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精選20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在這本書中蔣勛教員以一種特別的視角來講解唐詩的繁華,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增添了對唐詩的另一種理解。
蔣勛教員認為從魏晉南北朝起頭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詩”這顆珍珠的過程。唐詩是詩歌到唐代一個水到渠成的階段。前人語言的積累和唐朝開放性使得唐代的詩人也有一種生命的開放性,所以才出現了那么多大氣的詩歌,像陳子昂的“前不見前人,后不見來者”充滿了自負、驕傲,同時又充滿了孤獨感。唐代的詩人都是可以同時表達孤獨和自負,像李白,李白驕傲到極點,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種人,“碰杯邀明月”同時又好大的自戀與孤獨。唐代的詩人不斷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獨的巔峰上。像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夕照圓”充滿了孤獨感,正因為這種孤獨,使得詩人起頭與宇宙對話。唐代的文人也隨著大唐帝國的開拓來到塞外,所以才會有“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只在書齋里是寫不出如許的詩句的。
蔣勛教員從時代的特點來說唐詩出現的必然性,使我們更能理解唐詩。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2在讀《蔣勛說唐詩》之前,我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是嚴肅的文學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堅持”的準備,卻不想一打開此書后,就被簡練直白,引經據典的評論,滑稽幽默的語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氣看完了才罷休。
這本書通過介紹唐朝各個期間的六位詩人,講述了唐朝的興衰與唐詩文化隨之的發展和變化。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以孤篇壓服全唐之作”,而蔣勛先生對其中所蘊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對唐詩格式的講解,令我對這首本認為已耳熟能詳的詩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種氣概。《將進酒》的狂放不羈,《蜀道難》的大膽想象,李白作詩不受格律束縛,反而善加運用,在作者的率領下,我感受著《蜀道難》多變的韻律節奏,體味著李白用多變復雜的節奏韻律所表現出的蜀道崎嶇難行,地形陡峭險峻的特點。安史之亂期間的詩圣杜甫,關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們二人有良多描寫戰亂,兵役重壓下百姓的磨難和無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賣炭翁》的解讀,令我更深切地領會詩人心里的悲哀和憤慨。而作者以兩首詩對比白居易寫《長恨歌》,表現出詩人的心境變化,令人感嘆。李商隱的時代已是晚唐,舊日繁華只似大夢一場,在李商隱的詩中見到“向晚”,“凋碧樹”,“落日”等意象,總讓人感到一絲感傷。而有時,又有一種對生命的感悟。有人說晚唐時的詩詞藻華麗,但我讀了這本書后,卻感到自己明白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們那難言的情感。
在講堂上,我通過學習詩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來學習一首詩,而在這本書中,我隨著作者細細感受每一首詩的精神,全然沒有講堂上把詩一個字一個字地分析的全無意境,而仿佛有種沉浸在文學的空氣中的愉悅和輕松。書中不僅介紹唐詩,也詳細地介紹了唐朝不同期間不同的風氣,政治,公共的思惟習慣,從而也使我良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認為詩人寫的奇異的地方有了正確的認識,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惟開放,才有了李白的隨意瀟灑;有了安史之亂如許的戰亂期間,才有了杜甫這般的憂愁悲憤;有晚唐繁華落盡,才有了李商隱的感傷嗟嘆。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偉大,而作者則率領我們去真正理解,感受這份偉大。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3好久好久以前,有人在文學的土壤上播下了一粒種子——一粒詩的種子。后來,經過一千多年地汲取營養,努力成長,終于開花。
這朵花,叫唐詩!唐代是詩的盛世,也是詩作成就的巔峰。
舊年暑假,我讀了《蔣勛說宋詞》,今年暑假,我看了《蔣勛說唐詩》。讓我觸摸到了恬靜的王維、狂傲的李白、簡樸的杜甫和正直的白居易等,而我偏心李白,頗與陶淵明獨愛菊,周敦頤獨愛蓮志同志合呢。
吾愛李,愛他的大膽創作,愛他的孤獨。李詩中無不透露著他那種驕傲的孤獨。
李白,他大膽創作。如《蜀道難》開首三字:噫吁嚱!據說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啊啊啊!我見過用一個啊,用兩個啊,就是沒見過連用三個啊的。我想李清照連用六七個疊詞,該是李白三個的延續吧,李白好一個開創前鋒。
李白,我認為他也很孤獨。很少人能理解他的老莊思惟,多時,他的伙伴只有大自然,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如許的千古絕句就是他孤獨的最好例證。
世界那么大,讀著他的詩,我有一點悵惘,也帶一絲虛無。暑假中,我也常常會關上門呆個半天,只在媽媽叫我吃飯時,我才打開房門與外界接觸。當然這些行為,引起了爸媽強烈的不滿,可是,我卻依然我行我素。當我把自己拘囿于僅有的幾平方米的空間時,我的心里感到無比的結壯,在這里,我不受任何打擾,盡情做著我想做的工作。在自我拘禁的這段日子里,我寫下了我的寶塔詩——浮萍
萍隨風,漂蕩。
片片飛,張張落。
不知何時,根定風止。
隨與水瓢泊,早忘是何年。
淡看春夏秋季,眼觀長茂凋之。
無盡無限甚了期,不知歸日是何年。
初嘗寫詩,才發現千難萬難,押韻、平仄、字數、內容形式,而我不及詩人的一星半點兒,更別說如李白如許的大詩人了。突然間明白了,李白驕傲的孤獨是因為他的登峰造極無人能企及,而自己給自己營造的孤獨是何等片面、何等狹隘,這種孤獨只有把自己迫近死胡同。
花開終有花落時,在唐朝,這朵花曾嬌艷無比地綻放過,可最終凋謝了。我們能做的,只有仰慕前人的輝煌,去賞識、去模仿。我想,再過幾百年,也許又會開出那充滿智慧的花瓣吧!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4三月靜讀二本書:蔣勛說唐詩,說宋詞。
真的喜歡讀蔣老師講解各種文學、書法、美術經典。聽他講過紅樓夢、白蛇傳、古代神話,寒食貼、富春山居圖還有外國的羅浮宮。他擅長用自己的生命體驗來詮釋古典意象,從文學到美學,充滿詩意,充滿禪機,娓娓道來,好看,好讀,好美。
頗有感觸的是李商隱的《錦瑟》,講出接近五十歲時生命經驗的感嘆,神秘、美好而又傷感。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也許在四十六歲的時候,他彈著琴,忽然覺得瑟為什么是五十根弦,好像也在說為什么生命匆匆就過了五十年。彈著,唱著,是在一句一句地思念自己慢慢消失的年華。這一生中最好的回憶是什么?生命為什么值得眷戀?生命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態?
