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調研報告
一、什么是報告工作報告是指向上級機關匯報本單位、本部門、本地區工作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問題的報告。工作報告主要是在匯報例行工作或臨時工作情況時使用,是報告中常見的一種,除工作報告之外,報告還有情況報告和答復報告兩類。
二、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精選5篇)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1一、企業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兩年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截止到20xx年底達3.5萬家,比20xx年增加2.2萬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發展質量還不夠高,特別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通過對部分企業的調研,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處于初創期的企業而言,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科技型中小企業未來在市場上能夠走多遠。
許多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是企業的導航燈,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負責人直言,“我們對于外來的資金有著強烈的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的根源就是企業沒有系統化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有了外部投資以后企業怎么發展,反而心里沒底。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辦人大多是科技人員,管理團隊主要是由同學、師生等人員構成,裙帶關系明顯,職業經理人缺位,有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甚至都是清一色的科技人員,這種人員結構在公司文化上具有較高的認同感,但是嚴重制約了企業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企業內部管理而言,組織架構設計不合理是其主要問題之一。有的企業部門職能重疊,有的企業崗位職責模糊,有的企業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職能部門,沒有研發部。沒有專門的營銷隊伍,甚至有的企業老總就是公司唯一的銷售人員,公司80%訂單都由總經理獲得。
缺乏有效的的薪酬激勵機制是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中又一重要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與一般的加工制造企業有所不同,員工大多屬于知識型崗位,必須設計出符合企業特點的員工考核評價機制,才能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才能留住人才,招來高端人才。
二、市場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通過兩年的建設與發展,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去年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津政發[XX]22 號),全方位、多渠道鼓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立與發展,各級政府紛紛加大資金的投入,全市上下已經形成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但是,從企業發展的長期來看,市場化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兩年來,通過市區縣財政投入直接為企業融資200余億元,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融資保障體系月應該成為今后努力的方向,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積極推動全市各商業銀行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積極引進各類商業性創業投資基,從根本上探索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模式,同時也能倒逼科技型中小企業科學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科技人力資源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兩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高校科研院所先后派出千名科技人員到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科技特派員”,對于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建立企業、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三者之間責、權、利的統一,從而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的積極性,要按照市場的規律,保證科技人員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所獲的收益。必須充分實現產學研的結合,加大協同創新的力度,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手锏”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居于領導地位。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2大多是私營企業,發展時間短、自有資產少、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而且資信水平較低,財務制度不健全、運作不規范,難以達到金融機構貸款要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惜貸二是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和金融支持系統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不完善,以中小企業為受保主體的擔保機構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資體系發展嚴重滯后,在發行股票和債券方面,中小企業大部分受規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級較低等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上市條件,導致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很大程度上依賴銀行貸款。
