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關于校本研修的論文題目 關于校本研修的論文怎么寫
日期:2023-03-20 11:21:57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關于校本研修的論文   把握校本研修核心,立足專業自主成長
  
  --深化校本研修之我見
  
  安 保 仁
  
  為解決學校教育和教師教學實踐中存
为你推荐:
  • 最近心累的說說
  • 關于校本研修的論文

      把握校本研修核心,立足專業自主成長
      
      --深化校本研修之我見
      
      安 保 仁
      
      為解決學校教育和教師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全面促進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成長,在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的意見》(陜教師[2010]69號,2010年12月13日)文件下達整三年的現在,我以為,深化認識,切實把握校本研修的核心,強化內驅,立足實現專業自主成長,應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追求。
      
      一、回顧演進歷程,理解豐富內涵,把握“校本研修”的核心。
      
      1、“校本研修”是由“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演進而來的。
      
      “校本培訓”最先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英、美等國。是以中小學為中心的教師在職培訓模式。是為滿足學校和教師的發展目標和要求,著眼于學校和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改進,由學校發起組織,在學校內進行的教師在職學習和培訓的一種活動形式。
      
      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實施“跨世紀園丁工程”,師范司啟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教育部在《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是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各中小學都要制定校本培訓計劃,建立教師培訓檔案,組織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各地要對中小學開展校本培訓加強指導。”2000年我國正式開展了“校本培訓”。
      
      2001年,新課改開始后,朱慕菊、顧泠沅、余文森等人共同提出了“校本教研”新概念。2002年12月,教育部江蘇錫山“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專題研討會”上,余文森提出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三要領。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正式提出了“學校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鼓勵教師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開展教學研究,重視不同學科教師的交流與研討,建立有利于引導教師創造性實施課程的環境,使課程的實施過程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從此,“校本教研”逐步開展。
      
      “校本教研”開展不久,教育學者顧泠沅建議把“校本教研”稱為“校本研修”,以為這樣更合適,更符合中國傳統文化。2004年3月27日,時任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正式提出了“校本研修”的概念,他說校本研修是一種“從學校中來,到學校中去”的培訓,學校出現的問題是培訓的起點,培訓的歸宿是解決這些問題。
      
      2、縱觀“校本培訓”到“校本教研”,再到“校本研修”的演進,有兩個變化:一是“校本”二字雖未變,但內涵豐富了;二是從“訓”到“研”,再到“研修”,內涵更豐富了,主體明確轉移了。因而可以說“校本研修”既是教師教學方式、研究方式的一場深刻改革,同時也是教師學習方式、專業發展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質的飛躍。這就是讓教師成為教學、研究和進修的真正主體,更加突出了教師個體的自主成長,和在研修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細細琢磨“研修”的詞義會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百度解釋“研”為:細磨(mó),碾。如:研磨、研藥、研墨;深入地探求:研究、鉆研。作為“校本研修”的“研”不就是取“研究”“鉆研”“教研”“科研”之意嗎!
      
      百度解釋“修”有9個義項,其中有:裝飾,使完美。如:修飾、修辭、裝修;整治,恢復完美。又如:修復、修治、修繕(修理);還如:(學問,品行方面)鉆研、學習、鍛煉:修學、修業、修養。作為“校本研修”的“修”不就是取“修養”“修煉”“進修”之意嗎!
      
      “研”“修”兩詞并列聯合,各有其義。“修”為“研”之基,“研”為“修”之體;“修”為根本,“研”為花實;無“修”難以成“研”,不“研”何以彰“修”;“研”以促“修”之日益完善,“修”以促“研”之逐步深化。“研”“修”各司其職,相輔相成,雖各有指向,但都注重教師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較之“培訓”“研訓”“教研”更多一層,更進一步。抽絲剝筍,尋根究底,“修”是根本、是關鍵、是核心、是精髓。
      
      二、把握主要內容,堅持基本方式,明確“校本研修”基本任務。
      
      校本研修的主要內容,省教育廳《意見》說得很清楚,這就是根據學校自身發展目標和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結合學校(或區域)特點,科學構建、合理設計。一般包括學科知識與教學技能、教師成長與專業發展、班級管理與學生成長、教學管理與學校發展等四個方面。
      
      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省教育廳《實施方案》說,根據研修目標任務和具體內容,結合區域和學校實際情況,科學設計、靈活運用,可分為基于課堂教學、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校際合作、基于專業發展、基于網絡平臺和基于專家指導等基本類型。
      
      (一)“校本研修”究竟“研”什么?
      
