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成长励志散文
比大小優秀教學設計 比大小教學活動設計
日期:2023-02-27 20:24:1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
为你推荐:
  • 優雅句子唯美文藝短
  • 《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

      《比大小》教學設計1

      一、教材依據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二節

      二、設計思想

      1、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課中,通過創設三只猴子分水果的情境和講故事讓學生自己運用手中的學具進行一一對應相比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的探索發現。

      2、巧設數學活動,激勵學生主動探究。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讓學生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讓學生操作拿出與猴子和香蕉相對應的數字卡片,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得出猴子比香蕉多,也就是3>2,講完后讓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等等。

      3、及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策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及時反思,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認知過程。比如,通過對各種個性化練習的及時反饋,讓學生更加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懂得知識的重要性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認識“<”、“>”、“=”這三個符號的讀法及其含義和作用。

      (2)會用“大于”、“小于”、“等于”來識別5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學會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認讀和學會“<”、“>”和“=”的用法。

      (2)通過練習讓學生初步建立符號感。

      (3)在情境中培養學生初步初步學會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學興趣,體驗實際生活中的大小。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

      會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五、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數的大小,并正確的運用“<”、“>”和“=”

      六、教法選擇

      創設情境法

      七、學法指導

      動手操作、交流合作

      八、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主題圖、圖片(包括3只小猴、4個梨子、三個桃子、2根香蕉)、1-5的數字卡片。

      學生準備:

      1-5的數字卡片。

      九、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黑板上出示1-5各數,請學生認讀。

      2、指導學生排列數的大小。

      (1)報數字,讓學生拿出相應的數字卡片:2、5、3、1、4。

      (2)出示:2、5、3、1、4數字卡片,請學生把以上的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二)講授新知

      1、首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小猴分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

      從前,森林里有三只小猴子,它們經常一起玩耍,一起住,一起吃東西。有一天,他們走了很遠來到了一個很美的地方,這時的它們高興極了,可是肚子卻咕咕叫了,它們三個就商量分頭去找吃,過了一會兒它們都回來了,各自都拿著不同的水果(在主題圖上貼上相對應的水果圖片)有梨子、香蕉、桃子,可是個數都不相等,要怎么分呢?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幫小猴分水果呀?

      《比大小》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材17頁及練習三第6、7、8題。

      (二次備課)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整理三種水果學具,用象形統計圖進行統計活動,探索出由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到比較數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認識符號“ =”、“>”和“< ”,知道它們的含義,能用符號來表示比較的結果,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化數學思想方法。

      3、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點:理解“ =”“>”和“< ”的含義。

      難點:學會比較大小的方法。

      課前復習

      今天猴子兄弟想請我們去花果山做客,不過我們要先回答出它給我們帶來的問題。

      (1)教師報數,請學生拿數字卡片到前面來。(2、5、3、1、4)

      (2)猴子兄弟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同桌糾錯)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主題圖,同時教師講故事:同學們一起到花果山上看一看吧!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猴子兄弟分水果嗎?

      1、出示問題:

      (1)圖上有哪些水果?

      (2)猴子、桃子、香蕉、梨的數量分別是多少?

      (3)每只猴子分一個桃子,一根香蕉,一個梨,夠分嗎?

      2、學生匯報說發現,同時教師教學“=”“>”和“<”

      (1)教學“=”猴子和桃比。(同樣多)

      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觀察等號兩邊的`數的特點,請學生舉例子。(例如:2=2 5=5)

      (2)教學“>”(猴和香蕉比)。

      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子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4)發散思維。《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5)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6)請學生觀察三個算式,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 “開口向左大于號>,開口向右小于號<,”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7)指導書寫“=”“>”和“<”

      二:總結

      同學們今天有哪些收獲?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好朋友“<”“>”“=”,還幫助了猴子兄弟,同學們都很有愛心。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玩我們的數字游戲哦!

      檢測練學

      1、闖關題《課本19頁6,7,8以及典型列題》

      2、游戲:

      (1)教師出示兩張數字卡片,學生用手勢比多少。

      (2)同桌合作,一名學生寫兩個數,另一名學生比多少?

      板書設計:

      《比大小》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通分的意義;

      掌握通分的方法,能運用通分的知識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

      在比較大小的同時體會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觀察、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的過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學方法】

      (1)運用轉化原理,組織好鋪墊訓練,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遷移。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鋪路搭橋,激活學生思路,引導學生去獲取新知。

      (2)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課堂評語,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興趣,組織學生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

      (3)練習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注意練習的形式、梯度和側重點,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語:我們學習了分數大小的比較有兩種情況,還記得嗎?誰來說一說是哪兩種情況?

      有部分同學很快說出:一種是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較大;另一種是分子相同的分數,分母小的分數較大

      2、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的復習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對:

      在圓圈里填上﹤ ﹥或﹦

      二、探究新知

      教師導入新課: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怎樣比較大小呢?

