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哲理美文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的調研報告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課題
日期:2023-03-18 12:53:28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4 11:19:03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为你推荐:
  • 有意思的句子朋友圈
  •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04 11:19:03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梁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調研采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干部8人、鄉鎮干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

      (一)期盼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占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龍群蓮回答說“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么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占57.1%、35.7%。認為家里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二、鄉村振興的有利因素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范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干凈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XX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扎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四)鄉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衛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現階段,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一)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

      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到,一戶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鄉村特色產業不強。

      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干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于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愿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里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

      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幾點建議

      1、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共治共享。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作風建設。基層干部要解決好農村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在面對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時,切實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二是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大對基層干部法治教育培訓,提高他們民主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三是加大鄉村振興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向村民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時,進行合理引導,讓群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摒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實現生活富裕。

      2、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

      一是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加快升級。三是以品牌意識拓展市場。做響“武昌魚”、“梁子湖”兩大品牌。用“一條魚”、“一個湖”帶響“梁道”、“梁心”等一批產品品牌。

      3、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農村經濟。

      堅持增加民生投入,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農耕文化、鄉愁等精神產品,打造生態宜居的好環境。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等,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新產業新業態。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振興技術人才。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一是加強農業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二是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鼓勵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三新”農民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同時,進一步細化扶持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2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曾經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能,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農村面貌。但是,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化和減少,農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產出低效化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并逐步滯后于現代農業的要求,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圍繞落實農業農村改革部署,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系這一改革主線,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經營體制的方式,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及難題

      街道村地處街道北面,距離城區2.5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19戶,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土劃割為若干小塊分到農戶,導致每家每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布。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戶”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組其中一戶農民3.5畝旱地被劃分成10余塊,最小的一塊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

      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協商一致;

      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圍繞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通過承包權入股、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耕地的“團聚”和適度規模經營,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也相應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構想

      在村調研發現,雖然群眾意識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集零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戶間相互可以進行土地調換,但各懷心思,效果有限;外部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因農戶意見不一難以達成。鑒于此,我們在廣泛調研、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試點的構想:以生產社為單位,以農民自愿為前提,農戶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對農田進行集中整理,引進專合社、龍頭企業進行成片經營。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經營試點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等,組織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宣傳動員并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以書面協議形式,每戶農民將所有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所在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和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入股相關手續,實現土地標準化整理和規模化經營。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以村為試點村,通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為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民”的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切實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一)落實三權分置。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后,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堅持推進“三權”分置并行,落實好集體所有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這是開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穩定農戶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權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推行由農民一次性出租讓渡土地經營權向入股經營、合作經營等共享土地經營權方式轉變,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二)規范資源管理。

      街道村xxxx年注冊成立市區社區集體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現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級公益性房屋等集體資源資產進行清產核資,通過回收分散的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開展集約化、規范化管理。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進行確認,為下一步村集體收益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思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合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通過把村集體資源資產折股量化組建村集體公司,并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和吸收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大規模綠化行動項目(混交林)為支撐,通過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規范化種植塔羅科血橙1000畝。注入社會化資本,完成“伙兒山牌”血橙商標注冊,通過電商平臺開展前期市場拓展、銷售。

      二是林下種植蔬菜、芽菜等,并與公司簽訂蔬菜訂單收購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隆竹木專業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料為牛飼料,牛的糞便作為種植血橙有機肥,實現種養結合、種養循環。四是培育發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村發展和七洞湖休閑體驗,打造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家星級農家樂、農業公園,形成輕紡園區和南觀路農業旅游示范點。

      (四)優化利益機制。

      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區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90萬元投入血橙種植項目,專合社吸收民間資金和技術,通過采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合社+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農戶、村集體公司和參與“三變”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和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與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農戶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擬實施經營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股東權益。同時,聘請本村種植大戶、貧困戶進行長期或臨時性工作,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種植大戶和農戶。

      (五)開展新村建設。

      加快“四好村”創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著力實施農村房屋改造、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潔凈亮化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和廁所改造,示范區內農房、道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改善逐步提升,適度統一,彰顯特色;推進鄉風文明示范工程建設,建立完善“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反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等評比,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鄉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提振貧困群眾精氣神。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項目,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系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項目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項目,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后規范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范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區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接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區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讓法律咨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里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凈增收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三)打造示范點,進行典型帶動。重點打造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范點。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游、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閑農莊和1處步云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園區的示范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范、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后,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項目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通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游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愿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干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扶持、項目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閑農莊,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各類支持,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4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狀

      XXX地處縣城南部,所在轄區共8個行政村,2個農村社區。XXX把農村基礎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城鄉二元結構差距逐步縮小。

      (一)發展農業產業

      目前,農業產業調整成效明顯,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以省果樹所種植技術為支撐,依托XXX、XXXX等產品,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以海宏牧業為養殖龍頭,大力推行“公司加合作社加銀行加農戶”的肉羊生產模式。現有耕地6105畝,農業人口8362人,年出欄育肥羊達到20000只,生豬出欄量9360余頭,能繁殖母豬148余頭,年產肉雞65000余只。在堅持以農戶為主體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積極與農業大學、省果樹所對接,在產業結構調整、新品種引進、產業技能培訓上下功夫。XXX村在農綜開發的基礎上與農業大學合作,并簽訂合同共建140畝試驗田,更好的促進科技成果面向實際應用和需求轉化,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雖然目前XXX產業調整成效明顯,但還存在很多問題:

      1、種植結構單一,農民基本還是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生產生活;

      2、種植技術不發達,缺少專業農技人員的培訓指導,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還需加強;

      3、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幫扶方式方法還需改進。

      (二)改善生態環境,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要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才能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三)傳承發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鄉村發展離不開穩定的村級環境,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通過完善村規民約、社會誠信體系等,不斷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達到改進村風民風的實效,切實營造和諧的鄉村發展環境。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經過長期的不斷努力,各村文化機制體制不斷健全,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逐漸豐富。

