天都能透過這窗欣賞到。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它就像畫一樣鑲嵌在了窗戶上,這就叫(含)這就是(齊讀)
4、門泊東關萬里船
(1)他把目光轉到門前的江面上,他看見了?
(2)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出示課文插圖)能詩圖結合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嗎?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一)、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我們借助想象,欣賞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圖。現在就讓我們伴隨著音樂再次回到千年以前的杜甫草堂和詩人一道欣賞美麗的景象吧。
這一天,風和日暖。詩人閑坐草堂,欣賞外面的景物,
向門前的院子看去,他看見……
抬起頭,向天空望去,只見……
置于窗前,看見了一幅嵌在窗柜里的風景畫,那就是……
再往門前的江面望去,他看見了……
(二)、感受詩句的對仗美
1、有人說,詩就是歌。因為它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韻味。瞧,詩句重新排好隊就變成一首對子歌了。(師生對)
2、師:既然是歌,就讓我們配上音樂唱一唱吧。
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翠柳對青天
西嶺對東吳窗對門千秋雪對萬里船
五、以畫繪詩、創說詩意
1、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們學習了描寫春景的古詩《絕句》,借助想象,我們把這首詩讀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動和諧的畫卷。古人看到美景,便以詩描繪,啟發思考: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么?請同學用彩筆把詩中的美景畫下來,老師將選擇好的向全班展示。
2、播放音樂,投影學生作品,讓學生用詩句介紹畫中的景色。師生共評價。
3、請同學們和著音樂,帶著自己的感受,為我的圖畫配上動聽的誦讀聲吧。
(生齊吟誦)
4、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燦爛輝煌的,這節課我學了一首寫景詩,但這只是滄海一粟,你收集了哪些描寫寫春天的詩句?
如:葉紹翁《游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請同學們課后,讀更多的詩,相信通過學習,你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發現,新的收獲,老師期待著大家走進我們文化長河,去尋找更多美麗發光的貝殼!
[設計意圖:帶著自己的感受描繪詩意,帶著自己的感受吟誦,感受詩表達的愉悅之情。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
【教學評析】
《絕句》是唐朝詩人杜甫所作。這首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全詩每句一景,聲、形、色,近景、遠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絢麗多彩、開闊生動的畫卷。描寫有動有靜,鳴啼的黃鶯,飛翔的白鷺是動景,千年積雪,停泊行舟是靜景,動靜相間,和諧完美。這明快開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歡快激揚的思想感情。全詩對仗工整,語言凝練,令人心曠神怡,百讀不厭。
本節課,我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以畫為媒,讀
寫結合,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中,我通過激趣引題、整體感知、想象畫面、感情朗讀四個體會對仗之美由淺入深,層層展開,引導學生領會詩意、體味詩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注重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鼓勵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盡情地讀,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想象飛起來,語言活起來。
《絕句》教學設計 篇4教學目標
1、學習李清照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精神。
2、在古詩教學中將復雜的歷史背景運用多媒體加以介紹,使學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
3、鼓勵學生查資料,討論,自讀自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課前準備
通過閱讀、上網查資料,了解有關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項羽的有關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教學流程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了解歷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
(蕩氣回腸的音樂,激烈殘酷的戰爭場面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
2、師導入: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片段,雖然是武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飽受戰爭之苦,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已經了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3、學生將收集的資料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出來并向大家介紹。
如學生介紹不完整,可補充:
李清照:(1084~約1151)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著名女詞人。她出身于一個具有文化傳統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學者,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恥南下,建炎三年,趙明誠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難,幾年后轉寓臨安,孤苦伶仃地度過寂寞的晚年。
靖康恥: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王朝在統治一百多年后宣告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變為“靖康之變”百姓覺得這是一件恥辱的事情,所以又稱“靖康恥”。
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作了皇帝,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
(由于本課涉及的歷史背景較復雜,事先布置學生收集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加以介紹,對學生理解全詩大有幫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用多媒體出示全詩內容,指導朗讀。
1、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2、用多媒體出示全詩。
(在激昂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3、提問:同學們聽出老師帶著怎樣的感情讀這首詩嗎?(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4、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5、全班同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學生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學生讀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學生討論后發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討論后發言: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3、思考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治者的殘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殺敵數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多媒體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生接著說“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
(詩句內容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思考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五、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1、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2、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3、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4、配樂朗讀全詩,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學們對著大屏幕上的詩句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六、作業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在古詩教學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僅能促進學生理解詩意,更能幫助他們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詩中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絕句》教學設計 篇5(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屏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于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范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并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只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向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么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么,“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了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后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里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后,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么?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
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
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同學們,你看,不僅是杜甫草堂,其實你的身邊處處是大自然的美景,讓我們擁有一顆快樂的心,去擁抱大自然的每一天吧!
