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稍帶感情的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筆畫“一”。
難點:分辨“入”和“八”。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歌謠,初步感受課文的景色美。
2、認識筆畫“一”和田字格,會寫“一”。
【課時重難點】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會寫生字“一”,寫好筆畫“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音節tínɡ èr yān tái liù jiā jiǔ huā shízuò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經過開學到現在一個多月的學習,我們不知不覺已經掌握一把通往知識寶殿的金鑰匙,那就是漢語拼音,有了這些拼音朋友的帶領,我們將很快地進入識字王國,在那兒我們會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你們高興嗎?現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吧!
二、借助拼音,初讀感知。
1、咦?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將會從這首古詩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詩嗎?想讀嗎?
2、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自己借助拼音讀讀這首詩,不會讀的音節可以畫一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或者和同桌一起讀兩遍。
4、指名讀:請會讀一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會讀兩句的小朋友讀一讀,請全都會讀的小朋友讀一讀。
5、用鉛筆圈出這首詩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記一記。
6、出示生字卡片齊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7、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回詩中再讀一讀,齊讀詩歌。
8、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見了什么?(生自由說)
三、借助畫面,再讀感悟。
1、出示課文插圖,聽師范讀。剛才腦海里出現這幅畫的小朋友請起立,掌聲表揚自己。你們不僅會讀課文,而且讀懂了課文,多能干呀!
2、看圖。師:中國有句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們能讀著詩看到畫,能不能看著畫讀出詩呢?
老師指著行走的孩子,學生讀“一去二三里”
老師指著炊煙裊裊的房屋,學生讀“煙村四五家”
老師指著亭子,學生讀“亭臺六七座”
老師指著路邊的花,學生讀“八九十枝花”
老師指著整幅畫學生讀整首詩。要求讀流利、讀正確。
3、情趣練讀,讀出節奏感。
老師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一學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前一句,另一學生也以什么樣的速度讀后一句。
4、當小詩人,有感情的讀一讀。試背。
四、鞏固生字。
1、全班交流: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表揚自主識字的學生)
2、打亂順序開火車鞏固生字。
3、給生字排排隊。(一至十是數字,去和里不是)
五、認識田字格,學習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線格,那漢字的家在哪兒呢?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這樣四方方的,中間有橫中線和豎中線分割成四個一樣大小的小格。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用嗎?
2、了解作用:有了它們就知道筆畫的位置了,可以幫助小朋友把字寫工整、寫勻稱,
3、讀兒歌
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六、指導書寫“一”:先師范寫,生描紅
1、寫字姿勢歌。
寫字時要注意,頭擺正,肩放平,腰挺直,腳踏實。還要做到三個一……
2、指導寫字。
介紹筆畫名稱:“一”由一筆組成,這個筆畫叫橫,生書空。
書寫要領:師范寫,邊寫邊講述,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有一點向上斜,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寫在橫中線上,字要居中。
3、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2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拼音我們都學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下面老師就來考考大家。
2、點擊課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車讀音節,看那列火車開得最快。(小火車、開開開、火車頭!)
二、自主研讀、認識生字
1、同學們學得真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大家到一個小山村看一看!(出示《一去二三里》掛圖,掛圖后面是這首詩的板書。)
2、大家仔細看一看,你在圖中都看到了什么?(兩個小朋友在山間的小路上看風景。)
3、想一想他們可能在談論什么。
生:小哥哥指著遠處說:“你看看,那有一個小村莊,冒著煙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飯!村莊后面是幾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說:“我們身邊的花也很漂亮啊!你聞聞,多香啊!”(提示學生按照順序觀察,把短詩中寫的內容說全,可適當發散。)
4、同學們說得真好!大家想了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說的話!有人啊,只用了20個字就把他們說的東西全都說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掛圖,展示板書。)
5、根據我們學過的拼音把這首短詩讀一讀。(指名讀,其他學生評議、正音。)
6、師:老師標紅的這些字就是我們本課需要認識的生字,根據老師標的拼音,你能讀出它們嗎?(指名讀,學生齊讀。)
7、師:在課文中我們都能讀出來,但是如果這些生字從課文中跑出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并試著用這些生字組詞或說一段話。)
8、師:認識了這些生字,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古詩,看看詩中都寫了哪些美景。
三、反復品讀、感受畫面
1、同學們仔細看這首小詩,你能從詩中“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呢?在詩中把這些景物挑出來、畫上橫線,并在圖畫上把你看出來的景物圈一圈。
生:煙村、亭臺、花……
總結:兩個小朋友,走了大約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莊,村子里炊煙裊裊。再往前走是幾座亭臺錯落地排列著,他們身邊的小路旁開著各種美麗的野花。
2、兩個小朋友看到那么多美麗的景物,他們多高興啊!誰能讀出他們那種高興的心情?(指名讀,學生點評。)
3、他讀得非常流利,但是還不夠高興。下面聽老師讀一下,感受一下,怎樣讀出小朋友高興的心情。(教師范讀,指導停頓和重音。)
4、下面老師找同學來讀一讀,誰讀得最有感情,老師就為他把這幅圖畫再掛上去!
