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清明文化“文化”起來
讓清明文化“文化”起來
清明節,在眾多的習俗與作用中,時刻蘊含著中國文化。
清明前夕,郭德綱親率德云社眾人到侯耀文墳前哭祭,訴說“委屈”。盡管只有一束白花,看著跪倒一片的徒子徒孫,讓人感受到一種清明文化的壓抑。
中國已進入泛文化時代。其實,郭德綱完全可以讓形式更世俗一點:電子炮、鼓樂隊、花圈花籃陣......轟轟烈烈,豈不風光?但他沒有這樣做,“一花,一跪,一哭”大有意境,惠而不費,高調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郭德綱是有文化的。此次“四分真情六分”的“祭師秀”讓世人充分領略了中國清明文化的魅力。
然而遺憾的是,人們從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中,只看到了德云社眾人統一的黑衣黑褲,一起下跪叩拜的鏡頭......當這樣的視覺沖擊被一次次放大的時候,清明文化便只剩下下跪叩拜、一色白花之類的物質化外殼了。
有關專家考證,清明文化已經有2500多年歷史,其核心內容是祭奠、緬懷、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詠......飽含著中國人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考、對人間大愛的.珍視呵護、對人生價值的道德判斷、對文化理想的不懈追求。如果我們總是以煙花爆竹,紙錢魚肉,以焚香叩拜,紙船車馬……這些物質化空殼的形式來表現、傳承清明文化,21世紀文明又如何能夠接受得了?
但在今天的社會里,包括清明文化在內的文化,都在拼命地用外在的物質形式進行包裝。到底是文化發生了扭曲還是社會審美發生了變異?
【讓清明文化“文化”起來】相關文章:
清明文化的隨筆01-27
關于清明的文化隨筆02-14
清明文化隨筆10-21
清明:科學與文化的糾纏05-17
中國的清明是種文化05-17
清明節的文化評價07-14
關于清明節的文化05-16
清明節民俗和文化07-15
清明節的來歷及文化意義07-0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前方讀后感500字 前方是什么讀后感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