“ 莊生曉夢迷蝴蝶”。是迷失,還是迷戀?生命中的彷徨,真實與不真實感,現在都不確定了。
“望帝春心托杜鵑”。生命或許有迷惑、迷失、迷戀,生命的真理、道理并不清楚,但有一點確定,生命的熱情還在。
“滄海月明珠有淚”。傳說在夜晚月圓的時候,蚌殼會一一打開,讓它的珍珠去吸引月亮的精華。讓人感覺到在一個月圓的晚上,海洋之中所有的蚌殼全部張開來,一粒一粒圓形的珍珠與天空上的明月之間有了關系。美麗的美人魚在月圓的晚上,一邊唱歌一邊哭,掉下來的每一滴淚水全部變成珍珠。仿佛生命中的無怨無悔、永續不斷。
“藍田日暖玉生煙。”溫潤的、涼涼的玉,深埋在黑暗的地下,不被人知。但在太陽生升的時候,他會感覺到太陽的溫暖。
這是四個生命的經驗,是在“思華年”的過程中,為自己找到的四種生命不同的狀況。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生命身處華麗的時候,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華麗是在回憶當中才發生的。想想自己的初戀,想想最浪漫的時光,想想最難割舍的情感,大概都是“此情可待成追憶”。甚至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但是在生命里面,會反反復復被懷念,被回憶。可是那個時候,已經過去了。
可是那個時候,真的已經過去了。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5《蔣勛說唐詩》其實一本演講實錄,是蔣勛演講、別人整理的。共分十講,著重介紹了《春江花月夜》以及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五位詩人的作品,選作充分體現了蔣勛個人的審美情趣。比如他選講了《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但我覺得這首不如《夢游天姥吟留別》。
蔣勛自稱是“大眾美學教育”者,所以這本書是給大眾看的,相對淺顯,有點像《百家講壇》,力求讓聽眾聽懂,同時又要給人以美的體驗,講解的詞語非常華麗、華美,力求給聽眾以唯美的體驗和感覺。
這本書有相當大的篇幅是逐句講解,可以說這部分對我啟發不大,但下面幾個觀點或心得于我而言是新的,讀畢讓我覺得值得一記:
一是這段話:“唐朝為什么會帶給我們感動?因為唐詩里有一種燦爛與華美,唐朝就像漢文化一個短暫的度假期,是一次露營,人不會永遠露營,最后還是要回來安分地去遵循農業倫理。為什么我們特別喜歡唐朝?因為會覺得這一年回想起來,最美的那幾天是去露營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暫的出走。”
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相對其他朝代的沉悶、壓抑、循規蹈矩,唐朝顯得是那樣的張揚、活躍、跳脫,唐詩里蕩漾著一種強勁的生命力,每當你消沉、抑郁,讀一讀唐詩,就會給自己的精神補補鈣,第二天又能昂首上路。唐朝果然就像度假日,留給我們的都是鮮活的記憶。
二是關于王維詩歌風格的不同體現。以前我讀王維的詩,心底會隱隱覺得奇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這些詩句相互之間太矛盾,風格差異過大,不像同一個人,但也僅僅是覺得奇怪而已,從未去思索,從未去探究。
而今看了蔣勛的文字,終于解開心底的疑慮,蔣勛用反復的對比,讓我們看到王維的心路:曾經年少,恣意張揚;曾經出塞,眼界開闊;曾經高官,看盡繁華;曾經入獄,受盡折磨;終于避世,勘破人生。了解了這些,再讀王維,才能理解詩句背后的意義,才能讀懂詩中映射的心語。
三是蔣勛讀詩的經驗:“《春江花月夜》讓我賺了挺多錢,因為爸爸說你背一句,我給你一塊錢,所以就把這首詩背熟了,后來又很喜歡用毛筆寫,所以對于這首詩我有背誦的經驗、記憶的經驗、手抄的經驗。詩跟小說不同,文字非常精簡,你去閱讀的時候,又去抄寫,與純然閱讀印刷出來的詩,感覺有一點不同。…………如果你手抄過這首詩,與這首詩的情感,會有一點點不一樣。”
我讀詩,背的多,會反復背,寫的少,偶爾開會時無聊,在紙上默寫一下。看了蔣勛的說法,覺得非常有道理,寫過之后,你對詩的感情和理解會更進一步,就像談戀愛,本來只是互相聊天,后來忽然有一天,拉手了、擁抱了,一下子覺得親密起來。
四是對兒童詩歌教育的一點想法。蔣勛的原話不是針對兒童讀詩的:“我希望這首詩可以是被忘掉的東西,有一天把它忘得干干凈凈了,也許在某一個月圓之夜,在某一個角落,忽然一個句子跑出來,那個時候才是這首詩影響最大的時候。”“好的詩不是專業研究的對象,好的詩是活在口邊的,它常常被人脫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剎那的狀態和體驗。”“希望大家讀過這首詩,一走出去就忘掉,把它忘得干干凈凈,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會回來。它會變成你生命的一個部分,躲在角落里,忽然就告訴你“江天一色無纖塵”,也許在希臘,也許在高雄,你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樣的時刻等著你”。
蔣勛的這些話可以說道出了讀詩背詩的真諦所在,不是為了考試得高分、不是為了炫耀記憶力有多好,全是為了某個時刻,脫口而出,哦,這句詩用來形容眼前的情景或概括此刻的感受是多么的貼切。
我10年去四川,車行走在盤山道上,心中有特別多的感慨,那時候覺得我要是會背《蜀道難》該多好啊!可惜之前我一直覺得太拗口懶得背。后來讀到“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覺得我要是早知道這兩句詩,過二郎山的時候吟誦一下該多么有意境啊!
我小時候挺喜歡背詩,但那時候我媽媽還要求我把后面的解釋也背下來,解釋太長了,常常有好幾頁,背了幾篇實在背不動就把書藏起來了,就這樣錯過了記憶力最好的階段。又偏愛唐詩,不喜宋詞,最近這些年才慢慢咀嚼出詞中滋味,雖然現在也堅持背誦,但常背常忘,下了很大功夫背會了《春江花月夜》,二十幾天沒復習,記憶就成殘片了。
我有個同學兒子三歲多,聽其他同學說已經會背《唐詩三百首》了,被稱為神童。我覺得我媽媽和我同學的做法都有點極端了。
小孩子是一定要背詩的,但不要急,慢慢來。不用理解詩的意思,會背就好,音對別讀錯別字就好,總有一天他會明白這首詩到底寫的啥。不要操之過急,一下子背幾百首,如果不能反復練習回憶,也是會忘掉的。每周能背一首就好,讀高中前能會背五百首,這一生就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循序漸進,一首一首地背,讓背詩成為一種習慣,讓背的詩成為骨子里的深刻記憶,將來有一天當周圍情境與某句詩契合時,能夠脫口而出,得到心靈上的喜悅和慰藉,孩子會特別感謝你。
總之,《蔣勛說唐詩》這本書,深入淺出、清新華麗、小有啟發、值得一讀。但我們時間寶貴,要讀的書還有很多,所以——讀一遍就好。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6唐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瑰寶,像是一粒鑲嵌在文學史上的明珠,使人無法忽視它的潤澤閃耀。還記得從小接觸到的第一首詩,便是翻開課本以后的“鵝 鵝 鵝,曲項向天歌”之句。我想,上過這么多年學之后,誰心里又會不記得幾句膾炙人口的詩呢?近日因為興趣又重讀了手邊的這本古典詩詞書。《蔣勛說唐詩》盡以唐朝詩歌為題,從初唐品評至晚唐,歷數幾位深具代表性的詩人和詩篇,并以作者的美學眼光和學識修養做了闡釋。就跟隨著書中的腳步,感受這大唐盛世孕育出的詩中上品吧……
打開書頁就可看到單在詩人王維一人的身上便兼具兩種氣質。取過進士,晉過高官的他有“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意氣風發;以及后來晚年隱居山林“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寧靜從容。
詩人李白一生以游俠精神仗劍天涯,寫下大量詩篇,以他的天馬行空讓人學會放下一些事。心情郁悶不得志時不妨讀讀他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苦短,不過匆匆數十載,更要放開懷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為什么要把時光浪費在不美好的事情上呢?既然時間有了緊迫性,人生雖有不如意事八九,就好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苦中一點甜吧。
而詩人杜甫與白居易詩中飽含的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關懷,感召人們能夠拾起一片心。即便到了現代社會,我們生活的周圍仍有弱勢群體的存在。《石壕吏》、《兵車行》、《賣炭翁》等詩篇描繪出的戰亂困苦、民不聊生至今讀來揪心。“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大愛情懷在千古之下,仍提醒我們,在自身溫飽的狀態下也不要忘了這世界上仍有許多人還掙扎在貧困線上。無論到了什么時候,人都應該有同情心、同理心,此時就更該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勤儉節約不忘本,惜一飯一蔬。