《絕句》教學設計 篇6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導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了解詩人杜甫:又稱“詩圣”,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后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么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里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么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里還看到了什么?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么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只,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圖像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只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
6、試著背誦
四、總結延伸: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導寫字
六、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個困惑,不知道從何下手,試著能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悟,似乎又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師的引又顯得特別束手無策,一講總是會忍不住將學生該說的也說了。本課教學下來,有這樣幾點感受:
1、適當介紹時代背景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體會情感,但介紹過多、過細,學生易游離于書本。
2、詩句意思的理解不可過于死板,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系,用自己的話講通順、講明白即可。有些學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詩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讓詩意明白。這點要及時地糾正和指導;
3、要引導學生多讀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新課標要求,小學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放開手讓學生大量閱讀和背誦經典古詩,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又能潛移默化地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絕句》教學設計 篇7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贊美。“詠柳”即是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么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么?(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么?(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贊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匯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么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么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范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里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贊美楊柳。詩人贊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后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仿佛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展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么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并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了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么?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里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里。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松,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獲。
《絕句》教學設計 篇8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
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通過反復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并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范。學生聽一次后,請想想你聯想到了什么?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著朗讀詩歌。
四、擴展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后,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閑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并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并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么就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贊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絕句》教學設計 篇9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數字在詩中的獨特含義: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2.培養幼兒根據古詩的韻律有表情的朗誦,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圖片:黃鸝、白鷺。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白鷺、黃鸝。
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
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二、理解古詩內容
1.結合圖片提問
(1)小朋友看一看有幾個黃鸝鳥呀?(兩個黃鸝)
再看看有多少白鷺呢?
2.老師朗誦
(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一個地方的名字;
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
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3)“門泊東吳萬里船”。
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
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
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船。
三、學習古詩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2.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
上:飛上;
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
泊:停泊、停靠。
3.啟發幼兒學習用古詩的韻味有表情的朗誦。
4.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里知道的?
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5.幼兒欣賞配音朗誦,學會有表情的跟誦。
三、結束
幼兒兩人之間相互朗誦,感受古詩韻律。
絕句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 篇10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認識詩中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歸心似箭、輕松愉快的心情。
4、默寫古詩。
二、教學時數:
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板書課題)
二、交流資料,知詩人、解詩題。
三、讀詩認字,抓字眼、明詩意。
1.詩人李白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
2.解決生字。
3.誰愿意把詩讀給大家聽呢?
4.引導他們用查字典或和同學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點字、詞的意思。
5、,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中的重點字詞。
6、.這首詩到底講什么呢?同桌互相說說詩意。
7、.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呢?
8、指名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
四、創設情境,想意境、悟詩情。
1.詩人寫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自己什么感情呢?
2.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獨特感受,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內化情感。
五、拓展背誦,指導寫字。
1.同桌有感情地朗讀詩,背誦詩。全班交流背誦情況。
2.誰還讀過李白的其他詩呢?引導學生交流課外內容。
3.復習本課6個生字。引導學生說說自己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4.指導“詩”“帝”“岸”的書寫。
六、結束課堂,布置作業
1、默寫《早發白帝城》
2、收集李白創作的其他古詩。
七、課后反思
絕句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絕句》,認識詩中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讀意,體會詩中描繪的美麗景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贊嘆與熱愛。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早發白帝城》。
2、指名復述古詩大意。
3、教師小結導入:李白歸心似箭,兩岸風景如畫,他卻無心欣賞,真是可惜。今天,老師要好好地與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個地方的春天美景。
4、板書課題:《絕句》。
二、揭題后討論: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
簡介杜甫: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
三、自由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思考: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詩人在什么位置看到了這般景色?
四、練習填空,理解詩句的意思。
(1)在()內填入描寫景物的詞語。
(2)在()上填入表示數量的詞語。
(3)在()上填入表示動作的詞語。
五、分組讀一讀填入的詞語,體會這些詞語在詩中的作用。
(l)“黃鶴”“翠柳”“白鷹”“青天”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請將4個數量詞分成兩類(實數和虛數),聯系詩句說說“千秋”“萬里”各說明了什么?
