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教案 篇1教學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民俗風情
2、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3、培養學生語言表達以及聯想、想像的能力
4、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批判與繼承
教學重、難點:
1、分析龍舟競渡的精彩場面描寫
2、培養學生語言表達以及聯想、想像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
教法:巧設問題情境促使生成注重多元對話啟迪思維
學法:沉浸文本在活動中體驗自主探究在評議中感悟
課前學習:
1、熟讀課文,了解內容,解決字詞。
2、布置學生利用圖書館、絡等條件查閱沈從文簡歷,端午節及其他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習俗,相關詩文等資料,并分類制成讀書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年起有三大傳統節日新增為法定假日,你知道是哪三個嗎?(學生作答。)請同學們來看一下,這首詩是哪個傳統節日的?(多媒體展示: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引入課題,板書:端午日)
2、學生簡介端午日的來歷和相關習俗
是不是的有地方的螶習俗都一樣呢?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人民是怎樣過端午日的。
二、整體感知,體驗端午
1、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①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風俗?(用三字詞語概括)
②介紹這些風俗習慣的順序是什么?(劃出相關的語句)
③你認為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什么?
(學生回答端午日風俗:穿新衣畫王字吃魚肉
看劃船(賽龍舟)捉鴨子;文章的順序:時間順序;最主要的民俗活動是:賽龍舟)
三、評讀賞析,感悟端午
1、閱讀第一節“把飯吃過后”到最后
思考:龍舟賽到起點和終點;
龍舟的外形特點;
參賽人員的分工;
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從文中畫相應的語句。)
2、朗讀龍舟競賽的場面描寫,分析場面描寫的常用方法。
①提問:前階段學校開運動會,假如現在要你描寫一下運動會激烈的比賽場面,首先你會對什么進行描寫?(引導學生回答運動員的競爭)那么描寫運動員你會寫什么呢?(學生回答運動員的動作-----動詞的運用)
②請你劃出文中龍舟比賽場面的動詞,并思考它們起到了什么作用?(:動詞準確生動)
③提問:除了描寫參賽人員的激烈緊張的競爭外,作者還描寫了哪些人,有何作用?
(明確:兩岸觀賽的人,從側面突出比賽場面的激烈緊張-------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相結合)
④提問:作者在寫到比賽進入高潮時還想到了什么情景?這種情景真在眼前嗎?
(明確:使人想起小說故事上的情景--------------虛寫,實寫結合)
3、場面描寫的方法:正側面描寫相結合虛實結合準確的動詞
4、根據,發揮想像,自己選定一個角色(帶頭的、鑼手、鼓手、槳手、群眾……),用一段連貫的話有針對性地向大家介紹你在活動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示例:我是我們這一隊的帶頭的,就坐在船頭上。你們看,我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只小令旗。比賽開始后,我就左右揮動小令旗,指揮船只的進退。在我的指揮下,槳手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龍船好似長龍出沒于波光煙雨之中,直沖終點線。
四、分析意義,培養
1、提問:龍舟賽既然是如此的緊張激烈,那獲勝者的獎品一定是非常豐厚的啦,是不是?所謂的“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那獲勝的船手們的獎勵是什么?
2、既然獎勵不豐厚,那你認為龍舟比賽的實際意義是什么?
明確:合作努力的光榮(力量從團結中來)培養了勇往直前、力爭上游的。引用筷子的典故啟示學生要有集體意識和團結。
3、延伸:聯系實際來談談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種,并說說對你的啟示。
老師提示或:四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抗洪救災……
五、拓展延伸,端午之爭
1、無論是湘西人民的習俗還是我們這里的習俗,都是我們的祖先在久遠的古代流傳下來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洋節日涌入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不斷受到年青人的青睞和追捧,他們樂此不疲,甚至說傳統節日太土了,我們只要洋節日。
2、據報道,韓國人認為端午節源于韓國,并成功申報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舉引起民眾的激烈抗議。
3、端午節不僅存在著國際爭議,就在國內也是如此,比如蘇州“端午公祭伍子胥”引發與湖南端午節起源之爭。
對以上三則材料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請寫下你的感想。
六、教師
當我們感受過湘西端午的喜慶與熱烈后,我們冷靜下來思考了端午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價值。端午是傳統文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它起源于湖南還是蘇州,我們都可以共享之。但是新時期一個民族如果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要瀕臨被他邦侵占,這將是文化淪喪!所以,保護傳統的文化,使其散發現代光芒,我們人人有責!