(一)中小企業小,散,亂,抗風險能力弱
一是小企業占有絕大多數,經營規模小,經營業績不穩定。20xx年,我省13萬多家中小企業中,中型企業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業是小型企業。作為大型企業成長的搖籃,中型企業數量顯然偏少,存在斷層,同時從單位平均規模看,我省小型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為33人,平均固定資產為289.5萬元,平均營業收入為888.03萬元,分別占全部企業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規模小,業績不穩定,虧損、倒閉、關停現象時有發生。二是產業集群化發展不夠,分散化經營現象嚴重。我省中小企業絕大多數在園區外分散經營,主要靠單兵作戰,沒有充分利用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和園區的輻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業多,經營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業的主體是私營企業,家族式企業多,經營者素質和員工素質低的現象較為嚴重,管理方式大多脫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組織管理混亂落后的問題,從而導致企業運行不暢。
(二)中小企業以資源開發型、產品初加工型、服務低層次型為主,產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雖然經過多年的調整和發展,我省中小企業產業結構已有一定改善,但與市場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發展。首先,從三次產業結構看,我省中小企業依然是明顯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產業約占65%,服務業所占不到35%;其次,從占中小企業比重高達56.7%的工業內部看,資源開發型、產品初加工型、勞動密集型、能源消耗型產業仍然占較大比重,而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業比重較低;第三,從服務業內部結構看,中小企業仍然集中在傳統和低層次的服務業,現代服務業、高端的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
(三)政策不公,市場無序。
近年出臺的政策多是按照企業規模和所有制設計操作的,對大企業優待多,中小企業考慮少;對公有制企業優待多,對非公有制企業考慮少;政策適用不夠公平。在稅收政策上,國有企業可先繳后退,非國有企業無此待遇;中小企業特別是個私企業往往是小額納稅人,增值稅發票難以抵扣,實際稅負增加;個私企業存在雙重納稅等。在土地政策上,國有企業可享本土地使用權出租、增值稅減免政策,而非國有企業無此改革成本參與改組;特別是在銀行呆壞帳準備金核銷上,大企業可列入國家計劃及時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中小企業無此厚遇。在行業準入上,中小企業尤其是個私企業還受到諸多限制。此外,市場交易規則缺乏,市場次序混亂,致使中小企業正常經營困難重重。
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現行政策
目前實行的一些優惠政策,雖大部分并不是專為中小企業制定的,但從受益主體來看,基本上或相戶,活躍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和市場體制的微觀基礎。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五大以來,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中小企業雖然單個實力較弱,但就整體而言,已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緩解就業壓力、增加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撐力量。
1、中小企業創造的增加值約為全省GDP的40%。20xx年,中小企業實現增加值4279.34億元,占全部企業增加值的68.4%,占全省GDP總量的38.4%,這表明,每1億元GDP中,約有0.4億為中小企業創造,中小企業對全省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40%。
2、中小企業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xx年,中小企業共完成利稅總額2718.62億元,占全部企業利稅總額的77.5%。
3、中小企業占據了城鎮就業崗位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小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創造相對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更是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20xx年中小企業共提供就業崗位609.22萬個,占全部企業從業人數的89%,占全省城鎮就業年平均人數的53.7%,即全省1134.78萬個城鎮就業崗位中,有一半以上為中小企業提供。
相對大企業而言,中小企業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會震蕩小、新機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進程中,中小企業往往是實驗區,是突破口,是馬前卒。中小企業的各項改革成果,為大企業的改革實踐提供了有益經驗,也為創造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貢獻。
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
