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風險的類型
采購風險通常是指采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那么采購風險的類型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一、企業物資采購外因型風險
1、意外風險
物資采購過程中由于自然、經濟政策、價格變動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風險。
2、價格風險
一是由于供應商操縱投標環境,在投標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價格,使企業采購蒙受損失。二是當企業采購認為價格合理情況下,批量采購,但該種物資可能出現跌價而引起采購風險。
3、采購質量風險
一方面由于供應商提供的物資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加工產品未達到質量標準,或給用戶造成經濟、技術、人身安全、企業聲譽等方面造成損害。另一方面因采購的原材料的質量有問題,直接影響到企業產品的整體質量、制造加工與交貨期,降低企業信譽和產品競爭力。
4、技術進步風險
一是企業的制造產品由于社會技術進步引起貶值,無形損耗甚至被淘汰,原有已采購原材料的積壓或者因質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損失;
二是采購物資由于新項目開發周期縮短,如計算機新型機不斷出現,更新周期愈來愈短,剛剛購進了大批計算機設備,但因信息技術發展,所采購的設備已經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
5、合同欺詐風險
以虛假的合同主體身份與他人訂立合同,以偽造、假冒、作廢的票據或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為合同擔保;
接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款、預付款,擔保財產后逃之夭夭。
簽訂空頭合同,而供貨方本身是“皮包公司”,將騙來的合同轉手倒賣,從中謀利,而所需的物資則無法保證。
供應商設置的合同陷阱,如供應商無故中止合同,違反合同規定等可能性及造成損失。
二、企業物資采購內因型風險
1、計劃風險
因市場需求發生變動,影響到采購計劃的準確性;采購計劃管理技術不適當或不科學,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導致采購中計劃風險。
2、合同風險
一是合同條款模糊不清,盲目簽約;違約責任約束簡化,口頭協議,君子協定;鑒證、公證合同比例過低等等。
二是合同行為不正當。賣方為了改變在市場競爭中的不利地位,往往采取一系列不正當手段,如對采購人員幸會,套取企業采購標底;給予虛假優惠,以某以些好處為誘餌公開兜售假冒偽劣產品。而有些采購人員則貪求蠅頭小利,犧牲企業利益,不能嚴格按規定簽約。
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亂。
3、驗收風險
在數量上缺斤少兩;在質量上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種規格上貨不對路,不合規定要求;在價格上發生變形等等。
4、存量風險
一是采購量不能及時供應生產之需要,生產中斷造成缺貨損失而引發的風險。二是物資過多,造成積壓,大量資金沉淀于庫存中,失去了資金的機會利潤,形成存儲損耗風險。三是物資采購時對市場行情估計不準,盲目進貨,造成價格風險。
5、責任風險
許多風險歸根至底是一種人為風險。主要體現為責任風險。例如,合同簽約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未能把好合同關,造成合同糾紛。或是采購人員假公濟私、收受回扣、謀取私利。
三、拓展:
1.規避風險
任何事物都有風險,采購風險歸根結底,也是可以通過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規避的。主要的手段有:作好年度采購預算及策略規劃;慎重選擇供應商,重視供應商的篩選和評級;嚴格審查訂貨合同,盡量完善合同條款;拓寬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暢順利;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運用供應鏈管理優化供應和需求;加強過程跟蹤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以減低采購風險。
充分利用專業化的信息網站,有助于采購人員更方便、更準確地獲取信息,為評判供應商和產品提供依據。同時公司對貢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采購應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可采用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以分散采購風險。至于預算,由于采購預算是基于物料成本及銷售預測等數據推算出來的,以接單式生產為主的公司應注意一些關鍵器件能否在要求的時間發貨,適當運用MRPⅡ系統以及現貨結合的方法以減少風險,在項目開發前充分與所有原材料供應商溝通,使供應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
2.降低風險
企業要降低質量、交期、價格、售后服務、財務等方面的采購風險,最關鍵的是與供應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這個觀點得到很多人的擁護,建立關系需注意的幾個階段。
首先是供應商的`初步考察階段:在選擇供應商時.應對供應商的品牌、信譽、規模、銷售業績、研發等進行詳細的調查,有可能派人到對方公司進行現場了解,以作出枯體評估。必要時需成立一個由采購、質管、技術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對供應商的質量水平、交貨能力、價格水平、技術能力、服務等進行評選。在初步到斷有必要進行開發后,建議將自己公司的情況告知供應商。
其次是產品認證及商務階段:對所需的產品質量、產量、用戶的情況、價格、付款期、將后服務等進行逐一測試或交流。
第三是小批量認證階段:對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交期方面的論證。
第四大批量采購階段:根據合作情況.逐步加大采購的力度。
第五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評價,對合作很好的供應商,邀清他們到公司交流明年的工作打算。 采購作為連接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窗口和橋梁、作為公司的輸入部門(營銷為輸出部門)、作為公司的利潤中心,不能只考慮預測和防范采購風險,更應該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上,考慮由此對公司制造、物流、財務、營銷、質量、售后服務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要注意核算企業總權益成本,而不只是采購成本;使得整個公司的利潤最大化、成本最低、風險最小;從而由外向內、由下向上對公司的管理進行整合。
為了更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提高總體利潤率,將風險與損失降至最低,有的公司將采購劃分為貨源開發(Sourcing)小組與采購(Buyer)小組。Sourcing主要負責成本控制、風險防范、產品質量與供貨商綜合能力的評估(包含供貨商的物流狀況、售后服務、公司財力、整體管理能力等),Buyer根據Sourcing提供的信息,結合公司的生產狀況與需求量進行購買與跟蹤訂單。
需要明確的是,采購風險是無法絕對避免的,在風險發生后,控制采購風險所帶來的相關成本就變得相當重要。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如何高效執行采購計劃書 如何高效執行采購計劃方案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