      1、農民業余文化組織建設不斷完善,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群眾自發組織各種文娛活動,豐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養和幸福指數的同時,也有助于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2、各個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體育健身場所和圖書館等進一步完善,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免費對群眾開放。

      3、目前,各村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且完善夕陽紅養老院基礎設施建設,為老年人養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會心理的影響,制約鄉村發展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和教育有關。千百年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致使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圍繞“遠離農村、遠離農業”展開的,“不好好學習,就當農民”,是鄉村家長、教師激勵孩子學習動機的最有效口號。人們骨子里潛移默化的滲透著一種觀念,農民不是一個體面的職業,甚至只要和農業、農村有關的人與事都會“低人一等”,這樣的說法雖然略顯極端,但卻是當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觀念。

      (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在攻堅脫貧方面,XXX將扶貧開發建檔立卡系統內的低保貧困戶7戶9人,五保貧困戶23戶24人,全面強化包村干部責任到人,統籌推進,結對幫扶,政策兜底。為認真落實扶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確保貧困人口一戶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脫貧。但在在脫貧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維的培養和運用,針對不同的貧困類型采取相對的形式對貧困對象進行幫扶,并且要加強扶志的力度,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的幫扶,真脫貧、不返貧。

      二、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考

      實現鄉村振興,首要的要明確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思路:進一步加強扶持政策落實,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加強平臺載體建設,加強集群發展和特色產業建設。依據戰略思路,找準戰略重點,結合推進情況,全面規劃,合理確定區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態定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進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地”是農民生產生活、農村發展的載體。長期以來,農民缺乏新動力、新途徑。特別是農村耕地“碎片化”,無法大面積進行創新型生產發展。土地流轉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要進一步引導他們合理合法地將手中閑置土地流轉出去,盤活土地利用價值。

      (二)當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蓬勃興起,要繼續鼓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并重點扶持解決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難題。

      (三)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農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力度,實行長效保護機制,改變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問題。有效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四)傳承發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鄉村特點的有效方式,傳承發展農村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完善農村基本陣地建設,建立更加長久的運行機制,挖掘本土人才,從思想上振興農村。

      (五)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擺脫貧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更加精準脫貧,強化脫貧質量是我們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創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情況。將扶貧與扶智、扶志將結合,鼓勵推動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力爭做到全部脫貧不返貧。

      (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額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地位,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

      1、完善農村工作領導機制,建立實施鄉村戰略領導責任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2、強化干部服務意識,提高干部隊伍對新思想、新任務的認識,緊抓落實,提高辦事效率;

      3、根據黨的領導,開展工作,制定適合本村的工作條例、機制。

      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改革創新、攻堅破難,要著力構建“多規合

      一、全域覆蓋”的城鄉規劃機制,要著力構建“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改革創新機制,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貫徹落實各項制度,匯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堅決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朝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5

      x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

      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項目,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系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項目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項目,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后規范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范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區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接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區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讓法律咨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里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

      制定了《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凈增收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三)打造示范點,進行典型帶動。

      重點打造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范點。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游、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閑農莊和1處步云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園區的示范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

      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范、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后,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項目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通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游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愿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干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扶持、項目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閑農莊,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各類支持。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6

      一、基本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胡陳鄉農業比重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勢在必行、至關重要。為此,特圍繞胡陳鄉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以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開展專題調研。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資金問題成鄉村振興“攔路虎”

      一方面,鄉村振興需要龐大資金,而胡陳鄉財政薄弱,難以長期支撐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慮,好項目、大企業一般優先落戶開發區、城鄉結合部和交通樞紐地帶,胡陳鄉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勢,在招商引資上明顯缺乏競爭優勢。

      (二)創新不足制約鄉村振興推進

      目前,胡陳鄉由于創新不足,發展模式僵化,導致原有優勢不顯、發展后勁不足,最終拖慢鄉村振興進度。以旅游工作為例,胡陳旅游具有“點多、面廣、環境好”的特點,并且擁有農事節慶、休閑農業、戶外運動等三大資源要素,優勢突出。但是,由于創新不足,胡陳綠水青山等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隨著周邊鄉鎮對鄉村旅游的日漸重視,胡陳旅游的優勢日益減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今年胡陳桃花節外來游客人數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鄉鎮街道參加模式更新的櫻花節、油菜花節。

      (三)群眾觀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傳統“小農思維”影響,大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抱地養老”、“抱房養老”的程度,農村一些閑置土地、房產難以通過集中流轉、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終導致花卉經濟、民宿經濟、觀光經濟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遭遇土地瓶頸。另一方面,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業主因現代經營理念欠缺,產品服務比較單一,難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綜合價值相對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強資金管理,強化招商引資

      一方面,加強鄉村振興資金監管,做到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定期審核,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鄉道路交通建設網絡,完善全域綠道功能,實現盛寧線力洋至胡陳段建成通車,爭取沿海高速互通連接線立項動工,推進鄉客運場站規劃建設,扭轉地理劣勢,強化招商引資競爭力。

      (二)拓寬工作思路,增強發展后勁

      一方面,積極組織鄉工作人員、村干部、黨員、婦女代表等人員前往鄉村振興工作先進鄉鎮進行考察學習,開拓視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陳鄉現有優勢,通過改革試點等方式,“老瓶裝新酒”,積極探索胡陳鄉村振興新模式。

      (三)改善群眾觀念,推進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過村民說事、聊天長廊等平臺進行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群眾觀念,激活群眾主人翁意識,鼓勵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點小聚等活動,加強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者之間的交流,并安排相應的經營技能培訓,提高經營者經營水準,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7

      一、農民對鄉村振興的意愿

      (一)“鄉村振興戰略”知曉度高,深得百姓擁護

      調研顯示,知道“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民占全部受訪農民的比重達到82.8%,鄉村振興戰略得到廣大農村居民的積極擁護。

      (二)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和“產業興旺”

      農民對鄉村振興5個方面的總要求充滿美好向往,受訪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產業興旺”,占22.7%;對“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別占17.6%、13.8%和5.4%。