1、投資主體和所有制結構多元,非國有企業為主體,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工作要以發展為重點。中小企業特別是非國有企業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國有企業的改革和調整,使改革前單一所有制結構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以工業企業為例,在獨立核算的中小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的戶數、資產總額和工業總產值僅占總數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業均是非國有企業。另據調查,目前國有小企業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賣不掉、破不了的極度困難企業。應當說,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同樣重要。但改革對象主要是國有小企業;而發展則要涵蓋城鄉各類所有制中小企業。因此,無論從中小企業的主體構成還是改革進程而言,當前,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是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勞動密集度高,兩極分化突出,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發展重在二次創業。中小企業生存并發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和就業投資彈性均明顯高于大企業。據統計,目前中國大、中、型企業的資金有機構成之比分別為1.83:1.23:1;資金就為率之比為0.48:0.66:1,即中小企業比大企業單位資金安置勞動人數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為如此,在前10年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所以沒有出現嚴重的社會就業問題,中小企業功不可沒。但是,今天的市場背景變了,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總量需求不足與結構性供應不足共生,使中小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勞動密集型帶來的就業優勢將變為競爭劣勢。企業兩級分化,中小企業將首當其沖。為此,提高中小企業的有機構成和科技含量,實現二次創業是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
3.發展不平衡,優勢地區集中,決定了當前中小企業推進要區別特點,先易后難,以點帶面。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中小企業分布與發展水平極不平衡。據有關數據,按照經濟地帶劃分,中小企業數量東部、中部各占全國總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應的工業總產值東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僅占8%。這表明,在企業規模上,東部中小企業的平均產值規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約是中部的2.5倍、西部的8倍。實踐也表明,選擇東部中小企業作業重點試區,就為試點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中小企業還可劃分四大區,即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中西部地區和廣東、福建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東北地區老工業城市居多,中小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都很重,應主要解決國有中小企業規范改制和與大型企業專業化分工及配套問題;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小企業的汪洋大海,江蘇以鄉鎮企業為主。浙江以私營個體聞名,工作重點是規范引導、扶持發展;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中小企業欠發達,推進第三產業和科技環保型中小企業發展是重點;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企業區位優勢明顯,可借助老鄉、老外發展中小企業的兩岸三地大中華圈。
此外,地方產業為主體,決定了中小企業的支撐層面在地方;中小企業自身基礎薄弱,決定了其要么成為大企業的搖藍(即小巨人);要么成為大企業的伙伴。
綜上所述,促進我國中小企業改革與發展要注意調整好五大關系;
一是改革與發展的關系;二是吸納勞動力與科技含量的關系;三是點與面的關系;四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五是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關系。處理好上述關系,把握好重點才能在中小企業的改革與發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320xx全球金融海嘯,中小企業一片恐慌;20xx中國成功“保八”,業界談論“后危機時代”。時至20xx年中國的中小企業在期待什么,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中卿近期公開表示:“20xx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是中小企業,保證20xx年8%的gdp增長也靠中小企業的拉動。”毋庸置疑,占中國企業總數99.8%,提供75%就業崗位的中小企業是成為支撐經濟、拉動內需的重要動力。解決好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對于維護中國經濟整體的穩定至關重要。而信息化需求狀況往往能前瞻性地反映中小企業的經營現狀和未來走勢,從相關調研數據來看,形勢不容樂觀。
一、轉型調結構,需it系統培養“未來競爭力”
在這次影響全球的金融海嘯中,一部分企業倒下了,一部分企業經受住了考驗,嚴酷的現實向這些挺過來的企業敲響了警鐘,他們更加明白要想讓企業獲得長足發展需要的不僅是國家政策等外部環境的支持,更需要自身實力的加強。新年之初,記者走訪部分中小企業主,發現目前中小企業在增強自身能力方面主要面臨以下困難:
1、市場拓展難,產品的同質性較高,企業不得不將大量資源放在同一營銷平臺上,希望提高精準性;
2、融資貸款難,中小企業較于大企業面臨著更大風險,企業信用缺乏和資金不足使資金流舉步維艱;
3、產業協作難,產業間競爭多于協作,社會信用的不足導致正常商業活動付出過高的協作成本;
4、管理提升難,內部管理缺乏對業務流程的全面掌控和優化,無法標準化以參與更大程度的競爭;
5、人才匱乏,整體i素養需提升,缺乏穩定的技術人員,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管理經驗無法及時應用;
6、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投入結構不夠合理,往往“重引進輕消化”、“重硬件、輕軟件”。
綜合而言,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由于在信息化方面的長期落后和缺失,缺乏將現有技術、資產和商業價值融合起來的綜合能力,更缺乏戰略性的管理優化目標,即構建一個整體框架,通過正確的it策略和執行來長期維持并指引業務發展,獲得面向未來的競爭力。一位小企業老板表示:“以前總覺得上不上信息化生意照樣做,現在轉向內需后客戶數量變大了,國內市場結構也很復雜,不上就無法支撐業務發展。”
二、57.6%的中小企業還停留在手工記賬階段
