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言 → 成长励志散文
讀余秋雨的散文的感悟 讀余秋雨散文讀后感
日期:2023-03-01 16:34:42    编辑:网络投稿    来源:网络资源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時間:2022-02-28 10:34:29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我要投稿
为你推荐:
  • 先做人后做事的說說
  •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時間:2022-02-28 10:34:29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我要投稿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通用2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如何寫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余秋雨散文有感(通用2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

      這兩天我們這里下大雪,窗外雪花飛舞,我窩在家里讀余秋雨散文,心情那么平靜、那么安逸,很久沒有這種感覺,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感情隨著書中的情節起起落落,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

      讀余秋雨散文,作者以論述的方式,帶我走入了中國古典文化的長廊,剖析中國文化長壽的原因,展現五千年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屈原、陶淵明、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一張張偉人的面孔,一幀幀歷史畫冊,展現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脈絡、來龍去脈,讀來令人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

      讀余秋雨散文,好像行走在厚厚的中國五千年歷史之間,體味古代文人的人生起伏、跌宕命運,回顧一個個王朝的命運輾轉、回轉成合,給人一種浩大的歷史畫面感和強烈的沖擊,以古喻今,得到許多感悟。

      余秋雨散文始終貫穿這一條主線,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問。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描述了一副生動的歷史畫面,讀來令人感動。

      余秋雨散文,結合了語言的唯美和藝術的處理,讓你在領略歷史文化的博大的同時,感受漢語語言的精妙和豐富。親切自然的語言、平實無華的文風,講述了一個個經典故事,描繪了一張張大師臉譜,像一個老朋友和你聊家長里短、鄰里親戚,使人感到親切、感到自然,不知不覺中,你會隨著文章的描述,體會文章表達的意境,隨著古代文學家命運的起伏跌宕而心緒不寧,或激蕩難平、或糾結難過,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讀余秋雨散文,讓我的思緒漂到了大師倍出的春秋戰國,體味百家爭鳴的文學盛宴,回到開疆拓土的大漢王朝、領悟司馬遷的忍辱負重與《史記》的文學高度,漂到紛亂掙扎的魏晉年代、體會魏晉名士的風骨,回到盛極一時的大唐、感受唐詩的絢麗多彩,體會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文學脈絡,那一座座巍峨挺拔的文學高峰、那一個個響徹云霄的文學大師、那一篇篇精彩異呈的文學著作,讓自己的內心澎湃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余秋雨散文中貫穿的一條主線,是對于中國文化的追尋,是對文脈的探索,是耕織于中國文人心中那一條無法排譴的惆悵。而這樣一條線索,讓他苦苦尋覓五千年中華文明,從老子《道德經》開始,到屈原的《離騷》、司馬遷的《史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從魏晉風骨、大唐風韻,到王陽明哲學,從老子、孔子、莊子,到阮籍、嵇康,從陶淵明到李白、杜甫,上下求索。暢游于世界各國古老文明之間,從埃及的從未停止追尋的腳步,從未有過片刻的停歇。

      而最使我感動的,是古代一個個極具個性的文人形象,阮籍、嵇康、李白、蘇軾......作者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解讀了一個個文學巨匠的一生,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令人回味無窮。

      讀一本書,在閑暇時候,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而純粹的文學帶給人的是思想的啟迪和感悟,是心靈的凈化和人格的感染。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2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過一本書,也不知道這能不能算作一本書,想必人們對余秋雨散文所作的評論已經是多如繁星了,我此舉不免有些班門弄斧之嫌,我沒有看過所謂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沒有這么高的品味。

      然而對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平足論道,又不免太膚淺了,終究還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誘惑,心靈的撩撥,我想談談這本書。

      這本書是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上海寫作學會會長余秋雨所寫。他是1946年生于浙江,在海內外出版過學術專著多部。出版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余秋雨散文的歷史氣息很濃,像《酒公墓》、《陽關雪》等許多的篇章,其中濃縮了歷史,濃縮了人生。

      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一種情緒。人們往往吧敦煌石窟的罪人歸結于王道士,從一個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當時的那種所謂“官員”的官員的錯,一個國家都如此的了,又何況一個如此無助的人呢?王道士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為華夏子孫無不對此感到悲憤的,卻很少人像余秋雨那樣洞察更深層次的原因。

      文中又這么一段“許多非主課老師卻實在有點認不得了,這些非主課老師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趕來,靜靜地站在路旁,站在樓梯的拐角處,期盼往日的學生能認識他們,我的目光與他們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們的期盼,便快步趕上去,一邊呼喊著“老師”

      一邊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回憶起他們的姓氏。由此可見秋雨心中更有著深厚的師生情誼,友情對秋雨來說也有重要的地位。讀秋雨散文,就如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更有萬象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個人情感。

      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托著他悠遠的憑吊,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著他沉重的喟嘆,白發蘇州、江南小鎮,蘊含著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

      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上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山巷中回想著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他佇立的身影……

      去欣賞他吧,你會發現很多。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3

      昔日古國風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樓華堂淪為草澤,這似乎已是個沒有歷史的時代。萬幸,有這樣一桿筆揮灑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棄固化的時間與地點,只是讓我們被千年不變的信仰所化,走進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風雨千年

      中國的文化歷來與自然生死相依,景與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殼,而成為情感的載體,心頭的哀音。讀《陽關雪》,看陽關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裹挾著曾經胡笳與羌笛的豪壯和邊塞將士的遙遙歸夢,消失在朔風中;讀《杭州宣言》,驚覺這個高貴美麗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員和百姓甘當生態維系者而成就的燦爛成果。“沒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氣候”;讀《莫高窟》,傳神到恢弘的壁畫讓人夢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無可挽救的氣象破滅。到近代,大量壁畫和經書被以及低廉的價格賣出,甚至于被外國人偷竊,被剝離氣韻的空墻,留下的只有愴然血淚……櫛風沐雨,中華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維護與毀滅中艱難前進,根基不曾動搖。

