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成长励志散文
二年級數學詳細教案 二年級數學優秀教案50篇
日期:2023-03-14 04:30:00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二年級數學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
为你推荐:
  • 可愛晚安文案句子
  • 二年級數學教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數學教案(通用20篇)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感性認識3的乘法口訣,然后記住3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3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類推、概括、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3、通過各式和樣的練習,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勇于爭先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和運用。

      教學難點:

      對“數學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學準備: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手工嗎?誰能說說你會用自己的這雙小手做些什么呢?”

      “這是一個周末,方方想給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輛自制的三輪車,就把各個零件拿出來進行組裝,聰明的小朋友們,你能幫他算算,一共需要幾個輪子嗎?”

      二、問題探究

      談話:1輛三輪車需要3個輪子,2輛需要6個,那么3、4、5、6、7、8、9輛三輪車要幾個輪子?

      三、體驗感悟

      1、拿小棒擺三角形。

      2、一個三角形用幾個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嗎?編制口訣?

      3、板書:1×3=3;一三得三。

      4、組織學生擺2、3、4、……個三角形,寫算式,編制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1題:找朋友。

      2題:找規律填數。

      3題:動物運動會。

      數學故事。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10頁。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1×3=3;2×3=6;3×3=9;3×4=12。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3×5=15;3×6=18;3×7=21;3×8=24。

      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掌得不錯,記憶方法也能掌握。口訣大部分同學能在課堂上背出來。應用方面還有欠缺。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內容:P74

      二、教學目標:

      1、探索連加的方法,并正確計算,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2、發展學生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三、教學準備:

      口算卡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計算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P74表格,引導學生觀察

      (1)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你能從表格中獲取什么信息?

      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問題?

      (2)列出算式,引導估算。

      2、嘗試計算解決問題。

      3、集體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4、獨立練習(完成“試一試”練習題)

      (三)鞏固練習

      125+483+20736+257+175

      全班齊練,二人板演,發現問題即時解決。

      (四)全課

      (五)作業:

      選用隨堂練習作業

      連加(二)

      一、教學內容:P75~76

      二、教學目標:

      1、鞏固連及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提高正確率和速度。

      2、引導學生運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靈活性。

      3、引導學生運用連加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完成連加練習

      (二)指導練習

      1、完成P75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2、指導學生完成P75練習題2

      (1)第1小題可能用下面兩種估算方法,盡管得數有所差別,但都應視為正確做法。

      (2)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計出結果說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練習題3

      4、完成練習題4

      5、完成練習題5

      (三)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用了什么樣的方法?

      在計算過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業:

      課本P76中的小調查(以小組為單位)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3

      知識與技能:

      1.認真觀察圖畫,說出圖意,提出相關的乘法問題,并應用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繼續學習、體會從上面、側面、正面看到的簡單物體的不同形狀,辨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狀。

      過程與方法:

      1.認真觀察圖畫,能夠提出相關的問題

      2.讓學生提出生活實際的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培養小組合作意識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國慶節期間,你們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讓幾個同學說一說)

      師:國慶節,不僅我們市,全國上下都是一派喜氣洋洋。現在我們一起走進“節日廣場”,再次感受一下節日的喜悅。(板書課題:節日廣場)

      二、探索學習

      (一)廣場上

      1、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節日廣場”圖,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圖,并體會祖國的美好)

      2、師:同學們看到了祖國富強、人民歡慶的景象,那你能根據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問題嗎?請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仔細觀察。

      3、學生獨立觀察畫面,思考,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

      4、集體交流。

      各小組同學派代表,將本小組問題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學或某個小組同學回答。

      (先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在小組里說給其他同學聽,讓學生討論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用學生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驗證,更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思維會更有深度。并使學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計算“相同加數的和”的問題,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二)瞻仰烈士紀念碑。

      1、師:同學們,在節日中,少先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敬上隊禮,他們會對烈士說什么呢?

      (指名學生說)

      2、師: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鮮血、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烈士,更不能辜負烈士的熱血,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美!