idc數據顯示,20xx年中小企業it費用增長率由金融危機前的14.3%降到8.5%,而20xx年整體經濟形勢向好,進入后危機時代,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熱情將順市高漲。
我們發現,中小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解決四個問題,市場與營銷,企業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產品與研發。其中個體商戶對于市場與營銷及企業管理的需求最旺盛,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營銷渠道及企業管理都已經具備一定水平,需求降低,爭霸市場的主要手段向產品研發及客戶關系管理轉移。據悉,中小企業中57.6%的企業停留在手工記賬階段,其中99%為個體工商戶。
三、20xx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四大趨勢
綜合來看,20xx年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總體上將表現為四個趨勢:
1、對通過信息化助力業務發展的需求進一步顯現,經過了經濟危機中小企業將更加精打細算,它們希望購買到的it產品能對企業業務發展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從而節省額外的開支。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用戶將更加看重超越it硬件設備之外的附加價值。這些附加價值可能是真正滿足企業需求的軟、硬件產品組合,能直接給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價值。因和業務掛鉤,也要求it廠商對用戶業務特點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中小企業將更加關注產品維護及服務等隱性成本,很多中小企業缺乏專門的it技術人員,it設備后期的維修也就成為了另外一項不得不考慮的開支。因此更多的中小企業將更傾向于選擇能提供便捷、專業的服務,并能有效降低服務成本的廠商。
3、看重品牌,傾向一站式采購。金融危機導致一些中小規模it廠商受到沖擊,面臨著退出市場競爭的危機。而隨著知名廠商產品價格的下調,中小企業市場也出現了“馬太效應”,譬如“南金蝶、北用友”已明顯與其它廠商拉開差距,更多的企業將考慮選購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
4、原本處于信息化底端的小企業,特別是個體工商戶將更關注修煉內功,通過優化企業管理及尋求更多商機實現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意識將增強。
市場調查給了我們更多的業務指引,從企業需求入手將成為任何新技術的唯一出路,信息化是服務產業,也需人性關懷,未來一年信息化將成為中小企業保八增長之關鍵所在。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4研究背景
我國的中小企業萌芽在19世界末20世紀初,正式成型是在20世紀末。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的中小型企業規模逐步擴大,數量急劇攀升,它們的發展也正在日趨走向成熟。然而隨著中國的各種類型企業的逐漸增多,相應的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其中人才流失也就成為了一個很明顯的困擾所有企業的問題,尤其對于現在我國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就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傷”。由于近年來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愈來愈重要,人們對這方面也變得愈來愈重視,相應的人才的招攬、培訓以及管理方面也就成為了重點。大型企業的人才儲備資源很豐富,出現了個別的人才流失可以用其他的儲備人才來補充,而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卻沒有這么豐富的人才儲備資源,一旦出現了人才流失的問題,會給這些中小企業帶來哪些影響?面對這個問題,那些中小企業又是怎么處理的?是否有一些好的方法或者對策來解決這個普遍存在在企業中的問題呢?
到今年我國中小企業為全國個城鎮提供了非常多的就業崗位,上繳稅收約為全國稅收的一半,成為了我國經濟的主要發展動力。所以如何找出一種科學的方法或者對策來解決中小型企業人才流失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調研方法
本次對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問題的研究采用了查閱相關的資料和文獻,對一類中小企業或者某個中小企業相應出現的人才流失問題的調查或者了解,結合專業資料和文獻來找到哪些因素或原因造成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并且相應的找出一些科學或適合的方法和對策來解決這個問題。
報告摘要
近年來中國的國門大開,經濟飛速發展,各種新興行業也就不斷的涌現出來了,其中高新技術行業發展的也很迅速,各種中小企業也邁開了他們發展的步伐。由于這些中小企業才剛剛開始,它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人才儲備也就成為了這些中小企業一個老大難問題,在外招聘一些人才的話,專業方面還不一定能夠對口,如果在企業內培養人才的話,這些中小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等到這些人才有了工作經驗后,他們會覺得這些中小企業在發展上面會有一些制約,這些人才也就會相應的離開這些中小企業,去大企業謀求更好的發展。這樣不但會給這些中小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削弱了這些中小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所以現在迫切的需要找出一種方法來減少或留住這些在中小企業中的人才,降低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率。
