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元宵節習俗
潮汕元宵節習俗11:吊喜燈
燈火在祀神禮節中是作為光明喜樂的象征。從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別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元宵此日,人們紛紛提著燈籠、備齊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點火,回來分別吊在家里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此外,如果去年元宵以后生了男孩子,農歷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須挑起一對紅燈籠,并在燈屏下貼著紅紙寫上姓名,歡天喜地掛到鄉中宗族祠堂的燈架上,以此象征著家中添了丁。每晚家人要抱著孩子到祠堂中,一面往自己的燈籠里點燃蠟燭,使燈籠通紅,一面接受周圍鄉人的祝賀。元宵夜更是莊嚴、熱鬧。
2: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神壇前所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后,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于是有些人便乘擁擠之機會,偷偷拿走壇前的祭品回家吃,意謂“吃興盛”。
3:度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志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后生兄祈望日后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頭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其兩側欄桿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女么”;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
4:做丁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只方桌連結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后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在舊社會,潮人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桌,并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是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便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沉重的辦桌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細賣阿大”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后,由于時代的前進,思想在進步,潮人雖仍有元宵辦丁桌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里進行,且單限于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5: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較為偏僻的鄉村,過去有一種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習俗,即是村里當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觀燈。新娘事先必須打扮一番,上穿大紅褂子,下著長裙。富貴人家的媳婦要頭戴鳳冠,珠簾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婦則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絨扎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長、中間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在“文明帽”上,然后讓紅綢從兩鬢下垂到地面。這樣的打扮,真是“婀娜隨風轉,窈窕世無雙”,仿佛是仙女下凡來。打扮完畢后由同伴,或者親戚相陪到祠堂觀燈。宗祠里面,人群攘攘,有人為了觀燈,有人卻純粹為了看新娘。新娘們到了祠堂后,先焚香禱祝,祈求明年得子。拜畢,繞堂一周,逐屏觀看。嗣后走出祠堂看“神前戲”,同時,也讓他人觀看,然后方可回家。這一習俗,就稱為“新娘落祠堂”,現已少見。
未婚的姑娘,在這一夜,會拉上同伴,靜悄悄地跨進人家的菜園子,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渭&l
坐大菜,明日選個好夫婿”,這是婦女們至關重要的一個機會。這種民俗,現在也很難見到了。
6:擲喜童
元宵此日,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后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娶兒媳婦又急于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甜蜜蜜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發財。
7:賞燈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一天,明月皎潔,高懸碧空,而人間萬家燈火、金碧輝煌,真可謂天上人間,俱成燈火世界了。元宵節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亞于春節。故此,從十三日起,便已經開始準備過節了。例如,海豐人在十三日便開始“搭燈棚”了。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里都掛著很多花燈。小孩子更顯得興奮異常,在那里敲鑼打鼓,叫做“開燈”。普通人家要備很多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即使沒人邀請,但只要你有雅興,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在農村,如果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農歷十一日起,就陸續到鄉中宗族祠堂掛燈。有錢人家掛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兩層。花燈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則用鉛線絲紙做軀殼,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樣的服裝,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紙脫胎,外面涂粉,再用國畫顏色涂繪。人物可大可小,周圍再配景。每座燈屏下貼著的紅紙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起燈”實際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議式,暗含祝前程光明遠大的意思。這是重男輕女的舊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種表現。起燈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點燈,直到十八日收燈為止。
賞燈一俗,傳說自漢代便有了。漢惠帝劉盈死后,周勃、陳平掃除諸呂,擁劉恒為帝。平定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當這個晚上,劉恒出宮游玩,與民同樂,這是元宵的開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燈之俗始于隋唐。《隋書.音樂志》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外,綿亙八里......以昏達旦。”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百枝燈樹》載:“韓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堅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此俗代代相傳。
潮汕元宵節習俗2蕩秋千
潮人蕩秋千歷史悠久。潮汕蕩秋千活動,以汕頭市澄海區澄城港口鄉、揭陽市砲臺鎮桃山鄉、潮安縣庵埠鎮仙溪鄉、亭廈鄉等地較為有名,涌現了不少蕩秋千能手!
斗畬歌
斗畬歌也是潮汕元宵節一種特有的傳統娛樂活動。畬歌原是畬族的歌謠,后被潮州民眾吸收而流行于潮州民間的歌謠。潮人斗畬歌歷史悠久。
猜燈謎
潮汕猜謎都在元宵夜。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面,任猜射人圍猜。潮謎的體裁除了文字謎、畫謎、印章謎外,還有實物謎。實物謎是最受猜謎者感興趣的一種體裁。
吊喜燈
元宵節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
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各神廟宗祠燈火齊明,煙霧彌漫,善男信女爭先參拜,擁擠異常,熱鬧非凡。
度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志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志》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
擲喜童
元宵節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里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
賞燈
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里都掛著很多花燈。
鹵鵝
在潮汕地區,元宵佳節需要舉行祭祀先人等活動。祭拜時準備的供品也相當豐富,其中“三牲”(三種肉類)則是必備的。在大部分家庭中,“三牲”之一則是鹵鵝。
粿肉
粿肉是潮汕地區最經典的小吃之一,制作過程稍微繁瑣,蒸熟之后切成小段后入油鍋稍煎炸,吃的時候沾上一點桔油,吃起來皮薄香脆,餡鮮飽滿,余味無窮。
卷煎
制作好的卷煎蒸熟之后也需要切成小段后入油鍋稍煎炸,吃的時候皮薄餡軟,蘿卜香甜味令味覺倍爽,吃再多也不會膩。
乒乓粿
歷史悠久,聞名海內外。一般為扁圓形,裸皮半透明,是用糯米浸泡后磨成漿,蒸熟,加入少量白糖搓揉,使粿皮柔軟帶有稠度。傳統的乒乓粿餡內含黑芝麻、糖粉、碾碎的花生。
甜粿
每逢重要節日,都會蒸制一籠甜粿.也有人把甜粿稱為“潮汕年糕”。剛蒸熟的甜粿吃起來香甜爽口,好吃又不粘牙,深受潮汕人喜愛。
紅桃粿
紅桃粿又名紅曲桃,是潮汕著名的漢族小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壽的愿望。有些地方叫做粿桃和紅桃粿,因為外形像個平面的紅桃子。
油粿(酥餃)
做酥餃是潮汕農村過春節、元宵節的一種習俗。酥餃外皮酥脆餡料香甜,讓人口齒生香,也是潮汕人春節、元宵的必備供品之一。
反沙番薯、芋頭
元宵節是人們合家團圓的好時光。在潮汕人們的團圓飯桌上,總少不了一樣象征甜蜜的食品,最常見的就是一盤反沙番薯、芋頭。
吃湯圓、元宵的習俗由來
專家介紹說,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食品,舊時曾稱作“圓子”“湯圓”“糖圓”“團子”等。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第一種說法
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據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泛舟長江,見江面上漂著個浮物,色白微黃,船工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食之,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為餡仿制供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習。
第二種說法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里面有“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第三種說法
有一種說法,1920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于是在1920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這便是傳說中湯圓名稱的來歷。
【潮汕元宵節習俗】相關文章:
和潮汕地區元宵節有關的習俗03-05
潮汕地區除夕習俗10-30
潮汕清明節的習俗11-07
元宵節古代習俗01-21
元宵節習俗作文02-24
★元宵節習俗作文01-06
貴州元宵節習俗11-29
元宵節的習俗03-24
介紹元宵節習俗03-2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春節安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春節安保注意事項簡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