到了晚唐的李商隱,詩作哀艷濃麗,卻是往內收的,集中式的關注自身。“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句句只以自身出發抒寫私情,而他這樣私人化的生命經驗卻能讓讀者覺得字字句句也在寫自己,曾幾何時,我們都許在面對一地風景時感慨或悵然若失,失意于時光流逝或努力地為生活尋找一點小快樂,誰都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的片刻,也就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唐詩發展漸變的過程就像是人的一生,從少壯到中年到遲暮,從慷慨激昂到憂國憂民再到惋惜哀傷。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唐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人生經驗。最終,唐詩中所有的情感都匯聚一處就是人情,體會邊塞田園的碰撞,兼收并蓄的包容,李杜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微注小窗明”的點點欣喜。
雖然我們處在一個詩歌失落了的時代,但詩情畫意卻也烙印在國人心中,在現代社會高樓林立水泥磚瓦的包圍之下,讀一讀唐詩就如放飛心里的風箏,在朗朗上口、合轍押韻的吟誦中尋到一種心靈的依歸。最后,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讀完這本書,就走出去忘掉,讓詩魂融入血液。有一日,不拘你在哪里,祖國或異鄉,看到那樣的情景,便不自覺的明白了什么是“江天一色無纖塵”,什么是“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擁有這一晚春江花月夜。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7戲的開頭,都要有個精彩的亮相。唐詩亦然。蔣勛選了《春江花月夜》。
說實話,除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樣的名句還聽過,對于這首詩,其余我都是陌生的。仔細讀過蔣老師的品評后,覺得這詩確像是一幅極美的畫作。先是江連海平、月共潮生這樣的大背景、大底色;然后是江、花在月夜的烘托下的美景,至此一幅畫作大的構架及基調已落定;下面就開始畫細節,白云、扁舟子、明月樓、妝鏡臺、卷簾、搗衣、鴻雁、魚龍,一一描繪,錯落有致;最后幾句思歸之情如何畫,只得借滿江的樹影漸漸淡出、留白。這樣看來,整詩的排篇布局確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遣詞用字也講究,篇幅長,又加之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但見長江送流水”的大宇宙意識,拔高了整詩的意境,于是,一篇驚世之作就在初唐史上綻放了。
以前沒有細讀的時候,覺得春江花月夜應該是美好繁鬧的場景。可原來在詩的后半部分,卻藏著詩人那么深深的哀愁。可是唐詩畢竟是唐詩,即便是哀愁,也“哀而不傷”(《唐詩鑒賞辭典》吳翠芬評)。或許是心里思歸等等比較低落的情緒說出來有些丟人,總是欲說還休、點到為止,最后一定要將自己的離愁別緒融化在天地間。這就是唐詩給我的總體印象。
在這首詩里,我想特別提到一句。“愿逐月華流照君”,真真是瞬間就將我擊中的句子。會想象,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照一張漂亮的黑白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寫“愿逐月華流照君”,落下日期,裝進信箋,寄予某人。過了很多年,收信的人還會從書里拿出夾了很久的泛黃的照片,撫摸背面的那一句詩。這就是詩的魅力,不管多久再讀,都能憶及當年之情,都能感受到月光輕輕流瀉在心里的溫暖。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8我承認,我一開始聽說蔣勛是因為林青霞,那個至今仍舊美得讓我窒息的女人在接受采訪時,讓我等一定要多讀蔣勛,她說,蔣勛是“半粒安眠藥”,“聽了很寧靜,就能睡著”。貪戀林青霞美貌的我于是讀了兩本蔣勛的書,讀罷掩卷,突然想,不知道林青霞知不知道,在上海話的范疇里,“吃藥”還有另一層意思——受騙上當。
作為美學家的蔣勛,也許是稱職的;但既然是以詩書論美學,更應該稍微靠譜一些。隨手翻一本《蔣勛說唐詩》(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下同),處處是硬傷,有把漢武帝朝第一美少年韓嫣攜金彈出游的故事錯安在西晉石崇身上(還錯寫成南朝的石崇)(第65頁),有把東漢的“云臺”混成唐朝的“凌煙閣”(當然凌煙閣確實是效仿云臺而來)(第74頁),更有把“噫吁嚱”附會成“俄羅斯南部的方言”(宋祁的《宋景文公筆記》里早就告訴我們,“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嘻嚱’。李白作《蜀道難》因用之”)(第94頁),不讀不知道,一讀果然嚇出一身冷汗。
這還不是最嚇人的,蔣先生似乎在許多名詞的解釋上都有“大而化之”的毛病,比如在解釋《琵琶行》時,把“纏頭”說成是“把一個紅的東西纏起來插在她頭上”(第185頁),所以一曲彈完,“頭上那個紅色的緞帶就不知道有多少”。看到這里,腦海里立刻浮現出一個繃了無數紅紗布的琵琶女的形象。古時候的歌舞藝人表演時確實常常以錦布纏頭,所以每當演出完畢,觀眾便以羅錦為贈,故稱之為“纏頭”。所以,“纏頭”并不是彈著彈著就纏到表演者頭上的“緞帶”,而更加泛指小費,如唐玄宗時帶著梨園弟子在木蘭殿演奏,自稱“阿瞞”的玄宗演奏完對秦國夫人說:“阿瞞的樂隊今天專門慰勞夫人,請賞賜纏頭。”秦國夫人大言不慚地說:“哪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沒有賞錢的呢?”于是叫來仆人奉上三百萬作為一局的纏頭(《楊太真外傳》)。如果按照蔣先生的說法,秦國夫人豈不是應該叫人來把玄宗的頭也纏成阿拉伯人?
“張冠李戴”也是蔣先生愛犯的毛病,比如第21頁,說“初唐時候,最重要的聲明風范是‘風塵三俠’,一定要有一個《李娃傳》里跟著李世民打天下的美麗的女子——李娃,還要有那種虬髯客。虬髯客這些人跟著李世民打天下,打完天下以后不愿意被封官,然后在荒沙漫漫的曠野上告別。”事實上,《李娃傳》是唐傳奇中的名篇,說的是娼妓李娃與滎陽公子的愛情故事,而所謂“風塵三俠”中的傳奇女子,當然不是李娃,而是常執紅拂立于隋朝權臣楊素身旁而得名的紅拂女,這是唐傳奇中的另一個名篇,叫做《虬髯客傳》,從嚴格意義上講,虬髯客也并沒有像紅拂女和李靖一樣跟著李世民打天下,人家是有錢且會看相的思密達國王,看見李世民,覺得是“真天子”,于是便退出國土競爭而已。
當然,最受傷的肯定不是李娃,讀到王維那一章時,王維粉絲簡直要和蔣先生拼命了。“王維是一個音樂家,當時是樂臣,管音樂的。安祿山要做皇帝,登基的時候,命令王維為他譜樂……王維寫了,因為他想活下來。皇帝登基的時候,王維寫的音樂在演奏,他在旁邊哭。”(第54頁)根據《舊唐書》傳載:“祿山陷兩都,玄宗出幸,維扈不及,為賊人所得。維服藥取痢,偽稱窨病。”《新唐書》的說法是“安祿山反,玄宗西狩,維為賊得,以藥下痢,陽窨。”根據這兩個信息,我們可以知道,王維在安史之亂被俘虜后,嗑了些特效藥,比如把嗓子變啞、或者天天拉肚子之類。雖然王維做了抵抗,但是“祿山素憐之,遣人迎至洛陽,拘于普施寺,迫以偽職”。這個偽職,并不是“管音樂的”,而是和王維被拘之前的“給事中”。蔣先生之所以覺得和音樂有關,大約是因為某一日,好友裴迪來探望被關押著的王維,告知“祿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眾樂;梨園弟子往往噓唏泣下,賊皆露刃睨之。樂工曹海清不勝悲憤,擲樂器于地,向西慟哭。祿山怒,縛于試馬殿前,支解之”。王維聽了之后,義憤填膺寫下《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葉空宮里,凝碧池上奏管弦。” 因為這首詩,在收復長安之后,肅宗才沒有找他更多的麻煩,而并不是像蔣先生所寫的“受到非常大的折磨”。
不過,聽說蔣先生在臺灣的主打客戶,是臺北的貴婦團(林青霞也在其中)和高雄的媽媽桑團,所以,如我輩的質疑,其實迂腐得很吧,只當掰謊,一笑而已。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9雖然本書在詩的注解和翻譯上有一些明顯的錯誤。
比如[琵琶行]中的“纏頭“。但仍然不影響本書的魅力。
就像李商隱的詩,很多是無題。
其實根本用不著去猜去想,去翻譯。
感受就可以了。
詩,就是以最少的文字,去表達最多的意思。
以最精簡的字句去傳 達最龐雜的意象。
蔣勛本來就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詩詞研究者。
他就是一個美學家,要把被人忽略的,忘記的,
