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毅力格言
有關于佛教與企業文化的書籍 有關于佛教與企業文化的論文
日期:2023-02-14 08:33:57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有關于佛教與企業文化  佛教是一個古老而博大精深的宗教。佛教又與企業文化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佛教與企業文化,希望對你有幫助。  佛教與企業文化  
为你推荐:
  • Lol搞笑id 英雄聯盟
  • 有關于佛教與企業文化

      佛教是一個古老而博大精深的宗教。佛教又與企業文化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佛教與企業文化,希望對你有幫助。

      佛教與企業文化

      兩千五百多年前出現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業文化,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的幾個教授剛剛開始研究的,僅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年輕文化。雖然出現時間懸殊幾千年,但在這兩個文化之間,卻可以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若能將二者相互融合,則無論對企業的運作,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指導,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積極的作用。因為佛陀的智慧一定會給大家帶來光明,佛陀的愛心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溫暖。

      從文化結構上來講,企業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個方面構成的。其中的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當中最核心的靈魂。而精神文化,又建立在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基礎之上。企業的價值觀,關系到一個企業的存亡與興衰,所以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互融,并不是要求所有企業家都要去學佛、信佛。有沒有信仰,都沒有關系。能借鑒佛教的智慧,并將其運用于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用于維護員工的心理健康等等,都的確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與手段。佛教當中的絕大多數思想,確實是跨世紀的偉大思想。即使跨越了兩千五百年的漫漫長路,在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思想仍然充滿了活力與新鮮感,并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總說六度

      浩若煙海的佛教文化,用簡短的文筆實在無法一一盡述,此處只能用有限的筆墨,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大乘佛教的六度,也即六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是外來詞,為古印度梵文音譯。意即"從此岸到達彼岸"。當然,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個詞匯所包含的內容更為深廣。

      對我們而言,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從無到有,從有到發展壯大,都可以比作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那么,該怎樣利用六波羅蜜多,來充實企業文化呢?

      六波羅蜜多,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一,布施。也即給予。在企業宗旨、企業使命以及企業文化當中,給予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二,持戒。所謂持戒,并不是要企業家們都到寺廟去吃素、念經、受齋戒。持戒的內在含義,是一種自我約束的道德準則。是要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如今橫行于世的地溝油、毒奶粉等問題,就是道德淪喪的結果。持戒,是企業的道德底線。有了道德底線,就不會有喪盡天良的事情發生。

      三,忍辱。對現代人來說,忍辱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境況,就是物質生活空前發達,心靈自愈越來越弱。心靈危機,已經引發了各種各樣的不和諧,所以,我們非常需要忍辱。

      四,精進。無論做任何工作,若能熱愛自己的事業,努力用心去做,就叫做精進。精進,是企業文化的動力。如果高層管理者和員工都很熱愛自己的公司和事業,企業一定會蓬勃發展。日本在十九世紀以后的一百年中,原有的一百多個企業,最后只剩下兩個。為什么企業的生命力竟如此脆弱?為什么企業的壽命都如此短暫?就是因為內部沒有凝聚力、向心力。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缺乏精進。試想,連在公認為凝聚力最強的日本,都是這樣的結局,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五,禪定。雖然了解的程度可能不一樣,但想必所有人都聽說過禪宗、禪文化這幾個字。禪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尤其是近幾年,禪文化已經由東方慢慢進入西方,并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視。事到如今,禪文化已經普及到全世界,成為婦孺皆知的心靈文化。但多數人的所謂"知道",只是對名詞的了解而已,至于禪文化當中有些什么樣的東西,如何在生活、工作當中合理地應用禪文化,我想了解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 喬布斯( S t e v e Jobs)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一致推崇的蘋果系列產品,他的很多重大決策,都與他的修禪密不可分。關于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從喬布斯的傳記當中了解到。禪定,完全可以把一個人的頭腦訓練到清醒、智慧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去做選擇,一定會更加出色地完成企業運作與產品開發。

