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設計
什么是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精選23篇)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精選2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本節課的教學,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引領學生經歷一個個探究過程。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氣》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也是學生探究“空氣”的第一課。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
本課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第二部分:通過“紙團不濕”、“水下倒空氣”這兩個比較經典的、具有魔術般神秘色彩的實驗活動,并借助可見媒介——水,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本課的重點在第二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讓學生學會做這兩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仔細觀察,從而得出結論。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據《科學課程標準》對學生探究活動的要求及本課的特點,我是這樣處理教材的:指導學生按照“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科學認識程序,認識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的性質,即通過“吹氣球”的游戲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然后利用教師提出的一系列常見的、有結構的材料,自己動手設計實驗,
從而得出結論。這樣做就能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是積極主動、有效的,探究的經歷是真實而深刻的。
學生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認識到空氣的一些顯著特征:空氣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透明的氣體。雖然學生知道有空氣這么一種物質,但對空氣的認識是非常膚淺的,尤其是對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存在,并且占據空間的事實缺乏認識,學生也沒有真正嘗試去揭開空氣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氣》這一課是引導學生探究空氣這種自然物質的開門課,其目的是引領學生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對空氣形成科學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感官感覺空氣,知道空氣就在自己身邊。使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空氣占據空間,能流動。同時使學生感受一種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來研究不可見的物質。
教學目標
1、通過運用觀察、體驗、實驗等方法讓學生初步了解空氣的一些性質。
2、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借助其他介質來觀察空氣,從而學到一種新的探究方法。
3、樂意與同學合作交流,體驗合作中的困難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存在、以及空氣占據著空間。
難點: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能力
教學準備
每位學生準備一個透明的、不漏氣的塑料袋,一個大頭針。學生四人一小組,每個小組準備一個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兩個透明的玻璃杯,兩三張32K的廢作業本紙,一個干抹布。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做一個“水下點蠟”的魔術游戲。
猜猜關于空氣的謎語。“看不見,摸不著;沒顏色,沒味道。人們離開它,誰也活不了。”
評:利用魔術、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也引出了空氣的一些特點。
播放課件,引出問題。
我們來研究空氣,誰來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關于空氣的知識。
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你還想知道空氣的什么問題?
評:在激活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問題,引起他們對空氣的研究欲望。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空氣是怎樣的一種物質。
二、感覺空氣。
1、收集空氣。
要研究空氣就要先想辦法"逮住"它,怎樣才能"逮住"它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我們用塑料袋來收集空氣,大家一起動手,看誰收集的空氣多?
2、感覺空氣。
空氣是什么樣子的東西?收集到空氣后我們怎樣研究它呢?我們要先用感官來觀察。大家想想辦法怎樣用感官觀察?
我們可以用手來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覺?
我們在袋子上扎一個小孔,擠壓塑料袋,讓空氣吹在臉上,你有什么感覺,聽聽有什么聲音???
別忘了填寫你們的科學文件夾啊!
3、交流對空氣的感覺。
我們剛才運用感官觀察了空氣,大家肯定有許多發現,我們來交流自己的發現,看誰的發現多?交流會使我們每個人有更多的發現。
大家感受了空氣,說出了這么多對空氣的感覺,真不錯!下面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如果你把這個實驗做成功,并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學道理,你就可以成為一位魔術師了??
評: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眼、耳、鼻、嘴、皮膚……)進行觀察,充分地感知空氣,建立豐富的表象。注重科學研究方法的指導,填寫科學文件夾,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新的發現,培養創新精神
三、紙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廢紙片做魔術。
把紙揉成團,放到玻璃杯里,緊壓在底部,要壓緊,杯子倒過來時不能掉下來。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著壓到水的底部,紙團會不會濕?
實際做一做看究竟會不會濕。
(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看看學生會遇到哪些困難,引導他們將實驗做成功。)
2、解釋紙團為什么不會濕?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釋。
再做一次,仔細觀察壓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現象?
解釋玻璃杯里那段"空"著的地方是什么?
3、認識魔術的秘密是空氣占據空間。
水已經沒過了杯子,為什么杯子里有空氣的那一部分水進不去呢?這一部分讓空氣占著,所以水進不去。這叫空氣占據空間。
現在知道紙團為什么不會濕了嗎?
評:運用“猜測-實驗-思考-結論”的方法,在小組合作中,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自己得出結論,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四、誰趕走了杯中的水
1、再來做一個魔術。
會做一個魔術還稱不上魔術師,大家還能用桌子上這些材料再做一個魔術嗎?讓我們再來變一個魔術,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這一次讓你們自己來變。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在小學科學教育中,核心內容是讓學生發展起來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觀念。讓他們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處理自然與社會、自然與人之關系等活動中能有一種科學的、正確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步:把“科學主題”作為認識工具;
什么是科學主題?自然界本身是統一體,人類認識自然的活動形成了科學,科學常常被看作是對自然界的事物與現象、事實與數據的無盡的描述,或者對實驗事實和探索活動的展示,而一些科學的核心概念可以將這些分立的信息片斷融入廣闊的、有邏輯內聚力的結構中,在這樣的結構中,信息片段的關系可以被顯現出來,這種核心概念就是科學主題。
自然科學具有6個主題:能量、演化、變化的形式、尺度與結構、穩定性、系統與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學主題在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中的表現分解為最基礎的重要概念
在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稿草案》中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科學教育主要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以及科學技術與社會等四大領域、相關基礎知識。前三個領域是自然科學中最重要的領域,是適合于兒童學習的最基本核心概念,為兒童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物質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物質的一些基本性質和基本運動形式,認識物體的運動、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轉換。
通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生命現象、生命活動的特征、過程和發展的一般規律,認識人具有一個高級功能的腦。
通過對地球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地球、太陽系的基本情況及運動的規律,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改善生態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第三步:從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尋找哪些科學事實和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構核心概念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它不是簡單把核心概念的講解告知,而應在教學活動每一個環節上都進行細致的設計,并能巧妙的深入學生心中。小學生學科學需要學習的是科學家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以及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學家運用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類未知領域的問題;而學生學習的內容則是人類已知領域的知識。換言之,學生學習的內容是人類社會已知的一些經驗。在學習這些經驗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學生經歷科學家當初探索這些經驗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們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識和能力,進而有所創造。
課標指出科學的教學活動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動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過程建構科學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務的設置應有非常好的連貫性,并能符合兒童生理和心智的發展規律;探究目標的表述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認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標比事實性的知識性掌握目標對學生更有意義;教師在一個探究活動過程中的眾多的事實性知識的基礎上引學生建立科學的概念,進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發展;同還得處理好探究過程與核心概念建構的關系,誰主誰次、是不是每一個探究過程都有必須引導學生去建構核心概念;另外在我們的評價體系中應注重考察學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應用。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分類和分類的意義。
2.能從提供的同類事物中發現共同特征,即相同或相似特征,并據此合并同類和排斥異類。
3.知道什么是多極二分法,并能用多極二分法給郵票及其他物體分類。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掌握分類的基本方法。
2.教學難點是找物體的相同點。
學案
《2分類》學案
自主探究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分類和分類的意義。
2.能從提供的同類事物中發現共同特征,即相同或相似特征,并據此合并同類和排斥異類。
3.知道什么是多極二分法,并能用多極二分法給郵票及其他物體分類。
自主探究過程:自主探究過程:
一.我看書:我認真閱讀了電子書,熟悉了課的內容。
二.我思考:我與父母探討了、思考了書中提出的問題。
三.我能做:
1.看書55頁,試給植物的果實分類:
2.什么是分類?
3.給事物分類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二分法分類?
5.看書58頁,用二分法給郵票分類:
6.看書,了解“雙名法”分類方法:
7.看書,想一想,是怎樣用“雙名法”來給東北虎分類的?
