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范文
近年來,我校認真貫徹執行《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教科局關于《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教育工作的決定》精神,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和環境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向各位領導匯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組織,積極創建“綠色學校”
當今世界,經濟高度發達,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在我國,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全黨、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國民素質,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使環境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注意引導師生提高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制定了《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和《學校環境規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做到了分工明確,職責到處、室、組。教導處、年級組負責課內環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學科為龍頭,帶動其他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環境教育;政教處、團委負責教室“綠化”和課外環境教育活動;總務處負責校園環境建設;辦公室負責總協調,以落實好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并將環保材料搜集存檔。學校定期研究、檢查環境教育工作。由于職責明確,措施得力,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扎實有效。加強環保培訓,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環境教育培訓,認真組織開展校內環境教育學習研究活動。學校在環境教育方面舍得花錢,有環境教育專項經費。
二、課堂教學積極滲透環境教育,提高了師生的環保意識。
我們在學校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所有學科都要滲透環境教育”。為此,學校制定的課堂評估細則中,增加了環境教育方面的權重,規定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中,任課教師要把教科書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自然地與社會環境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生指出環境污染的危害,點明環境保護的意義,進行滲透性的教育。為激勵教師在課內自覺進行環保教育,學校每學期都舉辦一次“環保優質課比賽”和“優秀環保教案比賽”,每學年舉辦一次優秀環保論文評比活動,有43位教師獲得不同名次的獎勵,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環保教育的開展,提高了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除此以外,我們還利用主題班會、選修課和活動課程進行環保教育。《活動課實施方案》中我們明確規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動中進行環境教育”,各個班級的環保小組開展“自撿廢紙,收舊利廢”的活動,既為環保活動的開展籌集了費用,又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以上教育措施,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了生動活潑的環境教育。
三、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環境教育網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
在課外環境教育方面,我們采取了校內教室綠化、建立固定的宣傳陣地和校外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我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外活動計劃,建有環保課外活動小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
(一)開展“綠色班級”創建活動。
近年來,我們開展了“綠色教室”評選活動。每個班級都養花種草,以達到教室的`綠化、美化。本學期,我們在“綠色教室”評選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綠色班級”創建活動,將其納入了《“文明班級”評比細則》,增加評比內容,不僅包括養花種草、綠化教室、凈化環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學生達到語言、行為及心靈的凈化,倡導學生語言行為也要做到“綠色潔凈”。通過開展這項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學以致用,學到了養花種草的技術,也使學生體會到了“育花”的艱難,更使學生緊張學習的身心在養花賞花過程中得到放松,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強化了學習知識的效果,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凈化了學生的心靈。
(二)開展“一日兩掃活動”
近年來,我們針對學生勞動鍛煉少,環保意識淡薄的特點,在全校開展一日兩清掃活動,美化校園。通過開展此項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環衛工人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起環保意識和文明意識。
(三)積極開展植綠護綠活動
我校每年都參與縣委政府發動的植樹造林活動,云龍山腳下有我校的“植綠護綠基地”。學生通過參加“植綠護綠”活動,培養了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自覺服務于社會的精神,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建設家鄉、愛我和順的社會責任感。
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被寫入《憲法》,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已成為21世紀的重大課題,作為現在的學生、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環保社會責任感。為此,我們在縣環保局的大力協助下,每年都開展“環境與我同行”征文活動。縣環保局領導親自為我校學生作環保知識講座,使學生受到了系統的環保知識教育,真正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學生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見識,而且增強了同學們的憂患意識,更重要的是堅定了同學們保護環境的信心和決心。