      禪定不僅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與重大抉擇有著高瞻遠矚的指導性意義,而且對企業領導者與員工的精神層面,更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試想,在沒有禪定的情況下,企業高層如何去面臨那么多的應酬?如何去化解那么多的壓力?還有心靈空虛、浮躁的痛苦,失眠、抑郁的困擾,以及效率低下的現狀?在壓力重重、事務繁多的情況下,想做出一個萬無一失的重大決策,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通過禪修,就能緩解甚至消除這一切的不如意。而我們平時一直推崇備至,拼命努力去掙的錢,在這個領域卻是無濟于事的。

      六,智慧。所謂智慧,并不是指我們平時所說的在讀書、賺錢等方面很有才干等等的聰明。智慧和聰明不是等同的,它們的層次和級別都不一樣。智慧有著更廣更深的內涵,對人生、世界的認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等,都與智慧密切相關。有信仰的人如果沒有智慧, 他的信仰就會變成迷信。

      愛因斯坦在晚年的著作中曾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他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的確如此,任何一個宗教,都要有智慧與證據,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就純粹是迷信。同樣,科學要正常發展,也要取決于人心。而人心,卻需要用古代的智慧來糾正、挽救,這樣才是完整的。

      同樣,發展企業的目的,原本是為了發展經濟、造福人類,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缺乏了智慧,這些想法都會變成幼稚的空想。

      心靈演變的規律,是一個自然規律。它不是由上帝、造物主、萬能神在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在控制。釋迦牟尼佛也不是規律的創造者,而僅僅是發現者,他只是發現了這些自然規律,發明了相應的調整方法,并將其推而廣之而已。

      無論是否信仰佛教,這些調整方法,我們都可以學習。看看佛教的書籍,打打坐、修修禪,并不意味著學佛,而只是博取眾家所長之舉。就像某些宗教團體制造的藥物,只要有療效,能夠治病,我們也可以服用一樣。

      我們承認,當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肯定大多數人也不會感到幸福。倉廩實而知禮節。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吃喝的層面,而應該去追求精神乃至心靈層面的富裕。此時,哲學、藝術、宗教等精神乃至心靈食糧,就應該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了。

      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把賺錢的過程,轉化為比較幸福的過程。無論高層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在追求利潤與收入的過程中,如何能開心一點、幸福一點?

      每個商業界、企業界、娛樂界的名人,都有兩個空間。一個是大眾看到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充斥著錢財、地位、榮譽、輝煌,大家都很羨慕、很渴望。但這些人同時還有一個更小的、屬于自己的空間。除了成功者自己與身邊極少數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這個空間里面是什么樣。或許,在這個小空間當中,陳列著旁人所難以相信的壓力、痛苦、彷徨、狂躁、焦慮、抑郁,很多高層人士在小空間故障過多的時候,就會在無形當中,把自己不好的能量,傳遞到下屬每個員工的身上。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傳遞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開心,嚴重的結果,甚至會導致某些人走上絕路。

      雖然普通老百姓因為不出名,知道的人非常少,所以沒有太多層次的空間。基本上只有自己的空間,而沒有外圍的空間。但即便如此,讓自己的小空間保持良好的氛圍,也會有利于家庭、社會的和諧與平安。而作為一個企業家,若能先理順自己的空間,再把這個良性發展的空間復制到每個員工的小空間里,就能讓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人,都體會到經濟富裕與內心幸福的雙重快樂。企業也會更有向心力、凝聚力與生命力。

      如何打理、創建一個優良的內部空間,取決于當事人的智慧。在這個空間中,依靠聰明而創造了外在輝煌的人,卻不一定能成功。所有這些問題,都必須用智慧來解決。因此,智慧就是企業的向導。此時,佛教智慧就派上用場了。

