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1【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父、啦”等5個字,會寫“搭、父”等13個字,認識多音字“啦”,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動作的描述,學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姿態、動作的描述,體會翠鳥的可愛、活潑和“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體會小鳥與人之間相互信賴的關系,感受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美好。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本課“父、啦”等5個字,會寫“搭、父”等13個字,認識多音字“啦”,理解相應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課件出示2)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生自由談觀后感。
2、 教師導入:一只翠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樣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看吧,(課件出示1)(板書課題:15 搭船的鳥)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課件出示3)閱讀提示:
(1)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
(3)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4:生字新詞)
搭船 母親 外祖父 沙啦響 羽毛 翠鳥
長嘴 靜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魚 鸚鵡
(1)學生自由練讀。
(2)小組內推選一名代表比賽讀。
糾正讀音:注意讀準平舌音“翠、嘴”,翹舌音“沙”,前鼻音“吞、親”,后鼻音“響、鸚”等。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
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
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5、更換語境:(課件出示5)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讓學生再認。
三、再讀課文,初步了解。
1、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讀一讀課文。
(課件出示6)邊讀邊想:
(1)搭船的鳥是什么鳥?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歡這只鳥嗎?
(3)你是從課文中哪些詞句了解這只鳥的?
2、學生邊思考,邊勾畫。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7)
(1)母親告訴我,這是一只翠鳥。哦,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
(課件出示8)
(2)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課件出示9)
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4、結合你查找到的關于翠鳥的資料,互相交流這只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小組合作,交流)
伴隨著學生交流感受,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翠鳥資料來了解。
(課件出示10)
翠鳥:俗名魚狗、打魚郎、釣魚郎、刁魚郎。體型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藍色及棕色的翠鳥。上體金屬淺藍綠色,頸側具白色點斑;下體橙棕色,頦白。雌雄鳥嘴的顏色不一樣。生活于海濱一帶及水道沿岸,行動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魚為食。翠鳥對生態環境要求比較高,是一種環境指示物種。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至新幾內亞。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2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確認讀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4.繼續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翠鳥,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質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鳥會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搭船的鳥》,看看會搭船的是什么鳥?(板書課題)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課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頭組詞。
4.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5.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6.更換語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讓學生再認。
7.脫離語境,小組長檢查組內識字情況。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以小組形式認讀課文,再以小組形式匯報,激發學生競爭意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更換語境,強化生字的再認。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自由閱讀課文,看看搭船的鳥是什么鳥?你喜歡這樣的小鳥嗎?為什么?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說一說。問題的提出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第二課時
一、深入品位,理解課文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多么的美麗。”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作者對小鳥的贊美之情)
你想怎么讀這句話?
2.出示翠鳥圖片,結合第2自然段,觀察翠鳥的外形,引導學生感受翠鳥的美麗。
3.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
預設:它站在船頭做什么呢?
它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4.引導學生讀好文章第3自然段的問句,體會“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5.讀第4四自然段時,引導學生透過“一下子”、“沒一會兒”想像翠鳥的動作,體會小作者好奇歡快的心理。
引導學生一邊想象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后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使學生進入情境,自由發散思維,有利于自由在讀中品位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二、積累與擴展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伙伴。
三、識記生字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然后進行小組間交流。
2.利用動作識記“搭”、“吞”。
3.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注意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看清每個字的占格位置,把字寫勻稱美觀。強調:“艙”這個字要注意“舟”字旁的橫不能寫出頭。
在指導中注意老師的示范,便于學生模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掌握漢字結構規律和特點,寫出美觀的字。
四、課外閱讀
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語言積累,發展語感。
板書設計:
搭船的鳥
嘴 紅色
美麗 羽毛 翠綠
翠鳥 翅膀 藍色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3設計理念:
1、雙線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觀察的細致,又要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語言的美。
2、實踐學習:指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觀察的細致之處,進而閱讀和品評拓展作品,感受細致觀察的妙處。
教材解析:本文是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尋找和發現更多的美。同時結合不同的文本,讓學生體會坐著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奇妙發現和感受,體會文字的表達效果。進而通過例文研讀,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這篇課文篇幅不長,但卻是學生認識“細致觀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過閱讀分清一般敘述和細致觀察的區別,進而抓住重點詞句感受這份細致所在及其表達效果,初步了解細致觀察可以從環境、外形、行為入手,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能夠抓住重點詞語聯想動態情景,體會文中這只鳥兒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準確性。本文能夠激發在生活中觀察的意識,提升觀察和描寫的能力,既有利于學生的閱讀理解,又有利于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主識字學詞的能力,對于文中出現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詞語可以通過圖文了解。對于“細致觀察”有初步的認知,但是還需要提升準確的判斷力,提升語言的感受力,對于“細致觀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還要有更加具體、系統的認知和實踐。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只搭船的鳥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感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2、能夠結合文本認識細致描寫,指導細致描寫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鳥兒的外形和動作等。
3、通過品味帶有動作的重點句,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感受翠鳥的敏銳、伶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認識并品味細致觀察,了解觀察的不同角度,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
感受細致描寫中語言描述的準確性。
教法:比較閱讀法
學法:邊讀邊想象、對比辨析法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學生準備:自讀課文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詞語檢測:搭船 沙啦沙啦 羽毛 羽毛 長嘴
靜悄悄 吞下去 捕魚
2、 “搭船的鳥”指的是翠鳥,題目的特別之處,體現了作者與鳥相遇的方式,隨機觀察的好習慣。
二、學習課文:
1、認識細致觀察,體會語言差異:
(1)在文字描述中,有時候我們選擇簡單描述,有時候就要細致觀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這兩種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讀讀看,說說哪一句可以算作細致觀察。
學生交流:
“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屬于細致觀察,因為“打”字帶來的力度,“沙啦沙啦”聽到的聲音。
“船夫披著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搖著櫓。”屬于細致觀察,因為看到人物的衣著,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師小結提示:只要是用準確的詞語描述事物具體的一方面,就是細致觀察。第一段對環境和船夫做了細致觀察。
2、尋找細致觀察,體會語言魅力:
(1)自讀課文其他段落,在你認為是細致觀察的語句旁邊標注“Δ”,看看作者還對哪些事物做了細致觀察。
(2)同桌交流:說說你的閱讀發現,把句子讀給同桌,說說細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預設1:翠鳥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上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嘴。
(抓住顏色特點來寫外形。)
教師追問:“我看見一只彩色的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呀!”是不是細致描述?