      英魂之祭

      歷史,學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懷。在書中,我體會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時代漩渦中個體的掙扎與超越。余秋雨先生在書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這里,一步之差就會全盤改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心向文學藝術,但他們畢生成果推動的文化進步被讒夫輿論所指,瀕臨毀于一旦。他們并無怒罵,在苦難中表現出優美的高貴,撐過了這些“文化孽力”的毀謗。他們中有蘇軾、黃佐臨、謝晉和巴金,歷史總會站在君臨萬物的高度證明孰對孰錯,他們的生命因對文化的純熱愛鐫刻山河、鏤雕人心。他們傳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艷羨,然而個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獨自體會,默然承擔。今日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毀謗。

      文化無疆

      文明的碰撞產生的可能是進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戰火硝煙。有的是同種文明的內部沖突,例如中東的亂局。這么一片悠久榮耀的土地,被極端主義的沖突鬧得精疲力竭、遍地殘垣。沖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鏗鏘的理由,這就使雙方淪落在極端中無法后退。于是,文明最為集中的地帶變為仇恨最集中的地帶。另一部分是異種文明的戰爭。古有巴比倫、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戰爭,今有美俄、歐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點是,拉長戰線必然會給人們帶來殘酷的適應,對是非善惡界限的麻木。最后,就會放棄思考,喪失尊嚴。這讓我們不得不接受現實,今天的絕大多數災難,已無國家和民族的界限,人類的整體文明才是應予以守護的大道。這種意識有賴于人類共通的文化意識,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國各民。文化無疆,愿各國的兼容并濟能夠帶來和平與發展的契機,這也正是中華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從不缺少話題,也不缺少名號。缺少的,往往是讓海內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嚴。而《文化苦旅》做到了。他無關哄抬,無關貶低,只有作者一顆不斷追尋的赤子之心,針砭時弊,或由衷贊美,或沉痛叩問。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

      余秋雨曾說:“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說,他在動蕩中沉思,用畢生的心血繪出磅礴的中華魂魄。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為這千年魂魄,注入嶄新的時代血液。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4

      寂靜的夜里,萬物都睡去了,告別了白日的喧鬧與繁華,心歸于平靜,手里是一本余秋雨文集,讀著《陽關雪》,我被深深打動。

      我不曾到過陽關,只是在十五歲那年,離家出走,攜著少年的憂傷和孤獨,奔赴敦煌,在漫天飛舞的風沙里,感受了幾許流浪的疲憊與悲涼,我不曾體會他背后深遠的歷史文化底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小時候,從課本上讀這首詩只覺得“陽關”很遠,腦海里出現的是肆虐的風沙,和將要遠去的朋友,牽著馬離去的孤獨的背影,離別的不忍,只好勸朋友再喝一杯酒,陽關迢迢再無故人。

      今夜,讀余秋雨先生的《陽關雪》,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行者”在漫天飛雪的茫茫大漠里艱難行進奔赴陽關,在他身上背負的是一個中華兒女厚重的歷史文化情感。放眼望去,層疊的樹影,樹下流水不斷,不遠的山峰上呈現荒落的土墩一座,必定是陽關了!

      自古屯扎兵馬之處,必是具備此條件的,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走進,視野里坍塌的烽火臺分明就是先前的土墩而已!在千年之后的寒風里佝僂著身子,悲壯地見證著當年歷史古戰場的慘烈。余秋雨先生所觀看的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神圣的廢墟,蘊藏著千年的歷史文化。

      是一個懷著悲哀無言的陽關,一個響亮著戰爭號叫和將士吶喊的歷史呼聲的陽關。這兒是軍事圣地,這兒是浴血沙場,這兒是揮別一個個流落官,一個個文人的流放地。這兒有著無數個墳堆,這兒有著無數不屈的靈魂,卻在凄冷的風中孤獨地哀吟,歷史留給了他們的是什么?是淡漠,是無情,是遺忘!那么多人,就這樣被一頁頁地翻過?

      那么深奧的文化,就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嘆大詩人王維的唐人風范,在這凄慘之地,竟纏綿淡雅地表達自己的內心境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歷史“吹拂”下,終成廢墟,終成荒原,無人與他做伴,惟獨那幾個土墩。或許,再過幾多歲月,就連那土墩,那廢墟也將化作塵灰蕩盡!陽關,不正是我們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嗎?

      曾經壯美,曾經輝煌,卻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的大雪之中。撥開濃重的歷史面紗,清掃沉壓在這歷史文化廢墟身上厚厚的積雪,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久遠的,悲壯的故事告訴世人,告訴我們的子孫后代,歷史的一頁不應被掩埋,我們有責任讓那歷史的廢墟上重新開出艷麗花朵,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神,決不能被“大雪”掩埋,陽關迢迢,征途漫漫,我們需早日動身!