四.我總結:通過探究性學習,我知道了:
五.我提問:我經過思考,還不懂的問題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到商場買過衣服嗎?你知道運動裝在商場的幾樓賣?怎么知道的?
2.商場為什么要有這些標志?
3.看標志牌,商場的標志牌是按什么給商品分類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二、嘗試分類,認識分類分法和分類的意義
1.試著給植物果實分類,思考:怎么分類的?為什么要這樣分法?
2.匯報交流
(1)怎么分類的?
(2)為什么要這樣分法?
3.閱讀(書55頁):關于分類、分類意義
4.小結:分類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的事物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樣,它也是整理各種信息的常用方法。分類的方法有多種。
三、用不同的方法給物體分類
(一)按相同點分類
1.看書56頁,給手指紋按相同點分類。
2.匯報交流:
(1)分哪幾類?
(2)為什么這樣分?
3.看圖,找一找這類海洋生物的特征。
4.匯報交流:
第一題:這類奇怪的海洋生物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題:這些海洋生物不是它們家族成員,為什么?
第三題:哪些是它們的家族成員?
第四題:描述這類海洋生物與眾不同的特征:
(1)形體:多邊形。
(2)色彩:都是綠色。
(3)腿:六條腿。
(4)六條腿的方向一樣。
5.總結:
按相同的一個特征或相同的幾個特征來分類,這是一種分類方法。
(二)按二分法分類
1.閱讀書57頁,說說什么是二分法?
2.關于多極二分法,你有什么不懂的?
3.分組討論:看圖,找出二分法的依據。
4.匯報交流:
(1)卵生————胎生
(2)飛行————游動
(3)四腿————兩腿
(4)兩棲————水生
(5)家養————野生
5.小結:
把事物一分為二,再一分為二,一直分到不能再分為止,這種方法叫多極二分法。分別找出兩類的特征,有相同或相同特征的為一類。
6.用二分法給郵票分類
7.匯報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1)有生命————無生命
(2)有時間————無時間
(3)單票————套票
(4)齒孔度數
(5)外形規格
(6)發行日期等等
(三)“雙名法”
1.閱讀書58頁資料,思考:什么叫“雙名法”?
2.說說你對“雙名法”的理解。
(1)屬名,該生物與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親緣關系,相當于你的姓。
(2)種名,描述了該生物的個體特征,相當于你的名字。
3.看圖,說說是怎樣用“雙名法”給東北虎分類的?
都是動物→→→都有脊椎→→→都哺乳→→→都食肉→→→都有貓的形態→→→都是虎屬→→→東北虎是虎的一種
4.小結:
“雙名法”分類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按屬和名來分類,先屬最后名,有姓————屬名,有名————名字,
四、總結
1.我們學習了哪幾種分類方法?
(一)按相同點分類
(二)按二分法分類
(三)“雙名法”
2為什么要給事物分類?
五、作業
1.考一考爸爸或媽媽,請他們來給事物分類,你做老師,給他們評分。可用書上的題目,也可自編題目。
2.完成實驗記錄。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4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搜集、整理有關細菌和病毒的資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細菌和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細菌的特點。
2、能說出細菌和病毒的異同點。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每組4個)、報紙(每組2張)、資料(每人一份、書每組一本)。
2、學生準備:搜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填寫問題卡。
教學重點:細菌和病毒的特點。
教學難點:細菌的繁殖速度。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形成問題
簡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玩出了名堂)
師:虎克的這種執著、創新、求實、求真的態度就是科學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地方。他發現的“小居民”叫做細菌,細菌究竟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特點?大小、形狀、繁殖方式是怎樣的?同學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細菌和病毒》。
二、閱讀資料,認識細菌
1檢查資料,準備閱讀。
師: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課前作業,搜集有關細菌的資料。同學們都搜集到了嗎?今天的課堂就同學們展示的平臺,請把課前搜集的資料拿出來,同老師給你們準備的資料放在一起。這節課我們通過閱讀這些資料,獲取關于細菌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從資料中找出有關“細菌的大小”、“細菌的形態”、“細菌的生活”、“細菌的繁殖”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講述要求。
(1)篩選從資料中找出與問題有關的章節和篇目;(2)瀏覽快速的瀏覽找出與問題有關的段落;(3)勾畫勾畫出段落中與問題有關的中心詞句;(4)解釋用勾畫的中心詞句,試著解釋問題,如果能夠解釋清楚,就進入下一環節,如果不能解釋就返回到開始,重新篩選資料。(5)整理將閱讀到的有關詞句、數據、圖片等進行分類記錄在卡片上;(6)交流將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與小組的同學進行交流。
比一比,哪個組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的信息最多,最準確。
3分組閱讀,整理資料。
4.分析綜合,形成知識。
(1)匯報交流,初步認識。
1)細菌的大小。
2)細菌的形態。
3)細菌的生活。
4)細菌的繁殖。
采用一名學生匯報完畢,其他學生補充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并板書。
(2)播放課件,加深認識。
師:細菌到底有多小?細菌的三種形態分別是什么模樣?細菌如何生活?細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請帶著問題觀看課件。
指導學生閱讀課件內容,加深對細菌的特點的認識。
1)細菌的大小——用頭發絲與細菌進行比較。
2)細菌的形態——各種菌圖及細菌的鞭毛。
3)細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細菌的繁殖——用連續對折報紙的方法模擬細菌的繁殖,讓學生知道計算方法,并想象出細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識。
學生說說自己對細菌的哪一個特點感受最深,具體說一說。
小結:通過大家匯報的這些信息,我們知道了細菌極其微小,有三種形態,這是細菌的外形特點;細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極快,這是細菌的生命特點。
三、分析比較,認識病毒
師:常常與細菌結伴的是病毒,它和細菌有什么區別呢?老師請同學們閱讀資料,看完以后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它們的區別。播放課件。
學生匯報。
教師歸納: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獨立生活,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細胞里。
四、知識拓展,深化認識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細菌與動植物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和人類、動植物共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也是生物界的成員,屬于微生物,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請同學們閱讀課件內容,說一說細菌病毒與人有怎樣的關系。
1細菌和病毒對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課件,學生閱讀課件內容,匯報。
2細菌和病毒的益處。
師:其實,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細菌或病毒對人類無害,有些細菌或病毒對人類是有益的。
請同學們看圖片(腐爛的蘋果與動物的尸體),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了細菌和病毒,會變成什么樣子?
學生回答。
師:細菌能分解腐爛的動植物,是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成員,除此之外還有那些益處呢?請同學繼續閱讀。
播放課件,閱讀細菌和病毒的益處,匯報。
五、運用知識,實踐創新
(一)布置作業一,豐富細菌和病毒知識。
根據細菌和病毒的特點以及細菌病毒的危害和益處,說說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講究個人衛生。
(二)布置作業二,設計“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搜集有關“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條件”。
2展開自己的奇思妙想,設計“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5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愿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愿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教學具準備:
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教學過程:
一、生活現象揭示物體都要落地
1、談話:到地上、樹葉飄落、杯子里的水打翻留向地面、書從桌子上掉下來、水龍頭打開水流下來、球扔出去后掉下來)
2、雨點、樹葉、杯子里的水、書、自來水、球,它們最終都會怎么樣?(板書:落地)
二、感受物體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并提起)談話:如果老師松手,米尺會怎樣?(演示)怎樣讓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抓尺子的游戲。
出示游戲規則,邊講解邊請學生上臺演示。
(1)游戲由甲乙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來完成;
(2)甲同學將右手抬起與腰齊平,張開右手虎口;
(3)乙同學提起米尺,將米尺的一半放于甲同學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學的手);
(4)當乙同學放下米尺時,甲同學迅速捏緊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兩次游戲后,甲乙同學相互交換再做兩次游戲。
(6)甲乙同學完成游戲后,將米尺交給另外兩個同學玩。
注:
(1)沒有輪到游戲的同學請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甲同學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學生游戲,觀察手的運動方向,體會手里的感覺。
4、游戲后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5、師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抓老師手里的尺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這股力來自哪里呢?