      (及時利用教材提供的場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對他們進行學習興趣、自信心等方面的培養,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

      3、連一連。師:請問下面三幅圖(課本31頁)各是誰看到的?連一連,說一說每一幅圖是從紀念碑哪個面看到的。

      (觀察圖畫,發揮想像力,獨立思考,動手連)

      4、全班交流

      三、實踐與應用

      師:今天走進節日廣場,感受到祖國的欣欣向榮,還發現了許多數學知識,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你還能發現哪些乘法問題?

      (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及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滲透了解決問題的要求,盡可能以學生樂于接觸的、有數學價值的內容作為數學學習的題材,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到數學學習有趣,而且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

      四、總結,下課。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辨認從某個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正確判斷觀察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拍照嗎?劉老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仔細觀察這兩張照片,你發現了什么?

      小結: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察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說,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識經驗。]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察。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察小猴,請小朋友看老師是怎樣觀察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察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老師的樣子觀察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繼續示范:再觀察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老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視,注意糾正不規范的觀察姿勢。

      反饋: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較:(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是有效組織觀察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察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正確區分小猴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的結果也不同。]

      2.換位觀察。

      談話:剛才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察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順序(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察,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察后,組織反饋。

      繼續換位觀察,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察小猴。

      提問:通過剛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小猴,你發現了什么?

      [評析:換位觀察,并找到相應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從而深刻體會到觀察同一個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不同。]

      3.學會判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第二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回答,并闡述理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判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第二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根據什么判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用已經積累的觀察經驗,通過想像判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認識水平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根據看到的視圖,判斷觀察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察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的理解,發展了空間觀念。]

      三、活動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瞧,校園里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饋。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根據壺嘴和壺把的朝向判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P10-P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的意識,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來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準備過冬,它們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到底采了多少?我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是最聰明能干的,你能幫助他們數一數嗎?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你打算怎樣數,才能又對又快呢?

      (學生說出各自不同的數法。)

      ①1,2,3,4,?1個1個地數。

      ②5+5,10+5,15+5,20+5,??連續加5算出得數。

      ③5,10,15,20,?5個5個地數。

      ④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5個5個地數。

      師:大家的數法真多,你喜歡哪一種數法?為什么?

      生:我喜歡5個5個地數,這樣簡便。

      2.五個五個的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提問:指著第一堆松果提問,這堆松果有五個,是1個5,一共是5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4.提問:指著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問,這兩堆松果有兩個五個松果,是2個5,一共是10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5.談話: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小組交流)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這樣看來簡單多了,可是還是不能很好的記住它,有什么能記住這些算式的好辦法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當然是乘法口訣了,它可是專門用來記這些算式的,小朋友,你能編出這些口訣嗎?

      (有的學生會想,1個5是5,2個5是10,3個5是15,4個5是20......這樣記住的)

      師:這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記的

      (有的學生會說出乘法口訣來)

      師:利用口訣來記又順嘴,又方便。剛才有同學說1個5是5,如果把“個”字去掉,變成“一五得五”,把2個5是10變成二五一十就順口了。

      師:哪一組的同學能把編制好的口訣讀給大家聽。

      熟記口決。(給2分鐘時間看誰讀得次數多。)

      師: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玩個對口令的游戲呢?我讀上句,你接下句,看哪個同學接的快!

      師:現在和你的同桌來玩這個游戲,男生先說,女生對。然后女生先說,男生對

      (生生互動)

      四、鞏固應用。

      練習一:

      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五、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5輛車夠嗎?為什么?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第16頁和第17頁例1,練習三第1~4題。不退位減

      教學目標:

      1、由實際情境引出計算問題,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2、借助直觀操作幫助學生理解不退位減的筆算算理,明確相同數位對齊,從哪一位減起,并能夠正確計算。

      3、體現計算方法多樣化。

      4、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豪感。

      5、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明確相同數位對齊,從哪一位減起的問題。

      教、學具:

      磁板、圓片。生:數位板,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怎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

      二、創設情境與導入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8年的奧運會在哪里舉行?有4個城市提出了申請,經過國際奧委會成員投票,你看,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贏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相信到了那一天,我們國家將會更加強盛。我們小朋友想不想盡自己的一份力?(進行愛國主義和好好學習的教育)

      三、新授

      1、提出問題

      根據4個城市的不同票數,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

      (1)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 56-22(板書)

      (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書)

      (3)北京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56-9=47

      (4)多倫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書)

      (5)多倫多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22-9=13

      (6)巴黎比伊斯坦布爾多多少票? 18-9=9

      ……此外還有一些加法題。

      2、教學例1

      北京比多倫多多多少票? 56-22等于多少?