人才流失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近年國內企業的人才流動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優秀人才的流動率更是高的驚人。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國內企業高級人才流失率達到了50%~60%,而據專家測算,正常的人才流動率應該控制在15%以下。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率更為嚴重,所以中小企業人才流失已經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話題,我國的中小企業還處于發展中的狀態,沒有很好的物質和人才基礎作為后盾,不像那些發展了很長時間并且在相應的領域里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大企業有豐厚的底蘊,出現了一些人才的流動不會對他們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它們有大量的人才儲備,一些人員的離職不會對他們的正常運作造成影響。但是人才的流失對于現在的中小企業來說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這些中小企業在外招聘或者內部培訓出來的人才在這些企業中大多都是一人多崗或擔當著重要的職位,也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沒有充足的人才儲備的情況下一旦出現了人才的流失對這些中小企業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外部影響就是這些人才流失的同時也帶走了中小企業本來就有限的無形資源(技術、營銷渠道等),同步的使得這些中小企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大大的.損傷了企業的“元氣”。而其內部影響就體現在了組織內人心不穩、士氣低落、員工工作激情喪失、管理成本增加,使企業內部無法正常的運作,長此以往就會使這些中小企業處于半癱瘓狀態。
企業在指導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并與員工共同努力,促進其職業生涯計劃的實現方面,日本和歐美的一些企業做得較好。美國微軟公司人力資源部制定有“職業階梯”文件,其中詳細列出了員工從進入公司開始一級級向上發展的所有可選擇職務,并且列出了不同職務須具備的能力和經驗。德國西門子150多年的輝煌,靠的不僅僅是高質量的產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務,高效的人才培訓同樣是西門子成功的關鍵。
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建立寬松的工作環境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管理者自身素質的高低對優秀人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人人都希望處于一種比較寬松的管理環境之中,自己的成績會及時得到肯定,自己的意見會及時得到采納,公司的重大決策自己也能夠參與進來,同時,企業內部能夠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地化解沖突,消除矛盾。這樣,會使優秀的員工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企業里,使優秀員工對企業產生濃厚的感情,保持較高的忠誠度。
建立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
薪酬制度是體現員工價值的重要標準。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對于激勵員工,發揮員工的主動性是必不可少的。對優秀人員實行高薪制在一些企業里便是比較通行的做法。企業高薪留人掌握的水準是,在企業外部,員工的薪資高于或大致相當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在企業內部,拉開薪資分配的差距。據了解,深圳華為集團通過高薪留住了不少通訊行業的優秀人才,所需人才一旦被聘用,就會享受優于外資企業在華招聘提供的薪資待遇。深圳三九集團在內部分配中亦較好地體現了優質優價的用才原則,同一職務系列最低工資與最高工資比為1:18,吸引了大批尖子人才。
結尾
本文通過閱讀相關的資料和文獻,了解一些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產業的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的問題,通過實事論證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我國中小企業人才流失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和對策,有些原因或對策并不是好的,也不能解決現在中下企業在人才流失方面存在的問題,只此是個人的一些看法或見解,我會繼續的修改,同時也很感謝我的指導老師在此期間對我的指導。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5為全縣中小企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確保全縣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順利實施、實現二次騰飛,對全縣中小企業人才資源現狀采取走訪、座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匯報如下:
一、我縣中小企業人才資源現狀
截止20xx年底,全縣有法人中小企業1625戶,從業約8。3萬人。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大多數來自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城鎮新增勞動力,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從事的大多是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大、低水平生產的行業,具有高層次文化水平和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較少。目前,中小企業以城化公司、城固酒業、振華公司、豐泰公司、德隆公司等一批私營企業為龍頭,逐步從家庭作坊式經營和家族式管理模式向現代化企業邁進,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大中專院校學生和下崗職工不斷充實到中小企業當中,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輸入了新鮮的活力。20xx年底,中小企業安置大中專院校學生300余人,從事企業管理和有一定專業技術的人才約有4200多人,其中:初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611人。
二、我縣中小企業人才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
1、 大部分中小企業對人才資源的需求欲望不強。
我縣中小企業雖然數量多,但總體上規模偏小,科技含量低,技術力量薄弱,設備落后,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尚在起步之中,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主要從事傳統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是十分強烈。
2、 任人唯親,人才沒有施展才能的空間。
中小企業在發展之初形成的家族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任人唯親現象在非公企業中普遍存在。一些重要的崗位都安排著自己的親友,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得不到應有重視,難以發揮作用,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工作積極性,并放棄在該企業繼續工作,致使人才大量流失。