      總括而言:“研”教學,或曰教學研究;“研”教育,或曰教育科研。分而述之:研學生,研學情,研學生成長之需要,研學生發展之實效;研課程,研教材,研教育規律之遵循,研教學方法之革新;研問題,研困惑,研現象而見本質,研矛盾而求破解。研的成效往往是困惑之釋除,矛盾之解決,學生之進步成長,教師之專業發展。研的載體不外乎課題研究、探索活動、論文寫作、反思提升、教育敘事等等。
      
      1、學生研究,把握學生成長之需要。所教學生的男女年齡、身體發育、心理成長、家長素養、家庭教養、共性特征、普遍困惑、教育目標,以便整體把握。
      
      2、學情研究,追求學生發展之實效。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體質、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基礎、不同影響、不同困惑、不同障礙,以便區別對待。認真把握學生成長過程中特有現象、表現狀態的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學校因素、同伴因素、單一因素、綜合因素、歷史因素、現實因素、突發偶然因素、內在必然因素。
      
      3、課程研究,奠定全面發展之根基。對于學生所學各門課程有足夠了解,一是其他課程的大體內容,能有基本的把握;二是各科之間的關聯,能有足夠的認識。以便隨時呼應,巧妙借鑒,主動配合。
      
      4、教材研究,掌握詳略取舍之管鈅。通讀自己所教學科教材,對于教材的知識體系結構、章節分布,聯系銜接、重點難點、所需方法、所需過程、德育要素等熟爛于心,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全局。以便自如駕馭,隨機取舍,便宜詳略。
      
      5、校本研究,把握規律而高屋建瓴。校本研究是立足于行動和現場、實踐特征突出的研究。以自己的學校作為研究的基地,用科學的方法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動進行研究,以具體、特殊為特征,現場解決自己實踐中的問題。對基礎研究成果驗證、應用,直接促進教育教學,提供策略、方法、模式、過程等經驗性知識。
      
      6、案例研究,透過現象而更上層樓。通過對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的描述與分析,發掘或揭示內隱于這些事件和行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從而發現教育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二)“校本研修”究竟“修”什么?
      
      德業兼顧,德業互促,德為業之靈魂,業為德之血肉。教育部2012年2月10日頒布的《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教師專業標準》是確立教師專業化的前提,也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依據。《標準》提出“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四個基本理念,其基本內容包含“維度”、“領域”和“基本要求”三個層次,即“三個維度、十四個領域、六十一項基本要求”。“三個維度”是“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在各個維度下,確立了四至六個不等的領域;在每個領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項不等的基本要求。《標準》既具有“評價”標準之性質,也具有“導向”標準之特征。作為“評價”標準,它是“中學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范”,是“中學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是評價教師和教師教育質量的依據,是進行教師管理和教師教育管理的抓手。作為“導向”標準,它是“引領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因此是引領中學教師教育專業化的基礎。從而為廣大教師的專業進修、提升、發展指明了具體方向和評價標準。
      
      總括而言:曰“修德”“修心”“修身”,曰“修業”“修技”“修仁愛心、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信仰心,正直心、羞惡心、慈善藝”。分而述之,“修德”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修心”指心、憐憫心;“修身”指人格修養、精神氣質、生活品位、儀表形象。“修業”指學科專業、教育知識、心理知識、他科知識、社會人文知識、自然科學常識;“修技”指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媒體技術;“修藝”指治學治教精神、教育教學智慧、教育教學方法、技巧、風格的形成,教育教學科研的意識、能力、水平及成果的推廣等。
      
      1、“修德”:
      
      關于“修德”,《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于今而言,包含:社會公德、公民道德基本規范、職業道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精神、家庭美德。
      