(3)讀一讀詩句,想一想,4個動詞中,哪些真動,哪些“不動”。再次讀詩句,讀準“泊”的字音,感受詩的意境。詩的前兩句描寫的是動態,后兩句描寫的則是靜態。
六、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注意加上描寫色彩和形態的詞語。
七、有感情地背誦詩歌,感受詩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
八、識記生字,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詞。
(2)背誦、默寫《絕句》。
(3)收集描寫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
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松、愉悅)
絕句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千秋雪萬里船
(迷人、壯觀)
《絕句》教學設計 篇11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合圖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
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揭示課題
1.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圖片并配樂)
2.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3.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師:詩中哪句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指名朗誦
在圖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圖,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評: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1句。
師評: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
板書設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罩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絕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中的5個生字及新詞。
3.會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生要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絕句》所描寫的景色。
教學過程: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1.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2.自讀詩歌,要求學生找出詩歌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鸝翠柳
白鷺青天
千秋雪
萬里船
3.理解上述詞語的意思,逐句詩句的內容。
黃鸝------也叫黃鶯,一種益鳥。身體呈黃色,嘴淡紅,在春天經常啼唱,聲音很好聽。
翠柳------翠,就是新綠。翠柳就是指處春時節剛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鷺------一種水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
青天------蔚藍色的天空。
鳴------鳴叫。
句意: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
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樣相稱。千秋就是千年。
萬里船------萬里指遙遠。萬里船指從很遠的地方來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點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導學生體會畫面的意境。
句意:從窗口可以看見西嶺長年不化的積雪,
門外停泊著從遙遠的東吳來的船只。
-------指名學生口述詩句內容,教師糾正。
4.理解詩句的意思時同時用簡筆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學生有更直觀的了解和體會。
5.川聯詩句內容,要求學生獨立說出譯文。
6.結合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
近景-------兩個黃鸝鳴翠柳,
遠景-------一行白鷺上青天。數量
遠景-------窗含西嶺千秋雪,色彩
近景-------門泊東吳萬里船。
7.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知道朗讀,背誦。
8.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
(2)解詩題
(3)明詩意
(4)悟詩情
9.“知詩人”--------唐朝詩人杜甫。
10.“解詩題”--------絕句: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補充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進一步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境。
11.學生自由為作者加詩題。
進一步體會“絕句”為題的好處,體會詩人創作時的激情。
12.“悟詩情”-------在體會背景和詩題的情況下,自然領悟到詩人是情感:
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讀全詩。
《絕句》教學設計 篇12教學目標
常規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學會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3、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維目標:
培養和提高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
愉悅之情。
教學難點
理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
的意思。
教法設計
情境導入法、朗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學法指導
讀一讀、議一議、想一想、畫一畫。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設想
鼓勵學生圖文對照,自讀自悟,合作解疑來理解詩歌內容,通過
朗讀、想象來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新發展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導入:現在什么季節?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花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同學們都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指名背誦。
3、師板書課題,解釋“絕句”
4、學生交流詩人杜甫的資料,師補充。
二、自讀自悟,學習古詩。
(一)繪一幅彩畫
1、初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2、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游戲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
3、字正腔圓地讀給自己聽,指名讀古詩,正音。
4、讀詞語。
5、小組合作,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那些疑問。
6、質疑,交流對這首詩的疑問。帶著疑問再讀古詩。解決一些疑問。
7、師解說詩句的意思,生接詩句。
8、古人說:“詩不離畫,畫不離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再讀古詩并思考給這首詩配一幅畫,你認為都應該畫上哪些景物?關鍵是要說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畫
1、用波浪線畫出詩中描寫顏色的詞語,從中體會詩中所描繪的亮麗色彩。
2、用單橫線畫出詩中描寫動作的詞語,從中體會動態畫面的美。
3、用雙橫線畫出詩中出現的數量詞。
4、指導朗讀,看動畫聽錄音范讀,指名讀,挑戰讀。
5、試著背誦這首詩。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詩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比較閱讀。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絕句》,為學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試讀。
3、師小結
三、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絕句》。
2、給古詩配一幅畫。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4、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學生說說春天的發現
學生展示課前搜集到杜甫的資料
自由讀全詩,要求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
檢查生字預習情況,并給生字組詞。
同桌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并和其他同學分享
開火車讀詞語。
先讀古詩,和小組同學討論交流,回報
教師導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創新發展
板書設計:絕句
(唐)杜甫
情: 愉悅、熱愛大自然
畫意: 彩畫:黃 翠 白 青
動畫:鳴 上
教學反思:
《絕句》教學設計 篇1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及詩人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讀懂詩歌的含義,理解詩句中“鳴”、“上”、“含”、“泊”的意思,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喜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難點: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了解詩人: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出示),你知道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嗎?“絕句”是一種詩歌體裁,它的特點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七個字的簡稱七言絕句,五個字的簡稱五言絕句。詩人以‘絕句’為題,是因為事先沒有想好題目,就以這種詩的體裁名稱作了詩題。
2、那這位詩人是誰呢?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他嗎?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嚴武回到成都,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他的心情特別好,面對這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讀這首詩,做到讀正確讀流利,還要爭取讀出點詩味來。
2、指讀,正音(提醒同學們多音字:泊)
3、再指讀。你覺得她讀得怎么樣?好聽在哪呢?(節奏、押韻an)
4、誰也想這樣讀一讀?(指讀,齊讀)
三、吟詩煉字,感悟詩意:
同學們,讀完這首詩,詩中有哪些字或詞你不理解嗎?提出來討論討論。
含——包含(畫簡筆畫理解)
泊——停靠
白鷺、黃鸝——看圖介紹
四、描述畫面,感悟詩情:
1一首詩就是一幅畫,讀著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呢?下面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張開想象的翅膀,一邊聽老師讀一邊想象?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一幅畫面?