      文化的陽關寂寞著。肆虐的北風在耳邊吼叫,漫天飛揚的風沙狂笑著,枯澀的蘆葦柔弱地嘆著氣,還有那幾個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長嘆,繼續著苦旅文化的悲程。陽關大雪又呼嘯而立,文化的哭泣開始縈耳。這是誰在哭泣?或許是文化廢墟,或許是感受文化廢墟的人,更或許是感受文化廢墟后,又來悲憐文化的人……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5

      望著眼前的城市,很難將他和一片舊日流放者的土地聯系在一起。可他卻真真切切的曾長久地作為一片荒涼而原始的土地存在著。曾有那么多南國佳人帶著內心折磨和身體的苦痛踏上這方人煙稀少的土地,去承受更多的悲哀與絕望。他們為這片土地添上了又一重難以抹去的厚重,也為這荒涼之地留下了讓人無法不動心的浪漫清懷。

      我曾多次在心中抱怨東北的土地上找不到江南水鄉那般雅致的景兒,也找不到曾歷幾朝的大古都或是什么值得驕傲的特色。但透過這篇文章,重溫他的歷史足跡,我選擇對他表示敬重。敬重他的開拓者,敬重他所默默承載的太多哀愁。對繁華的中原來說,他應該是片蠻夷之地,他罕見人跡長期被人漠視。那些“腰緾萬貫,騎鶴下揚州”一類引人遐想的詩句不會停留在這里。“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悠然也不肯照拂這里。但他卻以他獨有的堅強,支撐著自己去等待,等待人們去發現去開拓,并以苦難強迫這里生活的人去展現另一種精神,另一種高貴。一種無畏寒雨風霜的精神,一種于生死存亡線上坦坦蕩蕩的高貴。

      這片土地上蘊載了太多人的汗水和淚水。流放者們以汗水開辟他的新的家園,“以屈辱之身在這點燃文明的火種”,而他們的子孫又在這里見證著民族的危亡時刻,國土淪陷,同胞被殘害,整個中國大地在黑暗中痛苦的呻吟。這片土地倍受蹂躙,卻終究一次又一次挺了過來,屹立在祖國版圖的最東端。他經受過無數子民淚水的洗禮可仍舊靜默著。留下一個寬厚的歷史背影,將一切苦水獨自飲下。讓如今的我們難見端睨。

      這片土地以荒涼開始,以苦痛成長,以坦然面對,又以堅定前行。他從未的溫柔如水,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開拓中成就了太多珍貴感人友誼,遠道而來的流放者們相互扶持著生存,展現著不摻虛假的真摯。他曾長久的`被人遺忘,可當一批批人闖關東闖到這里把這當作一片福地,他又微笑著點頭,敞開懷抱去接納受難的子民。

      我抬頭望天,夕陽西下即將灑下最后一抹余輝。低頭看地,盡是車水馬龍,這里已不再荒涼。這里也于我心中不再令人厭倦。他是我一直生活的地方,他亦是承載了太多人的故事,承載了太沉重的歷史的地方。他應該被敬重,應該讓我們的記憶深刻。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6

      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信客》。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說,就是他選擇恰當的、富有詩意、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有詩的美感,從而把復雜深刻的歷史思想和文化說的深入淺出,平易近人,可讀性很強。

      我欣賞《蘇東坡突圍》。正如蘇轍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正因為他太出色、太響亮,使得那些品格低下的諫臣有了嫉妒的目標。然后蘇軾就被你一拳我一腳的批判,甚至貶損。八百多年前蘇東坡先生的遭遇,本已塵封于歷史之中,然而余秋雨先生的《蘇東坡突圍》,對曾經攻擊過蘇東坡先生的人經行強烈的反駁。用詞之尖刻,情緒之激昂,在文字之中盡顯鋪張。恣意汪洋的文采、率真自信的個性、樂觀豁達的氣質,都是我們對這位大才子蘇東坡的認識。幾百年來,其詩詞文賦吟誦不絕,相傳至今。我欣賞蘇東坡先生桀傲不馴的個性,樂觀向上的情感,卻每每心痛其人生頻頻遭遇的坎坷。蘇東坡是中華文明史上既不可遇又不可求的文化偉人,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正是促進他成為偉人的原因。這些,在《蘇東坡突圍》中詳細又透徹的體現了出來。

      余秋雨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結合。將歷史寫的活靈活現,把文化述的鏗鏘有力,引起我們反思。正如專家們所評價的 ,“語言在抒情中融著歷史理性,在歷史敘述中也透露著生命哲理”。

      這,就是余秋雨。這,就是《余秋雨散文》。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7

      首先,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友情”是重要的,又是嚴重的。在我看來,作者更是傾向在說“嚴重”而不是“重要”。墨爾本海岸殘壁的挺立與崩塌,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余秋雨先生從中得到了友情的感悟。的確,像殘壁的挺立一樣,友情是不可摧毀的。然而,也像殘壁崩塌一樣,友情是脆弱易碎的。殘壁的挺立是悲壯的,它們抱殘守缺,與激流搏斗,因而它們有了大自然的崇高;友情,對于人與人的交往和生活是十分珍貴的,也是人生中最崇高的東西之一,這樣自然與人類的崇高得以貫通。而且,殘壁的崩塌是悲壯的,友情的碎裂也給人以悲壯感,這樣兩者又存在著共同點。讀到這,殘壁與友情的界限已經模糊……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友情的嚴重性來說,墨爾本海岸殘壁這一開頭是成功的。接下來作者對上海人的友情進行分析,把友情拉回到身邊;律師的話將友情的豺狼與人間的純情對立,凸顯友情的嚴重。

      接著,作者講到了防范友情破碎。既然友情是易碎的,我們就要想辦法防范。在這里,余秋雨先生給我們舉出了前輩們的辦法,這些辦法你是否也在應用呢?一是比較硬的辦法---捆扎友情,那就是所謂的結幫。這不,古人還有什么“桃園三結義”呢!二是比較軟的辦法---淡化友情。不讓友情凝結為實體,它還能破碎得了嗎?作者說:“這種高明的做法包藏著一種機智的無奈。”三是比較俗的辦法---粘貼友情。既不結幫,也不淡化,而是大幅度降低朋友的標準,擴大友情的范圍,廣種薄收。我認為,以上三種做法,都是為了強行防范友情破碎硬加來的。然而對友情的防范不是友情的自身破碎,而是友情的起點---也就是交錯朋友。萬不能把防范友情的破碎當成一個目的,該破碎的讓它破碎,不要憐惜。