引導學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麗”是感覺概述。
預設2:翠鳥捕魚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課時,沒一會兒,它飛起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鳥的動作來寫捕魚的過程。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嘛?
(教師引導想象畫面,體會翠鳥的敏捷伶俐。)
對比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的最妙?“沖”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現的整個、快速吃下去的樣子。
教師小結:描寫一只鳥,外形和動作都可以很細致。
三、拓展閱讀:
其實,還有一位作家也喜歡翠鳥,看看它是怎么寫的,說說什么地方寫得細致。
(課件出示《翠鳥》文本,自讀,組織交流。)
四、布置作業:
1、閱讀一篇寫鳥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細致觀察。
2、嘗試自己觀察一處景物或者一種動物,盡量做到細致觀察,看看有沒有奇妙的發現。
板書設計:
搭船的鳥
一般描述 細致觀察
環境 角色 外形 動作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4【教學設想】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人與動物和諧共處,互相親近的照片或圖片供學生欣賞。
2.談話導題: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下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它不僅漂亮而且還特別聰明,它會搭船。
板書課題(15搭船的鳥),齊讀課題。
3.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預設以下幾種答案:
(1)是什么鳥要搭船?
(2)這只鳥是什么樣子的?
(3)這只鳥為什么要搭船?
(4)這只鳥搭船要去哪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x導入,使學生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談話過渡: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
2.聽范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
4.生字寶寶被大家的讀書聲吸引,跳出來在課后排好隊等著我們和它們交朋友呢,認識的字把拼音藏起來讀,不認識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學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組內互讀。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學生齊讀。小組內說認字好方法,學生互助識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其自主識字的能力、合作意識及良好的識字習慣。]
7.檢查識字,小組之內互查。(開小火車讀)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由書寫會寫字,教師巡視。
2.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評議。
3.學生繼續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師談話導入,激趣促學。
1.談話解題: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十五課《搭船的鳥》一文的生字生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學說一說。
3.教師評議并小結:那誰見過會搭船的小動物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朋友——一只會搭船的鳥。
二、初學課文,把握課文整體內容。
1.談話過渡:請同學們邊聽課文錄音,邊思考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問題):
(1)搭船的鳥是什么鳥?
(2)你喜歡這樣的小鳥嗎?為什么?
2.學生聽錄音,然后分組討論、交流問題。
3.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三、精讀課文,深入認識翠鳥。
1.認識小鳥的美麗。
(1)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小鳥樣子美麗的段落,然后讀一讀,把你對小鳥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2)學生自己找段落、讀課文。
(2)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師小結,并投影出示問題:“多么美麗啊!”由此你體會到了什么?你想怎樣讀這句話呢?
(4)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組組長記錄各組的討論結果。
(5)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并讀一讀這句話。
(6)課文是怎樣描寫小鳥美麗的?請同學們自己試著找一找有關的句子。
指答(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教師相機板書: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鸚鵡還漂亮。
(7)誰見過鸚鵡,它長得什么樣?(指名學生說一說。)
(8)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鸚鵡的圖片。(學生說說圖片中鸚鵡的樣子。)
(9)鸚鵡的確很漂亮,可本文卻說翠鳥比鸚鵡還漂亮,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翠鳥的樣子?
(10)教師在學生的回答聲中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學生通過直觀的圖片對比,加深對“比鸚鵡還漂亮”這句話的印象和理解。
(11)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說一說翠鳥的樣子,然后你們可以在組內互相說一說。(學生照著書上的內容描述小鳥的樣子。)
(12)經過剛才的練習,誰能不看書只看著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指名學生上前指著翠鳥的圖片說一說它的樣子。(然后學生在組內練習說)
(13)再讀“多么美麗啊”“比鸚鵡還漂亮”,你的體會和剛才比較有了什么變化?(指名回答,教師評議并小結:覺得這只小鳥更加美麗了,也更加喜歡這只小鳥了)。
(14)教師范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學生練讀。
(15)現在我們試著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組內成員比一比,看誰最先會背,組間比一比看哪組的學生都能會背。(學生按要求背誦。)
(16)教師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組一起背誦,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2.認識翠鳥的本領,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問題: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站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
(2)學生分組說一說,組長記錄下組內學生的想法。
(3)分組匯報。
(4)教師評議并小結:同學們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聽老師把小作者的想法讀一讀。
(5)老師范讀,然后學生練讀,讀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談話過渡: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只翠鳥在船上干什么?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師范讀,學生練讀。
(8)投影出示問題:讀了這一段,你對小鳥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樣的?
(9)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分組匯報(小鳥還會捕魚,而且動作靈活……)。
(10)哪些詞語能說明翠鳥捕魚動作靈活?
(11)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12)現在你們知道小鳥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魚)
3.感悟翠鳥的靈性。
(1)談話過渡:小鳥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飛行的勞苦,還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魚,這真是一舉多得呀!你覺得這樣的小鳥怎么樣?(很聰明)
(2)教師小結:聰明體現在動物身上,我們還可以稱之為“靈性”。小鳥搭船捕魚還體現了小鳥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要想讓動物和我們人類相處得更加和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
四、總結全文,加深對翠鳥的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
2.學生分組說一說,然后指名回答。
3.學生朗讀全文。
五、課后作業。
你們這節課的收獲可真不少,讓我們課下進一步了解翠鳥,問父母、查資料都可以。在下節課把你的新收獲說給大家聽,讓同學們因為你的介紹,從而更加全面、詳細地了解翠鳥這位好朋友!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5【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六個。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展開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為什么喜歡?”(生答)
2,師:“啊!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今天老師給課堂帶來了一只小鳥,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第12課《搭船的鳥》”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搭船的鳥》
二,復習生字
1,師:“在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之前,老師要檢查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的生字寶寶,看看同學們是不是還記得。”
(教師出示生字,學生認讀,組詞),
2,師:“同學們真棒,剛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這些生字都已經記得很熟悉了,下面我們一起把這些生字寶寶送回家。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受情感。
1,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中都有哪些人?他們要干什么去?途中遇到了誰?