      (三)農民最急需的是資金、技術和人才

      調研顯示,資金、技術和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最關鍵因素,受訪農民認為鄉村振興最急需的是資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術,占50.8%3。資金緊張、技術水平落后、人才匱乏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大瓶頸。

      (四)農民最希望培訓的項目是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調研發現,目前農業新品種數量多、種類繁,農機更新快,農民急需先進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培訓,在問及最想接受的培訓項目時,58.4%的受訪農民選擇了“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五)農民家庭最大的負擔是醫療、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

      認為“醫療”是家庭最重負擔的農民最多,占全部受訪農民的26.5%,其次是“農業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分別占22.9%和20.0%。農村因留守人員中老人、兒童所占比重大,對醫保、教育和生活生產扶持有較高的期待。

      (六)農民認可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受訪農民最認可“道路變寬”,占66.1%;其次是“醫療更方便”,占49.8%;認可“房子變大”、“上學更容易”和“工作機會變多”的分別占29.4%、28.8%、21.9%。

      二、各地值得推廣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進產業振興

      1、突出地域特色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以來,各地結合本地實情和特色,積極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x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x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森林生態旅游,提升鄉村新產業新業態。x、x等地實施農業質量提升工程、農業綠色發展工程、農村脫貧攻堅工程、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及農村基層黨建工程等“振興工程”,全面破解振興鄉村難的問題。

      2、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調研顯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農產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x發展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造東寧縣“中國黑木耳第一縣”,大幅度提高了農業附加值,形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x培育“產業特色小鎮”,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體系,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x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綠色支柱產業,發展“互聯網加農業”拓寬農戶增收途徑,推進“旅游加農業”優化鄉村產業結構。x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創建“三品一標”基地,做好山區村民搬遷安置工作,促進貧困戶貧困村脫貧摘帽。x發展戈壁設施農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建設、項目支撐、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開展農牧產品加工、戈壁生態休閑觀光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3、發揮典型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

      x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列入整治工程建設計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等項目進行扶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xx市全面建設縣(區)級鄉村振興試驗區,打造鄉村振興先導鎮,培育鄉村振興示范村。x建設“美麗鵲山”文化創意園示范項目,解決村民勞動就業,帶動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二)加強宣傳,全面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1、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x98%的受訪村已在公共場所張貼環保宣傳標識標語,提高農民環保意識。x華容縣成立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和環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農民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2、美化整治,提升鄉村村容村貌

      xx市以美在“全域”為要求,實施“示范提質擴面”“人居環境提升”“特色文化保護”“創業富民強村”全面提升行動,美麗鄉村逐步邁向“面上美”“持久美”“內涵美”和“興旺美”。x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質工程、農民安居工程、環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麗中國“x樣板”。x開展綠化香化、實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廣場、建立管護隊伍行動,有效推動了農村環境整治由點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實現了農村環境管護長效化。x西疇縣實施大規模的石漠化綜合治理,采取“公司加基地加農戶”模式實施深度產業開發,逐步讓生態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3、綠色低碳,推進污染綜合治理

      從調研情況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民心。xx等地(市)打造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風光”的鄉村格局。x規范廢物排放,開展“一控兩減三基本”集中治理,解決農業面源污染,推廣綠色循環經濟模式。x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能源”農村環境治理工程,涌現出x縣、攸縣等一批農村環境治理先進典型。x大力推廣以“減量化、精準化”為核心內容的生態施肥技術,不斷加大有機肥料推廣使用力度,避免化肥農藥對農村生態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的污染和影響。

      (三)弘揚傳統,完善治理,推進文化振興

      1、植根優秀傳統文化

      x黃新莊村先后興建了農民文化禮堂、文化長廊、村民活動廣場,傳承了傳統的獅子旱船和腰鼓表演,開展群眾性的文體娛樂和聯歡會,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文化氛圍。x先后評選公布了兩批55個傳統節日保護基地、26個春節文化特色地區、65個省級民俗文化村、32個省級非遺主題小鎮、70個傳統戲劇之鄉,這些保護基地和特色地區帶動了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路徑。

      2、樹立鄉村新風貌

      x銅鼓縣通過開設道德講堂、民心講堂以及制定村規民約等方式,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樹立了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喪事簡辦、熱心公益等文明新風。x仙人洞村開展“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積極倡導遵守社會公德。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有很大改善,新時代的新農民正呈現出嶄新的精神風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環境,要堅持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以自治為核心的差異化治理。x蕭縣費村堅持法治、自治相結合,積極落實民主管理,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開展工作,維護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鄉村治理。xx市利民村“三治”融合著力打造農村網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員、村民齊抓共管、廣泛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進增收,改善民生,實現“生活富裕”

      1、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調研顯示,各地多措并舉,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xx市楠柳村通過拆園并園和土地流轉,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賃、外出務工和自營收入等農民收入渠道。x在市場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參與文旅公司的合作經營,公司優先招聘村民,并對村民進行職業培訓,實現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 切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調研顯示,各地將民生工程視為政府與群眾的溝通紐帶,從農民最迫切的醫療和養老需求著手,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提升。x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都達到應參保人數的90%以上,努力實現應保盡保。xx市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69個、示范村衛生室168個。x調查的180個行政村全部配備有醫療診所和衛生防疫人員,新農合投保率在80%以上。

      三、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任重道遠

      1、鄉村垃圾、污水處理能力仍嚴重不足

      調研顯示,鄉鎮和行政村層面的'集中供水、供氣設施和垃圾集中處理只能覆蓋部分住戶。農村改廁和污水處理的任務更重,部分農戶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溝。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沒有進行集中處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沒有進行集中處理。

      2、農村改廁任務艱巨

      調研顯示,農村新一輪改廁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改廁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和農戶,由政府投資配套污水處理體系設備,農戶投資完成本戶廁所改造。

      3、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產設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問題,水利系統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約了農村產業發展。在生活設施方面,農村的水、電、氣、路、教育、文化和網絡依然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