      我在《重建并堅守我們的'教育信仰》中這樣解讀教育人的職業精神:“教育是一項傳承人類文明、鑄造民族精神的經天緯地的事業。因而,我們必須重建并堅守我們的教育信仰。教育者無論是教師還是校長,必須有信仰心,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須有博愛之心,要超越功利;必須充分認識教育是目的,不能把它當做手段;必須要有獻身精神,從事的是教育,捧出的是一顆心。總之,教育信仰是視教育為一種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視教育高于一切,甚至視為自己生命的信仰;教育信仰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默默耕耘精神,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無我精神,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自我犧牲精神,更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奉獻自己也造福未來的不屈不撓精神”。
      
      2、“修心”:仁愛心、事業心、責任心,精細心、寬容心、忍耐心、欣賞心、快樂心。
      
      教育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教育的愛心是一種教育的圣心,愛心教育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我以為,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一定是充滿大愛之心的學校,最優秀的教師,一定是充滿大愛之心的教師。世界上,優秀的教師各有各的優秀,但是有一點是一定共同的,這就是擁有愛心。
      
      蘇霍姆林斯基先后為3700多名學生做觀察記錄,能指名道姓地講出幾百名“最難教育”的學生曲折成長的過程,他用自己一生的身體力行,詮釋著他對學生深切的愛。他說:“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熱愛孩子。”他對孩子的愛,不是教育策略或教育技巧,而是從心底散發出來的。教育是一項充滿著愛的事業,愛學生是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彌足珍貴的品質。
      
      3、“修身”:
      
      科學健體,身心健康,沒有不良嗜好;
      
      生活文明,舉止大方,儀容儀表得體;
      
      人文素養高尚(文化修養,審美素質,精神追求,生活品位)。
      
      個性品質優良(精神面貌,意志品質,情感因素,性格特點,氣質類型)。
      
      4、“修業”:學業(基礎文化科學知識)、專業(所教學科專業知識群)、業務(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規范要求)。
      
      5、“修技”: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有關教育教學基本功、教育教學組織管理能力和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技巧。
      
      6、“修藝”: 注重細節,講究實效,精益求精,堪為示范;人格魅力、知識魅力和藝術魅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堪為師表;一笑一顰,舉手投足,充盈教育智慧,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三、“打鐵還得本身硬”,研究更需學養高,立足學養內功的自我修煉。
      
      (一)志存高遠學名家,挑戰自我勇超越--立志做學者型研究型優秀教師。
      
      教師很可能一輩子平庸,但若努力追求,從認識自我走向挑戰自我,從挑戰自我走向超越自我,就可能成為一個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或出色的教育專家。其實,成功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艱難。于漪老師是學教育學的,實習的是心理學,走上教育崗位開始教的是歷史,后來又轉教語文,現在是我國著名的人們敬仰的教育專家。魏書生初中畢業,但成就了很大的事業。培養魏書生的便是認識自我、挑戰自我進而超越自我的持續行動。李鎮西,被人們稱之為“中國的蘇霍姆林斯基”。關鍵是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
      
      (二)樂學善思新境界,篤行精研成高格--做學思行研有機結合的專家型教師。
      
      1,讀書學習
      
      讀書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永恒主題。名師雖有不同的成長軌跡,大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都熱愛讀書。所以,制定自己專業成長的規劃時,一定要制定讀書計劃,一年至少讀10本書。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是喜愛讀書的民族,而近現代以來,這個最愛讀書的民族不是我們中華民族,而是猶太民族。現在而言,就是以色列人。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猶太人。據有關組織統計,2011年我國讀書人均本數是受調查國家中最少的。以色列是人均64本,法國人均20本,日本人均40本,韓國人均11本,中國人均4.3本。此前三年我國人均讀書的本數基本上也是如此。這真讓人汗顏啊!大家應用自己的行動為改變這一狀況做出貢獻。
      
      我國當代名師李鎮西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認真學習了時間了蘇霍姆林斯基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感悟到了蘇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成功的要訣。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應該成為書籍的王國”。“要天天讀書,終身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好書”。李鎮西說,讀業務方面的書,以養自己的智氣;讀文學方面的書,以養自己的才氣;讀史學方面的書,以養自己的底氣;讀哲學方面的書,以養自己的大氣;讀法規方面的書,以養自己的正氣。
      