(生答)
(文中講了我和母親坐船去外祖父家里,途中遇到了一只搭船的翠鳥)
齊讀第一段
四,再讀課文,深入體會
1,師: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你喜歡這樣的鳥嗎,為什么?教師隨著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麗的小鳥啊!”師: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到什么?你想怎么讀這句話?引導學生一邊想小鳥的樣子,一邊讀后面描寫小鳥樣子的句子。
3,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背誦這一段積累語言。
4,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5,那么翠鳥到底在干什么呢?翠鳥捕魚的本領怎么樣?
6,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五,升華主題
出示圖片《搭船的鳥》
師:“同學們看到這幅圖片想到了什么?你覺得這幅圖片怎么樣?你喜歡這樣的情景嗎?你以后打算怎么對待小動物?”
六,積累與擴展。
1,生背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翠鳥的知識介紹給周圍的伙伴。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6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書寫羽、翠兩字。
3、學生反復誦讀,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體驗,交流。
4、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重點
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三、教學方法
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四、教學準備
課件、課文音頻、翠鳥捕魚視頻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講到作者和媽媽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來我們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風景。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搭船的鳥》
(二)初讀課文,感受情感。
聽朗讀,思考問題:
我觀察了哪些事物和場景?(生答)
雨天船上的場景、翠鳥的外貌,以及翠鳥捕魚的樣子。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會
1、搭船的鳥是一只什么樣的鳥?仔細閱讀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這是一只比鸚鵡還漂亮的鳥。
(教師隨著學生的發言,隨機點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
課件出示翠鳥圖,引導學生感受翠鳥的美麗,補充翠鳥的相關知識。
再次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出喜愛之情。
3、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4、那么翠鳥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魚)
5、翠鳥捕魚的情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動作敏捷)
6、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從“一下子”,“沒一會兒”“一口”體會翠鳥的動作敏捷。
7、觀看翠鳥捕魚的視頻,更加具體的理解翠鳥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方法之一。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四)擴展延伸
指導寫作手法的運用
外貌描寫 動作描寫
六、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羽、翠”
2、教師指導書寫,學生練習
七、作業布置
1、請寫一個有關翠鳥的謎語,表達你對翠鳥的喜愛。
2、留心觀察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愛的鳥,抓住它的外形、覓食棲息、飛行中的一個方面,用一兩段文字描述下來。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7課題:
搭船的鳥。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說明:
本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寫了她在大自然中認識翠鳥的過程,字里行間充滿了一顆童心對大自然的愛。
教學本課要抓住文中的三個問句來體現孩子的好奇與天真,充滿童趣,引導學生抓住作者細心觀察到的翠鳥的樣子及捕魚過程,感受翠鳥的可愛。
學前準備:
1、翠鳥的圖片資料。(教師、學生)
2、教學課件。(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
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學前準備:
1、收集翠鳥的圖片資料。(教師、學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環節:
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質疑激趣,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導入:同學們,鳥會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們來學習《搭船的鳥》,是什么鳥呢?(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質疑。
1、讀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用時:20分鐘)
1、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2、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讀音。
4、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搭、艙、漂、悄”。
5、辨字組詞。
搭()沙()
塔()紗()
悄()吞()
消()杏()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知(用時:10分鐘)
1、搭船的是什么鳥?你喜歡嗎?
2、從文中找出寫鳥的句子讀一讀。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4、展示收集的翠鳥的照片,交流翠鳥的資料。
5、課文寫了“我”和母親乘船到鄉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鳥搭船捕魚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寫翠鳥的句子,讀一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指導書寫(用時:5分鐘)
1、教學小結。
2、指導書寫。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寫得太長。
(2)看清字形,認真書寫。
3、一字組多詞。
搭()()()
沙()()()
吞()()()
教學反思:
生動的質疑導入,對學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文本。學生通過讀文,能多種方法識字,讓學生自己收集翠鳥的圖片和資料,為學習課文增添了情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精讀課文,體會“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學習重點:
學習翠鳥外形的描寫方法,學習翠鳥捕魚的動作描寫。
學前準備:
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深入品味,理解課文(用時:20分鐘)
1、(課件出示文中插圖)齊讀第2自然段。
2、引導學生讀好第3自然段的三個問句,體會“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3、齊讀第4自然段,把寫翠鳥動作快的詞作上記號。
4、把描寫翠鳥外形的句子畫上線,讀一讀。
5、學生自讀第3自然段。
6、如果你看到一只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
7、從“沖、飛”和“一下子、沒一會兒”體現了翠鳥的動作快,和作者好奇歡快的心理。
8、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小鳥;
()的羽毛;
()的翅膀;
()的長嘴。
二、交流拓展,深化情感(用時:15分鐘)
1、你收集的翠鳥的資料中有關于翠鳥捕魚的內容嗎?
2、小作者那么喜歡翠鳥,你喜歡嗎?畫出你喜歡的翠鳥吧!
(1)交流翠鳥捕魚的資料。
(2)畫出喜愛的翠鳥。
三、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
1、結合課文及生活實際,想想你還認識什么鳥,有什么特點?
