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名言短句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9課時
日期:2023-02-28 03:47:5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互联网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時間:2022-01-06 14:24:45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为你推荐:
  • 傷感歌曲說說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時間:2022-01-06 14:24:45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一、方案的寫作結構

      1、標題。方案的標題可分為全稱式和簡明式兩種,而又以全稱式居多。凡由單位、事由、文種三要素構成的為全稱式;由事由、文種二要素構成的為簡明式。

      2、署名落款。方案既無須在標題中標明時間,又不完全是將生成時間放在文末,而大多是將其列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的特定位置。

      3、正文部分。工作方案大都由以下兩部分構成:

      首先是導言或引語。引言要求簡明扼要地交代預案或方案制訂的目的、意義和依據,一般是以“為了……根據……特制定本方案”的慣常形式來表述的。這是方案、預案生成的基礎,一定要有,否則,就失去了制訂的意義和依據,就是盲目隨意的,因而一定要抓住要害和實質將其簡明扼要地表述清楚。在例文中,引言強調制定本方案是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開展工會工作”,簡要地交代了方案要達到的總目標。

      二、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1

      教學內容:

      第25~26頁,例2、例3及練習四的第3~8題。

      教學目的:

      1、過分小組倒水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過小組活動,實驗操作,巧妙設置探索障礙,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正確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

      每生準備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模具,大米,水,沙子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錐有什么特征?(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圓錐的特征:底面、側面、高和頂點)

      2、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并板書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二、新課

      1、教學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使學生明確求圓柱的體積是通過切拼成長方體來求得的.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指出: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得到計算圓錐體積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通過演示,使學生發現“這個圓錐和圓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們通過實驗,看看它們之間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組織學生實驗分組合作學習

      (4)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教師讓學生注意,記錄幾次,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5)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

      學生敘述實驗過程并總結結論,得出計算公式

      板書:圓錐的體積= 1/3×圓柱的體積=1/3 ×底面積×高,

      字母公式:V= 1/3Sh

      2、教學練習四第3題

      (1)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圓錐的底面積和高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對照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代入數據,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四第4題。

      4、教學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圓錐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這堆沙堆的的體積。

      (2)要求沙堆的體積需要已知哪些條件?(由于這堆沙堆近似圓錐形,所以可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來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積和高)

      (3)題目的條件中不知道圓錐的底面積,應該怎么辦?(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算出麥堆的底面積,然后根據圓錐的體積公式求出沙堆的體積)

      (4)分析完后,指定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將計算步驟寫在教科書第26頁上.做完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最后得數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四的第7題。

      學生先獨立判斷這三句話是否正確,然后全般核對評講。

      2、做練習四的第8題。

      (1)引導學生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

      ① 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什么?

      ③ 求出這堆煤的體積后,應該怎樣計算這堆煤的重量?

      (2)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3、做練習四的第6題。

      (1)指名學生先后回答下面問題

      ① 圓柱的側面積等于多少?

      ② 圓柱的表面積的含義是什么?怎樣計算?

      ③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學生把計算結果填寫在教科書第28頁的表格中,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練習

      1、填空

      (1)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

      (2)等底等高的圓錐體是圓柱體體積的( ),圓柱體是圓錐體體積的()。

      (3)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3立方厘米,圓柱體的體積是()。

      (4)體積和底面積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柱高5厘米,圓錐高()。

      (5)體積和高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錐底面積15平方厘米,圓柱底面積是( )。

      (6)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比圓錐的體積大( )。

      2、判斷

      (1)圓柱體的體積一定比圓錐體的體積大 .

      (2)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的1/3.

      (3)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的體積都等于底面積×高。

      (4)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且底面積相等,那么他們的體積相等。

      3、補充習題

      (1)一堆煤成圓錐形,底面半徑是1.5米,高是1.1米。這堆煤的體積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的煤重約1.4噸,這堆煤有多少噸?

      (2)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直徑是28.26平方米,高是2.5米用這堆沙在10米寬的公路上鋪2厘米厚的路面,能鋪多少米?

      (3)一堆圓錐形的煤體積是12立方米,底面積是6平方米,高是多少?