(1)兩個黃鸝鳴翠柳(示圖)仔細看,這兩只黃鸝在哪兒?它們在干什么?
(2)一行白鷺上青天(示圖)一抬頭,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鷺怎么飛的?飛到哪兒去了?
誰能把這兩幅畫面連起來說一說?你感覺這畫面怎么樣?你能讀出畫面的美嗎?
(3)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示圖)
詩人是站在哪兒看到這兩幅畫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誰能連起來說一說。
你覺得這兩幅畫面怎么樣?把你的感覺讀出來(指讀)
3、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幾幅畫面(女生讀——男生讀)
4、同學們,你知道嗎?這首詩被稱為千古絕句,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它看似簡單,其實其中蘊藏著很多奧秘,你想發現嗎?趕快再去讀一讀,與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誰的發現多,誰的發現準。
5、交流自己的發現:
黃鸝、翠柳、白鷺、青天
讀著這些詞,你感覺這是一個怎樣的春天?詩中除了有顏色還有聲音呢!
板書:有聲有色
鳴、上、含、泊
雖然這四個都是動詞,但你覺得哪些是真動?哪些并不動?真是有動有靜啊!
板書:有動有靜。
兩個、一行、千秋、萬里
這四個詞哪些是實指?哪些是虛指?
板書:有虛有實
這些詞還是一一對應的呢!你能找出來嗎?老師告訴你,這就是“對仗”,這首詩1、2兩句對仗,3、4兩句對仗,結構很工整,讀起來可好聽了,誰再來讀一讀。(指讀——女生讀——男生讀)
小結:同學們,現在,你能完成這道填空題了嗎?《絕句》這首詩通過對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喜愛之情,突出了詩人的心情。(板書:喜悅)
6、讓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再來讀讀這首詩,會背的可以背。(齊讀)
五、拓展古詩,豐富積累:
1、詩人對春天,對大自然總是充滿了感情,你還想到他寫的哪首寫春景的詩?
《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哪位同學先來讀一讀(指讀、正音,五言絕句、節奏、押韻)
2、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一讀這首詩,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覺得這景色怎么樣?
4、讓我們一起把春天的美讀出來。
六、指導寫字,默寫古詩。
《絕句》教學設計 篇14教學目標:
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
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并在頭腦中展現詩句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題意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他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圣”,他是—杜甫。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杜甫的詩----絕句。(板書課題,齊讀)教學生字:絕。(觀察生字的結構、偏旁,說說書寫注意點。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一起書空、描紅)。
(二)簡介作者。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這一天,風和日暖,天朗氣清,他閑坐在草堂里,透過窗口和門口欣賞外界的景物。把他所看到的美景寫成了這首《絕句》
(三)簡介絕句
絕句由四句組成,有嚴格的格律要求。
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今天學習的這首,每一行有七個字,稱為七言絕句。
(四)檢查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
二、抓字眼,明詩意
(一)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二)師范讀,注意聽老師讀詩的節奏。
(三)指名朗讀,注意節奏。
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勒了一幅怎樣畫面?