七、課后學習:
1、到上瀏覽各地的端午習俗,收集有關端午的詩歌,做一份“端午文化行”小報。
2、讀寫遷移:請同學們運用剛學的場面描寫來寫一段學校周一升旗儀式或課間操時的場面,字左右。
端午節教案 篇2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氣氛,激發幼兒對傳統文化節日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2、幫助幼兒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3、讓幼兒了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1、視頻(端午節兒歌)
2、圖片(粽子、龍舟、香囊等)
3、實物:粽子、香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視頻
1、問題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
幼:端午節
師:那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么事情來慶祝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師:哇小朋友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做這么多事?那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粽子賽龍舟呢?
2、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3、教師再次提問:好了,小朋友們,聽完了這個故事,你們現在知道我們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誰呀?
幼:屈原
二、給掛圖選字活動。(鞏固上面學的端午節知識)
1、師:在黑板上掛有關端午節的圖片,請小朋友選字貼在圖片的下面。
2、幼:選字活動
三、看視頻,學兒歌。(再次鞏固有關端午節知識)
師:教讀《端午節兒歌》
五月五,端午到。
賽龍舟,真熱鬧。
吃粽子,帶香包。
蚊蟲不來身邊鬧。
幼:跟著老師和視頻一起學習《端午節兒歌》。
端午節教案 篇3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系實際,了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著”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吃過粽子嗎?粽子什么樣子?吃起來味道如何?
2、板書課題,學習“端、粽”和這兩個字的偏旁。
二、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2、學生認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總會”說明了什么?
2、“盼著”又說明了什么?
五、學寫生字“午、節、葉、米、分”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范寫生書空。
3、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齊讀、開火車讀詞語。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樣的。
(3)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預設: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5)詞語填空讀課文。
①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預設: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②教師追問: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③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④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仿佛讓人品嘗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學生匯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說一說,端午節為什么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預設:①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②指名學生匯報詩人屈原的歷史事跡。
③教師總結屈原的人物事跡,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寫生字
四、總結全文,情感升華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嘗”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端午節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懷。
2.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正確對待生活的態度。
3.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全方位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全面了解相關知識。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資料,確定探究主題,組成活動小組,群體策劃進行研究。
課前交流:
都說我們班的同學特別聰明,課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好嗎?我出圖片大家猜猜是什么節日,比比誰的知識最豐富?
課件展示有關節日的圖片,學生搶答。
(我們班的同學可真聰明,知識真豐富!)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周我們剛剛過完了一個節日——勞動節。知道勞動節是幾月幾日嗎?陽歷的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那么你們知道每年的端午節是農歷的幾月幾日嗎?(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即將來臨的端午節。齊讀課題:走進端午節
二、分組交流
1.前幾天根據大家的興趣與愛好我們自愿組成了四個小隊,各個隊都有自己的名字。請響亮地來報一下隊名吧!
節日飲食隊 節日故事隊 節日習俗隊 節日詩歌隊
2.下面我們就在隊長的帶領下認真交流收集的相關資料,待會兒用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3.分組討論交流,師參與其中。
學生有的在交流傳說;有的在練習講故事,有的在進行古詩配畫,有的在包粽子……
4.師總結:同學們討論得可真投入,劉老師都不忍心打擾你們了。想不想把我們的研究成果展示一下,哪個隊先來?
三、匯報展示
有請隊長帶領你們的隊員上臺,他們匯報時其他小隊可要注意聽,比比哪個小隊的發言最積極,聽得最認真,我們將評選金星隊!
(下面的順序隨著學生的活動而隨機進行調整)
1.節日故事隊
我們是故事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來歷與傳說。
(1)大家知道端午節跟誰有關嗎?(屈原)
(2)我來為大家講講《屈原投江》的故事。
(3)我這兒還有一個傳說呢!《紀念孝女曹娥》
(4)其他隊還有補充的嗎?
(5)聽了這些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
(6)師小結:這些動人的傳說,讓我們感受到了屈原的愛國;曹娥的
孝敬;伍子胥的忠貞;那位大嫂的善良,每個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們,謝謝故事隊給我們帶來的文化享受。
2.節日習俗隊
我們是習俗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習俗。
(1)大家快看,習俗隊給我們帶來什么禮物啦!
配香囊:展示香囊,這是我跟媽媽學著制作的香包,你們知道這里面裝的什么?(朱砂、雄黃、香藥)
(2)插艾子:我通過上網、問我的奶奶知道了: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我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師:是呀,如今手足口病等流行病不斷發生,我們一定講究衛生,保證健康。
(3)系彩繩:過端午節時媽媽還為我的手腕、腳腕系上彩線呢!我們班的同學還有誰系過彩繩?