2、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
3、交流自己認識的其他鳥,并說說它們的特點。
4、在田字格上書寫本課生字。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8柏拉圖曾說:“我們必須尋找一些藝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開辟一條道路,使我們的年輕人由此而進,如入健康之鄉;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如坐春風如沾化雨,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之間受到熏陶,從童年時,就和優美、理智融合為一。”而我認為教師也可成為那“藝術巨匠”,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與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語文課堂正是這樣一片讓孩子們與美相遇、打開孩子與自然生命連接、啟迪學生、提升能力的沃土。
《搭船的鳥》是統編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作要求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課文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上留心周圍事物并細致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會“搭船”的翠鳥,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本文搭船的主體是一只翠鳥,一個“搭”字,賦予翠鳥以人性和靈性,字里行間充滿了童真,讓讀者感悟到人和動物相處的融洽與和諧。
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設置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品讀描寫翠鳥的語句,緊扣關鍵詞句厘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了解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初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2、能借助觀察記錄單學習作者觀察翠鳥的方法來觀察身邊的細致,記錄觀察所得,并掌握如何進行簡單的外形和動作描寫。
3、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積極情感。
與此同時,我設計的這堂課也秉承著學校“興發教學”的理念,緊跟興發教學的步伐,將始于自然、立于禮、啟于智、成于樂較好地融入到了課堂。具體解析如下:
一、始于自然——打開學生自然生命
柏拉圖認為:“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為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優美高尚的故事。”“始于自然”正是打開自然生命之通道,讓“自然生命之美”先入為主。讓孩子接近,回歸自然,讓兒童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自然的、敞開的狀態,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無需教師師的灌輸,無需教師用語言贅述,輕柔和美的音樂與靈動的自然畫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一只小巧玲瓏、美麗敏捷的翠鳥于水波蕩漾、粉荷綻開的池塘中,一會靜靜站立于枯枝上,一會兒迅速沖入水中捕魚”,這樣的視頻畫面,配上輕柔舒緩的音樂,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著孩子們目不轉睛,不時發出驚嘆聲,我感受到孩子們正將自身與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鳥建立起了聯系。這時,孩子們是興趣盎然、充滿好奇的,它們渴望進一步走進課文去接近翠鳥,這視頻大概也起到了效果。
二、立于禮、啟于智——啟迪學生理智生命
在語文教學中,“禮”我覺得就是方法的滲透;理智生命的啟發就是使學生思維處于一個積極的狀態,讓有一定距離的自然生命與生活聯系起來,啟迪學生。而在我執教的這堂課中有以下幾“禮”:
1、在“聚焦翠鳥,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讓孩子們初步感知文本,說說對翠鳥的第一印象(這是一只_______的翠鳥。),讓自然生命與孩子的主觀感受建立起聯系,讓文本與學生進行對話;接著層層遞進,讓孩子們找“關鍵詞”來體會翠鳥外形之美,由模糊、整體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體的印象,此時“美麗的翠鳥形象”已經住在了孩子們心中,也從對翠鳥的“相遇”變成了“相知”。
2、在“體會作者內心所想”這一部分,我采取了先讓孩子們將自置身于那飄蕩的船只上,帶孩子們走進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會想些什么?發散孩子的思維,孩子們疑問重重。接著再讓孩子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作者對話,這樣孩子們則能與作者達到共鳴。此時,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后乘船觀察翠鳥的那位小朋友了吧!
3、在“聚焦翠鳥捕魚,體會細致觀察”部分,順勢而下,由疑而進,翠鳥到底在干什么呢?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順水推舟,接著圈出動詞、品析動詞、關鍵詞和視頻體會翠鳥捕魚速度,這時孩子們對翠鳥的認識變得更加清晰了。
4、在指導朗讀方面,注重層次和方法,做到“讀有層次、讀有所悟、讀有所感”。在指導朗讀“翠鳥外形”部分,要求讀出美麗(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讀出喜愛(與自然生命連接),學生通過“彩色”“翠綠”“藍色”等詞語感受翠鳥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讀得好。在指導朗讀“作者內心所想”部分,先讓學生提疑問,聚焦三連問指導讀出好奇;在指導朗讀“翠鳥捕魚”動作部分,聚焦關鍵詞——沖、飛、銜、站、吞,聚焦關鍵詞——沒一會兒、一下子,體會翠鳥捕魚之迅速,先讓孩子們自由讀,然后觀察老師讀(帶表情、動作、節奏有快有慢),最后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讀,朗讀落到了實處。
5、遷移訓練方面,在學完“翠鳥外形”和“翠鳥捕魚”部分,我設計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環節和描寫小狗開車動作的環節,讓孩子細致觀察,落筆有方法,緊密與實際生活建立起聯系,進行遷移訓練,讓孩子學有所獲,授之以漁。
三、成于樂——提升學生文化生命
輕柔舒緩的音樂旋律,是讓孩子們在聽覺上產生一種美的感受,讓孩子們全身心得以放松,播放一組美麗的圖片(雨景圖、船夫搖櫓圖、美麗翠鳥圖、翠鳥捕魚圖)回到課文,由分到整,最后啟發性地提出讓孩子們學會留心觀察生活,去發現大自然、人世間無盡的美好,經由師生對話去重建學生個體與自然、與事物的聯系,也使這節語文課有了一定的精神滲透和教育性。
每一堂課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總會存有一絲絲不足,最后環節,對精神生命的托舉還不夠到位。教育教學中真的有太多的學問,學無止盡,常學常新,常教常新。“興發教育”課堂不是將“始于自然、興于詩、立于禮、展于智、成于樂”這一理念看成是一個一個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地強塞進教學設計中,如何將“興發教育”“生命教育”落實到日常每一堂課中,這是我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所謂“教學”,要不斷“學”才能知道如何“教”,永遠都抱著一顆“我是學生”的心去教學,想必定會“碩果累累”。
“教育就是用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教學是需要用智慧去打造的,是需要用方法去裝扮的,是需要用知識和經驗去豐富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反思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以學習者的心態去面對,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勵志做一名學習型、智慧型、善于反思型、研究探索型、創新型教師!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9知識與能力:
1.認識“父、啦、鸚、鵡、悄”5個生字,會寫“搭、親、父”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突破重難點:
重點:了解翠鳥的樣子和其捕魚時的特點。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第2、4自然段認真品讀,借助語言文字的描述想象翠鳥的特點;另一方面,還要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展現,讓他們更為準確地感受其樣子美、捕魚時動作快的特點。
難點: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
突破方法:教學過程中,既需要引導學生從文中作者對翠鳥的細致觀察與生動描述中感受“我”對翠鳥的喜愛,同時,還要借助畫面,并從文中翠鳥“搭船”的行為中進一步體會翠鳥對人的信賴,從中真切感受人鳥共處的美好意境。
教法與學法推薦:
教法:創境激趣法,借助游戲、多媒體課件、情境演示等方式,創設趣味學習情境,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融入到畫面中,體會文章的情感;點撥指導法,在學生感悟詞句以及文章情感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予以點撥指導,讓他們不斷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學法:讀中想象法,在朗讀的過程中展開想象,將自己幻化成故事人物,體會人鳥情,激發對動物和自然的熱愛之情;情境表演法,在準確感知翠鳥捕魚特點的同時,進行情境表演,不斷深化對文中動作詞的理解,并更好地體會翠鳥捕魚的動作之快。
師生齊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有關翠鳥的文字和圖片資料;生字卡及“生字包”
學生:了解關于翠鳥的知識;自主閱讀課文。
課時巧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父、啦、鸚、鵡、悄”5個生字,學會“搭、親、父“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知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翠鳥。
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趣,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教材插圖,引導學生觀圖說圖:
師:孩子們,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只小船。
生:我還看到了船頭上站著一只鳥。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簡單描述這只鳥嗎?