6、揭示:我們把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書: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師這里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組輪流提桶,并思考: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9、指名說說: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如果你放手,水桶會怎樣?
10、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在地面上的物體,它們都會被地球吸引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談話:重力使物體向哪個方向落的呢?我們可以用箭頭來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畫↓)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圖。
(1)談話: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它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板書:向下)
(4)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圖。
(1)談話:生長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如有學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畫錯,教師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將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讓學生觀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結:不管是平面上的物體,還是斜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圖。
(1)談話:地球表面的這些物體(房子、人、飛機、月球),它們都受到重力了嗎?(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提示:這些物體會往外掉嗎?)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指向地心)
(4)小結: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們把這個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豎直向下。(板書:豎直 ↓)
5、出示下雨、樹葉飄落、水打翻、書掉下來、水龍頭滴水、扔球圖,讓學生畫畫這些運動的物體受到重力的圖。
(1)談話:掉落的雨點、飄落的樹葉、掉落的書本、流下來的自來水、扔出去的小球,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畫一畫。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為什么這些物體都會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
四、解釋牛頓的第一個問題
1、談話:蘋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非常平常。大科學家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會想些什么呢?你知道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2、邊介紹邊出示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個問題)。
3、牛頓在300多年前提出的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板書: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4、牛頓是怎么解釋的呢?(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結:牛頓說的“垂直向下”和我們說的“豎直向下”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的解釋和大科學家牛頓的解釋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只要對一些現象加以注意并思考,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五、課堂總結
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實踐是充滿樂趣的,愿你們能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6教學目標:
(一)過程和方法:
1能夠做出正確的預測并用測量的方法掌握水位變化的規律; 2能夠采用先說預測依據后說預測結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預測。
(二)科學知識:
1懂得預測的含義以及兩種常見的預測情況; 2了解一些可供預測的科學事實; 3懂得科學知識是我們做出科學預測的根據;
4懂得即使有根據,預測也會有錯誤。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對現象的好奇心,愿意進行預測; 2關注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懂得預測就是有根據的推測。
難點:初步學會對事物或現象進行科學預測。
教學準備:
乒乓球、漏斗、紙、燒杯、食鹽、塑料袋、粉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1.觀看幻燈片,你能解釋地上的雞蛋為什么打破了?師生小結:當你在做地上雞蛋破碎原因的解釋時,你就在進行推理;在科學探究中,推理是對已經發生的事件和正在發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釋;板書:推理。
2、老師手中拿個雞蛋,請你猜測一下如果現在把手松開,雞蛋“命運”會怎樣?(學生回答打碎)當你在猜測手中雞蛋的“命運”時,你就在進行預測。在科學探究中,而預測就是根據現有證據和已有的經驗,對事物或現象的未來變化作出推測,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預測”。 板書課題。2、預測
3、學生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
你能找出推理與預測的不同嗎?(讓學生說出推理是已經發生,而預測是沒有發生)
二、初步理解 科學預測
(一)出示實驗科學預測 1、實驗
(1)往燒杯中放入鉤碼,燒杯中的水位會上升嗎?學生判斷會上升。學生做下
這個實驗。
(2)吹紙實驗 提問:往兩張紙之間吹氣,紙片會怎樣呢?還有沒有其它的預測。
(3)用長頸漏斗吹乒乓球實驗,提問:乒乓球會怎樣呢?學生匯報預測結果。 實驗驗證。 在漏斗口吹氣,乒乓球不是掉下去,而是吸上去了。
看來經驗對預測很重要。(已有經驗與預測的結果有時會不一樣,要有真憑實據,必須要實踐。
2聽故事 認識預測
1、今天我們認識一位科學家她叫珍妮古道爾,她是位舉世文明的動物行為學家。學生聽完故事后提問:珍妮是通過什么來預測黑猩猩下一步行動的?
小結:
珍妮通過長期的艱苦的觀察,獲得了一些經驗,對黑猩猩非常了解。因此她能通過黑猩猩的表情等預測黑猩猩的行動。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7你能通過觀察來預測嗎?下面考考你。談話:我們也學著珍妮預測一下粉筆落地的實驗,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
一、提問:
在下面情況下粉筆掉地不容易碎?為什么?
情形1:站立,將手中的粉筆掉在硬地面上。
情形2:取一枝粉筆,用紙將其包起來,讓包裹好的粉筆掉在地上。
情形3:取一枝粉筆,放在充氣的塑料袋里,讓袋子掉在地上。
二、教師演示
三只粉筆大家預測的結果是什么?預測的根據是什么?
(1)學生預測。
(2)匯報預測的結果、根據。
(3)學生實驗驗正。
三、進行預測 動手驗正
1、教師講解:科學預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預測因果,另一種是預測趨勢。 觀察下面的實驗:在裝水的燒杯里放5克鹽,水位會發生變化嗎?如果放入10克鹽,水位會發生變化嗎?再放入15克鹽呢,情況又會怎樣呢?
2、學生進行預測。
3、小組實驗進行驗正。
4、匯報實驗結果。
5、小結,由此看來,只是根據正確,預測才可能正確。
6 教師小結:科學的預測不是隨意猜測,而是生活經驗的推測。要想知道預測正確不正確,必須要經過實踐。但是,如果根據只是個人經驗,未經科學證實,也是經常要出錯的。
四、拓展延伸、激發探究欲望
1、師:看來預測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例讓學生預測。
(1) 傍晚時分,聰明的小狗糾纏著主人,這是小狗表示??
(2) 冬天住冰冷的玻璃杯中,杯子有可能會??
(3) 過度開采城市地下水,可能帶來什么危害?
(4) 烏云從天邊飄過來,天氣可能??
2、目前為止,還有很多自然害不能準確地進行科學預測。你知道地球上發生了哪些難以預測的大災害嗎?
4.師:生活離不開預測,更離不開科學的預測。生活中科學預測的事有哪些呢? 讓學生感知:生活中預測的事例還真是不少呢。
五、總結
談話:其實生活就是科學,只要你經常關心身邊事物、關心重大事件,關心社會發展,你會發現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希望每名同學認真觀察都能成為生活中的科學家。
六、課后延伸
讓學生預測掉光葉子的植物的生死情況。你認為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需要我們作出預測?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8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讓學生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小瓶蓋或小木塊,搭"橋"用的小紙條,記錄用的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過螞蟻嗎?螞蟻是怎樣的?能畫一只大螞蟻嗎?讓我們仔細觀察觀察螞蟻吧!
二、觀察哪一只螞蟻。
1.選擇觀察瓶里的螞蟻,還是放在白紙上的螞蟻?
2.選擇瓶里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選擇白紙上爬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
三、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觀察,既能看清楚,又不會到處亂爬?
2.用什么辦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辦法可以使螞蟻不亂爬?
3.在盆子里倒一點水,水中央放一個小瓶蓋或小木塊,讓一只螞蟻爬到瓶蓋上。螞蟻只能停留在瓶蓋上,不能到處亂爬了。不過,用什么辦法讓螞蟻爬到瓶蓋上去呢?
四、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1.小組內交流一下,怎樣觀察螞蟻的身體。
2.分發放大鏡觀察螞蟻。注意控制觀察時的呼吸,別吹走了螞蟻。
五、討論螞蟻身體的特點。
1.螞蟻的身體是怎樣的?
2.和蝸牛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3.和蝗蟲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六、試一試。
1.看看瓶蓋上的螞蟻的行動,試著解釋螞蟻怎么不到處亂爬了。
2.如果再放一個瓶蓋,在兩個瓶蓋上搭一座"橋",猜猜螞蟻會怎樣?