      (4)在一個底面半徑是10cm的圓柱形水桶中裝有水,把一 個底面半徑為5cm的圓錐形鐵錘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了1cm,試問鐵錘的高是多少?

      (5)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比圓錐的體積多24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五、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是如何準確地記住圓錐的體積公式的?

      教學反思:

      從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來看,主要是構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這一概念的認識,而這一認識的形成,靠文字和觀摩演示都是蒼白無力的,它需要學生發自內心的需要,全身心的體驗,使學生在實驗中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進行對比和反思,悟出等底等高的必要性,從而明確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三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通過畫圖的方法,探索長方形長和寬的變化關系,進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 經歷探索活動,了解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重點:

      探究長方形面積不變時,長與寬的關系。

      教學難點:

      發現表示反比例曲線圖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正比例關系的意義是什么?怎么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正比例的圖像呢?

      2、你還記得表示積一定,兩個乘數之間的關系圖嗎?把積是12的方格圈起來,可以連成什么線?

      3、說一說。

      (1) 兩個乘數的變化情況。

      (2) 兩個乘數成什么關系?

      (3) 你有什么猜想?

      二、探索新知。

      用X、Y表示面積為24平方厘米的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長,他們的變化關系如下表。

      x/cm 1 2 3 4 6 8 12 24

      y/cm 24 12 8 6 4 3 2 1

      1、說一說長與寬的變化情況。(小組交流)

      2、這里哪個量一定?

      3、面積一定時,長方形的長與寬有什么關系?(小組討論)

      板書:長×寬=長方形面積(一定)

      4、根據上面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8個長方形。(每格代表 1 cm2)

      過程要求

      (1) 出示方格紙,并標明X、Y軸上的數字。

      (2) 教師邊講解,邊畫長方形。

      (3) 學生接著畫。(直接在課本上完成)

      5、連接圖中的點A,B,C,D……

      (1) 猜一猜:圖中的點A,B,C,D……在一條直線上嗎?

      (2) 師生一起連線,驗證自己的猜想。

      三、課堂小結

      說一說表示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和反比例關系的關系式和圖像的區別。

      四、鞏固練習

      面包的總個數不變,每袋裝的個數與袋數如下表。

      每袋個數 2 3 4 6 8 12 24

      袋 數 12 8 6 4 3 2 1

      (1)每袋個數與袋數有什么關系?說明理由。

      (2)把上面的數據制成圖表。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將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能在方格紙上準確建立一個點和一個數對得對應。理解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2、過程和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展示等活動,體會圖形按相同的比擴大或縮小的實際意義。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在研究圖形的放縮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圖形的相似。感受學習比例尺的必要性。 欣賞圖形的美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照片:集體照

      師:謝老師想把咱們班的集體照放進想框里,怎樣把它放進去呢?(復制粘貼)

      師:看著這張照片,有什么感覺?

      師:是的,生活中有很多縮小和放大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投影出示課題:圖形的放縮)!

      二、笑臉圖大變身

      1、初步感受圖形的放縮

      師:(出示1張賀卡圖片)這是一張賀卡,(邊說,邊操作,得到的三張賀卡)與原來的賀卡相比,怎么樣?

      生:一樣(不一樣)。

      師:看完之后,你想說點兒什么?你認為哪一張跟原圖最像?為什么?(記住和原圖比:都是長方形的,是長變了還是寬變了?)

      學生小組討論,發言。

      2、深入探究圖形的放縮

      師:為什么同樣的賀卡,在進行了變化之后,有的與原圖相像,有的不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這其中的奧秘。(教師出示將方格圖照賀卡圖片。)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并結合相關數據思考并分析:誰畫得像?為什么?