師追問: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嗎?
(4)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5)食粽子
(5)其他隊還有補充嗎?
(5)師小結:只要多觀察、多問、多學,對我們傳統的節日了解得更深入,更好地享受祖國的傳統文化。
3.節日飲食隊
我們飲食隊,我們主要研究了端午節的粽子。
(1)我們先來給大家猜個謎語,看看哪個隊反應最快?
三角四棱長,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細品嘗。 (粽子)
(2)想知道這漂亮的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嗎?下面我就包一個給大家看一看。
學生邊做邊實物展示。師問:你是跟誰學的?(可見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我們的老師呀!就要快過端午節了,請不會的同學們也學著與家人包粽子,全家一起動手,樂就在不言中。)
(3)其實,粽子的種類可多啦讓我們一起看看各種各樣的粽子,飽飽眼福吧!
學生投影自己拍攝的圖片:能說說是怎么收集到的?說清楚名稱、里面的是什么?(蓮子肉粽、板栗肉粽、棗粽;北方的粽子多以大棗、豆沙為餡,南方以肉餡為主。)
有的學生到超市進行了調查;還有的進行了拍照 ;有的采訪了周圍的人……
(4)聽了飲食隊的匯報,你們想對他們說點什么?
師總結:節日飲食隊自編了謎語,還為我們講述了包粽子的方法,還運用多種方法調查了粽子的種類,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端午節教案 篇5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班里的陸家豪從家里帶來了粽子,其他孩子圍著他轉,只聽見他說:“這是我媽媽自己包的粽子,不是買的,有肉的、紅棗的,很好吃的,但是我比較喜歡吃肉的,肉的更好吃。”“我也喜歡吃肉的。”“我不喜歡吃肉的,肉的有肥肉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
鑒于孩子們對粽子的濃厚興趣,我們開展了有關端午節的系列活動,本次活動就是系列活動之一。
《粽子里的故事》段落明顯,情節發展線索清晰。講述了一個會講故事的老奶奶病了,不能說話講故事,就采來荷葉包粽子,把好聽的故事包在了里面。動物們吃了粽子卻不會講故事,于是,動物們想辦法,找到一個小姑娘來吃粽子、講故事。這樣,一個神奇的故事躍然紙上,給粽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童話色彩,令人羨慕又向往。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游戲的快樂。
2、養成仔細傾聽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述。
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通過猜猜可能是關于什么的故事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引出主題。
第二個環節是欣賞故事,為了能讓孩子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欣賞作品,我利用PPT進行分段欣賞,通過看看、猜猜、講講、聽聽來理解故事內容。
第三個環節是游戲“吃粽子”,這也是本活動的重點環節。在此環節中,我為孩子們準備了3個粽子,每個粽子里面都有一個小游戲,如:第一個粽子是“聽話”,要求孩子在仔細聽故事的基礎上回答問題;第二個粽子是“悄悄話”,要求孩子用心聽、仔細聽、聽清楚、聽完整,培養幼兒仔細傾聽的習慣;第三個粽子是“祝福”,考慮到大班孩子馬上要離開成長了3年的幼兒園了、老師和小朋友了,通過游戲為他們創設一個互相祝福的機會,增進同伴間的友情。
活動中肯定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給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端午節教案 篇6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
3、體驗給貓喂魚的樂趣 。
活動準備:
1、大小貓圖片、大小魚、大小雪花片。
2、大小籃子、大小盤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2)師:“小朋友真有禮貌,這兩只貓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
(3)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紅色的是大貓、綠色的是小貓。”
(4)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通過游戲,認識大和小。
(1)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老師這兒還為兩只貓客人準備好玩的玩具呢!”
(2)師:“這是什么?這兩個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呢?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導幼兒完整說 :“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師:大方形和小方形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看他們是怎樣玩游戲的?教師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說一句“變變變,什么出來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幼兒說是什么形狀出來了,游戲兩次。
(4)教師給每個幼兒分發大小雪花片,在發的過程中教師說“請你說一說、比一比,哪個是大雪花片,哪個是小雪花片。”
(5)游戲“方形變變變”。幼兒學老師的樣子將兩個方形藏于身后,當老師說變變變,小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把小雪花片舉起來。當老師說變變變,大雪花片出來了,幼兒就將大雪花片舉起來。游戲數遍后可以讓幼兒將兩個方形交換位置再玩幾次。
(6)師:這個游戲好玩嗎?大貓和小貓也想來玩呢?你覺得大貓應該玩哪一個雪花片呢?快拿出來給老師舉給老師看看,小貓玩哪一個呢?”