      然后,作者又談到了友情的錯位。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那么一把量度尺,它是來為我們衡量朋友的。不同的是,有的尺子量出來的是事業型朋友,有的是患難知己,有的確是“孤朋狗友”。先不說朋友的種類,有句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很顯然,這句平凡的話在現代社會中已深入人心,成為許多人骨子里的東西,結識朋友的準則。這種說法的確表明了朋友的重要,又表明朋友的價值在于被依靠。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所謂朋友,就是那些使我活得更溫暖、更快樂的人。英國詩人赫巴德曾說過:“一個不是我們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

      最后,余秋雨先生寫到了友情的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要加倍珍惜。

      兩只螞蟻相遇,只是彼此碰了以下觸須就向相反方向爬去,爬了很久之后突然都感到遺憾,在這樣廣闊的時空中,體型如此微小的同類不期而遇,“可是我們竟沒有彼此擁抱一下”。

      隨著宇宙空間的不斷開發,我們的體型更加微小了,什么時候還能碰見幾只可以碰一下觸須然后對視良久,終于緊緊擁抱的同類?不是嗎?我們不該再有什么遺憾。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8

      很早就想寫點東西的,在囫圇吞棗看完余秋雨老師散文集之后,但因為工作變化的原因,一直沒有時間來寫,也沒有心情靜下來寫。一晃一個月過去了。其實,現在也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來寫,只是總感覺心里有點事,這或許就是自己的一點個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里總感覺有點不舒服,尤其是在這次閱讀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后,總感覺應該留下點什么,特別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讓自己已經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內再翻起余老師的文章,只好趁著心里還有點感覺,留下幾行貽笑大方的文字。

      余老師和季老一樣,都是高中時就耳熟能詳的大師,但可惜的是,我這個文科出生的人并不喜歡學習語文,唐詩宋詞興致來了還會背上幾首,而對于這些文學作品,學起來感覺真是要人命,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學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認真閱讀教材上面的文章,聽課也是是是而非。

      這次機緣巧合讀到了兩位大師的散文集之后,讓人對散文又有了一點重新的認識,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自己水平有限,無法寫出精湛的體會,只能由著自己的感覺信馬由韁。

      正如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于讀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樣,季老從自己工作生活的點滴入手,潤物無聲,讓人體會到生活的一種自然美,讓人感覺有一種返樸歸真、悠然自得的嫻靜,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畫;余老師的這本散文集,則從宏觀著眼,縱橫捭闔,以一個文學家獨有的眼光來看待歷史。

      將許多鮮活的歷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在冥冥當中感受到幾分滄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樣的厚重和深沉。想到這里,又想起許多當前關于余老師的種種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現在感覺起來,讀完這本散文集,對于我這樣一個非常喜歡歷史的人來說,讓人對現實中的余老師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至少對歷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雖然這些文章只是余老師文學作品中的滄海一粟,但從讀的這本散文集里面每一篇文章都讓人從中讀到不一樣的東西。

      讓人思維開闊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如同是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從一個新的角度來品味已經塵封的歷史,就如《一個王朝的背影》、《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抱愧山西》、《上海人》等每一篇文章一樣,都呈現了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9

      從古至今,國內國外,先哲們用各種文字和言論告訴我們:“讀書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所深信的。然而“書”是個極大的概念,凡是印有字并且被裝訂成一個本子的,大概都可以被稱之為書。

      我一直覺得自己讀書很淺。小時候只看故事書,尤其是童話書,唯一一本《唐詩三百首》算得上有涵養,但那是我兩三歲的時候老媽教的,不能算是我自己看的;后來不知原因地特別喜歡作文書。按理說,初中寫作文,比小學困難,似乎也更重要,但初中三年也才賣了兩本作文書,小學六年買的一定遠超過四本,而且每一本都看完了,有的甚至可以看兩遍。大概三四年級的時候,除了作文書,還特別喜歡看校園小說,最崇拜的人是楊紅櫻,她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最為出名,書一本一本出,我們一本一本看。那是在圖書館借書,這樣的書快則一星期,慢則兩星期一定可以看完。

      現在回想起來,小學的我眼中的書也就是這樣了。當然也會接觸重量級的“四大名著”和各國著名小說,但那些都是做奧語的時候遇到的,我了解到的也只是題做多了就記住幾個主人公,僅此而已。當然我也嘗試去看,然而結果是——《紅樓夢》和《三國演義》的書簽永遠夾在第一回的后面;《愛的教育》和《童年》接觸了一點,但在第二次(因為初中有要求,后面會提到)接觸之前,我完完全全想不起它們講了些什么。不再舉例,總之就是這么個情況。當然,如果每個人都跟我一樣,那也沒什么好講了。但那時我們班就有這樣的能人,對“四大名著”極其精通,外國的小說也頗有了解。我自愧不如哪!