      (二)脫貧攻堅出現新問題需高度關注

      1、部分貧困戶缺乏內生動力

      調研顯示,貧困戶脫貧致富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少數貧困戶吃慣了“救濟糧”,花慣了“便宜錢”,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主觀能動性,不想著主動脫貧致富奔小康,而是將脫貧希望寄托于各級政府、幫扶部門和結對干部給錢給物。

      2、部分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見

      貧困戶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讀書、生產”等基本不花錢的幫扶措施,而處于貧困邊緣的其他農戶則享受不到政策的幫扶,越來越多的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產生不滿,為基層干部推進脫貧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加了難度,也不利于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群體自食其力脫貧致富。

      3、傳統孝道文化受到沖擊

      部分農戶把老人分出去單獨立戶,且不贍養,找政府要求解決其“貧困戶待遇”。這種狀況呈現蔓延趨勢,沖擊中華民族傳統敬老、愛老、孝老文化,開始成為基層政府抓“鄉風文明”的難點。

      (三)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支撐力不足

      1、資金不足

      鄉村振興千頭萬緒,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如xx市百善鎮有200多個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鋪設排水管網,資金投入巨大,百善鎮財政無力承擔。

      2、人才匱乏

      調研顯示,農村產業的發展提升與需要匹配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已經形成剪刀差,年輕人不愿意來,來了也留不住人,基層農技隊伍知識嚴重老化,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推廣新技術的人才尤其缺乏。

      3、貸款難辦

      調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機構存在融資手續繁雜,時間長、可抵押擔保物少、貸款數額小、周期短等問題。為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xx市與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探索創新“政、銀、擔”金融支農服務機制,在全市推廣“勸耕貸”模式,但x市種植戶仍反映,“勸耕貸”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四)基層組織建設和帶動力弱

      1、農村基層組織力量薄弱

      調研顯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后的落后村,其村“兩委”班子能力薄弱,“無人管事、無人干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農村“兩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2、缺乏對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遠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榮譽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勵機制,年輕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響了村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制約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

      (五)部分領域融合發展不夠

      1、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

      調研顯示,目前“農業加”發展的廣度深度不足,與工業、旅游業、文化產業以及物流業融合不緊密。同時,農業產業鏈過短,農業研發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低端環節,倉儲、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多數地區沒有形成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2、傳統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對接難

      調研顯示,大多數貧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從事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產,傳統農業未能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農產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這些落后地區都存在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不足,品牌建設力度不夠,產業布局較為分散,缺少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等問題。

      3、城鄉互聯互通不順暢

      目前,部分發達省份通過建立新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城市與農村的雙向互通打造綠色通道,推動著城鄉產業經濟圈發展。但當前城市優質資源下鄉仍缺乏有效聯結渠道和承接平臺,支持鼓勵資本下鄉、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機制還不夠健全,不利于實現鄉村振興與城鎮化“共贏”、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1、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小城鎮介于城市和農村之間,是城鄉基礎設施和產業互聯互通的承接平臺。加快小城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原則,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現代農業、特色產品、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民俗文化傳承等特色小鎮;以小城鎮為中心加強村莊規劃,引導適當集中居住,制定農村遺棄房屋處置政策,帶動農民就近城鎮化。

      2、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縣級行政區為基礎,以建制鎮為支點,搭建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平臺,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基礎作用,支持龍頭企業引領示范,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培育多元化農業產業經營主體。

      (二)以基層黨組織和領頭人為抓手,推進鄉村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

      1、提高基層組織能力

      建議開展基層黨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深入推進黨務村務政務公開;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

      2、強化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

      實施農村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和后備干部培養工程,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制度;加大在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力度,建立農村黨員定期培訓制度。建立健全鄉村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考慮鄉村致富帶頭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發揮好以村黨支部書記為代表的農村發展“領頭羊”的作用,打造穩定一支政治過硬、年富力強、扎根基層、群眾擁護的農村干部隊伍。

      3、發揮鄉賢作用

      產業項目的投資要按市場化運作,鼓勵引導民間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每個鄉每個村都有鄉賢,通過鄉賢們的人脈、資源,對接產業項目,吸引產業資金回歸鄉村。

      4、培養和引進人才

      將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培育成新型農民。財政設立專門的青年農民創業基金。加強對青年農民的技術培訓,每年在農閑季節選拔青年農民到農業院校進行相關專業的專門培訓。鼓勵農業院校、農業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回鄉務農。出臺技術人員離崗或在崗返鄉創業、工商業者返鄉投身鄉村振興的鼓勵扶持政策。

      (三)以精準脫貧為抓手,全面提升鄉村自我發展能力

      1、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方略

      從調研情況看,扶貧的根本還是在于扶志和扶產業,沒有產業支撐的貧困戶即使脫貧也難以持續。堅持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并重,以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特色產業培育、安全住房建設為抓手,因人施策落實幫扶措施,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穩定增收不返貧。

      2、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扶貧能力

      調研顯示,村集體經濟強的村,貧困問題相對較少,村集體組織的強大能夠彌補貧困戶個人能力的不足。抓住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制度以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機遇,結合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旅游業,建立合作社、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3、強化脫貧攻堅責任監督

      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益。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查處。完善扶貧督查巡查、考核評估辦法,嚴格控制各地開展增加一線扶貧干部負擔的各類檢查考評,切實給基層減輕工作負擔。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8

      一、基本情況

      xxx位于秦嶺腳下,周至縣西南方,距縣城約xx公里。轄xx個行政村,總人口xx萬人,共有xx個黨支部,其中村“兩委”干部xx人,黨員xx名。共有xxx人,全鎮地域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面積xx萬畝,主導產業為獼猴桃xx畝、雜果林xx畝、苗木xx畝,中蜂養殖xx箱,2019年人均純收入xxxx元。

      (一)壯大“領頭雁”,強健戰斗堡壘。實施黨建引領隊伍建設行動,突出抓好村“兩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提前謀劃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逐村分析研判,排查化解矛盾,并利用鎮黨校加強對新任“兩委”干部的履職培訓,選出了一批信念堅定、政治清醒、忠誠可靠的村兩委干部;同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并加大村級標準化建設力度,營造黨建氛圍,全鎮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