繁復的東西用最美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在這點上,他做到的。
至少大家會被他的文字吸引,進而去了解他要傳遞的東西。
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文學與藝術或者說美的世界,對人生最大的貢獻,是把我們帶到一個不功利的狀態。”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0覺得自己的破文學素養寫不了什么評論,但是《暗時間》說要習慣書寫,所以算是對自己思維的培養和記錄,當然盡量避免碎碎念。
很奇怪在上學的時候對文學并不感興趣,或者說學語文和其他科目一樣就是一件任務,要去背課文、理解句法文意,其實到頭來一首詩的意境,詩人想表達的情緒,還有一首詩的美感卻一點都沒體會出來。反而是到了現在對這些詩充滿了敬意和美的感官感受,可能是對美有一種追求吧。
唐詩之所以為唐詩,是因為生在大唐盛世,詩人體驗了這種繁華和絢麗,又感受到了此之背后的殘酷與孤獨。在一個相對自由和開放的環境中,詩人有了大氣的生命體驗。在這一瞬間。唐詩像花苞一樣綻放開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我覺得唐詩當中有一個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個人去面對自己的孤獨感。”
王維的詩偏山水畫意境,那種老人歸隱的心態我暫時還是無法讀通透的。但是“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一種非常禪的生命體驗,人在最絕望的時刻,卻仍舊能平靜的等待轉機的一刻,這是一種生命的領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讓人看到完全不同的王維,腦海正就蹦出大夕陽與沙漠平行,駱駝與人走著絲綢之路的畫面。唐代的好詩人都有一些詩讓人讀起來非常的有畫面感,甚至有聲感(琵琶行)。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當今電影拍攝的鏡頭,幾個字就描繪出來了,還能讓人有無窮的想象,很值得敬佩。
非常的喜歡李白的詩,和年輕的蔣勛一樣,可能是追求美的體驗吧。覺得李白真的是仙人一樣,逸于塵世之外,喝一壺酒就能豪邁的寫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行之邊塞又能寫出“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如此氣度非凡,像是囊括了整個大唐盛世的大氣蓬勃;亦或是醉醺醺的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是多么孤獨的流露,卻也自得其樂,所以說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登山望遠”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竟然還有細膩的情感如”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般青澀,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般細膩;“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三聲啊叫的氣宇軒昂,非凡了得,釋放胸懷一腔激情。
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杜甫和白居易晚期的詩都是非常關注民生的,對整個朝代和歷史有推動意義,他們對客觀民生的描述讓人動容。
而白居易早期的《長恨歌》和《琵琶行》都非常精彩。以前背琵琶行已覺平平仄仄朗朗上口,現經蔣大師一分析,畫面感質感聲感都出來了,像立體盛放有聲電影,聲音通過文字的描述呈現在腦海中的感覺非常奇妙,“大珠小珠落玉盤”把音樂形容道如此精準的地步,(當初背的時候就是大豬小豬,但是現在通過想象完全是另一種體驗了)。
最后說的是晚唐的李商隱(這個人吧放在現實生活中我肯定不喜歡,總是唉聲嘆氣,繞來繞去,還自戀!但是詩確實精彩。),晚唐的“晚”就很有象征意義,繁華盛世已成回憶,對著如今的衰敗,追憶當年的華麗,是一種幻滅感,再也讀不到大唐盛世時的豪邁氣派。李商隱作為晚唐的代表,可以從他的詩中看出這種時代的氣質,他多喜歡用“夕陽,恨,殘,晚”這類詞,讀多了會抑郁,多有“悶”和“荒涼“的體驗。但是蔣勛卻說他從”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中看到了熱情,”生命必須要為自己找一個可以值得付出的對象。只有有這樣一個對象,生命怎么去受苦,都是快樂。在這種付出中,生命會飽滿,獲得意義,如果找不到這個對象,反而是悲哀的。“活著有沒有熱情,有沒有自己執著的事情?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若有淚,為濕最高花。
“我和你介紹的巴黎,絕對不是客觀的,因為我二十五歲在巴黎讀書,我介紹的巴黎是我的二十五歲,而不是巴黎”
如果你有一天過一個很盛大的生日宴會,杯盤狼藉,賓客散盡的那個剎那,大概是最孤獨的時刻。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1看蔣勛說李商隱和王維,常常聯想到紅樓夢,這種很自然的聯想甚至都不需要他在行文中提醒,仿佛太虛幻境的牌坊飄到眼前: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繁華過后,歸于虛無。人說"有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首詩又何嘗不是?我喜歡蔣勛解讀時帶著的浪漫和溫暖,還有一點禪意。 也許,讀到一首詩是在當下,而真正品到它是在某一個瞬間,就像蔣勛說的生命中的停格,那個永遠停在心中的畫面。我將迎來我的下一個停格,在收集一個又一個停格的路上,愿我們越來越好。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2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這首名為《天涯》的五絕,時常出現在蔣勛先生的畫作里。第一次看到時,我很驚訝蔣勛先生的佛性禪心:山光日影,鳥語花香,淡淡斜斜,盡入眼底。后來知道,這詩是唐代李義山的作品,我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這回讀書社指定要看《蔣勛說唐詩》(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一書,我細讀一過之后,了解到這本《說唐詩》,是從美學與文學的角度來引導欣賞唐詩的美學意蘊:畫面感、唐代詩人的生命與宇宙觀。在蔣先生的眼里,唐代的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學的黃金時代,其獨特的燦爛與華美仿佛人生命的一次出走,一次度假,一次異于漢文化傳統農業文明的狂放與豪邁,與異族之風韻類同。他從鋪陳唐代的整個大背景開始,然后重點放在"一篇五人"之上,最后以唐代詩歌形式的完美、成熟收束。"一篇"即以"孤篇壓倒全唐"的張若虛之《春江花月夜》,"五人"是盛唐的王維、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以及晚唐的李商隱。其間,談到唐代詩人大宇宙觀的生命意識和自然流露的驕傲、自負時,還花了一些篇幅談到陳子昂。
作為畫家和美學家的蔣勛先生來說唐詩,完全屬于跨界之作,對詩篇的解讀雖偶有妙思,但鮮有個性和創見(很多見解就是聞一多先生的《唐詩雜論》和林庚先生的《唐詩綜論》里的結論,讀來實在也沒有什么深度和新意),然而就因為跨界和蔣勛先生的名聲,卻帶有很強的普及性,讀的人反而很多,對閑人讀詩詞的確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可是,我合上書本細思,卻只是鮮明地感受到四個字:"美言不信!"內容、表達上紕漏之多,大有焚琴煮鶴、牛嚼牡丹一類煞風景之感。古人云:"開卷有益",真的是開什么卷都有益嗎?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在書籍如汗牛充棟的今天,我們又該如何審視閱讀呢?這就很有說說的必要了。
下面我們先來看些蔣勛先生信口開河的例子:
"滟"是什么?是日光或者月光在水波上的反光,這個字本來是水字邊,又加上一個形容花的艷麗的字。(第33頁)按:滟,水波流動貌,或水滿或水滿而溢出。何時成反光了?這個字難道還有不是水字旁的么?而且"艷"字本也不是形容花的艷麗的,是鮮艷、漂亮之意,是用來指美女的。后引申指色彩鮮明或指有關愛情方面的事。
"甸"是被人整理出來的一畦一畦的圃,就是田。(第35頁)按:甸,古指郊外(古時外城稱郭,郭外稱郊,郊外稱甸)。咋就成田了呢?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凝睇’就是忍住眼淚。"(第176頁)按:凝睇,定睛看也。廣東話中說"看"還用睇字,啥時就成了眼淚了呢?