      對立志于專業成長的教師而言,不論是理科教師,還是文科教師,或者是信息技術教師,以下幾類書不妨都讀一讀。首先是《論語》、蘇霍姆林斯基著作為代表的教育著作。其次是讀凝結人類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于完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是絕對有幫助的。還要讀優秀人物傳記,如《張伯苓傳》《馬寅初傳》《陳嘉庚傳》《精神的雕像----西南聯大紀實》以及《仁愛一生》等,用以凈化靈魂,陶冶情操,激發力量,升華精神。而那些優秀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人對100位中科院院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一項結果驚人的一致,這就是他們都說對自己人生影響最大的說文學作品,是小時候讀過的優秀小說。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說:“一個人可以不當詩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詩意!”另一位哲人說過:“詩歌為我們創造了另一種存在,讓我們生活在別樣的世界。”
      
      2,獨立思考
      
      就是要反思,要研究。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判斷、摒棄人云亦云,摒棄隨波逐流,摒棄急功近利。求真知、探真諦。對于學生主體,對于專業成長,對于職業精神,對于減負增效,對于教學“模式化”,對于標簽式“高效課堂”,對于變異的“導學稿”,對于走入誤區的“集體備課”,有獨立深入的思考,冷靜清醒的認識。例如,拔苗助長式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過早開發,過度關愛。把滿堂灌變成滿堂問的所謂“啟發式教學”。不少學校的集體備課,成了“教案整和”,成了“網上資料的拼盤”,成了“個人獨裁一言堂”,成了“不管學生實際的單一模式”。要知道,集體備課的重點是進行“深層次地交流研討”,而不是簡單地、形式地人聚在一起,材料拼在一起。沒有高質量的教師個體備課,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集體備課。”
      
      又如,當前人們對幼兒潛能的開發越來越重視,但在認識上和實踐中卻存在著許多誤區,不僅沒有使幼兒得到很好地發展,反而阻礙了幼兒的成長。一些規劃的潛能開發,導致幼兒被動和畸形發展;一些外在表現的評價,妨礙幼兒潛能實質性發展;一些 群體性潛能開發,很不利于幼兒個性化發展;一些 全面的潛能開發,很可能阻礙一些潛能發展;還有許多唯潛能開發,忽視情感和價值觀發展。因此,不能放大潛能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更不能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
      
      警惕“校本研修”步入誤區:諸如,學校重視就是外出參觀考察培訓,專業引領就是專家來校講座評點,更新理念就是移植照搬改頭換面,同伴互助就是集體備課賽講觀摩,創新特色就是一校一品與眾不同。
      
      3,努力實踐
      
      所謂努力實踐,就是大膽嘗試,積極創新實驗。就要力行、篤行,就要在學思基礎上踐行。就是“熱愛-信心-激情-傾力-堅持;用心-學習--實踐-反思--提升”。用行促進學、促進思。學思行、行思學。校本研修本身就是講究行動研究。實實在在地做,科學規范地做,不屈不撓地做。長此以往,持之以恒,定有益處。言行一致,自覺反對言的假大空,行的急功近利。
      
      所謂努力實踐,還要及時反思總結,善于提煉升華。在學思行的同時,把自己學習的收獲、思考的感悟、實踐的體會形諸文字,變成文章。通過寫使自己的學更有廣度,有深度;使自己的思更深刻,更系統;時自己的行更科學,更有效;使自己的專業成長更實在,更主動。
      
      總之, “修”為“研”之基,“研”為“修”之體; 無“修”難以成“研” ,不“研”何以彰“修”;“研”可以促“修”層樓更上,“修”能夠促“研”日臻深化。

    【關于校本研修的論文】相關文章:

    校本研修心得03-20

    校本研修個人心得03-24

    關于校本研修工作報告范文4篇11-21

    校本研修先進個人總結12-10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3-05

    校本研修學校工作計劃02-26

    體育教師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4-15

    農村小學校本研修情況的調研報告02-18

    校本研修個人工作計劃15篇02-06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好聽又沙雕的名字網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