3.試一試。
4.怎么解釋螞蟻的反應呢?螞蟻想家了吧?如果把螞蟻放在教室地面上,螞蟻能找回自己的家嗎?
七、送螞蟻回家。
這些螞蟻原來住在什么地方,我們就把它們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中,請別忘了送小動物們回家,讓它們回到各自的生活環境中去。在送小動物回家的過程中,我們還可能會有新的觀察發現呢!
八、發布下一節課舉行“我的觀察研究”報告會的信息。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9一、平時作業
第一次作業
1、你對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有何看法?
2、國外科學課程標準對我國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何啟示?
第二次作業
1、如何實現多種課程資源的合力作用?
2、為什么要重視科學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第三次作業
1、闡述教師專業發展的兩種理性假設。
2、闡述小學科學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
具體要求:
(1)字跡清晰,書寫認真
(2)要點準確,內容充實
(3)統一用學校大的作業紙,分開寫,每次作業單獨存檔
(4)不做或整篇抄襲的,0分
二、副卷作業
任意選擇一個小學科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并編寫教學設計方案。具體格式見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來,手填具體內容;“教師意見”不用填。
三、期末考試
題型:簡答題、辨析題、論述題、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業的提交時間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點。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0探究目標:
1、能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
2、能夠用實驗證實自己的設想。
3、能夠正確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知識目標:
1、能說出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靜止轉為運動。
2、能辨別出物體的運動主要是由哪種力(如風力、水力、重力、彈力等)作用的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愿意動腦筋想出使物體運動起來的多種方法。
2、能夠與其他小組交流假設和實驗方法,并找出最好的辦法。
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目標:
能聯系生活實際,舉出更多的力使物體運動發生改變的例子。
教學重點難點:能設想出多種使物體運動起來的方案,能夠用實驗證實自己的設想。
教具準備:橡膠球、大頭針等;其它:觀察記錄表、拓展練習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從學生們喜歡玩乒乓球、籃球,引入新課中小球的玩法:想出各種辦法讓小球由靜止運動起來,并且想想是什么力使它動起來。
二、活動:讓小球動起來
建議:3人一小組,先猜想與設計,然后自己驗證,再請同位同學學驗證。
1教師提出問題:你能用幾種方法讓小球動起來?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妙。
2、想與設計:將自己的想法記在觀察記錄表中
3、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與設計。
設計讓小球動起來方案 實驗驗證 什么力
同學評價
4交流匯報:
小結:有多種方法可以使小球運動起來
5交流與評價:誰想的方法多而奇特
6思考:
⑴ 實驗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靜止變為運動的?并將結論寫在教材的橫線上(P38)。
⑵ 結合課本P38中圖片請學生說出圖中的物體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的?
⑶ 讓學生結合生活舉出更多人們如何利用力使物體運動發生改變的例子。
物體運動方式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1、物體運動起來方式是不是一樣的?
2、結合P39圖請學生自己說說這些運動分別屬于哪種運動方式:平動、轉動、振動的特點:并分辨出每種形式的特點。
3、學生舉例說說物體運動的方式。
三 、拓展延伸(每個學生一份)
1、填空:
⑴ 我知道 力,可使小球由靜止變為運動。
⑵ 我知道帆船、箭、碾子分別在 力的作用下開始運動的。
⑶ 下列物體的運動方式屬于轉動的是 ;屬于平動的是 ;屬于振動的是 。
A、轉椅的運動 B、鐘擺的運動 C、滑滑梯 D、敲擊音叉后產生的運動 E、拉抽屜 F、自行車輪的運動
2、帆車比賽(課外小組自己組織完成)
A、比賽規則:
⑴、只能用嘴吹一口氣。⑵、吹車的什么部位都行。⑶、車的行程遠者為贏。⑷、各大組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學生課外比賽,將結果匯報給老師。
B、比賽帆車說明:
學生課外自己參考下面材料和右上圖制作一個帆車:塑料瓶蓋、彩紙、吸管、厚紙板、剪刀、膠帶、大頭針、乳膠。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1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科學實驗常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能激起學生的創新潛能。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驗材料的選擇是重要的環節
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材料,因地質宜筆者在教學“油菜花開了”時選擇了黃瓜花,原因是學生了解和熟悉這花而且容易收集。
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實驗材料筆者在教學“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時選擇木頭、紙、塑料等幾種玩具型的材料,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代表性的材料不僅決定了學生實驗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的目的性。如筆者在教學“種子的萌發”時選擇玉米種子作為研究對象。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體驗
在教學“蝸牛”“蚯蚓”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觀察這兩種動物。為了達到“充分”的目的,筆者準備了挨餓的蝸牛、菜葉、蘋果片、火柴、放大鏡、蚯蚓、潛水碟子、樹葉、記錄紙等。學生在3個課時的充分活動中,了解了蝸牛不吃有蠟質的樹葉,會游泳,怕煙火,運動時腹足如波浪般前進;蚯蚓不能生活在水中,運動時身體伸縮前進。
充分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興趣。
“生活化、活動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將成為這個學科教學的一個基本方法;教學必需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們舊有的東西挑戰。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以下談談使用《科學》教材以來的幾點思考。
一、科學課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是一門生機勃勃的學問,《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1、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讓學生敢于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個問題的產生通常要比它的結論的得出更為重要。”問題的提出是科學探究的開始,也是學生探究興趣的所在。因此老師應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題。二是要在科學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開展多樣化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問題環境,讓學生樂于提問題。對他們所提的問題,老師要本著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出發,容許出錯,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諷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大都能根據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應的較恰當的問題,并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大膽的猜想。
2、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使學生樂于探究
每一位科學老師都應有這個認識:科學課的學習內容已不僅僅是教科書,而是學生生活周圍廣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因此科學
課教學要充分利用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絡和各種媒體中的多種教育資源,將學生的探究活動置于廣闊的背景之中,幫助他們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象的體驗。
3、正確引導和訓練,使學生善于探究
對學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最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學生會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觀察中探究、在實驗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學生的一種學習行為,要教育學生持之以恒。學生在探究中會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這時,教師應進行適時的引導,主動傾聽學生的意見,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學生遇難而退。
二、科學課教學要強化實驗教學
科學課程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在這一點上,由于實驗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和實驗本身的特點,它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實驗教學。這主要是因為:
1、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實驗最感興趣,這種興趣,往往成為他們學習的直接動力,成為愛好和志趣,以致發展為驚人的勤奮和百折不撓的毅力。興趣愛好和求知欲是兒童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前提,也是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結果。在觀察與實驗中,可以充分發揮兒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的作用,靠眼看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遠近;靠耳聽物體發出的聲音的高低、強弱、音色;靠鼻聞物體的香、臭等氣味等,讓孩子親自去探究其中的奧秘,感知其中的神奇,來滿足他們的興趣。學生天生就好奇、好動,這些實踐對他們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徑。
2、實驗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學習科學,必須有一定的實驗能力。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不可能僅靠教師的講解來獲得,而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到發展,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通過設計實驗,分析結果等能鍛煉和培養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研究原因、結果、形成概念的過程中,要進行概括、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在實際操作中,還能培養組織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只有通過實驗,才能更好地培養和發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3、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
我們知道:實驗具有重復性,它能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多次的反復,供學生反復觀察;能使學生迅速掌握前人已認識到的真理,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掌握自然基礎知識。因此,讓學生進入實驗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實踐,主動去探索新知識,獲取新知識,無疑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三、科學教學要加強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以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
和變革。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事例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必然趨勢。作為《科學》這門學科,再不能在“粉筆+黑板”的這種老模式里大講“科學”了。
1、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學習方式,有利于開展因材施教,體現教育的公平、民主和全體發展的思想;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
2、現代教育技術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產物,信息技術提供了極為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時時更新的各類知識,它給學生的參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任學生自由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為他們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從而培養想像、激發想像、鼓勵參與、啟發創造、指導實踐。