這些對字詞基本意思的解釋,望文生義,隨意揮灑,令人生畏。
再如對仗音韻方面的,隨手挑幾處:
"卷不去"與"拂還來"是非常好的兩個對仗,只有唐詩才會有這么講究的對仗關系。"白云"和"青楓"也是對仗(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兩句):顏色對顏色,名詞對名詞。(第42頁)按:"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怎么成了"兩個對仗"?只有唐詩講究對仗么?注意"只有"二字!難道宋詩什么的就不講究對仗了哈?還有,"白云"和"青楓"句對仗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非常對仗的句子,形容女子的美。(第167頁) 不是連小學生都知道,"回眸一笑百媚生"跟"六宮粉黛無顏色"不對么?
"悠"韻、"愁"韻、"樓"韻大概是古代詩人用的最多的韻,因為這個韻部的字都很漂亮。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喝酒的"酒",發愁的"愁",秋天的"秋",上樓的"樓",這些放在一起已經很像詩了。(第39頁)按:這幾個是韻腳字,全屬于"十一尤"韻,有那么多韻部么?而且這是用的最多的韻么?詩人喜歡用的韻,難道不是因為情感或韻部寬的原因而是因為字漂亮么?蔣勛先生在這兒似乎隨意發揮了。其實,韻字是有聲音意義的,而"四支""七陽""一先""八庚""十一尤"等韻部,古人寫詩喜歡用,是因為寬韻罷了。
"江潭落月復西斜"中的"斜"字在古代是開口韻,這里押的是"發花"韻(第45頁)按:上平聲"九佳"韻,下平聲"六麻"韻,合稱"佳麻"韻,何來"發花"韻?況且"發"是入聲字,怎能與"花"同韻?
講古詩而沒有嚴謹的遵守格律和音韻方面的知識,只是任意地滿嘴跑火車,越普及,讀的人越多,就越貽害無窮啊!
文化方面的差錯也有很多,我繼續從他講的《春江花月夜》和《長恨歌》中舉例:
初唐時,還有很多五言、四言、六言夾雜的詩句出現,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初唐詩人王勃,他最有名的《滕王閣序》,我想大家在教科書里可能都讀過,他寫:"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關山難越"是四言,"誰悲失路之人"是六言,"萍水相逢"是四言,"盡是他鄉之客"是六言,還是在用"四六"的形式,這是魏晉南北朝的詩人琢磨出來的規矩和結構,一直延續到初唐。(第27頁)蔣勛先生說的是詩的演變吧,竟然拿一篇賦文來做依據!這是哪兒對哪兒啊,連文體都不弄靈清,夫復何言?可偏偏就是《滕王閣序》后面的《滕王閣詩》,卻是一首轉韻的完整的七言詩,其實這就已經是自打嘴巴了。
再看下一句:直到《春江花月夜》出現,我們看到一個很完整的七言詩的形式。(第27頁)要說七言詩完整的形式,漢武帝的《秋風辭》,曹丕的《燕歌行》不就是么?要說完整而完美的七言詩,就初唐時期,在張若虛之前的就有盧照鄰的《長安古意》,王勃的《滕王閣詩》,杜審言的《渡湘江》,以及引領了曹雪芹創作《葬花吟》的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等名篇,與張若虛同時代的沈佺期、賀知章等也都有許多七言杰作,難道能說《春江花月夜》就是七言形式上完整的作品么?
"溫泉水滑洗凝脂"我們看到了文學史上非常少有的對女性肉體的直接描述,"凝脂"這兩個字,大概不是會被經常運用的。也很少會被男子拿來形容女子的身體。(第168頁)早在《詩經 衛風 碩人》里就寫"手如柔荑,膚如凝脂"了好不好!而且從宋代的話本始,及至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說里,哪一個不是喜歡用"膚如凝脂"來形容女子的呢?
這只是我僅在兩篇以張若虛和白居易為主題的演講中摘舉的例子,其實在書中,王維和李白也都十分受傷。歪曲史實,整蠱國籍血統等等,真是興會淋漓啊!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學友們只要去翻翻書,都顯而易見的。在本書里,蔣勛先生總是喜歡將個別說成普遍,將一次說成永遠。說者口滑,聽者耳順,效果呢,的確蠻不錯的。至于文外之旨,生命美學,那你就聽他掰下去好了。
諸位,像這樣不嚴肅的`演講,不嚴謹的寫作而成的書,我認為不讀也罷!
那么,我們該讀些什么書呢?我以為,我們讀書,研究文化和文學,首先要會做加減法!先做加法,后做減法;30歲前做加法,30歲后做減法。加法重要,減法更重要,也更為艱難。減法難做,是因為我們曾經處于文化匱乏狀態,見字而敬,見文而信,見書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膽取舍的心里高度;其次,缺少品鑒高度,青年一代多無法順利閱讀中國文化的傳世經典,整個社會的文化也愈來愈墮落無底線,許多淺妄之徒的作品都顯榮一時、哄傳一時了。更有些所謂的"專家"跨界反串,賺足眼光,但多是人云亦云,甚或紕漏百出。諸如此類。
但是,只要是精神文化,絕對是有品級上的高低之分的,這是文學的高貴之處!記得《紅樓夢》中林黛玉曾推薦香菱去讀王維、李白、杜甫三個人的五律、七律和七絕,他們三人就是唐詩的三座高峰,也代表了三派學問的: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因此林黛玉才推薦香菱去讀他們詩集。所以,在我們這個應該做減法的讀書年代,一句話:必須讀原典!讀高品級的中國文化、文學經典原著!讀書人要從當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裝扮中逃離,濾凈心胸,騰空而起,靜靜地遨游于從《詩經》到屈原、司馬遷、陶淵明、王維、李白、杜甫、蘇東坡、關漢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學星座的蒼穹之中。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讀原典呢?
我認為,吟誦是學習古典詩詞文賦的最佳途徑!