      1、教師談話引入:我知道同學們都很喜歡讀書,老師給大家推薦一本好書《人民的好警察任長霞》,這本書介紹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長任長霞的先進事跡,我們書中的同伴紅紅和亮亮正在讀這本書。

      2、出示圖片,交流方法。

      《比大小》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教學難點:

      認識“<”“>”“=”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建立符號感。

      教學方法:

      演示法、談話法、比較法。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桃、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1、教師報數字請學生拿:2、5、3、1、4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于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

      提問: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于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于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于,小數在前用小于,相同數間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于幾,幾小于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么問題嗎?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

      小組討論后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7頁“做一做”第1題、2題

      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二)做教科書第18頁練習三第3題

      1、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貓和狗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于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于幾?

      (三)游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么符號連接?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里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游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19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比大小》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認識符號“>”、“<”和“=”,并了解其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2、能力目標

      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培養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會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認識符號“>”、“<”和“=”,理解其含義。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1~5的數字卡片,及其他有關圖片。

      學生準備1~5的數字卡片,5個小圓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分別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還有需要補充的嗎?21教育網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3 4 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和“=”的?

      2、出示第17頁下面做一做: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兩種東西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4,誰會讀?

      (4)一只小熊吃一個玉米,玉米夠嗎?

      三、練一練

      第18頁練習三的第3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四、歸納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概括: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符號“>”、“<”和“=”來表示,比較時可以用一個對著一個的方法來比較。

      《比大小》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7頁例題和“做一做”,練習三第3、4、6、7、8題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知道這些符號的含義,會用詞語“等于”、“大于”和“小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化的思想方法。

      2、會正確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點難點:

      認識符號“=”、“>”和“<”,會正確地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1、小猴吃水果的課件。

      2、投影儀。

      3、每人準備3只猴、4個梨、2個香蕉和3個桃的圖片;“>”“<”“=”3張符號卡片和1~5的數字卡片;2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創設童話情境,引入象形統計圖。

      (1)課件展示

      (2)畫外音

      (3)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4)展示學生擺放的結果。學生擺法一般有兩種:

      (5)提問:觀察擺放的圖,數一數幾只猴吃幾個梨,幾個桃,幾根香蕉?

      學生回答后,老師在課件展示的象形圖下面分別動畫寫出“3”、“4”、“3”、“2”。

      二、教學新課

      1、教學“3=3”

      提問:每只猴能吃上一個桃,桃子一個也不多,猴的只數和桃的個數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同樣多可以用符號“=”表示,并且在圖下面寫上3=3,進而教讀這個式子。

      2、教學“3>2”方法和教學“3=3”相同。告訴學生“3比2大”可以用符號“>”表示。學生說一說大于號的形狀。可用語言表示,也可用手勢表示。

      3、教學“3<4”方法如前,讓學生說一說小于號的形狀是怎樣的,與大于號的形狀對比來說。

      4、區分“>”“<”和“=”。

      小結: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觀察可發現,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也就是比較多少;誰和誰同樣多,就用“=”表示;誰比誰多,就用“>”表示;誰比誰少,就用“<”表示。

      三、課堂練習

      1、第17頁做一做第1、2題

      2、第18頁練習三第3題、第4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小結:我們認識了“>”“<”和“=”3種符號,知道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在比較時,仍然可以用一個對著一個的方法來比較。

      《比大小》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借助直觀圖形、實物,經歷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學會比較簡單分數大小。

      2、經歷質疑、驗證和歸納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學具準備:每個小組準備一張畫有兩個完全一樣圖形的紙,若干個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回顧本單元分數的知識點,提出問題3/4和1/4誰大?(電腦出示)

      (小組活動)利用準備好的學具,看能想出幾種方法比較出這兩個分數的大小。

      交流匯報:小組派代表發言,師生共同點評。(這里,學生可能想到以下幾種方法。

      1、通過涂色,比較涂色面積的大小,進而比較分數的大小;

      2、通過數小棒的方式,發現一個整體的3/4要比這個整體1/4的小棒根數多;

      3、想象某種情境,比較他們的大小;

      4、利用“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大”這樣的規律來比較分數的大小。

      二、驗證規律

      對于“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大”這個規律,多數同學沒有理解,有疑問,師生共同驗證這個規律。(利用電腦出示幻燈片,比較這幾組數的大小,)

      驗證后的結論: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數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數大。

      三、數學游戲(小組合作,體驗多個分數比較大小)

      四、總結收獲

    【《比大小》教學設計范文(精選7篇)】相關文章:

    1.比大小教學設計

    2.《坐井觀天》教學設計范文(精選8篇)

    3.《假如》教學設計范文

    4.《笑》教學設計范文

    5.《泉城》教學設計范文

    6.《春曉》教學設計范文

    7.《貓》教學設計范文

    8.《坐井觀天》教學設計范文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90后說說心情短語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