      可以怎樣計算?

      (1)50-20=30,3-2=4,30+4=34,用口算。

      (2)可以筆算

      用豎式怎樣算?先用圓片擺一擺。

      A: 拿出數位板,用圓片表示56,再從去掉22,觀察還剩多少?

      一生到前面擺,邊擺邊說。

      B:試著列出豎式來。說一說列豎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數位要對齊,可以從個位減起,也可以從十位減起)

      5 6 5 6 5 6

      — 2 2 — 2 2 — 2 2

      43 4

      四、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先用圓片擺一擺,再列豎式計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第2題

      填在書上集體訂正。

      3、第4題

      說說圖意。

      樹上有32個桃,摘了11個,還剩多少個? 口頭列式。

      五、課堂

      在寫豎式計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六、課堂作業

      練習三第3、4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7

      一、 教學內容:

      P68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

      2、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三、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各色彩紙。

      四、 教學重難點:

      能夠辨認對稱圖形,并能畫出對稱軸。

      五、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引入(聽“小故事”)

      (二) 認識對稱圖形

      1、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當學生說出“兩邊一樣”時,再出現課件演示,一個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合,象這樣的圖形就叫對稱圖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圖形”,這里還有一些對稱圖形,還有一些剪出來的。(飛機、魚、龜)

      2、 動手剪對稱圖形(討論怎樣才能剪出對稱圖形)

      a、 師示范剪對稱圖形(一張長方形的紙,并對折,畫出一半的形狀,剪下來,打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它是對稱圖形嗎?

      b、 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畫一畫、剪一剪,剪出一個自已喜歡的對稱圖形)

      c、 學生展示自已剪的對稱圖形

      (三) 認識對稱軸認識對稱軸(每個對稱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你能不能給這條折痕取一個名字?)

      對稱軸(師畫虛線)

      (四) 鞏固練習

      1、 欣賞對稱圖形(你能列舉生活上的對稱圖形嗎?)

      2、 P68(做一做)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小魚的對稱軸在那)對稱軸有橫的、還有豎的)

      3、 P70第2題(4人小組)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并畫出來。

      4、 P70第3題,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五)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習到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北師大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分橘子”,課本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的含義,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結合實際操作,經歷用豎試表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并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 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么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么列式呢?

      生1:從14里減去3個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 ,說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寫在“廠”的里面。把每盤的橘子數4,也就是除數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后,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14的個位對齊。

      二相乘:商與除數相乘的積寫在被除數14的下面,相同數位對齊。三相減:從總數14里減去分走的12,還剩2個,14-12=2,畫上橫線對著個位寫2。

      四檢查:看看余下來的數是不是比除數小,并說說豎式上的每個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課本第3頁的“試一試”和第4頁的“算一算”,“想一想”先由學生獨立解題,再由老師講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初步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養成計劃和決策的能力,逐步發展創新思維。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學習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1、師:學校組織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們應考慮到哪些問題呢?(出示:時間安排、車輛安排、春游收費、游樂項目)

      2、出示課題:小練習(3)——郊游

      二、計劃決策、解決問題

      1、時間安排。

      (媒體出示時間圖)

      (1)看圖說一說時間。

      (2)這天我們將在外面度過多長時間?你是怎樣想的?

      (3)多媒體演示。

      2、安排車輛。

      (媒體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輛客車能乘坐50人)(1)收集數學信息,思考解題思路,可以考慮班級總人數、車輛載重人數。

      (2)滲透估算:從最鄰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

      (3)學生獨立計算:可以列豎式。

      (4)滲透巧算:觀察數的特點,可以先湊整。

      (5)請你安排,3個班級如何坐這2輛車?可以把一個班級進行分拆。

      3、春游收費。

      在學校收的費用1、往返車費:4元1角2、入場費:5元8角3、午餐費:?