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十講》中就曾提出:"詩寫下來不是為了看的,而是為了‘吟’的。"吟誦,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生命活態,它能深化對文學經典作品的理解。古典詩詞文賦包含了很多文字本身所沒有的意義,但這些意義是附隨作品的聲音一起流傳的。吟誦不僅有旋律、節奏、結構,而且聲音之高下、強弱、長短、清濁,這一切都是用來表達理解的。古人的心態、情緒、意境,只有吟誦的時候最接近、最能體會。古人作詩時,往往一邊構思,一邊吟哦推敲作品的音節的。100年前,每個讀書人都會吟誦,只有吟誦,才能分辨出哪個字音最美,陰聲陽聲哪個最好。所以詩都是"吟"成的。你看,李白"吟詩作賦北窗里",杜甫"新詩改罷自長吟",韓愈"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白居易"終日歌吟如狂叟"……因此,作為我國誦讀古典文學作品的特有傳統方式的吟誦,是作者創作、推敲詩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讀者學習、欣賞詩詞文賦的最佳途徑。
有書友可能會說:"我們朗誦多美啊,何必要吟誦呢?"其實這不是聲音美不美的問題,而是對不對的問題。吟誦與朗誦的區別,在于吟誦是漢語自古以來的讀書腔,是讀我們的聲調型語言的,是正確的,而朗誦是話劇腔,是讀重音型語言的,讀現代文合適,讀古典的詩詞文賦就矯情了,讀不出文氣和詩韻。所以古典的詩詞文賦要吟誦,而不是朗誦。
其實,用吳語吟誦詩詞是最佳方式(當然,粵語、閩南語也好),因為吳語完整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入聲詞發聲急促有力,實乃"漢語之骨".如果用吳語和普通話分別讀一遍杜甫的《佳人》,岳飛的《滿江紅》或李清照的《聲聲慢》等,很明顯可以感覺到,吳語念得更有力,更押韻,更符合原詞的感情特質。這是因為原詞用的是入聲韻,只有念出這些入聲字,才能充分表現出詞的聲情。其實,一直到民國以后的"老國語",都保留了入聲字的,這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尊重,保證了中國文化的傳承。可惜自推行普通話后,取消入聲,人為造成與古代文化的割裂,傳承兩千多年的雅言消失,"興于詩"的傳統也難以恢復,這是中國文化軀體上斫深見骨的傷痕。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是什么?"本"就是修身。《大學》說:"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的各種活動,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為核心的。我們的讀書吟誦,寫詩寫文章,也都是為了修身,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為了活出人的本色!最后,讓我用大荊話為大家吟詠一首古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3要形容這是個什么時代,我想到的詞首先是忽悠,可是這個詞常見的解釋都不能得其神韻。我一直想給忽悠下一個準確的定義,發現很難,除非輔之以一些描述。首先,忽和悠都是動詞。平常我們講忽閃,講晃悠,忽就是閃,悠就是晃。然而,忽和悠又都是形容詞。忽者,短暫也;悠者,久長也。你要說什么什么的十萬分之一,那就用得上忽了,十忽等于一絲。但悠久啊悠長啊悠遠啊,悠便是好久好長好遠。現在,我們可以想象了:有那么一個人,好像拿著個手電筒,在你眼前晃啊晃啊,閃啊閃啊,你暈了,像被催眠了。于是,你不再是你了。一會兒工夫,你被騰挪到另外一個你本來不在的立場觀點上去了。總之,你就依了他了。忽焉在此,悠然在彼。等到你悠悠醒轉,會發現已然到了一個你不認識的地方,你悔恨,你羞愧,你對真相的認識會清晰得發疼。
“東村姓施的姑娘就叫東施,西村姓施的就叫西施……”我讀蔣勛,是從《南方周末》(2011年11月3日E26版)上他講《美,看不見的競爭力》的演講錄開始的。但他講著講著,我好像夜航船中那個腳都不敢伸直的小和尚,漸漸從高談闊論中聽出些破綻來。
蔣勛說,越王勾踐一次給吳王夫差送去十幾個美女做間諜。我記得只送了兩個,一個西施,一個鄭旦。效顰的東施沒有送啊,怎么可能“她擺出各種姿勢,夫差都不太看她”? 《莊子·天運》明明說東施是西施鄰里之“丑人”,勾踐敢送給夫差么?不敢送的。
蔣勛又說:“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所有人知道的美已經不是美了。”老子這句話不能這么解釋吧?所有人都知道美之為美,丑也就為人所知了。這解釋是由后文“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等等所決定的,古來沒有異議的。
蔣勛還說:“鐘嶸寫《詩品》、謝赫寫《畫品》,把詩人、畫家分為九品。很多詩人寫了大量的詩,但是‘下下品’,陶淵明的詩‘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簡直像白話,但他把詩的思辨品質拉到了極致,所以是上上品。”我覺得,你要說陶淵明詩是上上品,就不要扯上鐘嶸的《詩品》,因為偏偏是鐘嶸的《詩品》把陶淵明放在中品里。你這么掰,會讓人誤認為鐘嶸本來是列陶詩在上上品的。
簡直都不大想跟他爭論“氣味到底是什么”這一復雜的問題了:蔣勛說“它是肉體生命已經不在了,還在空氣里流動著的東西”,我認為肉體生命如果還在,空氣里也會流動著氣味。不能說聞香識女人,那女人就一定不在了。
最后,蔣勛談到了他的老師佛陀:“我最敬佩的老師佛陀沒有寫過一本書,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佛經,不過是他學生的筆記,所以開頭總是說‘如是我聞’。有一天佛陀不想講課了,就拿一朵花給大家看。他的意思是說:我一生講的經,就在那朵花里,你懂得了那朵花,就懂得了生命本身。”以我之寡聞陋見,只知道禪宗講出處,都用《五燈會元》里“世尊昔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的故事。但此外沒有在任何地方聽說過,釋迦牟尼拈花給大家看是不想講課了,而且還有那么深奧的生命美學在花里頭。
我想我是遇見大忽悠了。本來給忽悠一下,沒迷魂就是了,可是寒假里逛書店,發現《美,看不見的競爭力》一書赫然在展示臺上,翻翻目錄,里面講《富春山居圖》,講《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講《長恨歌》,都是很有競爭力的話題,就買了一本回來拜讀,讀的過程非常刺激。鑒于蔣勛的影響力之大,便去圖書館找了他更多的書來。寫這篇文章動因有二,一是想搞搞清楚什么叫忽悠,二是過春節百事俱廢,也確實比較無聊。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4《蔣勛說唐詩》作者為蔣勛。早在高一時,語文老師便推薦過此書。然而快高三了,我才翻開此書。
除了第一講概述唐朝及其文化,第二講賞析了《春江花月夜》外,其余幾講都是圍繞某一位詩人展開。當然,《春江花月夜》似乎也是圍繞著張若虛展開的。不過第二章主要講的還是本詩的內容。
“春江花月夜”連用五個意象。在詩中也可以看出,五個意象之間,各有一個隱藏的“逗號”,不能將其中的任何兩個或多個意象連起來。這便是尊重五個主題的獨立性。有次也可以看出其實唐詩,也是在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生命個體也包括了有生命活動的,比如“花”,也有沒有實際生命活動的,例如“春”。
在《春江花月夜》里有這句詩“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對歷史的追問。蔣勛作者覺得這是哲學上的追問,忽然把人從現象中拉開抽離,去面對蒼茫的宇宙。這便是對遙遠時間的追溯,甚至可以說是質問。這跟現在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問題,也極為相似早在春秋戰國,屈原的《天問》在吶喊地問一個又一個自然現象。古人在由衷地,發出科學,或者說是哲學問題。
唐詩,也很開放,似乎沒有多拘束。我很想問,白居易究竟有沒有看見過楊貴妃從溫泉里出來的樣子,或者說在《長恨歌》里的“溫泉水滑洗凝脂”是不是他的想象。此后,就很少出現如此的描寫了。這也是對唐代美學的一種反應吧。
所以讀唐詩,可以看到唐朝的許多許多。
寫現在看起來是“情詩”的李商隱,在這一講里,有一個標題,叫“晚唐的生命情調”,聽著挺傷感的,因為又到了一個朝代的盡頭。寫下“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內心是如何的?看起來有些豁達,畢竟心有靈犀的人還是有的,看起來又有點傷感,心有靈犀之人,究竟在何處呢?李商隱用多情女子的口吻寫下,看起來心事重重。古人的內心,無論男女,尤其是詩人,其實都是很細膩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也是這種生命狀態嗎?