3、缺乏長遠眼觀,不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
一些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對人才一方面只求一味放電,最大限度的使用他們的腦汁和能力,使人才得不到同工同酬的回報和應有的重視;另一方面,舍不得投入,忽視人才的繼續?培養,使人才知識老化,跟不上形勢,造成發展后勁不足,嚴重影響人才的成長和儲備。
4、中小企業領域人才信息傳輸渠道不暢。
受人才資源市場、信息和企業自身局限性的限制,一方面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有能力有技術的人才找不到發揮作用的場所,使人才資源得不到有效流動和合理配置。
一方面我縣處于農村城鎮,區位優勢不明顯;另一方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科技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低,用工待遇低,造成大中專院校學生不愿到非公企業就業的現象。
調查認為,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一是中小企業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認識不夠;二是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發展眼光不夠、對人才影響企業發展前途估計不夠的問題;三是對工資水平、人才市場行情掌握不夠,信息閉塞。
三、促進我縣中小企業人才建設幾點建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人才對我縣中小企業實現二次騰飛有著重大影響。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提高認識,轉變中小企業人才觀念。
一是要增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宣傳教育力度,樹立企業人才意識;二是要轉變企業經營管理者觀念,認清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真正認識到企業要發展壯大就需要一批懂管理和具有先進技術人才的道理;三是積極引導大中專院校學生摒棄舊觀念,自覺投身到中小企業當中,使高素質人才盡快成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動力,增強中小企業發展后勁。
2、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拓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渠道。
各職能部門必須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拓寬為中小企業服務渠道,才能更好的適應中小企業發展需求。一是要擴大信息面,提高人才供求信息的準確性,要通過豐富、靈活的方法加強中小企業與人才的對接,增強中小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二是做好中小企業領域人才規劃和監管,完善服務,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素質,建立良好的人才環境。三是加大扶持和引導力度,為中小企業在人才信息、資源、培訓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
3、完善中小企業人才使用機制,推動人才建設。
一要重視人才引進。要拓寬用人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二要善于使用人才。中小企業要樹立因事擇人、因人擇事的用人思想,給人才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做到用好人才、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要穩定人才隊伍。要從企業最優角度出發,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環境留人,建立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激勵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留住人才。
4、建立人才檔案庫,疏通人才信息。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信息網作用,及時發布人才資源和企業人才需求信息,完善人才資源調配機制,引導人才合理流動。二是建議健全層次多樣、結構合理、輻射廣泛、服務便捷的人才市場,促進人才的溝通交流。三是加強政府職能部門和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網上人才市場。
5、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中小企業人才素質。
一是加強中小企業遠程培訓基地、培訓學校、農廣校、技校、職中等培訓資源,加大對中小企業人才培訓力度,通過對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輪訓,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二是依托陜西理工學院等高校,促進和加強中小企業與高校聯姻,建立科技研發和長期培訓、訂單培訓的合作機制,同時,積極參與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和人才成長工程,為企業培育持續發展和不斷壯大的人才后備力量。三是加強中小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工作,并按要求做好繼續學習培訓,不斷提高企業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
【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1.中小企業情況調研報告范文
2.關乎中小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
3.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4.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調研報告
5.中小企業市場形式調研分析報告
6.關于中小企業信貸政策調研報告
7.關于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調研報告
8.中小企業調研總結范文
9.中小企業的調研總結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農村人才狀況調研 農村實用人才調研報告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