      在初中的我的世界里,書,除了名著就是名著。暫不提半本半本地看過一些,也就只有看看雜志的份了。加之初中的寫作要求與小學相比完全提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初二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研究那兩本作文書。相關地,會讀一些短小而精致的文章。初三時間又緊,沒什么空,這樣一來,初中三年,我也沒什么特別的收獲了。

      我說我書讀得淺,就是這么一回事了。

      二終于有那么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暑假,隨著新版《三國》和《紅樓夢》的熱播,我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接觸它們,喜歡它們,最終愛上它們。白天看電視,晚上再對著書看,一個個人物形象見見豐滿起來。我怎么都想不到,千方百計想認識他們,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這件事視為去年暑假最重要的事。畢竟,我補上了這節落了好久的課。更讓我興奮的是,我終于喜歡上大氣的書了,名著離我不再遙遠了!我忽然覺得,也許朋友們說的沒錯,我的心智一直不成熟,在某些方面很“幼稚”(雖然我每次都不承認)。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足以讓我對春秋戰國和封建社會的情況大致了解,這樣才能高興地接受我的兩位新朋友啊!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起,對歷史更感興趣。誰說女生不喜歡看打仗?我就特別喜歡《三國》里人們的斗智斗勇,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精彩極了。我越來越喜歡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像《美人心計》、《明宮謎案》等,都可以從中找到那個朝代的影子。

      只不過,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夠多,也不夠大。

      高一第一學期,我“繼承”初中的喜好,依舊看一些辭藻華美,抒情性強或是形式新穎的文章,只是多了一本張愛玲的《怨女》。直到它的出現。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0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余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為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為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為” “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于水利建設的杰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 ——“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夸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鏡像,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后親睹真容的震驚與嘆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踴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為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里潛藏著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后,接著將視線聚焦于“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余”,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后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筑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涌著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智性的沉思,不僅要借助于思接千載、心騖八極的想像,更須有縱橫捭闔的聯想,從而讓議論的鋒芒更犀利。本文第三部分,在闡釋李冰的治水韜略時,作者順水推舟的點到:“在李冰看來,政治的含義是浚理,是消災,是滋潤,是濡養。”這是借題發揮的神來之筆,換句話講,這才是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核心隱喻,它與長城所象征的“保守、僵硬、封閉”形成一種潛在的對照。此外,作者還善用穿插筆法以拓寬闡釋空間,如第三部分倒數第2自然段,插敘了石像出土后,一位現代作家面對殘損的塑像而向現代官場袞袞諸公發出的詰問——“活著或死了應站在哪里”,這是對當下那些尸位素餐者擲地有聲的當頭棒喝。其實,這也是作者在向讀者追問:我們今天,應該向李冰學習什么?那不就是曾經有過的“冰清玉潔的政治綱領”,不就是天下為公、澤被萬民的務實行動?……

      “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以小見大,由表及里,因少總多的選材與立意的運思方式,是秋雨文化謀篇布局的常規。本文著重從都江堰這一人文景觀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義的層面來抒情議論的,因景及人,因人及事,因事及理,如抽繭剝絲,將其精神個性、文化人格、政治理想的追求躍然于紙上,感性與理性交融,譜寫了一曲浩浩蕩蕩的激情與智性的二重奏。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1

      終于有那么一天,情況發生了變化。

      去年暑假,隨著新版《三國》和《紅樓夢》的熱播,我居然破天荒地開始接觸它們,喜歡它們,最終愛上它們。白天看電視,晚上再對著書看,一個個人物形象見見豐滿起來。我怎么都想不到,千方百計想認識他們,最終以這樣的方式相遇相知。

      我把這件事視為去年暑假最重要的事。畢竟,我補上了這節落了好久的課。更讓我興奮的是,我終于喜歡上大氣的書了,名著離我不再遙遠了!我忽然覺得,也許朋友們說的沒錯,我的心智一直不成熟,在某些方面很“幼稚”(雖然我每次都不承認)。初中三年學到的知識,足以讓我對春秋戰國和封建社會的情況大致了解,這樣才能高興地接受我的兩位新朋友啊!

      也許是從那個時候起,對歷史更感興趣。誰說女生不喜歡看打仗?我就特別喜歡《三國》里人們的斗智斗勇,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較量,精彩極了。我越來越喜歡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像《美人心計》、《明宮謎案》等,都可以從中找到那個朝代的影子。

      只不過,這兩本書對我的影響不夠多,也不夠大。

      高一第一學期,我“繼承”初中的喜好,依舊看一些辭藻華美,抒情性強或是形式新穎的文章,只是多了一本張愛玲的《怨女》。直到它的出現。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2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于余秋雨先生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余秋雨先生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么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為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么,“長壽”又是怎么回事?一開始他冒著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著,后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才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著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郁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于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于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為幟、中庸為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于千載歲月滌蕩,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為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么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贊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了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愿徒,毋庸議。這對于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于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后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于山西,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呢?總之余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余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盡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余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名初中生,對余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于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致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鑒性,也必將成為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3

      近日讀罷余秋雨的散文,有許多體會。

      余秋雨作為當代著名學者、散文家,站穩了大眾輿論的中心位置。關于他的話題則紛繁蕪雜,像《行者無疆》等西方列國游記的出版,北大學者余杰《余秋雨,你為什么不懺悔》直面余秋雨的文革經歷,頻頻在中央臺的綜藝節目中出鏡、點評以及幾起問題官司等等。余秋雨儼然成了明星,而他的散文則被稱為“文化口紅”。盡管此種種,我們也絲毫不能否定余秋雨和《文化苦旅》所帶來的社會和文化影響。“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他的散文被稱為歷史散文或文化散文,暢銷不衰,歷久彌新。這些散文,極易與國人心中的某些東西產生共鳴,從而引導人們去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和中華文明,并試圖點燃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的文化火種,試圖對國民的生存和文化狀態有所改觀。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余秋雨的散文是他思考的終點,卻又是大眾思想前進的起點,在終點和起點之間形成接力,轉移于無形之中,影響逐漸擴大。