不過在此也不得不說,依我愚見,古詩中題材過少,以愛情,親情,思鄉,邊塞,被貶官之后的`所見所感為多。精神生活在唐朝,也沒那么充實啊。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5要說喜歡的書嘛,那真的是數不勝數了,要說最喜歡的書,那真的就只有《蔣勛說唐詩》了。
說到喜歡這本書的原因,那就說來話長了。《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去年老師曾讓我們背過每一節的主持人開場白。今年的詩詞大會也剛剛落下帷幕,陳更姐姐獲得了總冠軍。說到陳更姐姐,我就感慨萬千,畢竟是個“四朝元老”,我也是看著她從第一季的詩詞大會一直到第四季。她說:“我的詩詞啟蒙讀本是蔣勛的《蔣勛說唐詩》”。咦?這本書我不是也有嗎?我便去書柜里將這本書找出來,第一次全情投入閱讀起來。
讀著讀著發現自己對這本書愛不釋手了。去年暑假老師叫我們背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我可是分了幾天才硬生生的把這首詩背出來的。可是在這本書里,作者將每一句都講解得十分細致,每一句都仿佛是一個畫面呈現在我的面前,讓我看了恍然大悟。比如說“月照花林皆似霰”這句。在背這句的時候,我總是很難理解“霰”這個字,這個字是指什么呢?通過閱讀我知道,霰是說在夜晚時,水汽結成一種薄而透明的東西在空中飄。讀到這,我不禁感慨,早看這本書就好了,想想之前背詩的時候折騰得死去活來,后悔啊。
在詩詞大會第十場時,有一個成語飛花令的環節。其中一位選手胡警官說“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成語是青梅竹馬。隨后陳更姐姐說“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成語是兩小無猜。讀后感·點評嘉賓夸陳更姐姐聰明,為什么聰明呢?讀了《蔣勛說唐詩》后我明白了,原來這兩句詩都出自于李白的《長干行》。我們常在生活中用到這兩個詞,卻不知道這是李白留下的偉大遺產。蔣勛老師對詩句內涵、詩歌的意境用細膩妥帖的語言,娓娓道來,似一位可親可敬的長者在晨曦中緩緩講述有關詩歌的故事,令我不知不覺沉醉其中。
感謝《蔣勛說唐詩》這本書,讓我不再為背古詩詞而煩惱,也讓我愛上古詩詞。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6在讀《蔣勛說唐詩》之前,我以為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嚴肅的文學研究作品,但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感覺到了,唐詩也是五顏六色。
這本書通過介紹唐朝各個時期的六位詩人,講述了唐朝的興衰與唐詩文化隨之的發展和變化。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令我對這首本以為已耳熟能詳的詩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
《將進酒》的狂放不羈,《蜀道難》的大膽想象,李白作詩不受格律束縛,反而善加運用,我感受著《蜀道難》多變的韻律節奏,體會著李白用多變復雜的節奏韻律所表現出的蜀道崎嶇難行,地形陡峭險峻的特點。
安史之亂時期的詩圣杜甫,關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們二人有很多描寫戰亂,兵役重壓下百姓的苦難和無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賣炭翁》的解讀,令我更深入地了解詩人心里的悲哀和憤慨。而作者以兩首詩對比白居易寫《長恨歌》,表現出詩人的心境變化,令人感嘆。
李商隱的時代已是晚唐,昔日繁華只似大夢一場,在李商隱的詩中見到“向晚”,“凋碧樹”,“夕陽”等意象,總讓人感到一絲感傷。而有時,又有一種對生命的感悟。我讀了這本書后,感到自己明白了那個時代的詩人們那難言的情感……
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想開放,才有了李白的隨意瀟灑;有了安史之亂這樣的戰亂時期,才有了杜甫這般的憂愁悲憤;有晚唐繁華落盡,才有了李商隱的感傷嗟嘆。不同的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偉大,而作者則帶領我們去真正理解,感受這份偉大。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7誰現在還會讀唐詩?想一想,心里有些吃驚,似乎只有中文系的部分學生和牙牙學語的孩童。這當然也是現實的需要,它實在不能帶來什么經濟效益。當下顯然不是一個讀詩的時代。讀詩既沒有時間和心情,也不能改善生存環境。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需要一些詩歌的味道。比如,當有一天面對青山碧水時,我們往往興奮起來得手舞足蹈,急切地想表達點什么,卻似乎只能在“啊啊”聲中悻悻地放下手臂。當我們在觥籌交錯之間,想文雅一下生活時,卻只能詞不達意地說著各種說辭或各類段子,請對方下酒。第一個場景很靜美,第二個場景很熱鬧,詩似乎都不能與之相融。但在唐代,詩充盈于生活的各種場景,那時的詩人面對美景可以吟誦抒發,面對美酒可以高唱豪飲。
這么說,你會說,那是在唐代呀,現在怎么可以!唐代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蔣勛說,唐朝就像漢文化一個短暫的度假期,是一次露營。但我們對那樣的露營豈能無動于衷?唐朝是一次短暫的出走,唐詩里的燦爛與華美讓我們感動和嫉妒。我們期望“夢回唐朝”。那么,怎么回去?
蔣勛告訴我們,要讀點唐詩。因為,唐詩是一粒珍珠,值得我們關注和珍惜。蔣勛說,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年,有很多文學實驗,這些實驗是在為一個大時代的到來做準備,準備文字,準備聲音,準備詩的韻律與結構,這個過程就是琢磨“唐詩”這顆珍珠的過程。唐代是詩的盛世,經過幾百年“水到渠成”的積累準備,唐詩綻放出燦爛與華美的氣質,那么多詩人像彼此有約定一樣同時誕生,欣然相攜著來赴詩的盛會。
蔣勛是怎么來讀唐詩的呢?他先講“大唐盛世”,有了真正的“盛、大”,唐朝才是一場精彩的戲,那么多詩人才能在這個舞臺上留下自己的傳奇,并共同奏響一部空前絕后的交響樂。蔣勛講的第一首詩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在這首詩里,他認為應將題目中的五個漢字分解開來,即春天不必用來形容江水,花朵、月亮不必形容夜晚,“春、江、花、月、夜”是知己,也是陌路,偶然相逢,又各自離去。在分析了每句詩的含義后,蔣勛說,這首詩從“用字、用句到哲學思想與文字的華美,都到了完美的境地”,這其實不是張若虛個人才氣的表現,而是時代的水到渠成。沒有魏晉時期的清談,沒有“四六駢文”的練習,就不會產生擁有這樣胸懷與氣度的詩人,也不會產生具有如此明顯宇宙意識的“孤篇”巨制。
宇宙意識在唐代被詩人們凸顯出來,因此唐詩展現出宏大的格局。這是因為,唐代的詩人總是在跟月亮、太陽、山川對話,他們的生命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間中。也因此,他們才會吟誦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孤獨空運,描繪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浩茫蒼涼,發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問……
在蔣勛的唐詩講解中,他多次提到“農業倫理”,并不斷說唐代如何沖破農業倫理。什么是農業倫理?簡單地說,就是日常的生活規矩,應該怎么著,不該怎么著。唐代是出走的露營,不怎么遵循這個倫理。與“農業倫理”對應的,似乎是出走與清狂。在唐代,它顯現為“貴游文學”,繼承著南朝王謝子弟的傳統,顯示出豪華、奢侈的風尚,對青春、豪氣、揮霍等等進行直接的歌頌。這也構成了唐詩的主體精神。王維的《洛陽女兒行》、李白的《將進酒》都有對揮霍無度的歌頌。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8在講到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李白、杜甫時,蔣勛談到,“在中國的整個思想極度成熟,文學達到登峰的時刻,李白體現了老莊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體現了孔孟哲學的最高完成”,兩人同時分享了大唐盛世的詩歌高峰,李白是詩仙,才氣橫溢,不遵守人間的規則;杜甫是詩圣,在群體的生活中進行自我錘煉,承擔起知識分子對家國的使命與責任。蔣勛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兩個部分:像李白一樣對個體生命完成的追尋,因之放歌山林;像杜甫一樣回到塵世間,對最卑微的生命充滿同情與悲憫。我們一千多年來對兩人優劣的討論,是一個很大的精神浪費,因為文學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讓之開闊。