5、指名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直到學生能夠讀出詩歌的聲韻,把圖畫掛上去,蓋住詩歌的板書。
6、背古詩,邊背邊想象詩中的景色。
四、指導寫字(課前認識田字格和三線格)
1、觀察生字一共有幾筆,每一筆是什么筆畫,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找同學站起來說。老師邊指導、邊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寫樣子。
2、伸出手指書空:學生一邊念筆順、一邊書空。(例“木:一筆橫、二筆豎、三筆撇、四筆捺。)
3、在課本上描紅,并仿寫幾個。
4、找寫得好的和寫得有問題的進行評議。
5、學生在三線格本上進行書寫。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3分析學生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會認12個生字,認識“橫”筆畫,會寫“一”“二”“三””這3個字。
3、知道詩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優美的畫面。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導入
(設計意圖:了解十個數字的發音情況,重在發音。)
二、認識1至10的漢字寫法
(設計意圖:建立數字與漢字的聯系,了解學生對這幾個漢字的認識情況,同時鞏固漢字的讀音。)
三、學習古詩
1、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在朗讀比較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
2、師范讀,學生聽,說說老師在每句詩的什么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并做上記號。
3、學生自讀,師生交流,正音,指導,朗讀。
(二)了解詩意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設計意圖:培養邊朗讀邊想像的讀書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念經”。]
2、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
(2)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并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
[設計意圖: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
3、請小朋友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系,并引出當一生讀“一去二三里”時,指圖的學生該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該怎么理解的問題。」
5、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還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的思維并不是教師能全部預料的,應給予一定的空間。]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2)這個小山村熱鬧嗎?(這是一個靜靜的小山村)
(3)你來到這個山村,覺得它美嗎?
(4)師總結:小山村真美啊,請小朋友們一起背,就好像走進了小山村。
[設計意圖:背誦時再次啟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導學生進入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
四、寫字
(設計意圖:練寫了三個字,學生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并通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意圖。)
教學反思
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奮戰”,學生終于學完拼音,開始接觸漢字了。第一篇識字是古詩《一去二三里》,讀來瑯瑯上口,富有兒童情趣,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課文,課文配有插圖:小橋、流水、煙村、亭臺、桃花……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的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一幅幽靜美麗的山村田野畫面,這首詩巧妙地把一到十10個數字隱藏其中。
在教學古詩時,我運用課文的插圖,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由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重要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因此,我從田字格的結構教起,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寫字時,先讓學生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橫)“一”。板書示范(橫)“—”在田字格當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并指導書寫。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板書,讓學生體會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并了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4【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認字和寫字是本課重點;分辯“八”和“入”是難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展示臺或生字卡片。
【設計特色】
游戲中識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過程設計】
一、談話引入
看圖圖畫上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見了什么?
二、出示課題
老師范讀 板書課題并學習新字“里”。
三、自讀課文
1、根據拼音自讀課文,看誰最先讀會。
2、你就是圖中的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感受小山村的美麗。(領讀,一起讀等)大致了解“煙村、亭臺”的意思。
四、自學生字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先自己讀準確,再讀給同桌聽。
2、用圓圈圈出課文中的生字。給課后的生字注上拼音。
五、檢查自學情況
做找朋友的游戲。重點指導讀準“三、四、十”。
六、看圖找出文在籃球上的生字
七、練習寫字
1、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
2、教師示范書寫,邊寫邊說清楚筆畫所占的位置。
3、學生描紅,并書寫,老師巡回指導。
八、鞏固練習
選卡片填空,讀兒歌等。
九、實踐活動
課后找一找,看一看,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一到十的數字。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5【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插圖(一)的課件,梨樹貼圖,與本課數字有關的圖片若干。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復韻母(ai、iu、an、un、ing、eu)、五個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i、yi、wu)和三個三拼音節(jia、zuo、hua)。
2、激趣導入開學到現在,小朋友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大屏幕出示文中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畫。也示課題“一去二三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學生)
4、教學生字:
⑴ 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⑵ 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一”至“十”是數字,“去”與“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互相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
⑴ 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誰來當當圖中的小朋友,讀讀課文,告訴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圖中的什么景物?