      可能有些人會想:佛教不是吃齋念經嗎?企業不是賺錢嗎?這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方向,怎么會有關系呢?雖然佛教也提倡吃齋念佛,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是非常開放、非常人性化的。我們不能認為,菩薩就是高高在上,沒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其實,就像一個人的照片并不是這個人一樣,我們在寺廟里看到的泥塑或繪畫的佛菩薩像,也并不是真正的佛菩薩,而只是佛菩薩的象征。真正的菩薩,就是愿意為了其他生命的幸福,而無私奉獻的活生生的人。無論是誰,只要修學大乘佛法,都有可能變成菩薩。這與吃齋念佛不一定有關系,與工作、外貌、身份也沒有關系,而是與內在的思想有關。過去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 毫不利己, 專門利人。在佛教當中,"人"這個字要換成"生","毫不利己, 專門利生",如果利益的對象單單只有人類,范圍就有點狹窄。此處的`"生",是指所有的生命。若能做到這一點,就變成菩薩了。老百姓形容一個好人,往往會說他是"菩薩"。其實,好人和菩薩還是有一定層次上的差異。可以說好人就像菩薩的種子,好人一升級,就變成菩薩了。那么,如何才能成為菩薩呢?

      佛教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佛教博大精深,特別是隋唐時期西風東漸以后,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對佛教本身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承認人自身的偉大,從人本身去尋求真知,既沒有中國傳統道教的出世觀(雖然從嚴格意義上說道教不是宗教派別,但道教的哲學觀還是自成體系的),也沒有基督教教、伊斯蘭教的原罪說。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幾千來生生不息,被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庶人所接受。

      但佛教與企業文化有什么關系呢,要說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好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企業文化。

      從上述不難看出,佛教是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種講求以人為本的宗教派別。我們一般認為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而佛認為其本身只是人類的一員,他將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於人的努力與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個人都有成佛的潛能。因此佛教是一種“強調以人為本的,用以規范人的思想、行為的一種強有力的規則體系”,這種體系類似于哲學的定義,因此也有人在佛教到底是宗教還是哲學上爭論不休。

      對于企業文化,國內外學者就不同的視角給企業文化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總的說來,國外的學者更多的是從觀念形態上著眼,以企業的價值觀體系為基礎,同時與管理哲學、管理行為相聯系。那么,什么是企業文化呢?Terence E. Deal(特倫斯)和Allan A. Kennedy(阿倫)在《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書中給企業文化的定義是,'用以規范企業人多數情況下行為的一個強有力的不成文規則體系。'通過對于佛教和企業文化的定義,可以看到佛教與企業文化的許多共通點。

      佛教精神對于企業文化的借鑒意義

      佛教精神不是簡單的佛教教義,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這種處世態度對于在具有深厚東方文化傳統的中國建立和完善企業文化有著許多積極意義。以下即是就佛教精神對于企業文化的積極意義所作的闡述:

      1、 經世濟眾

      為自己和別人解脫痛苦,是佛教蘊含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佛教的自力拯救不能理解為只追求自我個人的解脫,佛經說:“惟行菩薩行者得成佛,其修獨覺禪者永不得成佛”。佛理說佛與眾生同出一源,本為一體,豈可有一獨悟而眾生迷。所以佛教根本上兼濟天下而非獨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個人的努力并引導眾生的共同努力基礎上。自度度他、自濟濟人,或說通過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過救濟別人自求得自己的救濟,這是佛教中經世濟眾的基本精神。