3、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可以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學環境。計算機集文字、圖形、圖像、音頻等多種媒體手段于一體,它能把靜態、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維空間,產生極其活躍的動態畫面,使其內容更充實,形象更生動,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感官,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比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眼睛的科學》一課,用計算機動畫來演示晶狀體的調節過程,讓學生直觀清楚地看到了人的眼睛,看不同距離物體時肌肉、晶狀體的變化過程,有效地彌補了實驗不足。這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枯燥知識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應當著眼于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許多新觀念,新方法正沖擊著我們傳統的觀念,
作為一個一線的科學課教師,讓我們在切實轉變觀念的同時,結合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在實踐中加強反思,努力學習,真正擔負起培養下一代“基本科學素養”的重要任務。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建構能力,來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識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學生需要通過對這些知識和信息的整合,發現和獲得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并進行新的意義建構。如何更好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相整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科學課的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它要求科學課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如果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創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學就富有了創新的活力,就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主參與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涵,對于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注意培養學生自行探究、求知的創新精神,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2本學期,我參加了鄉飲教辦組織的的科學教研活動,觀摩了多位科學前輩的示范課,接著又聽了多位老師的反思和多位老師的評課。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活動之后受益匪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著劉靜老師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后,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二,觀摩了一節課例。
林霞老師的三年級課例。我感觸良多,因為我也是教三年級的科學課,而且我在上周也在三年級上了這節課。整一節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語言點撥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學生學習評價、探究活動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好好學習的。本節課讓我感受到:
(1)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是尤為重要。林霞老師先用課件展示了幾幅圖片并創設疑問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有了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接下來的活動中都表現得激情洋溢。
(2)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林霞老師注重了實驗探究的層次性。他先讓學生觀察,讓學生發現問題,感覺出其中的不便,比如怎么可以自由的。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可以用開關解決這個問題。于是林霞老師就因勢利導得讓學生們開始了更高層次的實驗——利用生活中的現象更復雜的。這種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分層次實驗,更有利于培養和保持學生探究的興趣,更有利于他們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和創造思維的開發。
(3)本節課還有一大亮點,在實驗完畢展示匯報的時候,老師不但讓實驗成功的小組上臺展示成功的方法,而且讓沒成功的小組展示他們的連接方法以發現問題,在這一點上老師注重了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張麗老師的課非常精致,無論各方面都值得我去學習。老師的導課非常新穎,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她的整節課都充分貫穿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理念。在這節課中,我認為尤其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材料的準備和組織上,就像她說得那樣她為學生提供了有結構的材料:觀察材料——實驗材料——拓展材料。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小的見解,現在我對科學這門課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后我會在科學學習的道路上繼續學習,努力耕耘,在張麗老師和各位前輩的指導下不斷進步。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3本學期,學期已經過去近半,我們科學小組開始了教研組活動。每一次的活動對新教師而言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活動之后受益匪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勉勵自己。
第一,研討了一節課
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四課《空氣的熱脹冷縮》,科學小組進行了三輪磨課:盲備、共備、上課。活動中,每個人都積極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見解,通過自己備課再共同整合每個人的思想到最后付諸于實踐。索然過程比較漫長而繁瑣,但是從課堂的反響來說還是顯而易見的。一堂好的科學課,有的時候需要反反復復的備課,試教,并且需要集合多數人的力量才能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自己去探究發下科學的奧秘。
第二,正確認識科學課程、注重學習。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我剛開始教科學,對科學這門課程知之甚少,從這學期剛開始我就亦步亦趨的跟著師傅學習教科學。通過這次教研活動之后,我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要想教好科學,首先要學好課標。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習科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及內容標準。在學好課標的基礎上再學習教材,研究教材,專研教法,才能目標明確,不偏離正確航道。在學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象董老師指導的那樣繼續深入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但要注重吸收式學習,還要積極參加各級論文、案例等評比活動。更重要的要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以研促學。
第三,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是科學教學的關鍵。
要想達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必須整合,沒有其他學科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做到有機滲透,學生的科學素養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只有與其他學科整合,特別是與青少年科技活動整合使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各類活動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積極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活動,主要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增長學生的科學知識。我們學校兩個科學老師開了兩個第二課堂,科學實驗課堂和探究試驗課堂。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作為年輕的老師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繼續努力吧。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4教學內容:
《太陽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太陽鐘和古代計時工具的原理。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太陽鐘的原理制作計時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教學準備:
有關日晷和其他計時工具的圖片、電筒、日晷模型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我現在幾點了?”(學生說出時間)“你們是通過什么知道現在的時間?”(手表;上課的時間表)“那么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學生自由回答)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同時板書:太陽鐘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認識太陽鐘
1、介紹牛頓的故事
前幾節課的探究,我們已經知道日影的移動反應著太陽的位置變化,而太陽在天空的運行是勻速的,利用這個規律,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小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太陽鐘。(教師邊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時,在棍影的終點放一塊石頭做記號,(利用電筒照射光,產生棍影)記下時間。他利用擺石頭記影子,又在石頭上記時間,看!多簡單,多巧妙的太陽鐘就做成功了。他做的這個太陽鐘據說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們把這個太陽種稱之為“牛頓鐘”
2、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啟發?
3、學生回答
4、教師小結
(二)探究日晷原理
1、介紹日晷:
實際上牛頓做這個太陽鐘,是從日晷中得到的啟發。(教師出示日晷的示意圖和實物并把“日晷”板書在黑板)它又稱作晷儀和日規,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觀察大自然的變化時,通過不斷的試驗創造出來的,它利用太陽影子的變化來記錄時間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學們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學具袋,里邊就有個日晷,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仿造這個示意圖把它拼裝起來。
3、探究原理
(1)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把它拼裝完了!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學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樣工作的?這根針有什么用?)
(3)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晷面和晷針:這是一個赤道日晷,晷面與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時間。晷針與晷面垂直,它就相當于我們手表的時針。
(4)在小組研究日晷是怎樣工作的。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結合“牛頓鐘”的故事共同研究這個問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原理:當太陽光照射到晷針,晷面就出現晷針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當時的時間。
(7)為什么用太陽鐘可以計時?你又時如何判斷出當時的時間呢?
(8)學生討論
(9)學生匯報
(三)認識手掌日晷
1、原來認識和掌握大自然的規律還可以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好處。那么在沒有日晷的時候你能利用這一原理計時嗎?
2、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介紹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圖。
手掌日晷流傳于民間,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這樣的(教師帶領同學們實踐體驗):我們面向南邊,手掌攤開(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夾住一支筆,使筆與手掌垂直。拇指關節對著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著不同的時間。
4、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共同體驗手掌日晷的運用,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
5、請兩組同學上臺演示,臺下同學說說指向的時間。
6、從這個試驗你得到什么啟示?
7、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
三、認識古代計時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測的,在古代人們用來計時間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來看看這些計時器(出示計時器掛圖)。
2、同學們在小組討論它們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計時的。
3、小組請代表匯報
4、你們還知道其他的什么計時方法嗎?