      請代表把你們剛才交流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代表發言,集體指正。

      師:看來只有長和寬都按照相同的比來畫,才能畫得和原圖相像。

      (說明: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適當的板書寫出比。)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中的三幅圖研究所畫圖的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讓學生體會只有按照相同的比來畫,畫的圖才像。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它的實際意義。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領悟圖形放縮的規律和奧秘。

      三、畫一畫

      師:有了圖形放縮的經驗,接下來我們要畫一畫。拿出自己的作業紙,自由設計圖案,并將圖形進行一次放大或縮小,畫完后,在四人小組里面把你自己畫的情況、畫的方法向組內同學介紹一下,同時告訴大家你所畫的這個圖長和寬與原圖的長和寬的比分別是多少。開始吧。(作業紙上分別有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集體展示、反饋。

      【設計意圖】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畫圖過程,培養了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學生在思考中去操作,在操作后再思考,不但形成了技能,而且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四、生活中的應用

      師:今天我們大家一起研究了圖形的放縮,請同學們想一想,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應用到圖形放縮的知識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在生活中,把物體放大或縮小的現象是經常遇到的,學習并運用這些數學知識可以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

      五、神奇的小貓

      師:看來同學們是非常留心生活中的數學,現在,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到游戲中去體會圖形的放縮。(出示探究活動)

      師:這是一只名叫樂樂的小貓。根據我們學過的數對的知識,你能將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正確的填寫出來么?(可嘗試標出相應的坐標圖,便于找出具體的位置)

      教師指名補充表示小貓樂樂輪廓的點的數對。

      師:小貓家族中還有三只小貓:天天、晶晶和歡歡,(表格中呈現名稱)請你根據具體的要求講表示它們輪廓的點填寫在表格中,并觀察數對的規律,猜一猜:哪只小貓最像樂樂?之后通過在方格紙上描點、連線來驗證自己的猜測。

      學生活動、探索。

      匯報展示(說一說你的猜測、依據以及驗證結果)。

      【設計意圖】本環節結合具體的活動和實例,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神奇的小貓”的探究活動,通過在方格紙上畫小貓圖,以及討論哪只小貓長得更像樂樂,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比例尺的廣泛應用。

      六、小結

      今天我們在活動和游戲中體驗了圖形的放縮,下課后就請同學們到生活中繼續去體驗生活中的放大與縮小。

      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4

      課題:倒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p27倒數的認識,練習六全部習題。

      教材簡析:這個內容是在分數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后面學習分數除法作準備的。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注意突出倒數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它們具有互相依存的特點。

      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倒數的概念,掌握求倒數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過程:

      一、用漢字作比喻引入

      1、師指出:我國漢字結構優美,有上下、左右……結構,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顛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吳”字一顛倒呢?(吞)……一個數也可以倒過來變為另一個數,比如“3/4”倒過來呢?(4/3)“1/7”倒過來呢?(7/1也就是7)這叫做“倒數”,隨即板書課題。

      2、提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想到了什么?

      (學生各抒己見)

      師生共同確定本節課的目標——研究倒數的意義、方法和用處。

      二、新知探索:

      1、研究倒數的意義

      師:請大家看書p27第3行的結語:乘積等于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學生自學后,問:有沒有疑問?

      師引導學生說出:倒數是對兩個數來說的,它們是互相依存的。必須說,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而不能孤立地說某一個數是倒數。

      2、學生自主舉例,推敲方法:

      (1) 師:下面,請大家各自舉例加以說明。

      (2)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交流。

      (a、 以“真分數”為例;如:5/8的倒數是8/5……真分數的倒數是假分數。)

      (b、 以“假分數”為例;8/5的倒數是5/8……假分數的倒數是真分數。)

      (c、 以“帶分數”為例;帶分數的倒數是真分數。)

      (d、 以“小數”為例;分兩種情況:純小數和帶小數,純小數相當于真分數,帶小數相當于假分數)

      (e、 以“整數”為例;整數相當于分母是1的假分數)

      學生舉例的過程同時將如何尋找倒數的方法也融入其中。

      3、討論“0”、“1”的情況:

      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要求學生說出想的過程(因為1與1相乘得1,所以1的倒數是1.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沒有倒數。)

      4、總結方法:(除了0以外)你認為怎樣可以很快求出一個數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看看書上是這樣寫的嗎?(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成就感,自己說的居然和書上的意思一樣)

      三、反饋鞏固:

      1、完成“練一練”。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重點問:“8”的倒數是幾?

      2、練習六5(判斷)

      3、補充判斷:

      a、a是自然數,a的倒數是1/a。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12-21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26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教案01-07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復習12-02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第五單元測試12-18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試題11-12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我眼中的陶淵明01-03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我眼中的林沖01-03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我眼中的李清照01-03

    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作文600字12-21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微信語錄人生感悟經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