      (二)黨建引領經濟發展,讓產業“強”起來。堅持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積極構建“黨建加xx加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機制,建成xx的x工廠和,提供就業崗位xx余人,確保搬遷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指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溫室大棚和民宿經濟,成立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加電商加農戶”模式,通過委托種養殖、收購、加工、銷售等方式引導農戶合理選擇油桃、雜果、苗木、生豬及牛羊養殖等產業項目,擴大發展規模,增加農戶收入;探索“黨支部聯創聯建”新模式,援建xxx和xx,培育無花果,引導貧困村發展高附加值產業。

      (三)黨建引領環境提升,讓生態“好”起來。近年來,駱峪鎮堅持把人居環境提升作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載體,結合支部主題黨日,組織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守護大美秦嶺等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全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群眾進村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秦嶺生態保護法規條例等知識,大力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八清一改”,加大農村廁所提升改造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建立秦嶺北麓長效保護機制,自然生態逐步恢復。

      (四)黨建引領鄉風文明,讓鄉風“淳”起來。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成立道德評議會、紅白喜事會、村民議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帶領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評選活動,開展送戲曲送電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傳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并利用黨員活動室、遠程教育播放平臺、農家書屋、公共文化活動廣場,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二、當前鄉村治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對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總要求,xx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上還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村黨組織力量薄弱,引領能力不強。部分村黨組織成員平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體力精力和思想觀念跟不上上級有關工作要求,“雙帶”能力(“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不強、處理復雜問題能力弱,在對接項目資金、爭取政策扶持等方面思路不夠開闊,與鄉村振興的要求、廣大群眾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黨員隊伍年齡、性別結構嚴重失衡。部分黨員文化素質較低,知識結構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由于村支兩委的報酬較低和大量青壯勞動力的流失,農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務工,基層黨建組織無法吸收這部分優秀人才,在發展黨員時感覺到后繼無人,無法形成良性循環。

      (二)村集體經濟發展薄弱。村集體經濟多處于起步階段,集體經濟發展滯后,無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偏少,產品附加值低,帶動作用不強。幾乎沒有集體經濟積累,缺乏有效的帶貧益貧機制,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不強。產業發展零散,如苗木、獼猴桃、李子、油桃等特色農產品未形成規模和品牌效應,產業鏈短、利潤率低。

      (三)鄉村振興缺少人才支撐。受就業機會、薪資待遇、基礎設施等條件限制,一方面人口大量外流,許多青壯年迫于生計離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農村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優秀大學生村官中也存在“不宜久留”的思想,嚴重制約了合村的發展。

      三、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思考和建議

      (一)黨建加務實班子,打造鄉村振興“戰斗堡壘”。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首先要做好“當家人”。“當家人”必須有能力、懂科學,有現代化市場化思維,起到“領頭雁"作用,能團結“兩委"班子,帶領村民執行政策、發家致富。其次要配好“兩委"班子。“兩委“”班子成員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要思想統團結齊心,共同為農村發展和村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而不懈努力。同時釆取黨員群眾帶頭、鼓勵能人巧匠回村、重點培養年輕干部,對現有人才進行政策傾斜,對后備力量進行儲備,打造一支給力的骨干隊伍。在此基礎上加大全鎮黨員教育培訓力度。定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如觀看視頻、現場參觀等方式加強黨性教育、廉潔教育和政策法律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社會治理培訓,開拓黨員干部的視野,提高全鎮黨員素質。

      (二)黨建加規劃,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強化黨組織對鄉村振興的規劃引領,結合鎮域實際,繪制發展藍圖,合理穩步推進。按照“突出生態、注重規模、調優結構、做大品牌、做強農業、推動發展”的思路,同“十三五”總體規劃、追趕超越總體規劃、農業產業化總體規劃相互銜接,堅持特色農業、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同步推進,緊密結合實際,立足本村資源優勢,充分醞釀討論,因地制宜,科學制定,形成科學完備、適度超前、操作性強的規劃體系,做到總體規劃明方向、專項規劃相協調、重點規劃有深度、建設規劃能落地。

      (三)黨建加精神文明,堅持鄉村振興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明理、感恩、誠信、自強”教育,持續開展 “十送”活動、“道德大講堂”、“鄉賢論理”等活動,廣泛開展“五好模范”家庭評選和“頌黨恩”等活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努力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致富本領。發揮好農村黨組織核心作用、家庭基礎作用、新鄉賢帶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力量投身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農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煥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文化支撐。

      (四)黨建加生態環境,守住鄉村振興“美麗家園”。持續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加快農村污水處理,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抓好源頭防控,使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改善。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對秦嶺北麓“五亂”問題、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宣傳工作,建立秦嶺北麓保護長效機制,建設綠色美麗文化鄉村,推進黨建引領生態振興,逐步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

      (五)黨建加推動經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必須以村集體經濟作保障,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要強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大力發展有本土特色的農村文化、發展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結合“三變”改革,因地制宜選好村級集體產業項目,探索符合我鎮實際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和模式,用好扶持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的xx萬元啟動資金,并引導經營主體參與村集體經濟,開展土地托管、相互入股等形式,發展規模經驗、增加集體收入,帶動農民增收,最大限度盤活村級資產、資源,做大做強鄉村旅游與休閑觀光農業,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村級黨組織要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黨員領頭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發展規模經營,拓寬增收渠道。要充分發揮農村電商的積極作用,打通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產業振興、農民增收發揮應有的作用。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9

      一、xx縣xx村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XX村概況

      XX村座落在民權縣縣城的東北部,與縣城相連,距縣城2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為13平方公里,轄8個自然村13村民小組,713戶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畝,水面面積50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村群眾經濟收入達4萬元,全村共有65名黨員,設一個黨總支,二個黨支部,下設11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

      (二)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精心謀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眾參與,科學編制,堅持標準,逐步到位”的原則,設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

      2、理清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利用X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群眾資產的管理,著力抓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村級群眾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發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和效益