5、學生匯報
6、教師小結。
四、歸納知識
1、無論是古代的計時器還是日晷它們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學生匯報(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標識)
3、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
五、鞏固新知,課后實踐
請同學們根據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做一個“太陽鐘”或者“計時器”,下節課帶到課堂上共同研究。
六、教學反思:
古時常用的太陽鐘至今似乎越來越少見,利用太陽鐘的制作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體驗后意識到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正確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這節課主要是向學生介紹古代的一些計時工具,知道太陽鐘的計時原理。并利用這一原理自己動手制作一計時器。
課前為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特質疑:在古代,還沒有手表的時候,人們又是怎樣判斷時間的變化呢?接著通過“牛頓鐘”的故事初步建立學生對太陽鐘認知,學生對于他的舉動自然比較感興趣。正好切入主題,介紹太陽鐘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利用電筒的光代替太陽光實踐體驗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學生認識更為深刻。
在學生意猶未盡的時候介紹手掌日晷,使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迅速提高。學生實踐驗證后談談啟發,幫助學生正確意識到掌握和運用自然規律,可以為人類和社會發展帶來好處。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計時器,讓學生找出原理,并說說其它的計時器又是運用了什么原理計時的,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大自然的規律,從中促使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根據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做一個“太陽鐘”或者“計時器”,下節課帶到課堂上共同研究。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并把這節課的知識加以延伸。
這節課不受天氣的影響下,帶學生到室外體驗教學效果更佳。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5理論指導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活動,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主義的科學觀認為,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展區,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蘊含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更體現了“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理念,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教學方法
1探究發現法
學生選用不同材料、寬度、厚度的紙橫梁搭橋,進而在體驗中分析可能影響橫梁抗彎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學家發現真理那樣,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學習,發現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和內部聯系,找出變化規律的方法,在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知識和學習科學的方法。在科學課中,運用探究發現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探究發現的過程學會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實驗探索法
學生根據現有材料(寬度和厚度分別為1、2、3倍的紙條) 設計實驗方案,并圍繞著問題進行假設和實驗證明,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實驗探索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小組討論法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設計實驗方案、探討注意事項、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四次用到小組討論,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從中獲得對該問題深入認識或進一步了解。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尤其適合在小學中、高年級使用。
4信息搜集法
本節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將建筑科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思考工程造價的相關問題,這一問題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是沒有生活經驗作為基礎的。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后對其相關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對工程與技術領域知識有新的認識。
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系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后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橫梁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為本單元的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在認知特征與思維水平方面: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雖然仍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識經驗方面:部分學生已經有了橫梁的材料、長度、寬度和厚度對抗彎曲能力影響的前概念,這為本課中“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測、研究問題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在已有的實驗方法與技能方面:學生從五年級綠豆種子發芽實驗開始,就已經學習并掌握了對比實驗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對比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因此在本課的對比實驗中,只要學生能識別變量,找到控制變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問題,就能順利開展實驗。
在科學情感態度方面:學生在以前的科學實驗中多次進行猜測、驗證猜測的活動,已經理解了科學推測必須經過實驗驗證的道理,這為情感目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達成打下了基礎。
在個體差異方面:由于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輪流擔任實驗操作員,所以他們在實驗操作能力上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基本能完成實驗操作任務;在數據分析、科學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
2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別和控制實驗中的變量,記錄、分析數據并探究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繼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既能夠大膽提出假設又能在探究中細心求證。
教學重難點
探究橫梁的寬度和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1)長度、寬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紙條若干
(2)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3)木塊若干
(4)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5)墊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實驗記錄單
(8)小組分工:材料員、記錄員、匯報員等
教學過程
一、科學視野:用“梁”、“柱”搭一座橋
1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梁”。
2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梁做橋面,搭一座橋。你們的橋能承重嗎?
3承重時,橫梁會有什么變化?(彎曲)
4引出課題:抵抗彎曲。(板書課題)
5科學中,我們一般把抵抗彎曲能力簡稱為抗彎曲能力。你們的這座橋抗彎曲能力如何?怎么測試一下?(添加重物)
6學生匯報各小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
二、科學探究:探究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問題:各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相同嗎?根據你們的觀察,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長度、寬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設:橫梁跨度的確定還要考慮具體的地質、環境等因素,就同種材料而言,橫梁能改變的因素是寬度和厚度。誰來說說,當我們增加橫梁的寬度(或厚度)時,抗彎曲能力可能會怎樣變化?
如何證明你們的假設?
3小組討論,制定計劃。
出示木塊、紙條、墊圈圖片。
認識嗎?
可以怎么用?
觀察第二組材料,有什么發現?(摸一摸)
能用這些材料證明你們的猜測嗎?
①改變條件:寬度、厚度。改變方法: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
②控制變量:對比試驗,除改變條件以外的量都不變。
4確定實驗方案。
①將兩木塊對立作橋墩,保持一定距離。
②將紙條平放于兩橋墩上作橫梁,添加墊圈,觀察橫梁變化。
③繼續添加墊圈,直至橫梁剛好彎曲至桌面,記錄數據。
④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只改變寬度或厚度),重復上述操作,邊實驗、邊記錄。
⑤整理材料,提交數據。
5實驗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控制變量: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用KT板上的標志線控制橫梁跨度不變。
②操作要求:墊圈要輕輕地放在紙橋梁的中間位置。
③計數原則:紙橋梁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導致塌陷的最后一個墊圈不能算。
6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實驗所得出的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和厚度有關:增加寬度能提高抗彎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彎曲能力。
7思考:橫梁平著放好,還是立著放好?
觀察橫梁的橫切面是什么形狀的?怎樣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證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嗎?(幾乎所有的橫梁橫截面都是長方形的,而且都是立著安放的,也就是橫梁的厚度比寬度大。可用冰棍木片、塑料尺子進行演示證明。)
三、科學延伸:工程與技術的涉獵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梁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梁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在不增加橫梁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請同學們在課后利用相關書籍、網絡資源對這一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6教學目標
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螞蟻進行細致觀察,并能用語言、文字、圖畫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螞蟻作合理的解釋;能制作簡單的昆蟲模型。
2意識到科學探究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觀察時愛護小動物;愿意與他人合作,探討昆蟲的共同特征;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辨別常見的動物類型——昆蟲。
3能說出螞蟻的身體構造;知道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能對常見的動物進行判定是否屬于昆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交流中,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發現并嘗試解決觀察螞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能利用昆蟲的特征辨別常見的動物是否是昆蟲。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
每組:材料箱(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材料袋(牙簽、塑料泡沫、刻刀、橡皮泥)。 教師準備:
各種螞蟻、放大鏡、記錄表;收集、整理與昆蟲有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資料卡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中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就有600多種。中國居室內常見的螞蟻主要有以下三種: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舍蟻。
1談話導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捕捉了幾只小螞蟻,你們都把它“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嗎?你們是怎樣去捕捉的? 2學生交流捕捉螞蟻的方法。
3讓學生畫一只心中的螞蟻,將畫的快的5名同學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師根據學生所畫的螞蟻總結出畫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出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解決以下問題。
問題1:腳有幾只? 問題2:腳長在什么位置? 問題3:螞蟻是否有觸角? ??
4師引導:關于螞蟻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螞蟻的身體構造,看看它們有哪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制定觀察方案。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箱(師提供的觀察器材: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出自己組的觀察螞蟻的方案。
2匯報觀察方案。
(教師及時引導,在不能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螞蟻會自由爬動,我們無法仔細觀察。)
讓學生說說本組的觀察方法。
方案1:把螞蟻關在一個更小的塑料瓶里,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2:把螞蟻放在水中的瓶蓋上,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3:把螞蟻放到昆蟲觀察盒里,用放大鏡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
方案4:讓螞蟻爬在羽毛或毛筆上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記錄。
方案5:用膠水粘住螞蟻的腳,拍照片觀察。
方案6:用衛生球畫一個螞蟻的活動范圍,再進行觀察。
方案7:用大蒜畫一個圈使它的活動范圍縮小,然后用放大鏡觀察。 (螞蟻到處爬,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用什么辦法觀察螞蟻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還不會傷害小螞蟻。) 3學生分組觀察,出示觀察要求。
在觀察前讓學生相互補充各組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再及時進行總結,并提出要求:
(1)螞蟻太小不要拿著觀察,我們要借助放大鏡去觀察。
(2)觀察要仔細,小組分工合作,填好觀察記錄表。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螞蟻。畫圖時先畫螞蟻身體的主要部分,然后再畫出其他部分。
(3)重點觀察螞蟻的身體的構造,數一數螞蟻的身體由幾部分組成?每部分叫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4)注意不要傷害螞蟻!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7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教學難點:
對觀察方法的探究。
教學準備:
放螞蟻的瓶子、白紙、放大鏡、水、水槽、三、四塊塑料泡沫、昆蟲觀察盒、毛筆、水彩筆、玻璃片(投影片)、沙、繩子、幾條硬紙條、記錄紙和筆。
教學活動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們帶來了什么?