生:這只鳥的嘴巴尖尖的、長長的,腹部是黃色的,翅膀上是藍色的。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你喜歡這只鳥嗎?
生:喜歡。
師:那么這是一只什么鳥呢?孩子們,你們誰能準確地告訴老師?
生:這是一只翠鳥,我是通過朗讀課文知道的。
師:不錯!你們對翠鳥了解多少呢?
生:我只知道翠鳥喜歡捕魚,別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關于翠鳥的小知識,讓我們一看吧。
2.課件出示翠鳥的圖片及文字資料,教師簡單講解,同時引出課題:這只站在船頭的翠鳥這是要干什么呢?孩子們,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文(板書課題:搭船的鳥)。
3.指導學生齊讀課題,注意“搭”讀第一聲,是指“乘坐”的意思。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教材插圖,讓學生通過聚焦畫面對翠鳥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時又非常自然地引入了新課的學習。
二、自主朗讀,疏通詞句
1.教師范讀課文,引導學生認真傾聽朗讀并想一想自己從聽讀中對課文有了哪些簡單的認知(知道了翠鳥的樣子很美麗、了解了翠鳥會捕魚……),教師肯定學生對課文的了解,同時引導他們自主朗讀課文。
2.學生自主朗讀,教師提醒他們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不好的字詞可以請教同學、老師,同時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檢查學生自主朗讀情況:
(1)認讀生字小游戲:教師將寫有課文生字的卡片放在準備好的“生字包”中,接著指名學生從中抽取生字卡片,然后準確讀出生字的讀音,教師適時將讀錯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再次進行易錯讀音生字集中強化朗讀指導。
(2)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課后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的字形,教師引導他們注意利用已有生字認知經驗進行個性化識記(“鸚、鵡”兩個字組合起來是鳥的名字,所以都有“鳥”,而左邊的部分都是它們的讀音……),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形近字比較、熟字加偏旁識記法等記住生字的字形。
(3)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筆畫等特點,看看在書寫的時候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重點聚焦“翠、嘴、吞”三個生字,并指名三位同學板演生字,其他同學進行書寫,教師適時進行修正與范寫指導。提醒學生注意:“翠”上面的“羽”要寫得稍扁且豎鉤變豎畫,下面“卒”的中間部分要緊湊,另外最下面的橫畫較長且略有弧度;“嘴”左邊的“口”較小,右邊上半部分的“此”寫得略扁而寬;“吞”上展下收,上面的“天”撇、捺要舒展,下面的“口”則要寫得扁而闊。學生根據教師的范寫指導描紅臨寫四個生字,同時書寫其他生字,教師巡視檢查書寫情況,及時予以書寫強調指導。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及時進行部分句段的朗讀指導。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借助自主朗讀與規范指導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初步與文本進行了對話,并在此過程中有效夯實了字詞句的朗讀基礎。
三、整體感知,認識翠鳥
1.引導學生認真朗讀課文,看看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試著用自己的話概述每段話的意思。
(1)學生讀書思考,與同學、老師交流自己的思考結果,教師適時予以點撥歸納(第1自然段主要寫了“我”和母親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第2自然段寫一只美麗的小鳥站在船頭;第3自然段寫小鳥引起了“我”的好奇;第4自然段寫小鳥捕魚本領很高;第5自然段寫母親告訴“我”小鳥是一只翠鳥)。
(2)指導學生試著根據每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注意用簡單的話講清楚即可,教師再次補充歸納(主要寫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發現并認識翠鳥的過程)。
2.過渡引入:這到底是一只怎樣的翠鳥呢?孩子們,讓我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翠鳥樣子的段落,看看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黑板上張貼翠鳥的圖片)。
(1)學生自讀圈畫,試著從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鳥樣子的詞語。
(2)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導學生交流,教師板書:樣子美,同時引導他們再讀文段,看看這段話中作者重點抓住了翠鳥樣子的哪一方面特點來寫的。
(3)學生繼續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這段話主要是抓住了翠鳥的顏色來寫的,同時引導他們看看都寫了翠鳥哪些地方的顏色。教師適時歸納板書:羽毛、嘴巴,同時出示翠鳥以及鸚鵡的圖片,引導學生體會翠鳥的色彩美(板書:色彩鮮艷),并與鸚鵡進行對比,體會其“漂亮”的特點。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翠鳥的樣子美。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圖文結合法,讓學生通過課文語言文字的描述,建立了對翠鳥樣子的認知,同時借助直觀的媒體課件呈現,更進一步感受到它的美麗,初步激發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四、課堂
這么可愛的翠鳥,它是搭船到哪里去旅行嗎?孩子們,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搭船的鳥》。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引入學習
1.聽寫本課生字詞,課件出示詞語,引導學生對照大屏幕自主進行聽寫,然后反饋聽寫情況,教師抓住普遍出現書寫錯誤的詞語再次進行識讀、書寫鞏固。同時指名試著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課件出示翠鳥圖片,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的學習試著描述它的樣子,并說說課文又是如何來描寫的(抓住它的顏色),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第2自然段。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利用詞語聽寫、用詞語串講課文等形式,讓學生有效進行了認知學習,同時,利用圖片引導學生來描述翠鳥,巧妙實現了文本學習的內化過程。
二、精讀課文,走近翠鳥
1.過渡引入:孩子們,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河面上行駛的小船上,你都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1)引導學生認真、正確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似乎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2)學生讀書想象,與同學交流(似乎看到了雨下得很大,聽到了雨點打在船篷上發出的聲響……),教師適時出示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到看到的、聽到的相關描寫,體會雨下得很大的情形。同時抓住最后一句體會船夫在雨中搖櫓十分吃力的樣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注意讀出畫面感以及“雨大”的特點。
2.談話激趣:雨停了,“我”看見一只美麗的鳥兒站在船頭。孩子們,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時你會有什么想法?