      作為社會組織之一的企業,應該吸納經世濟眾的精神,把強烈的社會使命感作為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雖然企業的組織目的就是贏利,但并不表明企業以贏利為唯一目的和準則。其一,企業可以通過其用以獲利的產品來給別人帶來思想、身體上的解脫,對于企業的經營方式、所經營的產品,都要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香港李嘉誠先生就曾經力排眾議,否決開設賭場的董事會提案。企業經營的產品只有是利他的才會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才會給企業在任何時期任何地區帶來更穩健的經營風格,才能使企業獲得更長期的利潤。其二,企業通過贏利來幫助企業員工以及社會解脫痛苦、尋求快樂。而企業員工和社會得到企業的幫助后,會自然而然地信奉企業本身所倡導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業樹立了經世濟眾的精神后,通過一定的途徑,讓企業員工和社會知曉、認同這些精神,會為企業本身的經營帶來極大幫助。無論是金蝶“發展軟件產業、振興中華民族”的民族大義,還是商務通“科技讓人更輕松”的溫情關懷,都會激發企業員工的使命感,使員工工作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同時也會使社會對企業本身給予更多的信賴,以利于企業自身發展。

      2、眾生平等

      佛教教義不要求人絕對服從于某種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沒有創世者與被創造者,沒有領導與被領導。佛教中佛與佛弟子的關系,不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而是先覺與后覺、師與徒的關系。釋迦佛創立了僧團組織后,沒有以領袖自居,而是把自己當成僧團中的一員,與普通僧眾一道,持缽乞食,赤足云游。(引自《阿含經》)佛陀之所以提倡眾生平等,按佛經佛理所言,在于眾生皆有佛性,與佛本來平等一體。按現代組織論的原則是每個人在這個組織中都是平等的,只是在組織中的分工不同。佛只存有大慈大悲之心,而絕無主宰支配眾生的意圖。而在佛教徒心目中,佛雖福慧雙圓、神通廣大、自在逍遙、至尊無上、功德無量,卻毫無領導者、主宰者的威懾性,而是可親可敬,可學可效的。在佛教中,佛與人沒有不可逾越的界線,人人可以成佛,而在其他宗教中,人永遠成不了上帝(領袖或主宰),只能是上帝的奴仆。眾生平等是佛教的又一特質和基本精神

      對于企業文化而言,眾生平等應該作為其基本精神之一,應倡導企業內部員工平等相侍。企業的創立者并非絕對神圣,他可以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地位,作為企業里最早為該企業尋找到生存和發展途徑,并引導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角色。企業的各級領導者是各級團隊中具有不同分工承擔不同任務的普通一員,領導者不是帶領團隊去執行他所決策和定義的工作目標,而是與團隊的其他人員一道去共同實現大家所認可的工作目標。每位員工都有權利和義務去定義所屬團隊的目標,也有權利去否決他所在團隊的工作目標。在企業里扁平化管理模式應取代A型管理模式,互助觀應取代領導觀。除平等相待外,企業應尊重每位員工在企業的發展權利,在企業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員工無論資歷深淺、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斷努力,都有可能成為領導的觀念。每位領導都是幫助員工成功的兄長和朋友,每位員工都希望成為領導以幫助更多的員工成功,這樣的企業沒有理由不發展壯大。海爾提出了著名的“賽馬場”策略,使海爾的每位員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爾的諸多才俊脫穎而出,他們為海爾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3.棄惡從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佛教的基本主張,雖然許多宗教都有棄惡從善的主張,但佛教的棄惡從善有獨特內容。佛教的善惡觀是絕對的善惡觀,并附有因果報應說。佛教中的棄惡從善主要包括以下幾層意思:一、善惡是從心里滋生出來的,人心的本性無善無惡,因一時的念頭所引起的真妄及其衍生的善惡均沒有實性,“真賅妄本,妄徹真源”,由此善惡不過是真妄分別而導致的后果。二、善惡是可以轉化的,去妄存真、棄惡從善是有內在根據的。三、善惡是絕對客觀的,沒有任何理由或借某種名義,可以行惡而以之為榮。在佛教那里,不可能以佛的名義去征服所謂蠻族,也不可能以佛的名義去屠殺異教徒。善惡是自明的,永遠不可能由人自己去做論釋。四、每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道輪回中,是上升還是墮落,取決于人自身。總之,以絕對善惡觀為核心的勸善止惡是佛教的又一特質和基本精神。