      師:學校發下一份通知,你們能看懂嗎?

      (1)計算:往返車費與入場費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學校準備一份食品,價錢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學校,一共要收費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給老師( )張( )元?

      4、游樂項目。

      (媒體出示游樂園圖)

      (1)找一找,有哪些游樂項目?(介紹項目及單價)

      (2)如果每一項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錢?(50元)

      (3)根據要求設計方案:給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復玩),你可能怎樣玩?

      ①最多可以玩幾次?(5次)

      ②最少可以玩幾次?(2次)

      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

      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課堂總結:今天你學到什么新本領?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0

      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

      教學內容:

      課本P23 例4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

      2.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

      學生的數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

      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別和聯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

      五、隨堂練習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

      班級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二十一名,大部分來自移民家庭,經過兩年的學習,這個班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喜歡學習數學,樂于探究,樂于合作。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過程,體驗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教學難點:

      能正確辨認所觀察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長方體紙盒、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禮品盒,大家想看看嗎?(出示課題:看一看(一))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觀察,老師要給大家提一些要求:

      1、保持觀察姿勢,不能左瞧右看,隨意改變自己的觀察位置。

      2、觀察后要說清楚自己看到的是幾號面,這些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我相信大家都能按要求去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圓滿完成觀察任務的,有沒有信心?(出示標有序號的長方體)

      二、參與活動,探究新知。

      (一)體驗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狀也有不同。

      1、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仔細觀察。

      2、通過討論、交流,指名不同位置學生代表發言,說說自己看到了幾號面?是什么形狀?

      3、師:同樣一個長方體,怎么有的同學看到的面是正方形,有的看到的面卻是長方形呢?

      4、生討論、交流、匯報。

      5、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課件演示)

      (二)體驗不同位置看到的面的個數不同,同一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1、師:我剛才聽有的同學說只看到一個面,有的同學卻看到了兩個面,還有的同學看到了三個面。請看到一個面的同學揮揮手、看到兩個面的同學點點頭、看到三個面的同學拍拍手。

      提問:為什么看到的面的個數不同?(在不同位置觀察時,看到的面的個數不同)

      2、同學中有沒有看到更多個數的面?那么,在同一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幾個面呢?

      3、生再次保持不變的觀察姿勢和位置,進一步細心觀察,并討論、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同一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課件演示)

      5、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不僅觀察仔細,善于動腦,還能把自己的想法大膽說出來,真棒!現在,老師帶著大家做一個拍手游戲,想不想做?(師帶領學生做拍手游戲,回顧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

      (三)認識各個面的名稱。

      1、師:老師帶來的禮品盒上標有數字序號,同學們說的時候很方便,可是生活中不可能給每個物體的面上都貼上這樣的序號,怎樣才能正確說出各個面的名稱呢?其實,人們已經習慣給物體的各個面起一個名字了,大家在書上26頁迅速地找一找,看看各個面都叫什么?

      2、誰能給老師的禮品盒上各個面貼上他們各自的名稱?(出示另一長方體紙盒和名稱標簽)

      3、師:一般,我們把物體朝上的面叫“上面”,那么朝下的面呢?和觀察者正對的面叫“正面”,那背后的面呢?相對于觀察者右側的面叫“右面”,那左側的面呢?

      4、出示不同的長方體并變換位置,讓學生指出各個面的名稱,使學生加深對各個面名稱的理解,知道這些面的名稱不是固定不變的。

      三、聯系生活,實踐應用。

      游戲一:猜一猜。出示26頁情境圖,先說說每個人各站在講桌的什么位置,再猜猜他們各會看到講桌的哪些面?最后動手連一連。(課件演示)

      游戲二:練一練。出示27頁“練一練”4題,今天智慧爺爺買了生日禮物要給一位朋友過生日,淘氣、笑笑和機靈狗也去湊熱鬧,他們各自看到禮物盒的那一面呢?先說說,在連連。(課件演示)

      游戲三:標一標。出示27頁“練一練”1題,同學們還認識了物體各個面的名稱,看誰能準確快速地標出“正面”“上面”和“右面”。(課件演示)

      游戲四:摸一摸。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紙盒,摸摸它的各個面,并對同桌說說每個面的名稱和形狀。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第2、3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2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數學廣角——推理、總復習等。