      余秋雨的散文涉及到了若干個層面。

      有對現存的歷史遺跡和文化狀況的考察,感悟歷史、感悟文明。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說,“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與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熏染造成的。”比如已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都江堰》。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的造福千年。長城的社會功能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對蒙昧、野蠻、文明進程的深層剖析和思索。道士塔,一座小小的塔,卻包含著王道士的愚昧無知、包含著斯坦因他們的野蠻搶掠,包含著敦煌莫高窟的燦爛文明。作者無盡的傷悲,都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現在,雖然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卻,我們應該從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有對故鄉、家園的愛戀和探尋。故鄉的一草一木和固守的人們,在作者筆下都熠熠生輝,飽含著作者濃重的家園情結。而“就連故鄉,也是祖先流浪長途中的一個留駐點??”,又是作者對于故鄉在哲學意味上的思考。

      喜歡讀余秋雨的散文,給我知識和力量,伴我成長。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4

      歷史,穿越時間與空間,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回,反反復復,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嘆息,輕輕的,緩緩的,從遙遠的愛琴海,從法老的金字塔,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也從恒河畔邊傳來。當曾經的輝煌成為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嘆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余秋雨的《千年一嘆》,跟隨他們的腳印一步步地走下去。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中,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徹底的古文明。“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游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各類文明的精華,尋找古代文明的路基,可我更覺得這像是一次冒險。途中他們遇到很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威脅著他們的生命,荒草迷離,戰壕密布,盜匪出沒,完全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但余秋雨寫到:“我甘愿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一切,就像脫去手套去撫摸老人的傷痕。”于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的陳舊和任意的閑散。干凈的痛苦一定會沉淀,沉淀成悠閑,悠閑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閑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閑散自如。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鏟平古城重建遺址,卻連帶著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系了起來,學校里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著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任何一種文明都離不開水源,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恒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恒河里,以為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愈,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為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恒河。在恒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臟,人的丑陋,人的死亡,就這樣夸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恒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對人類,它還有多少耐心?

      《千年一嘆》僅500多頁,卻讓我的思緒跟隨著它橫貫了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正如《千年一嘆》歌詞中所寫:“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昆侖的云,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磐的鳳凰在飛翔。”聽著李白的歌,尋著屈原的夢,探尋著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著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著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墻,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恒河邊的梵鐘在何方?”它引導著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著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著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向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著,展示著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著全世界。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5

      靜的夜空,最好莫過于讀書,一盞孤燈,一杯濃茶,細細品味。

      《垂釣》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余秋雨夫婦在海參威的見聞,情節十分簡單。一胖一瘦的兩個垂釣老人,因為個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次下鉤不到半分鐘他就起竿,次次都會掛著六條小魚,他忙忙碌碌地不斷下鉤、起鉤,從來沒有落空,落日余暉的時候,總是快樂地滿載而歸;瘦老人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他的釣鉤只有

      一個,而且碩大無比,即使沒有大魚上鉤,他都倔強地端坐著,等著暮色蒼茫了,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

      兩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胖老人歸去的時候已是盆滿缽滿,快樂的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雖然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北,但他畢竟魚桶空空,一個人在暮色漸濃的大海邊寂寞地等待,孤獨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說道“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類”。的確,人類在演繹故事的時候,皆因為不同的人生觀而豐富了結局,讓旁觀者更覺意味無窮。

      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如果不認清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客觀條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標,那種孤單寂寞的對峙并不能顯示崇高,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發現自己,腳踏實地的面對和解決,才會象胖老人一樣,面對人生自如地下鉤、起鉤,而且次次都是滿載而歸,撞開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樂之門!

      夜深人靜的時候,靜靜的翻開這樣的一本書。再去品味書中對人生、靈魂以及人性的感悟。當然會感慨萬千。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6

      一座牌坊,秀麗而寂靜的立著。

      一座牌坊,也許只是一快泛著紅的朽木,但它卻鎖著一種貞潔,好象守住了一份矜持。中國是女性,就像這些牌坊,但她們不是牌坊,只是題目為了什么,強迫自己接受那冷若冰霜的溫度。從小小閨房到巧巧秀腳,中國女性看來注定代表著最保守的一面,最隱忍的一面。她們的生與死都那么美麗,美得叫人失去自我底線,但她們的痛又有誰能懂呢?有些事情是永遠都說不清楚的,你也不需急急尋求答案。只是那光滑的身體是注定被什么纏著的。

      平靜的蓮花池上飛揚起幾片水花,無聲地潑灑在水里,分不清是遠近高低,只是一個夢,朦朧著,美麗著,一切都是夢魘嗎?

      牌坊其實是為了表彰功勛,考中科舉的人的,然后就是忠孝節義的代表。其實并沒有重要到要用生命去換取的地步。但總有一些人把它們看得很重要,如果你發現身邊的人都把它看的很重要了,你會分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與他們同類,只剩下默然,當荒誕的輿論一旦變成了真理,往往比事實更有說服力。如果你不贊同,到那時候,你才是異類,他們才是真理。"管它不是真理,這不是誰的錯,讓我也同他們一起吧!上帝,別讓我與大家不同,我不要真理了,我只要快樂。"于是這就是新的一批舉白旗的為了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

      貞潔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美的那么痛,那么傷痕累累。以至于用一生的快樂去換取。他們不是苯,因為中國畢竟只有一個蘇小小。我們都一樣都活在自己創造的真理里,但當一切沉埃落定,熱騰騰的生命,又在哪里發光發熱?