2、出示課題:螞蟻。
二、激發探究欲望。
1、說說你是怎樣捉到螞蟻的?
2、學生畫一只螞蟻。選幾幅展示。
3、比較。為什么有的會畫錯?
三、引導探究。
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分組自行探究。
教師不時穿插到每個小組的旁邊觀察學生的活動。密切注意學生在做什么?說什么?爭論什么?扯得太遠要幫助他們回到主題上來,鉆進“牛角尖”得要幫助他們跳出來。
在學生的觀察活動中,要適時引發學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認為怎樣?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換一種材料再試試?
四、開展研討、說螞蟻。
1、把材料從學生處拿開。
2、說說剛才的研究中你們遇到了那些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一起解決。
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現了什么?
每組選出一個學生代表小組發言,研討中發現的事實有另一個學生記錄下來。
教師把學生的觀點板書下來,即使錯誤的發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記錄下來。當學生的發言出現矛盾時,當場討論解決。教師要注意把握方向,對于怎樣更好地觀察螞蟻,螞蟻身體的特點這些問題一定要討論。
五、課外延伸
1、剛才我們初步觀察了螞蟻,實際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繼續研究?下課后,每個小組繼續研究螞蟻,下節課我們舉行一個螞蟻信息報告會。
2、看螞蟻的反應,猜測螞蟻的想法,送螞蟻回原來的地方。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8一、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看、讀、寫溫度。
2、知道在不同環境下氣溫是有差異的。
3、知道白天氣溫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早晚氣溫低,午后氣溫高。
一、教學準備
1、學生備測量氣溫用的寒暑表,記錄氣溫用的紙筆。
2、百葉箱。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氣溫有多高嗎?
2、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學習
1、介紹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讀寫溫度的方法,并組織學生進行練習。
2、測測今天的氣溫有多高。
(1)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
A、先測測教室的溫度。
B、再到室外去測測。(測陽光下,背陰處)
C、觀察百葉箱。
(2)把室外空氣的溫度記在活動記錄上。
(3)從測量的結果中發現了什么?
(4)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葉箱都是一樣的?百葉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離地15米的空曠草坪上?連記錄的時間也是一樣的?
1、分組討論后匯報。
2、教師小結。
(一)課后作業
判斷題
1、百葉箱里放置的測量儀器有干濕計、氣壓計、溫度計。
2、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刻在中午12點。
3、全國各地的百葉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區高,內陸地區低。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9一、教學準備
1、白紙、放大鏡每人一份
2、書寫紙、卡紙、掛歷紙、報紙等每組一份。
3、每組準備兩本不同的厚薄的書。
二、教學目的:
1、經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2、培養觀察比較各種白紙不同和相同特點的能力。
3、培養探究紙的興趣。
4、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三、教學重點: 觀察紙的纖維。
四、教學難點:探究觀察比較各種紙,不同特點的方法。
五、教學活動過程
㈠觀察描述一張白紙的特點。
1、(出示一張白紙)這是一張紙,它是什么顏色?這張紙除了顏色是白的特點外,它還有什么特點呢?
2、提供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讓學生進行獨立觀察,并根據需要記錄關于這張白紙的特點。
3、小組交流每個人觀察到的關于白紙的特點。
4、全班交流歸納:關于這張白紙我們觀察到了它的哪些特點?
5、評價要求:能觀察到關于一張白紙的10個以上的外部特征。
㈡比較兩張紙的不同。
1、觀察一下你們桌上的紙主要有什么不同?
2、學生分組觀察并作記錄。
3、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比較它們的不同特點的?
4、學生匯報交流。
5、比較兩張紙的厚薄可用哪些方法?
6、學生進行探究活動,進行反思,得出各種方法。
7、試著你們說的方法比較生字卡片與科學紙張的厚薄。
8、怎樣觀察比較兩本不同書的厚薄?
9、學生討論得出可以用測量、計算等方法。
10、學生用尺來測量兩本書紙張的厚薄,并交流觀察測量結果。
11、評價要求:能夠理解并經歷比較各種紙不同特點的觀測手段或方法。
㈢觀察紙的纖維。
1、這些外形不同的紙,它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2、引導學生將小紙片撕開,觀察撕開的紙邊。
3、學生觀察,并作交流。
4、全班交流: ①讓學生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②師歸納:這是纖維。
5、紙面上能觀察到紙的纖維嗎?引導學生將撕下的半張紙揉成團,再展開,用放大鏡觀察紙面。
6、學生試驗之后:①報紙,餐巾紙可以觀察到。 ②書寫的白紙、書本的紙張不能觀察到。
7、學生觀察,并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8、總結: ①在觀察中你們有哪些新的發現? ②產生了哪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有什么想法?
9、學生討論得出: ①發現: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②問題:紙的纖維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些紙的纖維粗,有些細?紙是怎么造出來的?
10、評價要求: 能夠觀察到紙的纖維,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
㈣課堂延伸。
1、課后針對這些問題去搜有關紙的資料,了解紙是怎樣造出來的。
2、分析下節課的內容:我們來造一張紙。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0教學目標:
1、能力:能從曲線圖中分析出人在生長過程中各時期變化的特點,并利用問卷進行調查和統計。
2、知識:正確認識到自己身體已經發生了哪些變化;舉例說明“青春期”自己應注意的生理問題及和異性同學交往時要注意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能與同學交流有關青春期健康的信息。
教學重點:
結合自身體驗,通過數據、資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漸養成科學地認識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各種變化,用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現在和未來的生活。
教學準備:
教師:有關身高、體重、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多媒體課件
學生:四年來的身體外形輪廓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老師: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逐漸發生著一系列奇妙的變化,有的階段變化非常明顯,有的階段變化又不太明顯,你注意到了嗎?
活動:體驗成長的快樂
學生:觀察身高、體重和肺活量的統計圖表,分析身體在不同時期發生的變化。
老師:知道學生正確識讀曲線圖。
學生:將分析出的結果填寫在表中。
學生:討論:我們在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顯增長發上在人體發育的哪個時期?
老師:在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還發生著哪些變化?
學生:匯報交流。
老師:祝賀你們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這是人生長河中最關鍵、最寶貴、最美好的時期,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我們可要珍惜哦!
老師:處于青春期的我們,除了身體的變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你意識到了嗎?
學生:交流心理上的變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學會健康生活
老師:青春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從兒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階段,健康、順利地度過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討論:青春期,我們需要怎樣做呢?
老師:喜歡與同齡人交往是件好事,當你和異性同學交往時,需要學會掌握分寸。
學生:閱讀男女生交往要注意的問題。
拓展:我所欣賞的品質與氣質
老師:知道學生完成調查問卷。
學生:統計本組的調查問卷。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1教學目標:
1、能力:能比較、區別幾種常見建筑物的結構,并根據結構對它們進行分類;能自行設計實驗探究建筑物結構與力的關系;能大膽想象進行仿生建筑設計。
2、知識:認識幾種常見建筑物的結構;認識建筑物結構與力的關系。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仿生建筑中領悟到細細觀察各種生物,他們的特點、技能都將是我們創作的源泉。
教學重點難點:
設計實驗探究建筑物結構與力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建筑結構的的資料(圖片),制作成課件;記錄表;直尺、塑料棒、橡皮筋。
學生:搜集有關建筑形狀和結構的資料;每組白卡紙若干張、象棋若干枚、記錄表一份。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常見建筑物的結構。
老師:課件出示有關建筑物結構的圖片。
觀察圖片中建筑物的形狀和結構,想辦法將觀察到的形狀和結構形象的記錄下來。
學生:將教師所示圖片盡快的記錄在一張白紙上。
老師:請學生上臺展示,比一比誰的觀察仔細,誰的描述形象。
老師:這些建筑物的結構有什么不同?你們能不能自己制定標準對建筑物的結構進行分類?