(7)小結:大貓穿了紅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大雪花片,小貓穿了綠顏色的衣服,他喜歡玩小雪花片。
端午節教案 篇7端午節 班隊活動教案
桐林中心小學 六年級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 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
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么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于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粽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欲望以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搜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粽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宣布活動結束。
端午節教案 篇8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2. 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風情。
3.培養熱愛傳統節日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
教學難點: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教學方法:分組合作、實施與研究、成果與交流。
教學準備:收集與端午節有關的資料、Flash動畫視頻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啟談: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那些傳統節日嗎?(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元宵節)
2.誰能說一說這些傳統節日里我們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
3.剛才有同學說端午節吃粽子,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共同研究一下端午節吧!(板書:二、端午節習俗研究)
二、新課教學:
1.談話:①誰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間?(農歷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節是公歷的什么時間?(六月六日)
②你們每個小組都確立了本組要研究的課題了嗎?請同學們說一說吧!(小組匯報)
③噢!同學們收集了這么多豐富的資料呀!那就隨老師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們收集的資料吧!
2.匯報:實施與研究(端午節食粽)
㈠歷史記載: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㈡民間傳說:①每小組學生匯報本組收集的歷史記載資料。
②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出示課件、師生交流)。
㈢粽子沿革:①學生匯報。
②觀看課件。
㈣南北名粽:觀看課件,教師配樂講解各地粽子的特點。
師: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為飲食與節日之間蘊涵的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賽龍舟)
學生匯報,教師講解:
傳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 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 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 舟競賽。
(家鄉的習俗)
講述;今年端午節即將到了,說一說我們家鄉有什么樣習俗活動?
學生匯報,把收集的圖片拿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并講一講。
3.討論:完成書中9頁的(成果與交流;反思與評價)指名匯報完成情況。
4.活動拓展:書中9頁的活動拓展就是我們今天的作業,大家繼續對其他節日進行研究吧!
5.總結:我們輕松一下,觀看Flash動畫短片《端午節》來結束我們的這節課。
篇二:端午節民俗文化教案
活動目標:
1、 介紹端午節溯源,讓學生認識到端午節最初的意義是中國人民為尋求保護而進行的盛大的對龍圖騰的崇拜。從端午節代代相傳的傳承性,使學生認識到龍的圖騰、龍的文化已深深的注入到了炎黃子孫的血脈中了。
2、 學習和了解與端午節的有關傳統民俗文化。讓學生在學習、交流、感悟中認識到:端午節不僅與中國的傳統農耕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的對龍的圖騰的崇拜,寄托了人們對幸福和健康生活的追求。
3、 組織學生搜集端午節相關資料,采集艾蒿實物,講述自己所知所聞的端午習俗,以及參加包粽子活動等行為,鍛煉學生搜集加工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4、 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現在端午節的賽龍舟、插艾蒿、吃粽子等活動已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民間節日,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節日了,從深層次看,它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成為聯系中華民族的紐帶。 活動內容和步驟:
端午節的溯源
(一) 端午節與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關系
師:今天我們活動課的主題是感知端午節民俗文化。請大家看大屏幕,這是一首在大江南北傳唱的民謠,請大家齊聲朗讀。
(大屏幕出示民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片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師:這首民謠反映的是中國哪個傳統節日的習俗?
生:回答。
師:這個節日還有哪些別稱?
生:這個端午節其實有很多名稱,又被稱為端陽節、重五節、天長節等。
師:這個節日是在什么時間?
生:回答。
師:具體的日子是在“農歷五月初五”。
師: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這三大傳統節日都帶有明顯的農業文化特色,節日本身就反映出農業社會的生活規律: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預祝豐收——? ——慶祝豐收(大屏幕出示)
師:你猜測一下:處在春節和中秋節之間的端午節又有何涵義呢?
生:回答。
師:人們最希望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師:這時人們希望風調雨順,使糧食有個好收成。所以端午節就是人們企盼風調雨順、企盼豐收的節日。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預祝豐收—— 企昐豐收 ——慶祝豐收(大屏幕出示
(二)端午節的起源
師:剛剛我們了解了,端午節就是人們企盼豐收的節日,那人們在向誰企盼呢?在神話傳說中,誰又擁有騰云駕霧、呼風喚雨的威力呢?
