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格言演讲
襄邑道中原文及翻譯 襄邑道中是什么意思
日期:2023-02-27 05:26:27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襄邑道中》原文及賞析  《襄邑道中》是南宋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對乘船東行,河兩岸上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等景物的描述,表達了詩人這次遠行,非常輕松暢快,心曠
为你推荐:
  • 魯迅說過的名言名句
  • 《襄邑道中》原文及賞析

      《襄邑道中》是南宋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對乘船東行,河兩岸上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等景物的描述,表達了詩人這次遠行,非常輕松暢快,心曠神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襄邑道中》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襄邑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注釋

      ①襄邑:今河南省睢(suī)縣,在開封(北宋京城)東南150里,惠濟河從境內通過。

      ②榆堤:栽滿榆樹的河堤。

      ③不知:不知道。

      ④俱東:俱:一起指一起向東。

      譯文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云,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

      簡析

      春末夏初時節,詩人從京城開封出發到襄邑去,乘船惠濟河東行。這天天氣晴朗,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將滿河春水照得紅紅的,連船帆也仿佛染上淡淡的紅色了。趁順風,客船船帆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

      兩岸飛花,滿堤榆樹,一片輕帆,順風百里,詩人這次遠行,何等輕松暢快,心曠神怡呀!

      詩人靜臥船艙,仰看藍天白云。咦,滿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動也不動呢?轉瞬之間詩人就恍然大悟了:原來白云正默默隨我同行,和我一道向東飛去呢!

      天上的云和小船上的帆,本來是一道乘風前進的。船艙的詩人,行是看到白云在空中處于靜止狀態,但仔細一想:船行百里,白云一直在頭頂上,足見它并沒有靜止不動,而是和自己所乘的帆船一樣,正在向前行駛。“臥看滿天云琺勸,天知云與我俱東”,動中見靜,似靜實動。詩人的觀察和感受,不但很有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給人以有益的啟示。譬如,有人只顧欣賞自己的成績,卻往往忽略旁人的進步,如果讀到這首詩,他大概會有一些感觸吧?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指出,寫景要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互藏其宅”。也就是說情要藏在景中,要寫含有情的景。陳與義的這首抒情詩就是采用這種手法。

      進京待選的青年陳與義,此時頗有“春風得意馬蹄疾”般的瀟灑俊逸,平步青云的美好愿望,足以使詩人詩興勃發,詩中的所有景物的描寫,就圍繞著這而展開。

      前兩句“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化用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還”,以表達愉悅的心情。首句在點化中有創新,崔護用桃花映襯少女,寫的是靜景,顯得婀娜多姿;陳與義用飛花映襯自己,寫的是動景,顯得風流飄逸。次句雖無李白的豪邁氣勢,卻也不乏瀟灑風度。兩岸飛花,滿堤榆樹,一片輕帆,順風百里,詩人這次遠行,非常輕松暢快,心曠神怡。

      后兩句“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是此詩名句,主要是寫云。這也是詩人在河南行舟襄邑道中的真實感受。船順水而下,趁著順風,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驚人的。榆堤兩岸的景物,應似飛掠而過,此詩雖未寫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詩人注意的卻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滿天云彩,一動不動,船行百里,竟沒有覺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東。船上觀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種感受,看兩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體與客體的距離的不同:花木在近處,看去似飛動;白云太離遠,觀者未覺動。可是,同一個陳與義在另一種場合下看那天上的云,卻又像跟著歸去的詩人在一起行走。李白曾用“臥松云”來寫孟浩然“風流天下聞”。白云和松風往往被用來襯托高士飄逸閑適的神情,陳與義以云不動的錯覺來寫自己與云俱東的動態,只取其飄逸。而“俱東”則有干青云而直上九霄的氣概,這樣寫云就和所要抒發的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達到“互藏其宅”的藝術效果。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政和七年(1117),作者任滿經襄邑入京,詩人此行是任開德府教授期滿,入京待選,因此志得意滿,心情舒暢。于是便寫下了這首即景抒懷詩。

      名家點評

      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描寫了生活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氣氛活潑輕快。用字樸素,句法自然,抒情寫景卻都有一定的深度。寫綺麗之景而不落于纖巧,都帶有一些渾然之氣。

      武漢大學教授蕭作銘:這首詩以紅、綠、藍、白相間,著色鮮艷,全用白描而不事雕琢,寫得光景明麗,流蕩自然。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南宋詩人。字去非,號簡齋。其先本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因官遷洛,故為洛陽(今屬河南)人。兒時為文即冠絕流輩。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開德府教授。累遷太學博士,擢符寶郎,謫監陳留酒稅。金兵陷汴京,南下避亂襄漢,轉湖湘,逾嶺嶠。久之,召為兵部員外郎。紹興元年(1131)夏至行都紹興,遷中書舍人,兼管內制。六年九月,高宗如平江,十一月拜翰林學士知制誥。七年正月,為參知正事。八年十一月,病死于烏墩之僧舍。與義為人容狀儼恪,不妄言笑,待人謙和而內剛不可犯。工于作詩,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作詩宗法杜甫,也推重蘇軾、黃庭堅與陳師道。晚年身歷國家破碎之痛,流離顛沛之苦,多傷時念亂之作,風格沈郁悲壯。又能詞,所作不多,但語意超絕,有東坡詞作清曠氣。著有《簡齋集》、《無住詞》。

    【《襄邑道中》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襄邑道中》原文及翻譯賞析03-02

    襄邑道中賞析08-03

    襄邑道中原文及賞析08-29

    襄邑道中翻譯及賞析08-22

    襄邑道中原文翻譯及賞析02-27

    《臨平道中》原文及賞析10-15

    《蘇秀道中》原文賞析02-20

    《蘇秀道中》原文及賞析08-25

    曾子不受邑原文及賞析10-15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清新文藝的一句話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