(1)學生思考交流:
生:咦?這是什么鳥呢?怎么會這么美麗?
師:是的,上節課我們已經見識了它美麗的樣子,因為它渾身都是鮮艷的色彩。
生:它是什么時候飛來的呀?我怎么沒有注意到?
師:雨太大了,你確實沒有注意到。
生:它這是要干什么?難道是想跟我們一起去外祖父家?
師:對呀,我們這可是要到外祖父家去呢,如果不是,你為什么會站在我們的船頭上?
生:我要是能把這只鳥帶回家,讓它做我的朋友該多好哇!
師:確實是一只人見人愛的鳥兒!孩子們,課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問差不多,小腦瓜里一連冒出來三個問號。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2、3自然段,注意讀己的疑問語氣。
(2)課件出示第2、3自然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強烈的疑問感覺。
(3)討論交流:當你讀到第3自然段時,你覺得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交流,教師適時引導他們體會“我”善于觀察思考的特點。
3.過渡:這樣一只美麗的翠鳥,還有一個本領呢,孩子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4自然段,說說翠鳥的“本領”是什么。
(1)學生閱讀交流(捕魚),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第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這段話中作者是抓住翠鳥捕魚時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2)學生思考交流,教師歸納板書:動作快,同時引導學生再讀這段話,看看自己都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翠鳥捕魚動作快的。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板書:沖、飛、銜、站、吞。
(3)課件聚焦這幾個動作詞,引導學生說說對這幾個詞語的理解(都是動作詞……),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從這幾個動作詞中體會翠鳥捕魚動作的神速,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整個捕魚、吃魚動作。
(4)情境表演:指名佩戴翠鳥頭飾,表演翠鳥捕魚的過程,師生,教師適時引導他們再次抓住四個動作詞體會動作“快”的特點。同時播放翠鳥捕魚的視頻,引導學生邊看邊深化感知。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強調幾個動作詞。
4.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看看“我”是如何了解關于翠鳥的知識的。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住“母親告訴我”這句話,懂得學習不一定都是來自課本,還有其他的途徑(如觀察自然、詢問他人等)。指導朗讀,注意讀出“我”豁然明白的感覺。
5.指導學生將課文連起來朗讀,注意讀出翠鳥的特點。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主要采取了角色體驗法,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自己幻化成故事人物,并在此過程中自然融入到課文畫面中,真正實現了近距離了解翠鳥的學習目標。
三、拓展延伸,課堂
1.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想一想自己從中都體會到了文中的“我”怎樣的情感。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對翠鳥的感知,從中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板書:愛動物),并引導學生想象人和鳥共搭一船的畫面,接下來的故事可能會怎樣(翠鳥會繼續站在船頭捕魚,一直到“我”下船……)。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從畫面中體會人鳥和諧共處的美好感覺,同時體會“我”對自然的熱愛之情(補充板書:愛自然)。
2.教師:正因為人不傷害鳥,才欣賞到了鳥的美麗與可愛。更因為鳥不害怕人,才出現了這么和諧、美好的畫面,才發生了這么溫馨、有趣的故事。孩子們,做個愛鳥愛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會遇見很多美好的瞬間。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10[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
2.通過反復誦讀,感受翠鳥的外形美、動作美,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
[語文要素]
3.在學習作者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感受翠鳥的外形美,學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啦”。
2.通過描寫翠鳥的語句,了解“我”對翠鳥的外形、動作所做的觀察。(重點)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向學生展示鸚鵡的圖片,從而認識“鸚鵡”一詞。(課件展示,學生欣賞、評價。)
2.鸚鵡是鳥類中很漂亮的一種鳥,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另一種鳥,它比鸚鵡還要漂亮。它到底長什么樣子呢?讓我們走進課文《搭船的鳥》,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3.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預設:是什么鳥要搭船?這只鳥是什么樣子的?這只鳥為什么要搭船?這只鳥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件出示小組自學要求。
(1)小組合作朗讀課文,小組成員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小組成員合作自主識字,在課文中圈畫課后生字,讀準字音,互相檢測。
(3)小組長檢查小組成員生字自學情況,給予“笑臉”貼紙評價。
(4)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學成果。
2.檢查自學成果,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全班同學評議、補充。
3.指導生字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如:新舊字比較記憶),同時要從漢字的構字特點方面予以指導(結構、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吳
(2)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漢字的間架結構,把字寫美觀。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橫要寫長;“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標注自然段序號。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呢?課前提出的疑問,有答案了嗎?(“搭船的鳥”是翠鳥。文中的“我”發現翠鳥的外形很好看,捕魚的身手很敏捷。本文講了“我”和母親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發現了一只翠鳥,通過對翠鳥的外形描寫和捕魚過程的描寫,表達了“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2.指名回答,再讀相關的段落。對于有難度的問題,暫時不用解答。
師小結:文中的“我”是怎樣觀察翠鳥的呢?我們下節課再重點探究。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翠鳥的外形美、動作美,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難點)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認讀,復習鞏固。
2.師:大家的生字詞掌握得真好!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翠鳥是只漂亮的鳥,它還很會捕魚。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樣觀察翠鳥的嗎?
二、再讀課文,深入品味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翠鳥美在哪里?它的捕魚動作如何?勾畫相關語句。
2.課件出示: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多么美麗啊!