生:龍!
師:在現實中有龍這種動物嗎?
師:龍實際上是我們祖先創造幻想出來的。
師:在遠古時代,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不能給予合理的解釋的現象,如:天災、人禍、生死都懷有難以名狀的恐懼,所以他們就希望有一種偉大的力量能保護自己,所以,我們的祖先就幻想出了一個保護神——龍。
師:其實龍的形象來源于我們生活中的動物,你能說說來源于哪些動物嗎?
生:
(屏顯:龍及下列文字:它的角似鹿,頭似駱,耳似牛,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尾似馬。龍威力無比,“能幽能明,能吸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師:在古人看來,龍能消災降幅,是吉祥如意、國泰民安的象征;龍還能呼風喚雨,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保證。所以人們對龍充滿了無限的崇敬和熱愛。為了表達這種敬意,我們的祖先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祭拜龍的活動,祈求平安如意,風調雨順。
在這一活動中,人們劃龍舟,向水里投放裝在竹筒中或包在樹葉里的食物給龍神吃。人們懷著無比虔誠之心,祈求龍神對自己的生命給予充分的保障。
而這其實就是最初意義的端午節,即:進行盛大的對龍的祭拜活動。
師:平民百姓把龍當作自己的神靈,表示出極大的虔誠。而封建帝王也把龍當作自己的真身,自稱是“真龍天子”,以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他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龍,你能舉例說明嗎? 生:回答。
師:他們穿龍袍,居龍庭,坐龍椅,乘龍車,里里外外一幅龍的包裝。其實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也都能處處看見龍的身影,你能列舉一二嗎?
生:回答。(人的屬相中有龍的身影、繪畫、書法、雕塑、服飾、建筑等)
師:從這個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龍的形象、龍的文化,已經深深地注入到炎黃子孫的血脈中。中華海內外的兒女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龍的傳人”。
師:在今天,我們聽到的有關端午節的起源傳說大多都和一個人有關,他是誰? 生:回答。屈原。
師:其實,紀念屈原只是端午節起源的一種說法。端午節還有其它起源如:紀念伍子胥、紀念越王勾踐、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既然說端午節最初的意義就是進行盛大的對龍的祭拜活動。那人們為什么又把這些歷史人物串演進端午節的傳說中呢?
生:回答。
師:完成這種串演傳說的時代是春秋戰國之后。我們學過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特點是什么? 生:回答。
師: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掠奪拼殺,使人們又驚訝的發現,擺在他們面前最強的敵人,不是自然,而是人類自身:人性的假、惡、丑,時時刻刻向真、善、美發出挑戰。后來人們發現,即使在這樣的年代,也有勇武的伍子胥,發憤的越王勾踐,忠義的賢臣介子推,愛國的詩人屈原等,他們成為反思歷史真善美的代表,他們又與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有著或多或少的牽連,因此人們便自然而然的把他們變成龍的圣典——端午節的新的紀念對象,這樣就形成了因地而異的端午節的傳說故事了。
師:但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傳說經時代的演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曾有詩云:“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為什么這么說?首先我們要了解屈原。
生:一生講關于屈原的故事。(一生古箏伴奏,大屏幕展示有關屈原的連續的畫面) 師:屈原曾作《橘頌》來自我表白。(大屏幕出示《橘頌》,配聲)
師:這反映了屈原一種什么樣的思想?
生:回答。
師:通過《橘頌》屈原的愛國、忠于國家的思想表露無疑。他的生不能為國為民造福、不如壯烈地死地人生抉擇和信念是非常可貴的。
師: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飽受戰亂之苦,渴望社會安定,因而對這位古代卓越的詩人和政治家屈原非常的懷念,所以在當時五月初五端午節紀念屈原成為南北各地廣大人民群眾一致認同的說法。到了北宋,朝廷經常受到遼、西夏等國的侵擾,為了激發人們的愛國思想,北宋皇帝追封屈原為忠烈公,正式規定端午節為全國性的紀念日,自此后,端午節就成為緬懷偉大的愛國者屈原和驅瘟避邪防病衛生的綜合性的盛大節日。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屈原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各國都開展了紀念屈原的活動。而他家鄉的人民更是懷念他,還修建了屈原祠來供奉他。(大屏幕展示圖片)
端午節習俗面面觀
師:今年的端午節又要到了。你往年的端午節是怎樣過的,都有哪些習俗?