      三、教學目標

      1、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5、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實際意義及1千克=1000克。

      7、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

      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四、情感態度

      1、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4、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家的信心。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6、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看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有的內容,都不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不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思考過程。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并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了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游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為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并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了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一猜、激趣導入。

      老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老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老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老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剪一剪 ,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老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老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老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

      (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老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頁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點:

      使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楚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

      能力點:

      1、培養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

      2、培養學生根據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德育點:

      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整理知識:

      小組交流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筆算加法、筆算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用數學。

      把自己找到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整理。

      二、自主探究,發散思維:

      1、學生自己編題,復習筆算的方法。小組自編計算題,自己筆算。

      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他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做筆算時應注意什么?

      2、18+23 70-41 58+29 89-34 6+48 68-65

      46+23 91-83 43+19 17+79 92-56 90-54

      90-60+24 43-8-30 50+27-9 17+26+18

      3、數學醫院。

      8 2 3 9 9 5 2 7

      -1 7 + 4 8 -1 6 + 7 3

      7 9 7 7 7 9 9 0

      說說錯在哪里?

      4、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并解答。

      母雞有45只,公雞比母雞少36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5、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學生列式計算。把題改為:10年后,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

      讓學生多討論,說一說解題思路。

      三、拓展運用:

      開放題:小明有50元錢,它可能買了下列哪兩種物品?應該付多少錢?(至少寫出兩種可能)并列出算式。

      傘14元 鐘表26元 足球35元 茶杯10元

      教學后記: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

      教學內容:教材第36~37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進一步發展長度觀念。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利用統計表發展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鞏固用各種測量工具測量長度的正確方法。

      能力點:

      1、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德育點:

      通過比賽,提高學生對測量的興趣,同時在測量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活動,加深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意識。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米尺、長繩、皮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個教室里舉行一次測量大比拼,決出一個冠軍小組。

      測量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測量的方法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分別量出1米、2米長的繩子。

      比一比哪一小組量的又快又準。

      學生動手操作。選出量得最快的小組交流一下量的方法。

      量出2米長的繩子,對于不同的方法給予肯定。

      師:測量時我們要選擇既簡單又方便的方法。這樣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

      2、量出課桌的長、寬、高。小組分工合作。

      3、分組測量身高、頭圍、臂長,并填表。

      與6~8歲兒童生長發育對照表進行對照。

      男生女生

      頭圍(厘米)43~5942~58

      身高(厘米)99~13398~132

      三、拓展運用:

      1、大家還想測什么?自由測量。

      2、指導學生測量步長。

      3、從你家到學校是多遠?怎么測量?如果沒有工具又怎么測量?

      課后完成測量任務。

      教學后記: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5

      教學內容:

      教材第72~7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辨認生活中的簡單圖案是由一個圖形經過軸對稱或平移等運動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貼或設計圖形,將所設計的基本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運動創造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2.會將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并根據實際確定所觀察成果的基本圖形,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

      3.經歷觀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過程,獲得對圖形的運動設計圖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圖形運動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在欣賞美麗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美妙,體會數學的價值。

      目標解析:

      這是一節“綜合與實踐”的活動課。在學生學習了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操作活動,能運用所學的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等圖形運動的知識,欣賞并創造圖案,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運動,逐步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運用圖形運動的知識設計圖案。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剪刀、固體膠、手工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設疑自探

      (一)呈現素材,感受數學美

      1.課件出示教材第72頁的圖案,學生欣賞。

      2.觀察感悟,發現規律。

      (二)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設計師們正是將一個圖形通過軸對稱、平移等變換設計出美麗的圖案,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板書課題)

      二、動手實踐,解疑合探

      (一)觀察想象,認識一個圖形的運動

      1.找基本圖形

      (1)這些美麗的圖案分別由哪個圖形運動而來的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圖找一找。

      (2)學生反饋,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基本圖形。

      2.體驗一個圖形的運動

      (1)想象:這些基本圖形通過怎樣運動得到原來的圖案?