(1)讀完這句話,你知道“我”是怎樣注意到這只小鳥的嗎?(鮮艷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樣讀好這句話?(引導學生)
3.課件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
(1)這句話是怎樣描寫翠鳥的外形美的?(整體到部分。羽毛——翠綠;翅膀——藍色;長嘴——紅色)
(2)(出示鸚鵡與翠鳥圖片)你更喜歡哪一種鳥?說說你的理由。
(3)你能運用“我”觀察翠鳥外形的方法,描述鸚鵡的外形嗎?(指名回答)
(4)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讀出翠鳥的外形美。(板書:外形美)
師過渡:面對這個“不速之客”,“我”產生了怎樣的想法?(引導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我”產生了3個疑問,這3個疑問體現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課件出示: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1)引導學生通過動詞感受翠鳥捕魚時的敏捷。(板書:動作敏捷、迅速)抓住“沖”“飛”“銜”“站”“吞”“一下子”“沒一會兒”等字詞重點體會。
(2)教師指導朗讀。(注意“沖”“飛”“銜”“站”“吞”“一下子”“沒一會兒”等字詞,語氣輕快,語速緊湊)5.最后通過母親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教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師小結:文中的“我”在乘船的過程中因為細心觀察,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給“我”的旅途增添了快樂。
三、拓展延伸
1.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身邊也有許多的事物等著我們去發現。家門口、上學途中、課外活動、上課瞬間、與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禮物、別人的某個小動作……細心的你,都有怎樣的發現呢?請你說給大家聽。
2.課外練筆:把你觀察到的一個事物或現象,用一段通順的話寫下來。
[教學板書]
15搭船的鳥
外形
彩色的小鳥 翠綠的羽毛
藍色的翅膀 紅色的長嘴
動作
沖 飛 銜 站 吞
留心、細致觀察
[教學反思]
第一課時,我設計以小組合作式學習讓學生自主掃清字詞障礙,把握課文大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抓住第2、4自然段進行重點教學,通過找關鍵詞、對比圖片等方法,引導學生體會翠鳥的外形美、捕魚動作的敏捷以及作者觀察的細致,最后通過一個小練筆讓學生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11教學要求:
1.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師:你喜歡小鳥嗎?說一說喜歡哪種鳥?(談感受)
2.師出示“搭船”一詞,問:你搭過誰的車或船?去過哪里?(生講)師:一次,一只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課《搭船的鳥》。
二、檢查預習。
學生讀文,糾正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自讀自悟。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的形式匯報,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二、精讀讀感悟。
出示閱讀要求:請同學們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這只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歡這只鳥嗎?可以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把你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1.小組內交流一下你所畫的語句,互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2.班級內匯報。
三、重點句段指導。
1.你知道這只鳥長什么樣子嗎?(生說后,出示鳥樣子的句子)
板書:嘴——紅色
羽毛——翠綠
翅膀——藍色
得出:外形美麗(根據板書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3.“我”發現翠鳥后仔細觀察它可愛的樣子,找到描寫翠鳥樣的句子后反復讀一讀。(生讀)
4.“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
板書:一下子沒一會兒
得出:動作迅速、敏捷。
5.讀下面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的老師。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小翠鳥居然敢站在船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8.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四、拓展閱讀。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給同桌,可以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的翠鳥的知識介紹給自己的伙伴。
《搭船的鳥》賞析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愛大自然的心靈。文中的“我”正是這樣的孩子。文章記錄的就是“我”乘船去鄉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運用善于觀察的眼睛捕捉到了這一情景,便使讀者擁有了一只充滿靈性的鳥兒。“我”也正是一個愛自然的孩子,“多么美麗的小鳥啊!”直抒胸臆的贊嘆,勾畫出了一個孩子愛自然的童心。讓“我”感到“美麗”的是鳥的色彩:“紅色”的長嘴,“翠綠”的羽毛。翅膀帶一點“藍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太多問號的年齡,無數的好奇與遐想編織著少年的夢。小鳥這位“不速之客“帶給了“我”許多遐想。文中用了四個問句充滿了孩子的好奇與天真,充滿了童趣。
接著描寫了鳥捕魚時的動態,“一下子沖進水里”,“沒一會兒,它又飛出來了。”“一下子”、“沒一會”表現了翠鳥飛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間的動作來描寫,這樣完全口語化的表達,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途徑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認識了翠鳥。“這只翠鳥搭了我們的船,在捕魚吃呢。”扣住了課題,翠鳥的可愛,童心的可貴都躍然紙上。
本篇課文是以小孩子的身份,來寫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筆法是那樣地淺近、樸素、清新,具有一種純真明凈的童趣,給人以難忘的印象。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12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學寫翠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展開想象,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3、能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動作的描述,學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進行仿寫。
二.教學重難點:
能通過品讀對翠鳥的外形和捕魚動作的描述,學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方法,進行仿寫。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搭船”一詞。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5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搭船的鳥)。哪位同學知道“搭船”的意思。(順便乘坐船)你有過搭船或搭車的經歷嗎?(有)我們這一課的題目是《搭船的鳥》,同學們,鳥會搭船,奇不奇怪?通過預習,我們知道這是一只(翠鳥)。
2.出示翠鳥圖片。我們一起跟翠鳥朋友打個招呼吧。——你好,翠鳥!一生讀翠鳥的簡介
(二)學習字詞
師:我們一起把翠鳥朋友的名字寫出來吧。
1.出示翠字。請你觀察“翠”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寫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上面不是“羽”,下面“十”的豎不能往上寫得太長。)
2.請同學們拿出你的指板,跟老師書空。在你的練習本上寫兩個。注意你的坐姿和執筆姿勢。同桌檢查并修改。
3.翠鳥朋友還給我們帶來了幾個它的朋友,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它們吧。
①現在老師想找小老師來領讀一下這些詞語朋友,哪位同學想來展示。同學們舉手都很積極,我們來排火車領讀吧。(排火車兒歌)
②剛才的小老師領讀的真棒,你們認識這些詞語朋友了嗎?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他們吧!
(三)翠鳥外形
1.同學們,你看,翠鳥朋友也在向我們打招呼呢!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翠鳥?