      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用心引導村民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豬等農產品,并不斷擴大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規模,如司莊、梅山、黃村、仰村八個村民小組利用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了占地8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為城區居民帶給新鮮蔬菜,菜農收入穩步提高。二是用心發展種植草莓、甘蔗基地400畝和農村種類中介服務組織,扶優做強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帶動村民用心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輸出工作,增加勞力經濟收入。

      3、整合資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X村堅持把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入手,應對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實際問題,村兩委干部用心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籌措資金,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4、建立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

      按照林七鄉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組,X村總支書記王繼思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王繼祥為副組長,兩委村干部為成員,村文書為信息報道員。并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構成了“市指導、縣組織、鄉鎮主抓、村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X村新農村建設的一點成效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從X村的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做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系,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整體推進,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X村下轄8個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3、干群關系得到必須改善。

      以前鄉鎮干部及村干部下農村入農戶時,是“要錢要命”,而此刻是“送錢送物”。

      三、X村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1、徐村黨員干部和農民中尚有較為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該村黨員干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多數人卻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認為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來進行的,這證明X村部分農村黨員干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不夠開拓性,創新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此看來,X村兩委領導班子尤其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素質高低,必須程度上決定著該村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2、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問題。

      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實行一事一議制度,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事一議較難統一農民的意見,使得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目前農業投入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

      3、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科技應用的不夠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民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的衛生事業、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戶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以鄉、村為單位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0

      (一)數據調查、經濟狀況

      7月13日上午,我們50名志愿服務者在老師和村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了xx縣xx村xx縣xx村,該村是xx縣唯一一個新農村文明建設示范村,該村共有335戶人家,人數共有1065人,現在村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和中老年人,青年人大部分都外出打拼;除此外,村里共有24名黨員,分別帶領村上24個生產小組進行生產致富。該村經濟收入主要以養蠶為主,整個村人均養蠶經濟年收入達到1.7萬元,其收入占農業經濟總收入的90%。為何該村養蠶之多?收入之多?帶著各種疑問,我開始深入民情,積極主動上前去詢問村民村里的經濟發展情況。在經過一番詢問及村民的詳細介紹后,我基本了解了,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原來,該村養蠶已有了一定歷史,再者村里有年輕才干的村官、專門養殖技術人員的帶領和指導,促使了村民們在種植桑葉、養殖、管理等各方面技術都過硬,為此,蠶不僅養得多,而且養得精,蠶吐的絲很白,價格也高。

      (二)村容風貌,文化生活

      xx縣xx縣xx村xx縣xx村的村容樓房林立,該村是文明示范村,村中水泥主干道旁修建有垃圾池、綠化帶,道路也比較整潔;該村還備有籃球場、舞臺、健身器材等娛樂場所和運動設施,從而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14日上午,我們志愿者服務隊奔赴xx縣xx縣xx村進行清潔鄉村活動,在書記的帶領下,老師、學生及村民紛紛拿起道具清潔村主干道的垃圾,道路兩旁的垃圾主要是以不可溶解的塑料垃圾為主,塑料垃圾也是我們清潔的主要目標。在清潔的過程中,我們每個同學很認真地清理雜草里的垃圾,體現了積極,勤奮,團結協作,向上的廣職院大學生風采,相機記錄了我們盡心盡力清潔鄉村的精彩畫面。在一個多小時的奮戰后,我們終于清理完了可恨的垃圾,整個村瞬間華麗轉身,變得干凈了很多,看了就覺得心里舒服多了。看到村民們微笑地對我們說:感激了!老師同學們!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愉快,也許這就是我做出貢獻后的愉悅吧!雖然垃圾清理了,道路干凈了,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秉承著以思想改造為主,積極主動地去跟村里的叔叔伯伯阿姨們道說亂扔垃圾有何不好,垃圾對人體的危害多大,從而從思想上改變他們對亂扔垃圾的思想,帶動他們以亂扔垃圾為恥,以熱愛清潔為榮。

      (三)受教育狀況,生活狀況

      14日下午至15日,我們志愿者服務隊繼續在xx縣xx村服務人民,深入民情。我們同村民同吃同干活,深刻體現了我們志愿者服務團隊”三下鄉“的精神,響應了黨的號召。在xx縣xx村,整個村主要的經濟來源也是種桑葉養蠶,我們去的時候剛好趕上蠶農們得摘蠶繭的時期。根據實際需要,我們四小組又細分為以四人為一小小組,分別分派到各家各戶幫忙摘蠶繭。在勞作的過程中我們與蠶農們聊得很開,我積極詢問他們的各方面情況,包括家庭人數、經濟收入狀況、開支情況以及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等等。在聊到受教育程度時,我發現,大多數村民都是受過小學教育或是初等教育,而如今他們的子女有的在讀高中,有的在讀大學,受教育程度明顯的一代比一代高;由于現在村里的道路好,交通方便,為此,如今大多數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是縣里去上學,很少有人再到村小學上學了。從這里,我明白了;村民們送孩子到鎮上去上學,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只有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用文化知識來改變生活,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經根植于他們心中。

      據調查統計,xx縣xx村民們的糧食、蔬菜基本上都是自己自足的,只需買一些油鹽、肉類食品及一些生活用品,生活相對寬裕,基本實現了“樓上樓下,電視電話”,有的家庭還買了電腦裝了寬帶,使得網絡信息時代村里化,通過互聯網了解世界,了解最新科技文化信息,把了解到的科技文化應用于農業的實踐生產,推動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隨著村里經濟的發展,xx縣xx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摩托車,有的還有自己的轎車面包車,真可謂是有車有房一族。