生:介紹。
(一)插掛艾蒿
師:關于端午節的習俗的確很多,看,這教室黑板兩邊掛的是什么?這是咱同學親自采集來的艾蒿。農歷五月初五插艾蒿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生傳看)為什么在端午節那天要插掛艾蒿?在民間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生:簡單講述插掛艾蒿的傳說。
師:從這個傳說中,我們不難看出:在古時,人們把插艾蒿當作一種避災驅邪的活動。 而實際上插艾蒿的確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你知道嗎?
生:交流。出示艾蒿的醫用價值。
師:原來艾蒿的用途這么多。。
師:與我們插艾蒿的習俗相仿,我國有些地區有掛菖蒲的習俗。但無論是插艾蒿還是掛菖蒲,都表達了中國人們對健康的渴望和追求。
(二)賽龍舟
師:端午節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師:龍舟競渡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現在大凡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龍舟競渡活動。
師:賽龍舟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民健身的活動。
(三)吃粽子
師:提到過節,就不能不說到吃。端午節必須要吃的食品是什么?
生:粽子。
師:端午節為什么必須吃粽子?有哪位同學了解?
生:講述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師:其實,粽子的產生比屈原活著的年代還要早。最初只是民間普通食品,而且也不固定在端午節吃。到晉朝時,粽子才成為端午節的傳統食品。唐宋時,粽子成為端午節必備的食品。到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也要吃粽子,當然在這幾千年的發展中,粽子也不斷的演變著。 師:你吃過的粽子都有什么口味的?
生:交流。
師:現在粽子的口味,有甜、香、咸、辣之別,我國廣州潮州一帶的人還喜歡吃一頭用甜料,一頭用咸料做餡的一粽兩味的“雙拼粽”。從外形上,有角粽、錐粽、稱錘粽、小腳粽、枕頭粽、筒粽之分;品種有桃花粽、八寶粽、火腿粽等類型。這小小的粽子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包粽子也成為一家人享受團聚的時刻。咱同學中有沒有會包粽子的?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咱們一起動手包粽子,把端午節的祝福送給你的父母、朋友。(大屏幕展示,教師示范,部分學生動手包粽子,部分學生系五色絲,配古箏)
小結:
師:(大屏幕展示小結)現在端午節的賽龍舟、插艾蒿、吃粽子等活動已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遺產之列。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民間節日,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節日了,從深層次看,它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成為聯系中華民族的紐帶。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端午節將良好的中華民族傳統,慢慢地,一點一滴地注入中國人的血脈中。
端午節教案 篇9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劃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劃龍舟呢?
教師小結:
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端午節教案 篇10一:引入部分 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師:什么節日要吃團圓飯 放鞭炮呢?那我們再來看一組圖片
(3)師:什么節日要放風箏 掃墓?還有最后一張圖片 這是什么節日要吃的東西?今天我們就要來聊一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一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4)師:看來我們中二班的孩子是真的長大了,這么難的問題都沒有難倒大家。
二 基本部分
(一):1、師:端午節當天要吃粽子 你們吃過嗎?誰來說一說
(二):1、師:除了吃粽子以外 端午節還有一種游戲叫劃龍舟 那在我們新疆是很少見的 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簡短的視屏 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么樣
2 師:現在我請所有的小朋友站起來跟我一起站起來嘗試一下劃龍舟 做動作 我今天還帶了五個可以劃龍舟的玩具 我需要兩組孩子 和我一起玩 其他的小朋友當觀眾 幫我們加油
3、師:進行劃龍舟游戲 沒有玩到的孩子 下午我們出去作游戲的時候玩
(三):1、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么味道沒有?是什么味道呢?哦 原來是艾草 誰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 夏天會有很多蚊蟲 點燃的艾草有這樣一股特殊的味道 他可以趕走蟲子 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 現在我們一起看看他的樣子
2、觀看圖片
三 結束部分
1、師:今天呀 我們小朋友一起感受了這么多關于端午節的事情 最后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畫片,在動畫片里會告訴我們為什么會有端午節。
2、師:你記住了嗎?請男孩子慢慢的劃著龍舟去上衛生間吧
四 活動延伸
1、手工課可以進行包粽子的活動
2、環境創設上進行端午節的布置 以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端午節教案】相關文章:
端午節教案06-24
端午節教案08-23
小班教案端午節08-09
中班端午節教案08-11
端午節教案小班08-11
大班端午節教案08-11
小學端午節教案08-11
端午節教案中班08-11
幼兒端午節教案08-11
端午節教案大班08-1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班助新學期工作計劃怎么寫 班助第二學期工作計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