2.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作者筆下的翠鳥又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先看閱讀提示。(課件: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旁邊做批注,簡單寫一寫你的感想。
3.找一位同學來讀一讀他找到的句子。
4.請你觀察圖片,來夸一夸翠鳥吧!這只小鳥給作者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所以作者忍不住感嘆:多么美麗啊!板書:翠鳥外形美
5.你喜愛這只翠鳥嗎?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讀出翠鳥的美麗。指生評價:請你來說說這位同學讀得怎么樣?自由朗讀,細心體會,想象畫面。
6.作者如何會把翠鳥寫得這么漂亮呢?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按一定順序抓特點觀察)補充《翠鳥》片段,品味比較,感悟如何寫生動。
7.我們也來做一個善于觀察的人吧!請你觀察圖片,仿照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只大公雞。(做好評價)出示教師寫的片段,請學生評價,進一步感悟寫法。
(四)翠鳥捕魚
1.翠鳥不但外形美麗,它還有一種特別的本領,我們一起來看視頻。它的本領是什么?——(捕魚)
2.同學們,我們一起回到課文中,找到文中描寫翠鳥捕魚的句子,認真讀,細細品,你從中可以體會到什么,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的。板書翠鳥:動作快
3.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下這一自然段,讀出翠鳥的敏捷。
請同學們端起課本來,齊讀這一自然段。
4.同學們,作者是如何把翠鳥捕魚活靈活現的展示在我們眼前的呢?板書留心觀察
5.看!老師又給大家帶來一位小伙伴,他對我們說:同學們,把觀察到我捕食的過程說一說,寫一寫,誰說的最生動我就和誰交朋友!可以用上這些動詞:比如:爬、吞、伸、卷、盯等。找一位同學來說一說一下你的觀察所得。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擦亮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去留住生活中的美吧。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 篇1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翠鳥的美麗,學會觀察發現。
3、正確認讀本課14個生字,學寫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通過看圖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2、通過詞語的特點,感受翠鳥的美麗,學會觀察發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要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要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靈。
教學過程:
一、看圖猜字,感知搭船的鳥
1、課前熱身。你喜歡小鳥嗎?說一說你喜歡哪種鳥?
2、出示“搭”字的甲骨文,看圖猜字,教學“搭”字。
3、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搭船的鳥》,學生齊讀課題。
4、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5、介紹作者。出示作者簡介。
6、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我們坐在船艙里。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響。船夫披著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搖著櫓。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漂亮。
難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嗎?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
7、教學生字。(1)艙:舟字旁不出頭,橫折鉤和豎彎鉤不沾在一起。(2)漂:示字的上橫短,下橫長。(3)嘴:口字旁不過橫中線。(4)翠:上下結構,羽字無勾,讓空間給卒字,占位卒的第一橫在橫中線上,第二橫是關鍵筆畫,最后一豎不穿心。
8、描紅生字。
9、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0、認識翠鳥,理解“翠”字。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本環節通過生字導入新課,讓學生自讀、自悟。在生字教學中,體現文中識字、句中識字,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對重點字詞、比較難的字詞,重點講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二、拓展文本,識搭船鳥外形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相機出示圖片:船蓬、櫓、蓑衣、船艙、船頭。
2、積累感受象聲詞——“沙啦、沙啦”。齊讀第一自然段。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抓住這只翠鳥哪方面來描寫的?寫了這只鳥身體的哪幾個部分?這三個部分都有哪些顏色?
4、對比鸚鵡圖,猜一猜哪一幅圖中的鳥是真正的翠鳥?為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話來回答)
5、出示另外兩篇描寫翠鳥的文章,對比感受描寫翠鳥外形的特點。
出示:一身鮮翠欲滴的羽毛,一只鮮紅的嘴巴,這是一只新生的翠鳥,展開翠綠的翅膀,向河邊飛去,又用靈活的眼睛注視著河面,繼續尋找它的下一個獵物。
(1)指名讀,說一說作者寫了翠鳥的哪些部分?(羽毛、嘴巴、翅膀、眼睛)
(2)小結:這里和郭風爺爺一樣描寫了翠鳥的羽毛、嘴巴、翅膀,作者還抓住了一雙靈活的眼睛進行描寫,看來作者還關注了翠鳥的眼睛。
出示: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繡滿了翠綠色花紋的頭巾。背上的羽毛淺綠淺綠的。腹部的羽毛又像赤褐色的襯衫。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1)指名讀,對比前兩篇文章,這位作者又抓住了翠鳥哪些部分來描寫?(預設:羽毛、嘴巴、翅膀、眼睛,加了頭部、背部、腹部羽毛的顏色,用了比喻句)
(2)小結:相同的美,觀察的角度不同,它們的美就會各具特點。
(3)對比三篇小短文,你發現作者是怎樣寫小動物的?(描寫有序、用詞準確、抓住特點)
6、齊讀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描寫動物的簡練精妙。
設計意圖:在理解課文部分,以圖解文,來讓學生理解課文中一些學生沒有見過的船篷、蓑衣、搖著櫓的船夫以及學生不常見的翠鳥,讓學生盡情發言。通過看圖、讀文、讀詞語,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觀察意識。同時,通過一篇帶多篇的教學策略,以精讀帶博覽,通過比較、補充、求同、欣賞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作能力。
三、讀中入境,突出搭船鳥的活動特點
1、“我”在自然中發現了翠鳥、感受了翠鳥的美,腦海中出現了三個問題,對翠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師生共讀第三自然段并體會ABB式的詞語,認識到疊詞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生動。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3、哪些詞語能說明翠鳥捕魚動作靈活?
4、找到翠鳥捕魚時候的動詞,圈出來,全班學生讀一讀。
5、小結:描寫小動物的方法就是抓住動物的活動特點來寫。
四、回顧體會,總結寫法特點
1、朗讀課文。
2、歸納總結。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翠鳥的外形和動作特點,體會了作者描寫時抓住特點、描寫有序、用詞準確的表達方法,原來寫小動物并不難,只要我們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描寫有序、用詞準確,就一定能把小動物寫得活靈活現。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精選13篇)】相關文章:
《搭船的鳥》優秀教學設計12-22
部編版《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2-22
三年級《搭船的鳥》教學設計范文12-22
統編版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教學設計12-22
統編版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教學設計模板12-23
統編版三年級上冊《搭船的鳥》教學設計范文12-22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5篇10-28
部編版《鳥的天堂》教學設計模板(精選6篇)12-24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12-2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日》教案 日的教學設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