      (2)操作:將課前剪下教材123頁附頁2中的圖形,用一個基本圖形模擬運動。

      (3)描述:這些圖案分別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二)動手操作,理解一個圖形的運動方法

      1.小組合作,動手拼擺

      小組先討論選擇一個基本圖形和圖形運動的方式,想象圖形運動后拼出的圖案,再在正方形中貼出美麗的圖案。

      2.匯報展示,對比分析

      討論:

      (1)你設計的圖形是怎樣運動的?

      (2)你操作前想象的圖案和你操作后實際的圖案一樣嗎?

      (3)同一個基本圖形運動設計出的作品為什么會不一樣?

      (三)自主設計,創造美麗的圖案

      1.提出要求,想象設計

      (1)提出操作的要求。

      在上圖左上角的方格中設計一個新的圖案,并畫出來,再將它作軸對稱、平移或旋轉運動,創造一個美麗的圖案。

      (2)想象設計好的圖案。

      2.動手實踐,嘗試設計

      將自己設計的圖案畫在正方形格子紙中。

      3.匯報交流,鼓勵創新

      (1)說一說:你設計了一個什么基本圖形,怎樣運動的?

      (2)比一比:設計好的圖案和你之前想象的一樣嗎?

      (3)賞一賞:誰設計的圖案最美麗,誰設計的圖案更有新意?

      三、質疑再探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知識?

      2.走進生活,欣賞生活中利用圖形的運動設計出的美麗圖案。

      四、運用拓展

      (一)合作學習,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1.相互比較,想象一組圖形的運動。

      小組里有哪些同學設計的圖案是一樣的,想一想,如果把這些相同的圖案拼在一起會怎樣呢?

      2.小組合作,感受一組圖案的運動。

      在小組內將相同的一組圖案拼在一起,再全班交流,互相欣賞。

      (二)聯系舊知,鞏固有余數除法的知識

      1. 是由( )組 組成的。

      (1)用什么方法計算?根據學生會回答教師板書:8÷4=2(組)

      (2)出示學具,學生擺一擺、圈一圈。

      2.9幅 ,可以組成( )組 。

      (1)學生說想法,教師板書:9÷4=2(組)……1(幅)

      (2)學生用學具驗證。

      (3)學生回答:算式中的9、4、2、1分別表示圖中的哪部分?

      3.15幅 ,能拼出( )組 ,若拼成4組,還需要再增加( )幅 。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能感知除法的意義,感悟乘、除法之間的內在聯系。

      2、能根據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能根據具體的除法算式正確選擇乘法口訣求商,并能熟練地口算表內除法。

      教學難點: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用除法解決的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具、學具: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出示例3情景圖。

      觀察圖,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用乘法口訣求商。(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用一句完整的話說一說圖意

      2、小組討論

      ⑴怎樣列出算式?

      ⑵怎樣求出商?

      3、反饋。你是怎樣想的?

      4、完成書上的空。

      三、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知道了什么?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課堂活動

      1、書上80頁課堂活動。

      擺一擺,填一填

      ⑴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幾根?

      ⑵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幾份?

      ⑶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幾根?

      ⑷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幾份?

      2、練習十六第1題。填表。

      小馬拉車。學生獨立完成,填在書上。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六第2題。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7

      學習內容:“分梨”的問題

      學習目標:

      1.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2.嘗試學會用逆推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發現、欣賞并學習同伴身上的優點。

      4.提高加減乘除的口算能力。

      學習重點: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難點: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過程:

      1.老師考勤學生,點名。

      2.認識新同學,每個同學進行1分鐘介紹自己。

      3.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座位。

      4.講解解決“分梨”的問題:一只籃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個給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個給第三個人.那么籃內的梨就沒有剩余,籃中原有梨多少個?