      (四)當地旅游業發展

      16日上午,我們第一組志愿者服務團隊在xx老師的帶領下,來到xx縣xx村新村繼續進行清潔鄉村活動。冒著大太陽,我們堅持不懈地清掃路旁的垃圾,除此之外,我們還深入農戶家,主動幫他們清掃庭院的垃圾。給我記憶深刻的是,我們來到一戶土房的農戶家,一位大概50多歲的伯伯正在忙著,他家庭院里的垃圾挺多的,我們一面幫他打掃垃圾一邊問他為什么垃圾那么多都不掃,他說,家里兩個兒子不爭氣,蓋不了樓房,自己平時也要很忙活,所以沒時間去打理那么多。發福老師接著說:平時忙都不是理由,你只要每天花那么幾分鐘來打掃就行了,掃干凈了看著舒服,住著也舒服,而且這個垃圾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在我們的一陣解說之后,伯伯明白了很多,在掃完他家的垃圾后,他就一直拿著掃把隨著我們沿路歷經兩個小時的垃圾清掃,這讓我瞬間感覺到了:行動上的帶動固然重要,但思想上的灌輸更為重要,它不僅能帶動一個人的行動,而且能帶動一個人的心。

      下午,老師帶領我們去觀光xx游泳勝地——玉夢沖。來到這里,我就瞬間體驗了到一陣陣高山綠水的清爽,這里,一共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區域都是游泳的好地方;這里的水是從山間里流出來的清爽清爽的,水清澈見底,一塊塊橢圓的鵝卵石呈現在眼前,絡繹不絕的人在水里嬉戲打鬧著,這讓我不禁感嘆這著實是個避暑游泳的好地方。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下游,我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就是來游泳的人環保意識比較差,亂扔垃圾現象時有發生,導致了水里的垃圾比較多,有的是塑料袋;有的是西瓜皮等等,而且我也沒看到設有禁扔垃圾的警示牌。這些現象也明顯的反映出了一些問題:游客們的環保意識差;當地旅游局環保不夠加強,宣傳力度不強,確實需要進一步去改善,這才能讓玉夢沖更具魅力、更舒服。

      (五)廉政教育基地——xx太平天國封王遺址、西炮臺公園

      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師生集體參觀了自治區級廉政教育基地——xx縣太平天國開國封王建制遺址,以及西炮臺公園。通過參觀雕像、碑廊、巨炮等歷史文物,我們重溫了歷史,追溯太平天國興敗的原因,這讓我們領會到了敗由奢起的重要涵義,增強了我們自我約束的意識,堅定了我們清廉正義的做人原則。

      短短的十天,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始終都懷著學習進步、服務人民、提升自身的思想來積極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從感受到xx縣xx村鄉親們的熱情再到和xx縣xx村鄉親們的接觸磨合以及xx縣xx村村父老鄉親們的歡迎,使我體會到了鄉親們的淳樸,這讓我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風貌吹遍大江南北,人民不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熱情向上的心更是高漲。這次“三下鄉”雖然我偶爾感覺到有點累,但我覺得自己是多么的幸運,在眾人紛紜之中,我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感受了xx鄉村的蓬勃氣息,貢獻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看到在祖國的沃土上,鄉親們收獲的喜悅,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作為當代青年大學生,我更是感到驕傲。實踐出真知,祖國的未來需要更多的“三下鄉”同志來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這樣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1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類似的實踐活動,從開始加入實踐團隊到實踐圓滿結束這一個多月里,我一直興奮不已,從策劃、申報項目到實踐活動前期、中期、后期的各個過程中,每一個大大小小的環節中都充滿著大大小小的挑戰,時時刻刻考驗著每一位隊員,每一環節體現著整個團隊的努力合作精神,鍛煉了隊員們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每遇到一個問題,隊員們都絞盡自己的腦汁、想盡各種辦法,綜合起來考慮一個最完善的解決方法;每討論一個話題,隊員們都會毫無保留說出自己的觀點、也毫無顧忌說出某一觀點的不足,最終達成大家認可的方案;每攻破一個難題,隊員們都會大松一口氣,聚在一起分享喜悅,總結經驗和成果。

      我們選擇陜西省榆林市吳堡縣薛下村鄉為支教調研對象,這個地區處在大山深處,經濟落后、偏遠閉塞、發展滯緩。我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但我知道農村家庭的艱難,但在這里有更艱難的生活。從市區到山村,我感受到中國的貧富差距是如此之大,這里與榆林市相比真的是天與地的差別,上海是飛機、公交、私人轎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俱全的城市,到處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扭仁卻是連自行車都無法行駛的山村,農作物都要靠人用擔子挑回家,這里仿佛與世隔絕一樣。作為大學生這個角色,能夠為貧困地區的小學生、鄉親做些事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的很快樂,也從中體驗到了自己的價值,樹立大學生的良好形象與精神風貌。

      在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中(主要包括策劃、宣傳、外聯、物品準備、募捐等),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聯系小學組織募捐,因為我們將上海的愛心與資源傳遞到貧窮的地區,為扭仁小學建立了“甘露圖書館”。我們主要聯系了榆林市的一小,二小,三小,捐到了大量的書籍、文具、玩具、衣物等,我們收獲更多的是榆林市小朋友給扭仁學生們的祝福、鼓勵和友誼,也許一封封充滿祝福的信件會帶給貧困地區小學生們更大的動力,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看到小學生們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堅定了建立圖書館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認為,能夠建立起城市小學生與貧困地區小學生的友誼橋梁,為貧困小學建立起圖書館,是我們這次下鄉支教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從聯系小學、與小學領導談捐書事宜、募捐宣講、組織捐物捐書、運送捐物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團隊意識和情感更一步加深。我感受到了團隊力量的偉大,感受到了無論是多遠的路途,無論有多大波折,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擁有恒心,就一定會到達終點,實現目標。當扭仁的小學生們閱讀著喜愛的書籍,玩著各類的玩具,使用著各種各樣的文具,我們有說不出的快樂和欣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和喜悅感。

      支教期間,我們不斷走訪、調研,不斷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如運動會、升旗儀式等,開設了許多有趣實用的課程。經過十天的實踐,根據實踐總結的成果,我也有了一些思考和建議,僅供參考。

      經過支教過程中的了解,針對教育問題有以下思考:

      第一,要豐富貧困地區學生的精神生活,據我們了解,許多學校

      連升旗儀式、運動會、聯歡會等一般的活動也沒有舉行過,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教育十分不利。