(四)開展興趣探究活動
我們組建學生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環保研究性學習活動,其中許多學生以環保調查為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和較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他們明白了我縣近年來水質污染的情況及危害、我縣水質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對于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議。
(五)學生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我們利用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開展環保宣傳。通過舉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手抄報比賽,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興趣,培養鍛煉了學生的多種素質和能力。為了擴大環境教育的效果,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我們還建立了固定的環境宣傳陣地:一是一號教學樓東側的宣傳櫥窗,二是校園廣播站。這些陣地很好地發揮了宣傳教育作用。
我們還經常開展家庭綠色行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傳環保知識,倡導綠色消費,以實現“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作用。
四、科學合理地搞好“綠色校園”建設,做到環境育人
新建xx二中位于縣城新和路東以北,是縣委、政府高瞻遠矚舉全民之力新建的一所新校園。工程于2006年5月動工,2008年9月竣工。工程總建筑面積為25859平方米,占地108畝,總投資7000余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并于2008年秋季實現舊校區整體搬遷。新校區建有一、二號教學樓、辦公實驗樓、多功能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及弧形連廊、鐘塔。二期工程將建有風雨操場、體育看臺等。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22名,在校學生1679名,其中住宿生761名。
有鑒于建筑用地是平坦耕地,缺乏景觀特色,校園建筑以營造開放式寄宿制中學獨特綠化景觀為目標,一曲一直兩條景觀軸線形成了學校中心區的空間景觀構架,結合并聯在兩側的建筑,達到步移景異的多層次景觀效果。同時本身也成中心區的一個重要景觀。南北向景觀軸串聯起南側辦公主入口,行政辦公及實驗樓、中心區綠化廣場、教學樓、學生公寓及過街天橋各處節點,此軸線上景觀設計強調建筑對景和空間收放變化以及城市空間尺度的結合,同時注重各建筑景觀的均好性,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校區綠化本著因地制宜、重視功能、突出科技人文內涵的原則,結合建筑布局,采用幾何花壇、樹陣廣場、規則草坪和富有靈氣的人工水面等手法,通過多樣化的廣場、庭院地面鋪裝和雕塑小品來突出主體、引導人流、創造豐富的校園空間景觀界面。其中水體是校園中央綠地的主體,校區的核心綠化空間圍繞水體作文章,沿水邊設置親水平臺和步行道,營造出宜人的風景和意境,校園周邊密植樹林,形成環校區的防護林隔絕了城市道路的嘈雜,更形成了一個寬闊的綠化面,將校園的建筑群包圍在其中,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校區,種植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盡量選擇本土樹種,喬、灌、草、竹、花的適當搭配,弧植于叢植相結合,自由與規則相對應以營造多樣化。多層次的綠化景觀。
在新校園,我們又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設立了警示牌,校園清潔優美,教室盆花妝點,廁所潔凈衛生,校園內無污染源,無違犯環保法現象。可以說,整個校園建設達到了綠化美化效果,實現了環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學校還將加強生物園建設,學校綜合辦公樓建成后,樓前空地將建成綠地、花木、假山、水池、魚蟲為主的生物園。
五、環保意識增強,教育效果顯著
通過以上環境教育工作的開展,促使了師生環境教育工作開展的積極性,師生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體現在不吸煙、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等日常文明習慣。
近年來,我校積極響應縣、市環保局、教委的號召,學校先后被省市縣命名為“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山西省義務教育示范校”,“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校”;“晉中市教代會工作模范單位”,“晉中市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校”,“晉中市普及實驗教學示范校”;“和順縣素質教育實驗校”,“和順縣群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和順縣文明單位”,“和順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2008年中考,全縣中考前10名學生,xx二中就占到了8名;中考600分以上學生在榆社、左權、和順示范初中中排名第一;全校483名應屆畢業生,99。3%的學生升入了高一級學校就讀。
通過以上工作的扎實開展,我校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距上級領導和省級綠色學校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今后,我們將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從關系民族存亡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充分認識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行動,共同努力,力爭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05-29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06-27
綠色學校創建的工作總結12-28
創建 綠色學校 工作12-23
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總結11-21
市級綠色學校創建的工作總結12-31
小學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11-24
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10-12
創建省綠色學校的工作總結09-27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勵志演講稿范文大全 勵志演講稿二十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