(四)學習生字
出示詩中有兩個多音字-----行、泊先讀準這兩個字在詩句中的讀音:一行[háng]白鷺上青天。門泊[bó]東吳萬里船。再讀它們的另外一個音,給它們分別組個詞。師總結:碰到多音字,我們要學會辨別,在不同的句子中讀準它們的音。再來讀這兩句詩,把字音給讀準了。
(五)讀詩句。
掃除生字障礙后學生再讀古詩、指名讀、小組讀。這首古詩描寫了哪些景物呢?(生討論,自由表達)借助課件一一介紹。黃鸝鳥:也叫黃鶯,羽毛黃色,嘴淡紅色,喜歡在春天里鳴叫,叫的聲音很好聽。白鷺也是一種鳥,羽毛白色,腿長能涉水捕食魚蝦。千秋雪:很長很長時間里不融化的積雪。萬里船:從很遠很遠地方來的船只。
同桌互讀,全班讀。
三、想意境,悟詩情
(一)播放意境圖一:春天來了,新綠的柳樹上兩只黃鸝在唱歌。
1.如果把詩配上畫,應首先畫什么?(黃鸝)
2.詩中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什么地方呢?(柳樹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可見此時正是早春時節,那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做什么?(鳴叫)
3.誰來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4.這黃鸝嘰嘰喳喳的叫著,好像在說些什么呀?(學生想象說話)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在翠綠的枝頭歌唱,這是詩人看到的近景。
讓我們用歡快的語調讀第一句詩,注意節奏。
(二)播放意境圖二:一行白鷺輕盈地飛向藍天。
1.詩人正陶醉于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你們猜猜這白色的弧線是什么?
2.理解“青天”:同學們,我們剛學過《拉薩的天空》這篇課文,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拉薩天空的顏色。——“蔚藍、瓦藍、湛藍”,是啊,詩人生活的那個時代天空就像拉薩的天空這么藍。在詩人的筆下,這樣的天空就叫做——青天。
指名說詩句意思。3.齊讀詩句。
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這是詩人看到的遠景。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讀出畫面的美來。
(三)體會詩境
1.你找到了詩中的表示顏色的字嗎?
2.練習說話。
詩人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在我們面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合詩句,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這美好的畫面。大家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
。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齊讀一,二句。
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
一、二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四)播放意境圖三:推開窗子,遠方有雪山。
1.美麗的景色讓人陶醉,詩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另一處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遠處的西嶺雪山
2.交流:對這句詩,你的心中有什么疑問嗎?誰能幫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窗含:要想理解這兩個字啊,我們不妨來體會一下作者是站在哪兒在看外面的世界。(生:窗前。)我們透過窗兒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你透過窗子看到了什么?(生根據自己所見表達)
真是一幅美麗的畫,這幅畫還有畫框呢!
這畫框是什么呀?(窗框)[體會:這美妙的景色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畫。]孩子們,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經常去看看窗外千變萬化世界,你會看到很多美好的畫面。(教師出現三幅鑲嵌在窗框中的美景)(出示窗框中雪景)這樣說來,這岷山上終年不化的積雪就像是鑲嵌在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畫。
3.指名說第三句意思,讀詩句。?
(五)播放意境圖四:江邊停泊著船只。
1.交流:你知道江邊停靠的船只是從哪里開來的呢?它們已經行走多遠呢?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呢?
2.(東吳)東吳是三國時期孫權在江蘇一帶建立的政權,所以東吳指江蘇一帶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來。詩中用一個詞---萬里。“萬里”---路途遙遠。
3.生說詩句意思?
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齊讀三、四句詩。
4.第三,四句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我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四、背誦古詩
回顧全詩,詩人向我們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指名說全詩意思。
自由背誦古詩。指名背誦。齊誦。五.遷移運用
這首詩除了抓住景物特點來寫,還運用了一種修辭手法,叫作對偶。詩圣杜甫還寫過很多詩,我們再來看他寫的另外一首《絕句》。出示課件。
六、課堂練習
青天:
千秋:
泊:萬里船:含:
七.布置作業
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你想象中的畫面。
板書設計:
絕句
黃鸝翠柳千秋雪白鷺青天萬里船
【《絕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絕句》的教學設計11-29
絕句的教學設計09-10
絕句-教學設計11-28
小學《絕句》的教學設計07-06
絕句教學設計范文06-19
《絕句三首》教學設計07-20
語文絕句的課程教學設計12-06
杜甫《絕句》的賞析和教學設計12-03
最新絕句教學教案設計11-26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醫院踐行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范文 醫院踐行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怎么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