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1職業道德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她要求教師的職業理想—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職業情感—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職業規范—團結協作,為人師表。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培養高尚道德情操。《教師十不準》中的核心問題是師德問題,注重師德是對每一名人民教師的基本要求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必須談吐文雅,遠離粗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這樣才能體現“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要求。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當我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時,意味著我們的工作時間是無界限的;所以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利用教學之余,還要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規律,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
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2本學期,我們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中小學教師十不準》,通過學習我們深深地理解了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要做一位好教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華人首富李嘉誠先生曾說過:“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他以自己的成功經歷告訴我們,以好的思想觀念為指導,注意行為規范,并以長久的堅持使之形成習慣,對于人的一生有著多大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之來促使自己養成一些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從而走向成功。
教師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階梯。然而,教師又是很平凡的。我想,偉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為,平凡中,我們一樣能夠奉獻。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所以,教師從自己執教之日起,就該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徹底清楚“拜金主義”、“仕爵主義”觀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我是一名在教育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師。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愛一行。象陶行知所說的
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因為我們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只有愛的付出,才有愛的收獲。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一直堅信以愛為本,用愛來感化學生,來凈化學生的心靈。無論何時,我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作為一名教師我感到無尚光榮的,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
教育是一門藝術,只有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愛是教育的原動力,教師關愛的目光就是學生心靈的陽光。孔子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名老師,傳的不僅僅是學之理,更應該是人之道,一名老師,職為授業,更為樹形。所以教師要有完美人格,讓他的一言一行使學生們的成長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以教師要有崇高師德,不管是教書,還是育人,都能讓他的學生全盤接受,永記于心。教育是藝術,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
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我們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
總之,我們教師時時刻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養“四有”新人,才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教師的光榮使命。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3目前,我又一次學習了《淄博市教師十不準》。通過這次的學習,通過這次學習,我的思想有收到了一次洗禮、凈化和升華,使我對教師的言行舉止又加深了認識和理解,使我又上了一堂師德教育課。
《教師十不準》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講文明禮貌。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教師只有以自己言行統一、表里一致的美好品德為載體,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們在對真理的信奉中也對教師產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教師個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人師的地步。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通過這次學習、通過行風建設,我們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才能在自己神圣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促使自己朝著優秀教師的方向不斷努力。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4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范,而且還是作用于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系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十不準”的深層含義。
《教師十不準》中主要說的是師德問題,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給幼兒知識,更要給予愛。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由于他們年齡小,沒有形成一定的習慣,所以他們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時,我們就要寬容的對待他們,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愛孩子,還要學會信任、鼓勵、安慰孩子,給他們創造良好的發展、成長氛圍,用自己的溫暖與真心去打動每一個孩子。特別是那些農村孩子,更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們,更要給他們更多的愛心、愛護。不歧視他們只有愛才能教育好孩子。愛崗位、愛孩子,才是教師應該努力培養的基本道德品質。
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師要把幼兒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尺應當是這種人。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
做為教師,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學習,更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識、觀念的過程中,還應善反思、勤記筆記,注重積累,加強研究,刻苦專研業務,探究新的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科研的水平,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善于學習,爭取創新型教育,教學人才,教師只有不斷的學習和提高自己,才能主動適應二十一世紀整個社會對人才的普遍要求。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做到“尊重與信任有耐心和愛心”,讓自己成為有高尚師德的人。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5通過今天的學習,感觸頗深:《教師十要十不準》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師德的核心問題是"愛",這種"愛"必須是排除了私心和雜念的父母般溫暖慈祥的愛、恩師般高尚純潔的愛。它首先表現在:當學生受到挫折、處境困難的時候,給學生以同情、關懷、體貼和幫助;當學生生病的時候,主動噓寒問暖,送藥送飯;對待學生的提問,耐心細致,和藹可親地給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幫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將教書和育人有機的統一起來。
其次,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教學中,要妥善處理師生關系:
(1)要給予學生特殊的關心和愛護。
(2)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因為體罰學生往往給學生的心靈留下傷痕,造成性格殘暴,不服從教育,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教師法》,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不得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侮辱人格的行為。
(3)不得歧視學生,對于班級個別調皮、成績差的學生,老師要積極進行幫教,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而不是有意進行歧視,造成學生退學。
再次,教師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學習,要知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學之余,教師應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的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學和科研的水平。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我們教師只有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育下一代,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歷史使命。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6教師的愛,更來源于他對事業的忠誠。他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愛去換取學生心靈上的共鳴。
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系。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愛和理解能消除隔閡。尊重、理解能迸出火花。愛生之心,它是教育力量之所在。平等的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這才是教師無私的、因材施教的愛,惟有這樣,才會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始終要把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放在首位。
二、關心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
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愛和理解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和理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
三、 培育教師人格魅力。
師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并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應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教師時時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
總之,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師行為十不準心得體會03-27
教師行為六不準心得體會3篇06-24
教師十不準心得體會03-27
教師十不準心得體會13篇03-25
十不準承諾書01-29
教師行為心得體會03-27
師德規范十不準心得09-06
新時代教師行為十準則心得體會(通用11篇)08-18
教師行為規范心得體會08-27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變更申請書法人章蓋的太深可以嘛 變更申請書 法人怎么寫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