      都會有的,我并不幸福,但是我可以創造一些價值。年輕的姑娘好美,無論是是長眠還是躲在角落與寂寞共處。

      就這樣把,有些東西,你勉強不來的。對他好就行了。

      躺在那棵老榕樹下,以一顆平靜的心。醒來時別急著睜眼,慢慢的醒來,像夢一般,睜眼看到那立牌坊,牌坊上沒有任何痕跡。什么都沒有其實就是全都擁有了。

      讓我們永遠奔馳在輪回的悲劇里,一路揚著朝圣的長旗!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7

      說句老實話,我一開始并不喜歡余秋雨的作品。理由出奇的簡單,我不喜歡他的風格,更不愿去體會他所想表達的一切。他沒有冰心和藹,沒有巴金的可愛,亦沒有史鐵生的樂觀,有的只是一種苦澀的無奈!

      我不喜歡他,直到我讀到他的《牌坊》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并不了解他。

      我第一次接觸到《牌坊》是在老爸書桌上翻閱《文化苦旅》的時候。說真的,第一遍是完全沒有讀懂,不知道他那字句間淡淡憂傷的為何而來的?更不知道那引用《熱冰》一段是何用意?煩躁了,也就沒了興趣,直到我第二次觸摸到它……

      它突兀地放在我的書架上,很明顯,這不是出自于我的自愿,但我還是自覺地拿起那本書認真地啃起來。直到這時,我才漸漸發覺這是一篇好文章,越讀越有意思。一開始不論我怎么讀,都感到有一層膜隔橫在我和余老先生之間,讓我總接觸不到他……許久,爸爸看著我百思不解的樣子,不由地笑了,道出石破驚天的兩個字來:“時代”。

      在這番提醒下,我頓時醒悟過來。那冰封著的牌坊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融化了一角……

      “原來是我的理解角度錯了……”,呢喃了一句后,我的思維一下子開闊了。正如文中所敘“把女兒悄悄封進冰塊的父親,你們一定會有的,我猜想,你是否企盼過那兩個揮汗如雨的青年,用奔跑的熱量,讓你們完全解凍,一起招向熹微的天際?”這個例子是多么地好啊!那冰封的冰塊,牌坊中的,那虛假的只有空明的神圣如此重要?哪些可愛純凈的女老師內心是如此的簡單,美好而又令人向往,猶如天使般圣潔。可天使也會有自己的愿望啊,她們是多么希望能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去看著長大,她們的內心也充滿了純潔的愛的渴望!可惜沒有人理解她們。她們只能在得知自己從未謀面的丈夫死去的消息后安詳地逝去,帶著純潔的夢被封在那“不透明的頑石”里。她們的父親堅持著所謂的虛無的神圣和圣潔,把他們封在層層寒冰里……

      腦海中,那層寒冰竟又消融了一些,可依舊冰封著……

      不由地,我陷入了沉思,難道被冰封住的僅僅是她們嗎?難道我們的心就沒有被冰封?兒時的夢想在現實的打擊下,被冰封在記憶深處;童年的興趣也在父母的厲聲呵斥下,被那些所謂的正科給冰封了起來。我們總是寄予期待,期待父母有一天能解開那層冰封,但事實是只有我們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敲碎、去融化那層冰,才能擁抱那溫暖的太陽。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冰封著的牌坊”,只不過被冰封的不只是“牌坊”罷了。

      此時此刻,我忽然感到心中的那層隔膜碎了,恍惚中,我看到了一個蒼老的背影,沿著夕陽的余暉孑然而去。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8

      這段時間重讀了余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又有一種新的感悟。余先生通過對歷史、社會、哲學、民族、人生的挖掘,將這本書演繹得沉重而悲壯。

      說真的,十年前讀第一遍時除了這篇回憶散文,敘述鄉間的牌坊(與別的地方的“狀元牌坊”、“御賜牌坊”不同,這兒鄉間的牌坊,幾乎都是為女人立的,為一些已經亡故的女人。一座座牌坊,都在表彰這些女人“從一而終、寡而不嫁”的事跡,因此又叫“貞節牌坊”。)、村里的尼姑庵,以及幾個從外地來的女教師外,其它的沒太看懂。今又重讀文中結尾的幾段文字卻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漸漸明白了,我們鄉間為什么留有那么多無言的牌坊,卻又涌來那么多陌生的美麗,尼姑的美麗,女教師的美麗?我漸漸明白了,女教師們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要招收女學生,連翻山越嶺也不在乎?河英,雪嶺上的一個紅點,就像那束冰封的金發。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也為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為一道道山梁解了凍,為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了凍。

      我已經斷定,在大地還在沉睡時悄悄出現的熹微晨光,與《中國歷代失蹤女子名錄》有關。但是,這部名錄,是山川之玄,歲月之秘。它無痕無跡,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我”明白了女教師和無言牌坊的關系。女教師是首先解凍了“冰封著的牌坊”的女人,她們被生活了。她們的“美麗”表現在“被沖破封建禮教”。

      她們迫切招收女學員,是希望通過她們努力,讓未來的女性不再背負那沉重的封建禮教。面對封建禮教不再成為新的一批舉白旗的為快樂,以為獲得"真理"的人。

      這些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正在努力著為一個個山村,一道道山梁,為女人也為男人,為還在沉睡者的中國解凍,她們是偉大的。她們是哪一座座無字的牌坊,雖無符無字,卻被天地銘記。我只知,自己,就是從那解凍了的鄉村走出。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19

      著名學者孫紹振先生曾說:“余秋雨之所以在九十年代崛起,就是因為他在自然景觀面前,將激情的抒發和智性的文化沉思結合了起來。”讀《文化苦旅》,讀《山居筆記》,我們都會鮮明地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藝術個性,即以自然景觀為核心意象,使激情與智性相互滲透,把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和文化景觀的闡釋統一起來。《都江堰》就是這樣的一篇佳作。

