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美文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設計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反思
日期:2023-03-05 17:45:56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現代詩歌的特點,正確劃分詩的節奏,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  2、了解有關艾青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3、學習有關象征的表
为你推荐:
  • 正能量句子晚安語錄
  •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

      教學目標: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

      1、了解現代詩歌的特點,正確劃分詩的節奏,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

      2、了解有關艾青的文學常識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3、學習有關象征的表現手法。

      4、深刻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關鍵詩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詩的主旨。

      教學難點:

      1、象征的表現手法。

      2、詩歌描寫對象的象征意義。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討論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土地,萬物生靈的根基。曾有人掠奪它而百般蹂躪,曾有人捍衛它而披肝瀝膽。在它的脊梁上演繹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膚上烙印著多少眷戀情結。誰不鐘愛自己的土地,誰不愛戀大地母親,讓我們深情吟唱艾青詩人的《我愛這土地》,隨著詩中所迸發的愛國情感的火花而燃燒。(板書:我愛這土地)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代著名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樸,調子深沉憂郁。抗戰時期的詩作,格調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生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勛章。

      三、背景介紹:

      本詩寫于抗戰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

      四、朗讀指導:

      自由體的新詩,不同于舊體詩,字數、停頓、押韻沒有嚴格的限制。隨感情的表達句子可長可短,字數可多可少,自由靈活,不拘一格。因此,我們在讀現代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停頓,輕重緩慢,抑揚頓挫,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培養自己的語感,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對象、運用的表現手法,更準確地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讀會意,以會意促讀。詞語的重讀與否,主要是由詩歌的情感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能鮮明的表達出詩人情感的詞語,包括中心語、修飾語,都應該重讀。

      第一步: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第二步:用符號劃分詩歌的停頓和重讀的`字詞;

      第三步:學生自由朗讀;

      第四步:推薦2—3名讀的好的同學在班上朗讀;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別齊讀;

      第六步:全班同學集體朗讀;

      第七步:背誦全詩。

      第 二 課 時

      一、學生在熟悉詩歌的基礎上,緊扣“土地”,師生討論分析全詩。

      1、點出土地情結。起始兩句,詩人對土地的酷愛,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傾訴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棄人的思維語言而借用鳥的簡單樸素的語言傾瀉他的感情。在詩人看來,這簡單樸素的往往是最真誠熱烈的,“嘶啞”的歌聲正能抒發對土地的義無反顧的真誠和執著,于是土地情結的激越歌聲由此響起。

      2、傾吐土地情結。“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無比溫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對象,詩人沒有沉溺于對“溫柔”恬靜的“黎明”的欣賞中,為了自己的愛永遠留給土地,他作出了莊嚴鄭重的選擇。

      3、升華土地情結。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情結,已使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深沉”一詞也許表達不到與實際感情相適應的表達強度,于是其后緊跟的沉重的省略號,似乎涌動著潛流地火一般的激情,更為沉重地叩擊著讀者的心房,激起讀者持續的共鳴。

      二、問題探究:

      1、“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回答:這兩句詩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為祖國獻身的愿望。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著的愛,表達了詩人對土地、對祖國的愛。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2、揭示全詩主旨的詩句是什么?談談你的理解?

      回答:“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回答: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3、結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象征意義。

      回答:“土地”象征繁衍養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河流”、“風”象征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

      4、鳥兒歌唱的內容中,“土地”、“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涵 ,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中國人民正滿懷悲憤地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

      5、詩人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描寫,蘊含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回答:這些描寫形象地表達了當時祖國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以及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6、本詩的抒情色彩濃烈,詩人為何將自己虛擬成一只鳥來達到這種抒情效果?

      回答:詩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無有依。

      7、“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應該”前面為什么著一“也”字?“嘶啞”一詞換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為什么?

      回答:“也”一詞表明詩人以天下為己任,主動請戰于民族解放運動中。

      “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幾多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清脆”或“嘹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所以不能換。

      8、這首詩在結構上一、二節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

      回答:這兩節詩都飽含著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展而言,第一節蓄勢,第二節感情的迸發,感情的升華。詩意層層遞進。

      9、本詩出現了許多“的”字,這樣會不會拖泥帶水,沖談了詩味,談談你的理解。

      回答:我們知道,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體作品不必談了,就是自由詩創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艾青則不然,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沉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一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也正是艾青詩作不同于其他詩作的一個重要特色。

      10、結合詩歌內容,說說文中兩個省略號和破折號所起的作用。

      回答:第一個省略號,表示列舉內容的省略。第二個省略號表示余意未盡,情深綿綿。破折號表示意思的轉折。

      三、寫作特色:

      1、意象內涵豐富(象征手法)

      2、抒情方式巧妙

      四、中心歸納:

      作者運用象征手法,創造了一系列鮮明意象,抒發了對祖國真摯深沉的愛。

      五、板書設計:

      比喻、對比、象征、直抒胸臆

      六、作業布置:

      課后思考練習一、二、三

      七、課外延伸:

      1、假如你是一只鳥,聯系我們今天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你會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試一試,相信你會比例子仿寫得更好。

      例: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清脆的喉嚨歌唱:這高峽出平湖的山峽大壩,這可上九天攬月的神州飛船……

      2、艾青在詩中,含著淚水說:“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古往今來,在我們中華史冊上記下了多少愛國志士的類似詩篇,猶如繁星高懸夜空。

      例:當我們抵御外侵,我們會記得岳母刺給岳飛身上的四個大字:“精忠報國”;當志士至死不降,保持民族氣節,我們不會忘記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著往下寫,相信你會寫得更精彩)。

      3、閱讀理解并背誦劉湛秋的《中國的土地》,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兩節詩的內容。

      (2)詩中( )一詞 表達詩人對中國土地的贊美;( )一詞抒發詩人對中國土地的眷戀之情。

      (3)如何理解“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這句詩?“微風下的湖水”和“一泄千里的長江”表達的詩意分別是什么?

      (4)將這首詩與我們學過的《我愛這土地》比較一下,說說它們有什么異同?

      附文

      中國的土地

      劉 湛 秋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埋藏著黃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鵑花姹紫嫣紅

      激流的三峽傳來神女的嘆息

      冬天從凍土層到綠色的椰子林

      薔薇色的海浪撫愛著沙粒

      你可知道這塊神奇的土地

      黃皮膚、黑頭發是那樣的美麗

      敦厚的性格像微風下的湖水

      頑強勇敢又如長江一瀉千里

      掛霜的葡萄下躍動著歡樂

      堅硬的核里已綻開復興的契機

    【我愛這土地的教案】相關文章:

    1.我愛媽媽教案匯總五篇

    2.愛的禮物教案

    3.愛的抱抱繪本教案

    4.中班數學愛跳舞的棋子教案

    5.《我的老師》教案15篇

    6.我上學了教案

    7.你的營銷有沒有忽略這5點?

    8.我長大了大班教案

    9.冬至我知道小班教案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男生網名簡單干凈二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