      ⑴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⑵小組內交流

      ⑶反饋交流,老師引導啟發思維。

      ⑷小結策略:逆推的解題策略就是從結果倒著推回去,在逆推過程中總數是不變的,我們要能找出關鍵條件,即最后得到的數量入手分析。

      5.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對應例題的反饋練習:一只籃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二個人;最后只剩下2個梨。問籃子里原來有多少個梨?最后集體交流反饋。

      6.進行撲克牌“24點”小游戲。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8

      學習內容:“水桶和油桶”的問題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認識數學的多種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數學計算的巧妙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操作發現并驗證“水桶和油桶”問題的特征,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簡便方法,提高學生計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

      學習形式: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師:提出問題:你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嗎?展臺出示題目。

      二、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取出1號靶,認真觀察(引導學生觀察)

      2.小組交流,探究解決。

      3.請同學們取出2號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如果有的學生做出來,讓孩子展示,教師給予贊賞;如果學生做不出來,充分調動組內力量,探究解決。

      4.請同學們按照組內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決。(小組合作,互相幫助)

      三、課堂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是不是覺得數學充滿了奧秘呢?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網絡上找很多有關“水桶和油桶”的知識,然后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嗎?

      今后老師會繼續為你們介紹一些更有趣的數學現象,這些數學方法更貼近你們平時的數學學習,有助于你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透事物相互聯系的思想,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能推導出3的乘法口訣,并理解每句口訣表示的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在數學游戲中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小棒、投影片。

      教學方法:

      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輛車需要3個輪子,2輛車呢?3輛—9輛分別需要多少個輪子?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訣。

      二、數一數

      請同學們獨立地數出輪子分別用了多少個?邊數邊填表。

      指名匯報,并引導學生說出你是怎么數的。

      啟發學生說出表格里的數個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個3;第二格表示2個3......第九格表示9個3。

      三、擺一擺

      請同學用小棒擺三角形。擺個三角形,試著列一道算式,編出一句口訣。

      學生完成邊擺邊數邊說的活動。

      說一說。

      指名匯報。

      教師及時板書:1個3;1×3=3;一三得三。

      2個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訣讀一遍,檢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對了。

      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討論: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呢?與你的伙伴說一說。

      交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

      記一記

      請同學們選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記一記。

      老師與同學對口令記口令。

      任意兩組“開火車”記口訣。

      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就可以得到老師的金牌。

      游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九( ) 一三( )

      二三( ) 三三( )

      三六( ) 三三( )

      四、練習

      填空。

      6×2=( ),讀作( )乘( )等于( )。表示( )個( )相加。

      7個3相加是( ),再加1歌是( )。

      3個6相加,寫成加法算式式是( ),寫成乘法算式是( )。

      9×3=( ),3×9=( ),用的口訣都是( )。

      連線

      2×4;4+4+4;3×5;3個3。

      2×3;4個2;6×3;5個3相加。

      5×5;3×2;2×3;3個6。

      3×4;五五二十五;3×3;3+3。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感性認識3的乘法口訣,然后記住3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3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類推、概括、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3、通過各式和樣的練習,培養學生樂于探索、勇于爭先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記憶和運用。

      教學難點:

      對“數學故事”的理解、表述和解疑。

      教學準備: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手工嗎?誰能說說你會用自己的這雙小手做些什么呢?”

      “這是一個周末,方方想給自己的好朋友每人送一輛自制的三輪車,就把各個零件拿出來進行組裝,聰明的小朋友們,你能幫他算算,一共需要幾個輪子嗎?”

      二、問題探究

      談話:1輛三輪車需要3個輪子,2輛需要6個,那么3、4、5、6、7、8、9輛三輪車要幾個輪子?

      三、體驗感悟

      1、拿小棒擺三角形。

      2、一個三角形用幾個小棒?能列乘法算式嗎?編制口訣?

      3、板書:1×3=3;一三得三。

      4、組織學生擺2、3、4、……個三角形,寫算式,編制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1題:找朋友。

      2題:找規律填數。

      3題:動物運動會。

      數學故事。

      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懂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一課一練第10頁。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1×3=3;2×3=6;3×3=9;3×4=12。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3×5=15;3×6=18;3×7=21;3×8=24。

      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教學反思:

      這節課學生掌得不錯,記憶方法也能掌握。口訣大部分同學能在課堂上背出來。應用方面還有欠缺。

    【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練習十六二年級數學教案11-30

    二年級數學教案04-24

    關于二年級數學教案11-29

    二年級數學教案電器11-30

    《乘法》二年級數學教案11-30

    二年級下冊優秀數學教案11-2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3-10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4-04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6-12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設計12-08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心情唯美的句子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