學生:分類,填寫“建筑物結構分類卡”。
匯報:我們是按照xx標準進行分類的,屬于這一類的建筑物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探究建筑物結構與力的關系
老師:關于建筑物的結構你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提問。
老師:板書問題,提出要求。
你們可以選擇一個問題自己設計方案進行研究,也可以從書上P10的實驗項目中選擇項目進行研究;填寫好實驗記錄表再實驗。
學生:實驗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實驗結果。
老師:怎樣使自己實驗的物體既穩固而且承受力大?
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某種建筑物的選材和結構有什么科學道理。
拓展活動各具特色的形狀和結構
老師:出示各種物體的結構圖片,請學生說說它們的形狀和結構。
學生:小組討論:這些結構有哪些特點?這樣的結構有什么功能?
老師:你還知道哪些奇妙的結構?
學生:閱讀科學在線“仿生建筑”。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2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面包的變質發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通過對霉菌的培養可以進行霉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并設計實驗研究霉菌的生長與環境的關系。
堅持記錄霉菌的生長情況,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數據。
3、情感目標:
通過對霉菌的觀察,拓寬觀察周圍世界的視野,保護并發展對事物的好奇心。
在對霉菌生長的實驗活動中,鍛煉長周期實驗觀察的意志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發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發霉的條件。
教學難點:觀察霉菌的生長情況。
三、材料準備
為每組學生準備:
放大鏡,載玻片,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
發霉的面包(裝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塊、滴管、水、塑料袋、實驗記錄單。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導入
我們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與哪些條件有關呢?
討論。
二、觀察發霉的面包
1、說說你的發現?
面包發霉了!(揭示課題)
2、怎樣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樣子?
3、有條件的話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指導——一提(提鏡筒)二轉(轉換器)三調光四載(標本置載物臺) 五降(降鏡筒)六反向(升鏡筒)
分組觀察老師提供的面包。
用放大鏡把面包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
學生討論,小組嘗試。師引導學生用牙簽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載玻片,用放大鏡進行觀察。
匯報交流:投影儀展示各組記錄單,學生代表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樣子。
三、面包發霉的條件
1、討論:面包上怎么會長出霉菌?面包發霉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活動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分析?還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小組探討,作出推測
全班交流:霉菌長在面包上,而離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沒有霉菌生長,這可能說明霉菌的生長需要面包提供養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溫暖的地方發的霉,這說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高低有關;發霉的面包還是軟軟的,有一些水分,這說明霉菌的生長需要水分……
四、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
1、剛才的討論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想,霉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各組根據老師為你們提供的材料,你能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系?你能設計實驗證明霉菌的生長與水的多少有關?霉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你還能用實驗來證明嗎?
2、這組的兩塊面包中,哪一塊面包上的霉菌生長得快?寫下我們的推測:
每天觀察記錄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檢驗我們的推測。
選擇實驗條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塊烘干的面包,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些霉菌。(這是一組對比實驗,用牙簽在每塊面包上放一點兒霉菌,目的是為了創設在四塊面包上都有霉菌這樣一個相同的條件。)
第一組:讓第一塊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塊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用線扎緊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長和水分多少的關系)
第二組:在第三塊和第四塊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別裝在兩個塑料袋里,并扎緊袋口。然后,把第三塊面包放進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塊面包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創設不同的溫度條件,以觀察霉菌的生長速度。)
也可以自主選擇,例如空氣、光照……條件對霉菌生長速度的影響
分組準備對比實驗
五、后續觀察活動
提醒學生每天觀察記錄實驗情況。
注意每天觀察記錄兩塊面包上霉菌的生長情況,認真填寫“實驗記錄”表,下一次上課時帶上你的觀察研究成果。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3一、教材
1、教學內容:晝夜的形成。
2、教學內容的地位和意義:
本課在小學中年級初步直觀了解地球、太陽的基礎上,進一步幫助學生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探究晝夜交替現象和原因,同時幫助學生了解人類對地球認識的歷程,引導學生感受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體會到科學技術在探索地球奧秘方面發揮的巨大作用。
3、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使用地球儀、手電筒、蠟燭,紙人,遮光窗簾等模擬晝夜的形成,形成直觀地球晝夜現象。
(2)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通過學生開學術小組討論會,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4、教學重、難點: 觀察地球儀,弄清楚地球自轉方向、周期、晝夜形成過程。
二、教法、學法
1、教法提示
學生已經學習并初步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觀察了地球儀,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并試制作地球模型,初步了解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及通過太陽觀察地面影子、溫度、方向等知識。教學晝夜的形成同樣采用直觀教具演示,以生動、形象、直觀的實驗,富于啟發地提示知識的內在規律,明白太陽、地球之間的關系,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需要24小時這些知識通過直觀教具演示和學生活動小組的實驗活動,富于啟發地揭示知識的內在規律,使學生明白發生晝夜的形成與地球自轉的必然聯系,這樣,不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晝夜的形成,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實驗能力、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能力。
2、學法提示:
教師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實驗、探究活動中,使之產生學習興趣,自覺主動地學習新知。故本節課先是采用了操作實驗法,讓學生親手發現新知,感受學習樂趣;其次采用演示法,激活學生思維,使其形象、逼真地體驗到晝夜變化的產生;最后在拓展思考練習中,采用討論輔導法,指導學生自學,培養自學能力。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復習上節課已學過的地球知識,開門見山讓學生明白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2、根據課題,學生分組研究探索,小組長到教師處領實驗器材,教師發研究記錄卡,教師到各小組輔導實驗研究,從而為學生動手操作和理解“晝夜的變化”作好鋪墊,小組長記錄研究成果。
3、各小組上臺展示研究成果,臺下學生補充評價優缺點,教師注意點評。
4、教師示范實驗,重點解釋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速度。
5、再次讓學生按教師實驗過程摸擬實驗,注意思考理解方向、周期、速度。
6、質疑問難,課堂小結。
7、為加深學生對“晝夜的變化”的理解,根據實驗拓展:在同一天中,上海和烏魯木齊、中國和美國,哪個地方先被太陽照到?(把握地球自東向西自轉)
四、板書:
晝夜的形成
地球正向太陽面——光明
地球背向太陽面——黑暗
地球自轉——光明黑暗交替
——晝夜形成
這樣的板書,能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有利于學生迅速直觀理解課文內容。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1、課前搜集信息;
2、實驗;
3、討論辯論;
六、主要教學方法
1、討論法;
2、探究法;
3、實驗法;
4、暗示法;
5、演示法。
七、使用儀器
1、地球儀;
2、電筒;
八、達到的目標
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開學術小組討論會、學會使用地球儀、手電筒模擬晝夜的形成,能形成直觀地球晝夜現象,培養了他們觀察、推理及初步的空間概觀念。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科學《石頭》教學設計
2.科學詩《化石吟》教學設計
3.小學科學教學敘事課件
4.小學《觀潮》教學設計
5.成語科學館微型課試講教學設計
6.五年級科學《大腦》教學設計
7.小學科學教學的指導意見
8.小學科學教案《傘花》課件設計
9.《幸福》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小學美術教案人教版(通用14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