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賞析
遣興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愛好由來著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詩歌賞析:
詩的大概意思是“由于自己十分愛好詩歌,所以總是想寫出質量高的作品來,越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越是感到下筆很難。”作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一首詩的初稿出來后,還要反復推敲,字斟句酌地修改幾百上千遍,就像阿婆還是年輕時那樣十分愛美一樣,未梳好頭是不許別人看的。
縱觀歷代有大成就的詩人,他們從來都是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作品的。唐代的盧廷讓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的說法;苦吟詩人賈島有“推敲”的美談;詩圣杜甫有“為人性愛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風又綠江南岸”反復修改的趣聞。正因為他們對待自己的作品是這樣的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才有了那些流傳千古的奇文佳句。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性靈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袁枚少有才名,擅長寫詩文,乾隆四年(1739)24歲參加朝廷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大司寇(刑部尚書)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外調做官,曾任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推行法制,不避權貴,頗有政績,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好友錢寶意作詩頌贊他:“過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領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應。”他亦作一副對聯:“不作高官,非無福命祇緣懶;難成仙佛,愛讀詩書又戀花。”自此,他在隨園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他在給友人程晉芳的信中說:“我輩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誕,當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年游歷南方諸名山,與詩友交往。生平喜稱人善、獎掖士類,提倡婦女文學,廣收女弟子,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與趙翼、張問陶(船山)并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
文學生涯:
袁枚與趙翼、張問陶并稱乾嘉詩壇性靈派三大家。他活躍詩壇40余年,有詩4000余首,基本上體現了他所主張的性靈說,有獨特風格和一定成就。袁詩思想內容的主要特點是抒寫性靈,表現個人生活遭際中的真實
感受、情趣和識見,往往不受束縛,時有唐突傳統。在藝術上不擬古,不拘一格,以熟練的技巧和流暢的語言,表現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藝術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靈巧的藝術風格。其中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兩類:即景抒情的旅游詩和嘆古諷今的詠史詩。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峽江寺飛泉亭記》[2]等,駢文如《與蔣苕生書》、《重修于忠肅廟碑》等,傳為名篇。 袁枚又是乾、嘉時期主要詩論家之一。繼明代公安派、竟陵派而持性靈說。《隨園詩話》及《補遺》、《續詩品》是他詩論的主要著作。《隨園詩話》除闡述性靈說以外,對歷代詩人作品、流派演變及清代詩壇多有評述。《續詩品》則是仿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韻文簡括詩歌創作過程、方法、修養、技巧等具體經驗體會,即所謂創作“苦心”。與公安派相比較,袁枚的性靈說更有反道學、反傳統的特點,指出詩并非說教的手段,而要抒寫性靈。他把“性靈”和“學識”結合起來,以性情、天分和學習為創作基本,以真、新、活為創作的追求。他并不一概地反對詩歌形式的聲律藻飾、駢麗用典等講究,只要求從屬于表現性靈。袁枚的性靈說較公安派前進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認為是明、清性靈說的主要代表者。
袁枚文學思想還廣涉文論及文學發展、文體作用等各個方面,在當時有進步意義。但他的文論不及詩論影響深廣。
【遣興賞析】相關文章:
《遣興》原文及賞析09-06
遣興原文及賞析08-29
遣興原文賞析04-30
《西江月·遣興》賞析07-12
西江月·遣興原文及賞析08-29
西江月·遣興|注釋|賞析10-11
西江月 遣興原文及賞析08-17
西江月·遣興翻譯及賞析05-21
《遣興·下馬古戰場》注釋及賞析05-25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 上一篇:《山行》鑒賞 鑒賞山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