唐朝的詩人除過具有宇宙意識,反抗農業倫理外,還具有深沉的擔當意識。這之間大概有一個過程,先是有宏大的氣象,指天問地,高歌豪飲;但等到“漁陽鼙鼓動地來”,平靜的繁華生活被打破,更多的詩人開始記錄社會底層被政策體制壓迫的苦難狀態。杜甫在顛沛流離的逃亡流浪中,放下長安水邊的麗人(《麗人行》),開始關注兵車(《兵車行》),描繪官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埋怨秋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文學帶來的壓力,留著整個歷史當中,變成一種良心。
杜甫介入現實的巨大努力,被白居易、元稹等人很好地繼承起來。他們這些知識分子出于一種自覺,發起古文運動,希望文學能夠走向非常淺白的道路,與社會改革結合起來。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對“文以載道”反感,覺得里面是八股教條,但成年后,會逐漸覺得這種反省和批判的動人。白居易認為文學的格律、形式、文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如果不寫出“生民病”,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自覺,要面臨巨大的壓力,但他們還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文字成為重要的社會批判力量。所以,寫了“花非花,霧非霧”白居易不再去寫《琵琶行》與《長恨歌》,而是努力關注新豐折臂翁、白頭宮女等等,去記錄和揭開底層弱勢群體的災難、孤獨與苦寂。
對于李商隱的詩歌,蔣勛將之置入晚唐的整個氛圍中去分析。他說,到了晚唐,大唐盛世、李白的故事成了傳奇,武則天、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也都成了傳奇,李商隱時代只能是對唐代華麗的追憶,李商隱大量的無題詩充滿了幻滅與眷戀的糾纏。蔣勛將這類文學定之為“頹廢文學”,反映出繁華后的反省與沉思。而讀李商隱的詩,主要是體味晚唐這種在繁華過后慢慢暗淡下去的氣息,而不是通過論文去分析其中的種種折射。“畫面本身只有一個內容,任何人將自己投射進去,其實都可能是錯的”。
中文系白衣飄飄的時代雖是明日黃花,牙牙學語的孩童卻是生生不息。喧囂紅塵無法映出唐詩的色彩與價值,但我們的生活之中卻不能沒有唐詩的氣息。遠離唐詩,是因為我們要面對現實的無奈;親近唐詩,是因為我們需要安靜地面對內心。出入唐詩,我們的身心才可能更趨平衡、更趨健康。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19《蔣勛說唐詩》作者為蔣勛。早在高一時,語文老師便推薦過此書。然而快高三了,我才翻開此書。
除了第一講概述唐朝及其文化,第二講賞析了《春江花月夜》外,其余幾講都是圍繞某一位詩人展開。當然,《春江花月夜》似乎也是圍繞著張若虛展開的。不過第二章主要講的還是本詩的內容。
“春江花月夜”連用五個意象。在詩中也可以看出,五個意象之間,各有一個隱藏的“逗號”,不能將其中的任何兩個或多個意象連起來。這便是尊重五個主題的獨立性。有次也可以看出其實唐詩,也是在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生命個體也包括了有生命活動的,比如“花”,也有沒有實際生命活動的,例如“春”。
在《春江花月夜》里有這句詩“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是對歷史的追問。蔣勛作者覺得這是哲學上的追問,忽然把人從現象中拉開抽離,去面對蒼茫的宇宙。這便是對遙遠時間的追溯,甚至可以說是質問。這跟現在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一問題,也極為相似早在春秋戰國,屈原的《天問》在吶喊地問一個又一個自然現象。古人在由衷地,發出科學,或者說是哲學問題。
唐詩,也很開放,似乎沒有多拘束。我很想問,白居易究竟有沒有看見過楊貴妃從溫泉里出來的樣子,或者說在《長恨歌》里的“溫泉水滑洗凝脂”是不是他的想象。此后,就很少出現如此的描寫了。這也是對唐代美學的一種反應吧。
所以讀唐詩,可以看到唐朝的許多許多。
寫現在看起來是“情詩”的李商隱,在這一講里,有一個標題,叫“晚唐的生命情調”,聽著挺傷感的,因為又到了一個朝代的盡頭。寫下“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內心是如何的?看起來有些豁達,畢竟心有靈犀的人還是有的,看起來又有點傷感,心有靈犀之人,究竟在何處呢?李商隱用多情女子的口吻寫下,看起來心事重重。古人的內心,無論男女,尤其是詩人,其實都是很細膩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不也是這種生命狀態嗎?
不過在此也不得不說,依我愚見,古詩中題材過少,以愛情,親情,思鄉,邊塞,被貶官之后的所見所感為多。精神生活在唐朝,也沒那么充實啊。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20此書共分為七講:《大唐盛世》《春江花月夜》《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看目錄可能覺得有些奇怪,前兩講未用人名作題,后五講題目全是唐朝詩人的名字,看起來很不對稱。不對稱也是一種美,文學從來就離不開社會背景和歷史政治等環境,詩詞歌賦從來不會獨立存在。
《大唐盛世》從11個角度講述了唐詩產生的社會背景、當時的政治文化、之前的語言特點、唐詩的美學形式等等相關元素——“詩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經過琢磨的......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就是琢磨唐詩這顆珍珠的過程。”這個比喻新穎貼切,蘊意深遠。
這顆珍珠打磨出來,無可替代地成為世界文化浩瀚長河中最耀眼的一顆夜明珠,蒼茫遼闊,俠肝義膽,絕世獨立。也如作者所說:“唐代的文化有非常貴族化的部分,很強調個人的物競天擇,生命可以在面對自然的時候把自己的極限活出來......唐代是文學史上少有的一個時期,個人有機會把自己解放出來,而不再是被當作群體的角色看待,個人就是純粹的個人。”
《春江花月夜》是蔣勛推薦的首篇唐詩,其作者張若虛留存下來的詩作僅兩篇,蔣勛認為不能把《春江花月夜》看作張若虛個人的才氣表現,是代表初唐時期一種前所未有的遼闊精神,是一種在空間和時間上開始伸展的美學,便將這篇繼承老莊思想、孤篇壓倒全唐的典范列為唐詩第一。蔣勛將《春江花月夜》五個字分別理解為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和夜晚五個名詞,組合起來是一首交響曲的五個樂章,迷離錯綜,意象豐富,各自獨立,燦爛華美,展向宇宙。
36句分為9個片段來品讀,有對生命獨立性的歌頌,有對孤獨感的展開,有對天地無私的延伸,“何處春江無月明”其實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結構之精煉,對仗之講究,思考之自負,格局之包容,空間之蒼茫,宇宙之磅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如果你對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來不存在的東西,都會變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
一首詩,除開對錦繡河山的贊美,還蘊含著一種時代精神,一種生命歸宿。閑潭夢落花,瀟湘無限路都是尋找生命歸宿的痕跡。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文人張若虛行走在春天的花好月圓夜,來到北馬南船的交界,面對長江流水,一邊想回家,一邊在思考生命歸宿。蔣勛認為這是一種文化歷史感的水到渠成,“......單純在文學上努力是不夠的,還要關注文化,只有整個文化格局發展到一定程度,文學才能應運而生。
”這也是我們現在提倡的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與發展,文學才能自信與發展。真正的好詩,不是陽春白雪,也不是高處不勝寒,它是一種生命狀態,也是一種人生經驗,或許零碎,或許深藏,或許遺忘,但它一直存在著。或許有一天,你在異國他鄉,你在天涯海角,詩突然就活過來了,你看到了空里流霜不覺飛,也看到了江天一色無纖塵。好詩,一直都能夠和生命對話。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08-18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07-15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11-14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12-12
蔣勛說唐詩讀后感(精選6篇)01-19
蔣勛金剛經全文誦讀11-02
蔣勛細說紅樓夢聽課心得10-19
《杜司勛》李商隱唐詩鑒賞11-04
《杜司勛》唐詩原文及鑒賞10-29
《唐詩宋詞》讀后感范文11-29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關于唐詩三百首的讀后感 《唐詩三百首》讀后感500字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