      這篇散文抒情激切、高亢。文章開篇就奠定了一種厚此薄彼、褒貶分明的情感基調:“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我以為”“最激動人心”“不是……而是……”這些字眼,將作者的理性判斷鍍上強烈的主觀情緒色彩,它統領下文對都江堰自然地理景觀(水)和文化景觀(李冰之于水利建設的杰出貢獻)等的描述與議論。

      激情的抒發需要具體形象的鋪墊,否則感情勢必空洞浮泛。《都江堰》一文形象刻畫角度多變,生動空靈。有正面描寫,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或從聽覺角度切入——“如地震前兆,如海嘯將臨,如山崩即至”——未見其形,先聞其聲,以極度夸張的比喻摹擬江水驚心動魄的聲響;或從視覺角度攝取,抓拍堰中江水股股疊疊或合聚飛奔或分流直竄的動態鏡像,突出其規整中的強悍的精神,展示它“壯麗的馴順”的個性。側面烘托,有欲揚先抑,如寫去都江堰之前的先入為主的偏見、懶懶的心緒、散散的腳步,來反襯之后親睹真容的震驚與嘆服;有對比映襯,如以海水的“雍容大度”與江水的“精神煥發”相比照,突出江水“踴躍喧囂”的氣韻。這些自然景觀形象的描繪,飽含欽敬欣羨之情,為下文文化景觀的智性反思張本。這些感性的麗句里潛藏著作者對都江堰內蘊的精神風度之歷史價值的深邃反思。

      智性的沉思需要具體形象的承載,否則思考勢必單調枯燥。文章在從聲、形、神韻等多側面寫足了都江堰自然景觀的壯美之后,接著將視線聚焦于“李冰”這一形象及其歷史文化的內涵上。作者對李冰形象的刻畫是粗線條的,主要用夾敘夾議的手法,縱橫今古,浪漫飄逸,充滿詩情。作者先是遺貌取神,“取其一點,不及其余”,以類似速寫的筆法,寥寥數字勾出他想像中的蜀守李冰的形象:“手握一把長鍤,站在滔滔的江邊,完成了一個“守”字的原始造型。”然后疊加上“畫外音”:“站在江心的崗亭前,‘你走這邊,他走那邊’的吆喝聲、勸誡聲、慰撫聲聲聲入耳。”再點綴以妙語連珠的議論,展開與人文景觀的對話。如“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又如“秦始皇筑長城的指令,雄壯、蠻嚇、殘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等等,這些瀟灑出塵的智性判斷把李冰形象深厚的精神內涵縱深挖掘出來,坦呈在讀者面前。這些智性的睿語中奔涌著作者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精神資源的敬重與熱愛之情。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20

      品讀余秋雨的歷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并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發行量上得到證實。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余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贊賞的。在我的記憶里,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獲》雜志連載,而后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志上,與魯迅和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里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采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著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后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盡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鐘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敘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閱讀回響。盡管人們并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面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么,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臺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響應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場化的包裝上存在著“媚俗”過火的問題。它太過矯情。再以“王道士”一文為例,由于愛“寶”心切,作者竟打算給道士“下跪”,而為了敦煌經卷的一次虧本的“出口貿易”,作者想為此“大哭一場”。這種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于,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之中,一方面則試圖向大眾或市場尋求最大限度的認可,這兩者最終發生了統一。沒有任何一種統一比這一種看起來更為古怪。

      與詩歌相比,中國散文在其歷史進程中始終扮演了一個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詩歌與小說的話語殘渣,堆積在文學史的邊緣,成為每個時代主流話語的底襯。長期以來,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筆觸為基本特征的“小散文”,盡管獲得了城市市民的熱烈掌聲,其局限卻是不言而喻的。對于一個充滿著闊大意象的中國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種日用文化綴品。這就為所謂“大散文”誕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長“大”,需要更為“大氣”的構架和運作。

      在我看來,余進入歷史和政治話語領域是一個錯誤。他旅行于一個他完全不能駕馭的領域,并陷入了闊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余文依托的那些陳舊的話語體制,正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里緩慢地崩潰。我們應該注意到,所有出現在這些懷舊書頁中的言說都是一種挽歌,哀悼著所有正在隨風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傳統。余文并未讓歷史向我們開放并成為我們的,恰恰相反,它顯示了一個舊式文人的普通特征:屈從于陳舊的歷史闡述和歷史語法,同時又沉醉在一些細小的話語改造之中,而這樣的文本無疑無法成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應當從這思想的迷津中徹底解放出來,散文應當終止這種緊張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佇立、安坐或躺的舒適狀態。在一個高速運轉的超級資訊時代,散文完全沒有必要成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輕小”應當成為散文的常態,而“娓語”才是當代散文的主流。無關乎深沉和淺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應如此!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相關文章: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大全10-30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550字10-14

    讀余秋雨散文集有感09-02

    讀余秋雨散文有感3篇08-29

    我讀余秋雨有感11-12

    讀余秋雨的散文07-13

    散文欣賞《讀余秋雨》09-26

    讀余秋雨《道士塔》有感06-18

    讀余秋雨談讀書有感11-11

    讀余秋雨《何謂文化》有感10-24

    这里有更多你想看的
  • 值得收藏的美句_值
    • 本类最新
    • 精品图文
    • 时尚
    • 新闻
    • 生活
    • 视觉
    • 微爱
      栏目ID=88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

    头条推荐

    热门推荐

    特别推荐

    返回顶部