      第二,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尤其是偏遠地區孩子的基礎教育問題一直被國家和社會各界關注,但一直沒有提升到重要的地位,農村的教育條件與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農村教育問題不僅僅要改善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就足夠的,國家已經落實了很多政策鼓勵基礎教育,下一步提高學生們接受教育的意識更不能忽視。

      第四,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鼓勵整合教育資源,將大城市閑置的教學設備、書籍等資源運至貧困地區學校。

      經過老洞旅游的調查,針對苗族的旅游開發、文化繼承問題有以下建議。

      第一,開發特色資源。利用自然優勢開發更好的旅游資源,尤其是苗族的特色文化、苗家特產等,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但避免盲目開發,吸引更多的游客又能更好地宣傳苗族傳統文化并發揚廣大。

      第二,培養高文化、高素質、專業性旅游人才。政府可以鼓勵學生報考旅游專業,這樣會有很大的優勢:一是知識優勢;二是年齡優勢;三是語言優勢四是地理優勢。

      第三,延伸旅游服務項目。發展民族地區鄉村旅游,應延伸更多的旅游服務項目,如住宿、飲食、娛樂等,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服務業。

      第四,增添便民設施,方便游客。開發旅游業,要時刻為游客著想,可增添公廁、路燈、座椅、垃圾桶、遮雨長廊等設施,解決乏累、如廁難、照明等問題。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12

      一、調查的范圍和統計類容

      此次得調查范圍爭對的是xx縣xx村270人,有效的基本其中男性占了72.5%;女性占27.5%。且高于60歲的老年人高達25.5%,受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為15.2%。集中暴露兩個問題,文化水平及留守老人。

      二、村中純在的問題

      1、就業崗位有限。與大城市相比,鄉村收入水平遠低于城鎮,就業渠道也比較單一,且發展機會少。這導致大學生們為了養家糊口離開自己家鄉,到大城市里打工發展。勞動力從農村流失,讓鄉村發展更是難上加難。

      2、教育資源匱乏。農村的教育落后,很多人為了孩子的未來,會選擇把孩子帶在大城市里。確實如此,鄉村的教育,與大城市的教育是沒辦法比的。在師資力量,學校規模等方面,大城市的優勢都是很明顯的。很多人選擇離開農村去大城市打拼,再苦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能夠贏在起跑線上。這樣一來,別說中青年了,小學生以后都會選擇大城市。因此鄉村振興的發展艱難險阻。

      3、基礎設施差。鄉村的文化設施相對落后,像休閑、娛樂這樣的都不能夠適應人們的需求。現在的人們更是要講究這樣那樣的完美的生活質量和生活體驗。在大城市中,有燈紅酒綠,有著非常多讓人眼花繚亂的事物,像這些都是鄉村里面所缺少的。而在鄉村里面,人們都是過著太陽出來就工作太陽下山就休息的生活,就是這種單調簡單沒有樂趣的生活,這讓當今的年輕人適應不了。他們喜歡在大城市和朋友一起感受夜生活,吃喝玩樂,他們已漸漸地不再習慣鄉村的生活。

      4、老年人和留守兒童成為主力軍,人才流失。目前很多農村都成為了“空村”,大部分的青壯年由于一直在外工作賺錢,就沒怎么回來,這樣導致了家里面就剩下老人和孩子,勞動能力差,對于建設新農村,也沒有太大的概念。近年來的農村空氣污染嚴重等問題,也影響了村民回鄉發展。

      三、鄉村振興的發展路線

      1、以市場為主導,推動旅游持續發展。持市場的主導地位,以企業為主體的原則,走市場化道路,持續發展鄉村。農村那優越的自然風景是城市難以趕上的,是城市所缺少的。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鄉村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鄉村特色,吸引廣大群眾來鄉村。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服務質量更優越。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發展的基礎,也是旅游者選擇旅游地的重要參考資料。政府應該集中精力解決好鄉村旅游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快鄉村公路建設,打通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高效交通。

      3、打造鄉村特色品牌,跟上時代步伐。我們可以打造那些城市所沒有的東西,比如說可以把村民的房子改成游客在旅游途中的住宿;可以把農莊莊園打造成游客的休閑場所;還可以打造各種含有鄉村特色的鄉村酒店、鄉村的度假旅游區等。整合城與鄉的各種要素一起發展,打造更多的美好的有關于鄉村特色的生活場景,讓特色的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中煥發它應有的生命力。

      4、加強學生道德教育。在中國,許多現在被我們所熟知的各界名人,他們的出身都不是那么富裕高貴。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那么優秀的先天條件,而那惡劣的環境正好將他們打造得更加堅強,更加的有毅力。而中華人民基數本來就十分的大,其中占大部分的還是鄉村里的農民。現在的中國富起來了,但那只是城市的富裕,只是少數部分人的富裕。鄉村的富裕情況才真正決定了中國的富裕。人不能忘本,鄉村是生我育我的家鄉,即便鄉村經濟落后,但在我們有能力給它做出改變時,我們就應該盡其所能。

      5、傳承發展農耕文化。應當因地制宜,加強本地的文明建設在引進的同時還要注意要將自身的文明發揚廣大。以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盡可能的保留著地方的風土人情。在脫貧的同時也注意實現精神文明建設,讓精神和物質雙豐收。這樣新的精神也可讓地方的物質方面的到改善相輔相成。

      四、總結

      這次調查讓我深刻理解了鄉村振興策略的重要意義。農村是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現如今我國經濟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城市的現代化有的已經超出了一下較為知名的城市,所以也要開始著手于解決鄉村城市二元化的問題,讓農村和城市共同進步、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2-28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15篇)02-28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15篇02-28

    鄉村振興考察調研報告(通用6篇)02-25

    個人鄉村振興調研報告(通用5篇)02-24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通用15篇02-28

    鄉村振興基層治理調研報告(通用5篇)02-24

    鄉村振興發展現狀調查報告02-24

    大學生鄉村文化振興調研報告(通用6篇)02-24

    鄉村振興戰略情況報告02-2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自己很累的朋友圈文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