⑵ 找好朋友互相讀讀聽聽,互相正音。
⑶ 男女生分別齊讀。
六、課間活動
全班表演唱《數鴨子》。
七、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⑴ 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
⑵ 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⑶ 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⑴ 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⑵ 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后,學生繼續練寫。
八、布置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⑴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⑵ 做找朋友游戲。大屏幕出示課文插圖二(圖上的漢字數字暫隱去)。游戲說明鼠標點擊這位“隊員”手中的球,球上即出現相應的漢字數字。
2、我會記:
⑴ 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⑵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法識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入、八”來記住“九”“去”“八”。
3、我會用:
⑴ 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出示梨樹圖(上面掛著12個梨子,每個梨子背后有一個生字)。
指名摘果子。摘到果子后,領大家正確地把生字讀兩遍,并把這個字所在的'詩句讀一遍。
⑵ 選生字卡填空:
黑板上出示六朵花、三條魚、兩蘋果、一塊田、九本書等圖片,圖片下為相應的詞語填空題。
指名選卡片填空,并帶大家齊讀。
⑶ 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
二、指導背誦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限時背誦課文給5分鐘時間,學生各自試著把課文背誦下來。
3、借助插圖背誦課文能背誦的看大屏幕上的課文插圖一,還不能背的可能看課文,全班把課文齊背(讀)兩遍。
4、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齊背,全班齊背。
三、指導書寫“二”“三”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兩方面來說)
3、教師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練寫。
四、擴展活動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跟好朋友一起讀繞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分發給學生的材料上須注音) 繞口令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說好四和十,得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6【教材分析】
這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一)的第一課。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村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是描繪小山村的景象,表現了童謠的意境,圖二是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助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字的漢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一種筆畫“一”。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順著“談話引入,出示課題,自學課文,自學生字,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課文,練習寫字,鞏固練習,實際活動”這一活動過程進行教學,采取多種形式有趣識字的教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觀察圖畫,圖文結合,讓學生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分辨“八”和“入”。
【課前準備】
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插圖(一)的課件,果子貼圖,與本課數字有關的卡片。
【教學設想】
從圖入手,在讀文中識字,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韻母(ai 、iu、an、un、ing、er)、五個整體認讀音節(zh、ch、sh、yi、wu)和三個三拼音(jiāò、zuò、huā)
2、激趣導入:
開學到現在,同學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里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出示文中插圖一的課件)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聽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相機板書:煙村、亭臺、花)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板書:美)
2、揭示課題:有一首古時候的童謠,說的就是這幅圖。板書課題并注上拼音。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課題的“去”和“里”是什么意思?結合具體實例幫助理解。
三、初讀課文,感受課文的美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課文)
2、教師放慢語速帶讀課文,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一)畫出12個要認識的12個生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除了這12個生字外,其他的字怎么辦?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4、學生各自看著拼音拼讀12個生字。(每個生字拼讀兩遍)
5、教學生字:
⑴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注意“去”“四”“三”“十”)
⑵ 去掉拼音打亂順序抽讀12張生字卡,開火車讀,小組竟賽讀,全班齊讀。
⑶ 分一分:你們能把這12個生字分成兩類嗎?為什么這樣分?(小組交流,集體訂正,引導學生把“去”和“里”分為一組。)
⑷ “找朋友”游戲:把“一”至“十”和數學中的阿拉伯數字“1”至“10”的卡片發給學生,找出自己的朋友,如“一”和“1”是一對好朋友。
⑸ 用“去”“里”組詞,看誰組得多。
⑹ 動動手“我會做”:學生用自己的手,怎樣做手勢來表示這十個數字,使別人會意。
⑺ “摘果子”游戲:把12個生字藏在果子后面,摘一個領讀對了,就獎勵這個“果子”。
⑻ 帶生字準備回家:學生認讀12個生字。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問:小山村的景色美嗎?你最喜歡圖中的什么?你能把課文讀得美一點嗎?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自愿起立表演讀,小組競賽讀,師生表演讀,全班齊讀。)
六、布置作業
1、把課文讀給父母聽。
2、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有本課的生字,比一比誰找得多。
【教學反思】
不知什么原因,上完這節匯報課后,總有許多遺憾環繞在我的腦海里:二十多年的從教路,雖然有徘徊過,也有成功過,有令自己欣慰的時候,但這一節課總的感覺是不成功的。
我幾番的思前想后,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在新課程理論的閱讀過程中,雖然能感覺到新課程為我們的教育描繪了一個令人向往的圖景,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把握不住尺度,沒有很好地落實到位。我也知道:新一輪課改,教師不僅要有更新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教學方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思路是清晰的,從圖入手,觀察說話,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從而引出這首個歌謠,讓學生感受歌謠的美,多種形式地、有趣地學習生字。但關鍵的問題是沒有很好地把握好四十分鐘的時間,沒有合理地安排每一個環節,恰當地分配時間,結果教學任務完成不了。最后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朗讀感悟童謠的美,只能把遺憾留給下一節課。
為此,我認為課前了解學情,溝通學路,做到心中有數,心中有人,從而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極為重要。我也知道,當今課改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堂教學體現以學定教,不能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學生引入自己預先設計的教學環節中,而是根據課堂上學生的接受情況而靈活地調整梳理,讓自己的設計意圖融進學生的思維,學生的自主性會在師生活動中得到發展。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15篇04-02
《信任》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2-27
《沙漠里的奇怪現象》教學設計12-01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2-24
《搭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1-05
《船長》教學設計模板03-16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2-24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通用20篇)03-16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模板12-26
《捉迷藏》教學設計模板12-2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