      對于企業文化而言,對應于佛教精神,棄惡從善有以下意義:一、員工本質沒有好壞之分,本性沒有善惡之分,當他行善時便是行善了,當他行惡時便是行惡了。因此著名的道格拉斯.麥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人性假設理論應受到挑戰,如果持X理論(即人性本惡),就忽略了人從善的根基,如果持Y理論(人性本善),就會缺乏棄惡的主動性。在建設和宣導企業文化時應充分考慮員工從善的根基,并引導員工主動棄惡。二、善惡是可以轉化的,對于曾經違反過企業法規的員工不是簡單擯棄,而是努力幫助教化。對于曾經為企業帶來過利益的員工不能盲目信賴,松懈對其管理和教化。同時,要根據企業員工的善惡行為現象,從企業文化自身去尋找根源,對于能夠帶來好現象的文化精神要發揚,對于能夠帶來不好現象的文化精神要拋棄。并且注意在企業文化里應包含更多的寬容精神和引導觀念。三、員工出現違反企業規章,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不要輕信其辯解,錯了就是錯了,即便是好心辦了壞事也得受到處罰或譴責。同時注意在企業文化里不要摻雜攻擊和蔑視其他企業即便是競爭對手的成分,企業員工和企業本身應樹立起自覺與所在的社區和所處行業友善相處的精神。四、企業應滲透褒譴、獎罰的道德和制度體系,讓因果報應說在企業文化里具有全新內容得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4.重智尚真

      佛教作為宗教希望尋求的是人的終極歸宿,但是佛教卻不是一種盲目信仰的宗教。佛教強調發揮人本身具有的智慧,通過現象來看本質,洞徹聲色,證悟真如。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認為其所認知或了悟的是客觀的真理。佛祖不是真理的創造者,只不過是真理的發現者。“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引自《阿含經》),所以佛教更強調“以法為師”。佛教所崇拜的是“真如”,而不是佛祖,由此禪宗才敢于唾佛罵祖。佛教如此重智尚真,因而也就崇重理性和實證,雖然佛教之所謂客觀仍逃脫不了“萬法唯心”的范疇,但佛教徒常會不自覺地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圭臬。這與其他宗教的神秘主義截然不同。

      重智尚真對于企業文化的價值,顯然不在于其“萬法唯心”的主張,而在于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不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質問權威的精神。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是企業永葆青春的法寶,3M公司為了激勵員工的主觀創造能力,設立了自己的諾貝爾獎——金步獎,在IBM一些富有成果的工程師拿著和總裁一樣高的薪水,這些都是企業為了鼓勵主觀能動性而采取的措施。在企業文化里應明確一點,企業在產品研發、市場拓展、管理制度方面永遠沒有完全了悟其所有真諦,到達終級目標,還有許多本來就存在的資源和潛力沒有被我們利用和挖掘,以此來激勵企業員工借助自己的智慧不斷探求和接近各自工作領域的真理。對于企業內部乃至行業內的權威,雖不贊成去唾罵,但也要感于去質問和挑戰。在企業文化中應該鼓勵員工去發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錯誤和缺陷,并及時去修補經營中存在的錯誤和缺陷。對于企業已有的文化要不斷地在企業經營中去加以檢驗,以便適當揚棄。敢于對企業已經形成的企業文化挑戰,是企業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體現。

      縱覽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精神為人處事,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同樣有很多人借助佛教精神建立起特有的企業文化,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自身的獨特魅力,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深厚的企業文化基礎。雙星集團在企業文化里引入佛教精神,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為佛教精神與企業文化的結合樹立了典范。


    【有關于佛教與企業文化】相關文章:

    1.有關儀式與企業文化

    2.與企業文化有關的寓言故事

    3.佛教寺院中的茶文化

    4.茶文化與佛教的關系

    5.佛教對茶文化的貢獻

    6.論電子商務與企業文化

    7.城市精神與企業文化標語

    8.部門內訓與企業文化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奶奶八十大壽祝福語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